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森林管护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2024-05-29付增刚
摘要 介绍了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阐述了森林资源在西北地区的作用,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社会效益,分析了森林资源管护中面临的人才、投资力度、管护制度和管护意识等方面的困境,从人才专业队伍建设,资金投入,管护制度,宣传与防护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关键词 森林资源;森林管护;生态建设;生态环境;西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7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11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25
The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Faced by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 Northwest China
FU Zeng-gang
(Longmen Forest Farm of Xiaolongshan Forestry Protection Center in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Gansu 741000)
Abstract Introduc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elaborated on the rol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including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creasing social benefits,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faced in talent, investm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awareness in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proposed measures to strengthen forest resource management work from the aspects of talent and professional team construction, capital investment, management system, publicity, and protection technology.
Key words Forest resources;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Ecological constru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Northwest region
西北地區有着大面积森林资源,对西北地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西北地区地势高耸,有着特殊的温带季风和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重要的保护地区之一。近年来,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土地沙化情况严重。春季沙尘暴天气频繁出现;雨季,水土流失情况十分突出,尤其是植被稀少的地方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存和发展,西北地区森林管护工作迫在眉睫。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森林资源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森林管护成为我国生态建设过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森林资源不仅可以提供绿色建筑材料,还能有效防治大气污染,预防自然灾害发生,为动物的栖息地提供保障。但是,也伴随着诸多新问题的出现,如乱砍滥伐、森林火灾、森林管护松懈等,这些都会形成严重的森林安全隐患,我国的森林资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加强森林的管理和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笔者拟对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森林资源管护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西北地区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1 西北地区森林资源现状
我国西北地区降雨量少,物产资源匮乏,农民收入偏低,早期的经济发展以砍伐树木、放牧为主,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使得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也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政府意识到了森林破坏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重视森林资源的管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森林管护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森林生态资源的管护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开始的盲目植树到如今因地制宜的人工栽培,建立了譬如森林有机蔬菜、人工防风林、无土栽培植物等试验基地,既实现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又可以达到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多样性的目的,促进我国森林保护工作良性开展。
目前,西北地区通过出台若干措施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森林的行为,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使森林资源得到很大的保护。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中国森林资源报告(2014—2020)》,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1]。2020年底,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2.9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10%,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的面积占55.78%,退化区域占3.76%。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具有持续性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31.87%,其中持续性改善面积(17.04%)大于持续性退化面积(1.27%),黄河流域片区增长情况及持续性增长情况最优,森林管护效果尤为显著。
2 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
2.1 改善生态环境
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地区,降雨量较少,年降雨量不足200 mm,夏季多高温天气,森林保护在调节西北地区气候、防风固沙、水土保持、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经过几年的防护林建设,西北地区的气候条件有了显著改善,沙尘暴天气的出现次数较前几年有所减少。森林吸收了降雨量的30%~40%,减少了因降雨引起的地表径流损失,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森林的大面积种植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汽车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森林资源能够起到过滤作用,提升当地的空气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2.2 增加社会效益
森林是天然动植园,养育着大量珍稀动植物,是人类旅游观光、娱乐的场所,带动了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如天水市全市共聘生态护林员2.6万余人,带动当地3.5万人脱贫增收,户均增收约8 000元[2]。它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保障,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原材料,发挥了巨大作用。森林是地球的灵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其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联系,森林具有独特的生态价值,对人类的影响不容小觑。
3 森林资源管护中面临的困境
目前我国的森林正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就西北地区而言,各地都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各级部门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响应国家关于森林管护的号召,为我国森林管护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我国森林管护事业开始较晚,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管护人员专业性不强及投资力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给西北地区森林管护事业发展带来一定阻碍。
3.1 森林管护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
森林的形成一方面在于树木的自然生长,另一方面在于对森林的管理和防护,随着森林保护工程不断发展壮大,管理难度随之增大,工作内容变得更加复杂,这体现出森林工作人员的重要性[3]。目前,森林管理工作人员大多从当地农民中选聘,虽然能够在工作中做到按时到岗,尽职尽责,但缺乏专业的护林知识,运用的管理技术简单,掌握的知识、技术以及管理的方法经验都比较落后,导致森林管护工作效率低下,影响工作质量,且在具体开展工作时产生失误的可能性较大,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
3.2 对森林管护投资力度不够
森林的前期栽培及后期的管理维护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目前我国大部分森林管护费用主要以国家及当地林业部门的拨款为主,在实际的资金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会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在后期森林的日常管理费用支出、防火物资采购、工作人员薪资待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出现问题,会严重阻碍森林管护事业的发展,难以吸引专业技术人才,不利于森林管护工作的高效开展。
3.3 森林管护制度不完善
