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友爱村《遂昌户黄氏族谱》的文化价值
2024-05-29刘盛平
刘盛平
(南宁师范大学 纪委办、监察室,广西 南宁 530001)
笔者所在的南宁师范大学明秀校区坐落于南宁市内一条名为“明秀路”的道路上,距学校的1公里处,有一个名为“友爱村”的城中村。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走进友爱村内蜿蜒的小巷,发现村子里不少自建房的门口都挂着名为“解元坡”的门牌号,于是心想,这里以前一定出过一位科举考试的“解元”,他叫什么名字?是什么时代的解元?有什么生平事迹?幸运的是,笔者在1996年广西正式出版发行的第一部村志——《友爱村志》里找到了答案:“黄树莹,又名卫藩,男,清道光乙酉科解元(注:乡试第一名),是解元坡黄氏第16代人。自从他中乙酉科解元后,该坡由此改名解元坡。”[1]126笔者还从《友爱村志》中了解到,黄氏家族的先人为宋代移民,这更引发了笔者对这个家族故事的好奇。随后,笔者想方设法与友爱村党支部书记黄渲耀取得了联系,刚巧,他是解元黄树莹的后人,家中还有族谱。通过翻阅《遂昌户黄氏族谱》,发现其中科举名录、宗族世系、姓氏源流、职官乡贤、婚丧嫁娶、洪涝灾害、兵燹变乱等几乎无所不包,蕴含着鲜活的地方文化特色,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化价值,故不揣浅陋,写作此文予以分析。
一、友爱村与明秀寺简况
友爱村,位于南宁市中心北面,东面是友爱路,南面是明秀路,西面是大学路,北面毗邻秀厢村。全村面积0.4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前述“解元坡”的大致范围为现在的第2、第3村民小组。
友爱村古时名横塘村,又名三秀乡,19世纪前曾称秀安乡。根据《友爱村志》记载:“宋朝移民在此建村,村名清朝至民国初期叫南团,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又称秀南村。因为地域处于当时行政区域的南端,所以村名都要加一个‘南’字。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因村内有著名的明秀寺而改名明秀村。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村东面修建一条友爱路,从而改名友爱村,至今不变”[1]21-22。友爱村主要有黄、罗、邓、曹、刘、陈六大姓氏。
明秀寺,宋政和二年(1112年)先建成圣堂庙,明正统九年(1444年)改为明秀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邕宁县志》载:“明秀寺,在城北五里横塘村,创自宋朝。旧名圣堂庙。明正统甲子,奔本府副都纲茂静倡修,并植松三十六株,今改为明秀寺。”[2]
明秀寺建筑群由修建年代不一的6座宗教建筑组成,分别是崇圣殿、真武祠、三宝殿、花王庙、三圣殿、明秀寺,寺庙之间还建有魁星楼。另据原寺古碑文记载,明秀寺还经过明天启三年(1623年)、康熙二年(1663年)、雍正九年(1731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次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桂系首领李宗仁派少将参谋季雨浓回南宁重修明秀寺,次年修建竣工后,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季雨浓、周炳南等均参加了竣工开光仪式。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和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寇军队两次入侵南宁,明秀寺几乎被毁。抗战胜利后,广西救济总署在明秀寺设育幼所。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中共地下党利用寺庙育幼所掩护,在明秀寺成立了党组织,并开展革命活动直至南宁解放。”[1]1851958年,明秀寺作为南宁郊区卫生院使用,有关建筑逐渐被拆除殆尽。
如今的明秀寺于2003年由村民集资重修,位置在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宿舍区,规模已经大为缩小,只有一间“大雄宝殿”。殿前有一尊弥勒佛,底座石碑两侧分别镶嵌有《重修明秀寺弥勒佛像殿碑记》和捐助人名单。殿内正中间供奉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左侧供奉的是“宋将五虎狄青刘庆石玉张忠李义侯爷位”,右侧供奉的是“古明秀寺儒释诸佛神圣历代宗师之位”。另有四块残碑镶嵌在大殿左侧墙角,字迹几乎已经模糊不清,所刻碑文1996年版的《友爱村志》有录[1]210-214。
二、《遂昌户黄氏族谱》的主要内容
