关岭顶营司城与大塘山、普定沙家屯
2024-05-29闵凯
闵凯
平定普定之后,明廷在安顺地区设立六个长官司。洪武十八年,废除普定府后,以其旧地分为三州、六长官司。六长官司包括了宁谷、西堡、十二营、康佐、募役、顶营司。今当地存在一些与这些土司相关的山城遗存,分别是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顶营司城、大塘山营盘和普定县沙家屯遗址。
顶营司城位于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县顶云街道办事处新城社区八角村顶云组。距离关岭县城约6公里。城址依山而建,山势北高南低。整体面积约10万平米,墙体长约1.5公里。墙体下部保存较好,上部破坏严重。东北面位置比较险峻,形成山险,可作自然屏障,未砌墙。大部分为毛石垒砌,局部地方发现有加工的錾痕和楔眼。墙体高3.7米、厚1.9米。西南角墙体有瞭望孔,两孔相距约7米,距地表2.85米,孔高0.38米、宽0.2米。南壁保留女儿墙,外墙高3.2米,女儿墙残高0.8 米,厚0.8米。
有城门两处。东门,卷拱保存较好。门宽2.75米、内高2.7米。顶部前额有一块石匾,长0.87米、高0.55米、厚0.3米,内刻迎恩门3字,落款可辨识崇祯十七年(1644年),现已风化严重。西门已经被破坏。
西北角有石铺路至坪寨河,路宽1.4米,外边有0.6米宽栏马石,残高0.5米,局部地方有台阶,台阶高0.15-0.2米。墙体依山垒砌至山頂,山顶上也有一圈墙体。墙体局部地方残存有女儿墙,外墙残高2.5米,女儿墙残高0.6米、厚0.9米。调查中采集到少量的青花瓷片,多系清代。
郭子章所言“土司无城”是当时惯例,主要是为了限制地方势力过于强大,便于边疆治理。但实际上存在着不同的情况。其一是平头司之城,得到了中央的许可修建,其目的是为了防范蛮贼侵害;另有一些山城,是地方势力筑建的山地防御工事,如海龙囤等,这种山城有的甚至是与当时中央朝廷的冲突产物。
那顶营司城的性质是什么呢?其修建得到了中央的许可,亦或是地方势力私自修建?
从地理位置来看,顶营司城往东距离关岭守御千户所城直线距离仅6公里左右,往西至永宁镇(曾作为永宁州治)直线距离亦不足9公里,且位于东向西驿道之上。明廷对贵州的经营尤其重视“一线路”的管理和控制,因为其系中央对西南边疆治理的基本保障。按常理而言,不会容许地方势力私自建城于驿道之上。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顶营长官司所部皆仲家,与汉人友善。呼曰同年,性勤啬,善艺木棉。取崖蜂之蜡,贸易生,疾病不服药,惟取鸡骨以卜之。服食器用、婚丧葬祭,与本州同。”可见顶营司与汉人友善。咸丰《安顺府志》记载,“洪武十八年,普定府废。明年复建阿苴,沙氏为长官。令从征官罗录副之”。即顶营司正长官为土著沙氏,副长官为从征而来的罗氏。有学者考证,顶营司副长官在早期为程氏,宣德年间才变为罗氏。这一区域被认为是罗氏驻地,在城址西部数百米处,少有罗家大、小屯,处于陡峭的山顶。推测顶营司属于非悍非叛之类,其修建山城可能是得到了政府的许可,甚至是中央治理边疆的信赖依托,筑此山城帮助政府管理该区域。
大塘山是位于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沙营乡羊肠村东北,被认为是沙氏故居。营盘墙体依山而建,城墙为毛石垒砌,石头比较细小,多不见明显錾痕,这一特征与安榨城类似。墙体长约1000米,城内面积约45000平方米。城墙厚0.9米,残高1.5米。城墙内残存有一些建筑基础,也是毛石垒砌,破坏严重,由于城内杂草丛生,所以建筑结构不明确。中部稍微平整,保存一处建筑台基,为条石干缝垒砌。壁面经过仔细加工,錾痕细腻。从基础结构判断,两边有厢房,中间为天井。天井后面为正殿,正殿通长24米。正殿后面还有一台地,进深9米。正殿地面现存两座清代墓葬,年代最早者为同治七年所立。
同治七年勒石刊碑的墓葬,表明该建筑基址废弃最晚年代在同治年间。采集有青花瓷片和滴水瓦当残片,有比较厚的瓦片。从采集的遗物推断,这里是明代遗址。一般认为此处系时任土司沙其龙第一住所,后迁址沙营村,遂废。相距约2公里的沙营村官寨,被认为是沙营司的衙署所在,残存有一段堡坎石,长约20米、高2.5米。据村民介绍,原来有衙门巷口、花厅等,现在都不复存在。除此之外发现一个柱础石,平面圆形,腰部八棱形,有雕刻,底部四边形。
沙家屯遗址位于安顺市普定县马场镇上官村上官组,小名大屯上。大屯上营盘遗址位于上官组东侧山上。群山连绵,外城墙环绕5座山头,平面近似等腰三角形。外城面积约30万平方米。城墙围绕东侧的4座山修建,东至马鞍山山腰。内城面积约8万平方米,修建在主峰山大屯之上,南边悬崖峭壁,西北面呈缓坡状。城墙依山而建,破坏较为严重。普定马场一带明代属于西堡长官地辖地,长期以来均认为沙家屯与西堡长官司有关联,上官组村寨即是西堡司治所所在。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并未采集到年代明确的瓷片等遗物,也并未发现建筑基础等。小城的修建可能与大城并非一个时期,其墙体的砌筑方式、面积规模更接近于清代的营盘。但是沙家屯大城的城内面积能达到30万平方米,其规模并非一般营盘遗址可相提并论,足以与一些卫城相当。同安榨城的认识一致,这等规模并非一两个村寨所修建。囿于没有实物证据和文献参考,对该山城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工作。(责任编辑/杨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