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中国·品味西安》
2024-05-29关怀
关怀
影片简介
《美食中国》是一档“以人文视角聚焦中华美食”的纪录片,旨在传播中华饮食文化。节目以系列化和主题化的形式制作播出,每个系列围绕一个地域,选取其中最富地方特色、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美食策划并制作,每期节目又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主题,重在体现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的独特性、时令性、创造性。《品味西安》就是其中的一个系列。
经典回眸
西安街头的吃食门店,不论大小,动辄历时十几年、几十年,而且品种唯一,一生只做一味,代代相传。不善言辞的马奎做出东郊第一的胡辣汤20年味道不变;赵勇利的烤肉好吃的原因竟然藏在凌晨4点的牛肉店里;一家三代誓用生命守护传承的羊肉泡馍俘获了街坊邻居的胃……西安是一座历史底蕴丰厚的城市,在这里,要想了解过去的历史,食物就是一部“舌尖上的史书”。相较于盛世大唐的富庶气派,西安人却更以大秦为自豪,因为秦是关中这片热土孕育出来的强大帝国。
一、经典台词
1.西安美食并不只是人们对西北固有印象中的大油大盐的重口,还有人们不了解的恬淡清香。秦岭上缤纷的鲜花和黄土高坡独有的高甜水果为西安提供了另一种美食形态。
2.随意走进街坊里弄不起眼的小店,也许里面就藏了一位美食大师,因为他们只专注于一款食物,一生不变。
二、经典镜头
清晨的西安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马奎牛肉胡辣汤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顾客们手持碗勺,围坐在热气腾腾的餐桌旁,享受着美味的胡辣汤,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的神情。
镜头一转——凌晨三点多,马奎打开店门开始忙碌,制作饱满弹牙的牛肉丸,这是马奎胡辣汤的杀手锏;熬煮腊牛肉汤、配上麻中带香的韩城大红袍花椒,为保持胡辣汤中的食材口感鲜脆,每天早上都要准备新鲜的菜码:豆角、包菜、胡萝卜……有序倒入锅中,因为精准掌握了最佳切煮时间,每一种蔬菜都能呈现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最后一道工序,油泼辣子做好,牛肉胡辣汤便大功告成了。
文题导入
味道,与食物息息相关。观看纪录片《美食中国·品味西安》,相信你一定想起了许多曾给你带来幸福感的美食。人是健忘的动物,但味蕾总会在某个瞬间唤醒你某段曾经和爱有关的记忆。
请以“美食”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写作提示
写作“美食类”作文,同学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可以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食物或一种你从未尝试过的食物为主题,要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可以分享一次你制作或品尝这种食物的经历,细腻地描述出你在制作或品尝美食的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这一经历给你带来的乐趣或挑战。
3.可以表达你对这种食物的情感态度,要解释清楚为什么你会对这种食物抱有这样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是怎样影响了你的生活。
作文展示
美味的腌笃鲜
◎赵瀞漪
我打小就喜欢烹饪,美食刺激着我的味蕾,让我欲罢不能。偶然间,我发现一道名菜——腌笃鲜。这是江浙沪的家常名菜,鲜香味美。趁着假期,我决定尝试著做出这道菜。
第一步,集齐食材。我寻遍菜市场,历经一个多小时,才购置齐腌笃鲜需要的食材:脆爽的春笋、味道醇厚的咸肉、腌藏已久的金华火腿、大块的排骨、淡黄色的豆皮、新鲜的大葱、辛辣的生姜,再加上各种调料,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开工。
第二步,熬制高汤。起锅烧水焯好排骨,另拿一个砂锅起火,将排骨捞出放入。为保持排骨本身的滋味,我加入了矿泉水,然后放上葱段姜丝,盖上锅盖,开始吊高汤。
第三步,将食材焯水。我另起锅烧水,将切好的春笋放入锅中,并放入提前备好的白米饭,让白米饭吸附掉春笋的酸涩味道,再将由豆皮编好的百叶结放入锅中,连同春笋一块儿焯水,五分钟后捞出;再放入咸肉,同样等五分钟捞出。这时,高汤熬好了,我打开砂锅盖,一股鲜香的气味蔓延开来,家里人都被这味道吸引过来,眯着眼睛,鼻子呼哧呼哧地使劲闻起来:“我的天啊,这也太香了!到时候做好了,我可得吃上三大碗!”我嘿嘿一笑,道:“好好好,到时候大家都来吃!”