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因其性质的特殊性,要求森林管护单位须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并严格执行,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从目前的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单位的制度条例较简单,对管护工作人员的职责划分模糊不清,导致在进行森林管护工作时难以制订科学的管护方案,从而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此外,单位对管护工作人员缺乏有效监管,部分管护人员未能按照要求开展工作,严重缺乏安全责任意识,经常出现违规行为,难以确保森林管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3.4 森林防护意识淡薄
林区周围以及乡镇的居民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不能站在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进行全面思考。同时,森林管护人员缺乏专业性[4],不能够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森林管护制度不够健全,缺乏对森林周边居民关于森林防护知识的宣传,居民森林保护意识淡薄,开采问题仍很严重。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较大。据调查,天然林的基本长成需要10~20年,若不采取有效的管护措施,将会对森林的生长规律产生不利影响,水土流失的情况也会愈发严重,破坏森林整体的生态系统。
3.5 森林管护质量不高
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逐渐得到了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实行分区政策,建立天然林保护行政首长负责制和目标责任考核制等,以前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的现象得到了约束,森林管护水平也在稳步提升中[5]。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和管护过程中,仍需提高森林管护质量,确保森林管护事业处于优先发展地位,这需要各森林保护单位进行相应的政策支持,对林木的种植、开采、管护等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监督。当前我国制定的森林监管条例和森林管护工作现状不能同步运行,森林保护单位的结构相对单一,直接影响到森林管护事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逐步进行优化;由于管理技术缺陷,部分地区林木的质量有所下降,从而导致市场对林木资源的需求量逐渐缩减,阻碍了整个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6]。
4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措施
针对森林管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加强森林管护人员的专业化队伍建设,加大管护工作的资金投入等,规范森林管护工作,为我国森林管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4.1 加强森林管护专业队伍建设
为了确保森林管护工作的順利进行,需要对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在对森林中出现的病虫害以及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上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森林管护方面的投资力度,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引进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年轻人参与森林管护工作,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优化相关单位的人员组成结构,推进管护人员队伍建设向年轻化、专业化发展,从根本上提高管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我国的森林生态建设培养一批具有保护意识和高度责任感的“接班人”[7]。
4.2 加大管护工作资金投入
森林管护工作不同于一般的管理工作,因身处生活环境偏僻,条件艰苦,需要加大森林管护工作的资金投入来加强管护人员的配置,确保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地方相关部门加大对森林管护的扶持力度,确保资金的规范和合理的使用[8]。与此同时,森林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创新活动,吸引更多的旅游团队参与,为森林管护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更好地造福当地百姓[9]。
4.3 完善森林管护制度
随着森林管理体系的不断推进,森林管理部门应该加强森林管护制度的建设,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人员的身上,做到责任到人,定期对树木茂密的重点区域进行安全大检查,保护当地消防设施,遵守应急处理的规章制度,对森林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处理[10]。同时也可实行奖惩措施,严格按照《森林法》进行管理,在节假日对群众加强森林消防的宣传,提高群众对森林的认识,避免人为原因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加强管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11]。
4.4 加强森林防护知识宣传
针对林区周围居民森林管护意识缺乏这一突出问题,需要森林管理相关部门加强森林管护专业知识的宣传,一方面通过对森林周围群众进行上门走访及发放森林管护宣传手册等方式,明确在林区内的破坏行为对森林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在宣传形式上要做到丰富多样,不能走形式主义,让群众意识到森林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到森林管护的重要性,帮助森林管护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媒介对森林防护知识进行宣传,让民众对森林防护有更深了解,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12]。
4.5 健全森林防护技术
森林的生长过程中,一方面应重视树木病虫害防治,确保树木正常生长;另一方面更应该加强森林管护人员的防火意识。近年来,我国森林火灾屡次发生,2020年陇南市成县发生森林火灾,据报道,火灾烧毁森林面积约3.3 hm2。从这次严重的森林火灾中认识到,森林火灾带给人类的灾难是巨大的,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要结合先进的高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在重点区域设置防火瞭望台、防火林带,建立化学灭火站等,有效提高灭火效率。森林保护单位可以利用GPS、北斗、无人机、电子监控等技术进行日常巡逻监控,对森林中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引进先进的雷达监测系统、红外扫描系统等,一旦发生火灾等异常情况能够自动报警,森林管护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开展保护工作,避免对突发状况处理不及时而造成重大财产损失[13]。
4.6 提升森林管护质量
林木产业在我国分布广泛,现阶段需要将制订森林监管条例和森林管护现状相结合,更好地发挥我国森林资源的优势,提升森林管护的质量;通过业绩提成、节假日福利等奖励政策,充分调动森林管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优化产业结构,使林木产业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根据管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产业规划,确保森林管护工作高效进行;当地政府进行招商引资,对森林资源进行合理开发,结合我国现代化森林管护技术,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系统讲解,管护人员进行科学的林业管理学习,既能保证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提升森林管护的质量,又能为当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5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是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宝贵财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森林资源管护存在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如加强森林管护人员的专业培训,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森林防护宣传等,供森林管理相关部门进行参考,努力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雪强.基于林分结构优化的栓皮栎人工林模拟抚育采伐效果评价[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21.
[2] 天水市林业和草原局.生态护林员项目助推天水市乡村振兴发展[EB/OL].(2022-09-23)[2023-03-26].https://lycy.gansu.gov.cn/lycy/c105791/202209/2128228.shtml.
[3] 刘晓娟,华柏翔.生态环境建设背景下加强森林管护工作的策略[J].石河子科技, 2022(6):9-11.
[4] 谭海燕.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面临的困境及应对策略[J].森林公安, 2022(4):45-48.
[5] 徐家勇.提高森林管护工作质量的实践路径探讨[J].现代园艺,2017(20):218.
[6] 尹芳.全面加强森林经营?倓
著力提升森林质量:蒙自市森林经营管护现状及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23(8):38-39.
[7] 王二峰.如何建立森林管护责任制,加速森林资源培育[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8):65,67.
[8] 刘蓓.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2(11):48.
[9] 王兰梅.探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17):277.
[10] 徐芳.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森林资源管护对策[J].林业科技情报, 2020, 52(3):86-87.
[11] 牟文超.森林资源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24(1):113-114.
[12] 丁相雷,赵文汀,黄静.基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管护优化策略[J].南方农业,2021,15(35):54-56.
[13] 李庆飞.基层林场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经验谈[J].现代农村科技,2023(11):3-4.
作者简介 付增刚(1984—),男,甘肃张掖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 2023-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