第四步,归纳食材。我另拿一个砂锅起火,倒入花生油,将咸肉放入煸炒。金黄的花生油泛起气泡,在锅中欢快地跳动着,不时地溅到咸肉上,逐渐被其吸收。当咸肉泛出亮光时,倒入高汤,并放入春笋和百叶结打底,以排骨和金华火腿收尾,小火慢炖三十分钟,鲜美的味道逐渐充盈着整间厨房,“妈呀,太鲜了,都快把我眉毛给鲜掉了……”我赶忙关火,叫家里人来吃饭。
我刚将碗筷摆好,家里人已经迫不及待了。我将腌笃鲜夹给他们品尝。妈妈赞不绝口,说每天如果都能吃到我做的菜,那将是何等的幸福。爸爸则一边吃一边拍照,还将照片发到朋友圈里炫耀呢。
这顿饭做得真是太成功了!
◆点评
小作者从准备食材开始,将制作“腌笃鲜”的每一个烹饪步骤都详细地描述出来,说明这道菜是小作者亲手制作的,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写得如此富有画面感。习作语言细腻生动,结构层次井然,读着读着,我们眼前仿佛也出现了这样一盘“腌笃鲜”,读后令人口齿生津。
青 橘
◎李佳睿
“囡囡,这个橘子甜,你吃……”
小时候,我和奶奶住在乡下,家门前有棵长得还算茂盛的橘子树,每到秋天,都会结出酸酸甜甜的果实。
我和奶奶总是坐在树下,奶奶剥一个,我吃一个,那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全天下最幸福的小孩。
又是一年秋,父母为了我的学业要将我接回城里,小孩子不懂什么是离别,听说能去城里,我开心得嘴都合不拢。我站在门前,看着父母和奶奶进进出出、忙前忙后地收拾东西。
奶奶从厨房端出一缸玉米面,嘴里念叨着:“囡囡最喜欢吃我做的玉米面馍了,这面是自己磨的,比外面干净。”过了一会儿,奶奶又走出来,这次拿着一只旧得不能再旧的玩具熊,这是我三岁时奶奶一针一线为我缝的,奶奶说:“囡囡睡觉时,没有这个睡不着哩。”
我的双眼有点模糊,为什么啊?明明去城里是一件很开心的事啊……
我抬手擦擦眼,奶奶又拎着两袋橘子出来了,小小的橘子还泛着青,沾着清晨的霜。“家里种的,一点儿也不比外面卖的差。”
告别的时候还是到了。我坐在车窗前,奶奶站在橘子树下,朝我喊道:“橘子放几天再吃,现在还酸……”
车启动了,我忽然想到了什么,急忙摇下车窗喊:“奶奶——,等我回来,我给你带最甜的橘子!”窗外的景象不断地变幻着,熟悉的老房子愈发遥远,眼泪不自觉地从眼角滑落,晕成了一个个橘黄色的光圈。
后来,我的确带了最甜最甜的橘子回来,只是,等橘子的人已经不见了。
门前的橘子树依旧茂盛,树上依旧结着青绿色的果实,此时,我似乎又看到了一老一小依偎在树下的身影……
◆点评
香甜的橘子,浓浓的亲情,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忧伤。一枚橘子,连结着祖孙间血浓于水的感情,寄托着小作者对奶奶无尽的思念。习作运用倒叙法行文,感染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