本文述及的《遂昌户黄氏族谱》是由黄渲耀书记的父亲黄作善(1941—2023年,遂昌户3房2支20代人,退休前为友爱小学的小学高级教师)于2008年在对先人保存族谱的基础上校对、添补并抄录而来。用的纸张为草稿纸册,长约25.5厘米,宽约27.8厘米,上部装订。内页为白纸,用铅笔画格,钢笔书写,并手工编写页码,共134页;封皮为黄色牛皮纸,封面用毛笔字题写谱名:“遂昌户黄氏族谱”,左右两侧分别题写“祖德源流远”“宗支世泽长”。旧族谱上的字体都是繁体字,为了便于后人阅读,他在抄录此谱时,都尽量转换为简体字。
《遂昌户黄氏族谱》的第一部分内容是目录,主要罗列家谱收录的各项内容及对应的页码,以方便阅读者翻阅和检索。
第二部分内容为谱序,置于家谱的卷首,标题为“遂昌户黄氏族谱”。第一段叙述了黄姓起源于上古时代一个叫颛顼的帝王的曾孙。第二段引述祖先流传下来的族谱的开头语:“祖籍山东青州府寿光县人氏,世居白马驿,自宋皇祐年间始来粤西邕州卜居古城,祖墓尚在黄茅坡①笔者按:据村中老人称,黄茅坡位置在今南宁三中附近。。至明初,福清、福佑二公后迁居横塘村。在此之前,族谱失传,无据查考。”第三段录始祖自山东来时的七律诗一首:
今我峭老有三妻,郑宗吴娘七子齐。
创业兴家祖宗地,何时报命省身维。
吾今八九难祈会,祖宗分支为汝题。
不论富贵与贫贱,相逢必念祖宗题。
骏马登程出四方,男儿各自立胜邦。
你思异景由吾景,日久他乡即故乡。
朝夕不忘当面语,晨昏须祭祖宗香。
根深叶茂同林杏,七尺男儿各绩昌。
峭山公“遣子诗”,俗称“认祖诗、认亲诗、内外八句诗”等,不同地方的不同支系,其诗亦稍有不同,形成了各地大同小异不同版本的认祖诗。
第三部分内容为迁徙考,对家族迁移的地点、派别、时间、迁徙人物等情况进行考证,讲述了家族来源的源流故事。这部分内容以追录的形式呈现。《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追录一》记述了宋仁宗时侬智高起兵反宋,称南天国,宋廷调狄青镇压之事。战后戍守邕州的禁兵大多是北方的,包括当时太行山以东青州府白马县的移民,定居落籍南方。结论是“我们遂昌户祖代流传下来的族谱所记载,是有上述情形作依据的”。
第四部分内容是姓氏源流,讲述了家族姓氏的来源演变以及迁徙源流。《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追录二》记述了黄氏族人在福清、福佑两公之前是在邕分散居住的,以及主要散居点的位置,如松柏村、三江口宋村等地。“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南北后,清、佑二公才率族人分别从‘邕州古城’‘邕垣平田村’两地迁居横塘村。清、佑二公便称为其先祖,实际落户横塘村的时间至今(指1997年)为620年左右。”《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追录三》记述了“黄氏先祖定居横塘村后,传至明代弘治年初(1488—1490年)的黄惠、黄恩、黄秀三大户,黄秀生于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当时年届望壮(23~24岁),已经独当一面,兄弟协议分家。黄恩身残,随兄黄惠分作一支;黄秀独为一支,官府分别赐名遂昌户、嘉翰户。遂昌户就是今天的解元坡黄姓。”明代实行保甲制度,以地缘编组不同的家庭个体,与赋役制度息息相关。黄氏家族在官府备案分家,并分别成立新户的说法,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相吻合的。
第五部分内容为宗祠的情况。《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追录四》记述了黄姓家族一分为二后,分别建造各自的宗祠。遂昌户宗祠建造于前清康熙年代中后期,是聘请承建窑头村①笔者按:窑头村即今天南宁西乡塘的雅里村。据称,雅里村祖辈明朝时从山东白马县迁移到这里,解放前的地名叫窑头村,主要是烧窑,其中烧出的青砖、青瓦很出名;解放后成立了人民公社,因“窑头村”不好听,1953年政府就改其为雅里村,因平话“瓦”与“雅”同音,所以就叫雅里村。九进屋这帮泥水佬的子侄建造的,宗祠及碑记曾被毁。“老辛巳年洪水淹后重建至今也达115年。”“清道光五年,族人武举黄卫藩高中解元荣归,出资纹银二百两重修宗祠,祭祖竖杆挂匾,四乡八村便将遂昌户宗祠改称‘解元祠堂’,村屯随之称作‘解元坡’”。根据《解元祠堂简介及维修碑记》记载,由于年代久远,经历多次战乱和天灾人祸,祖祠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毁损,多次重建扩建维修,最近一次维修是在2007年。现存的宗祠共有两进,门楣悬挂“黄氏宗祠”匾额,正堂设始祖福清、福佑及以下四房历代先祖之神位,两侧悬挂认祖诗和对联牌匾。左右两厢墙壁镶嵌石碑数块。
《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追录五》记述了黄卫藩成长过程中的轶事。“解元坡黄卫藩生于前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岁次甲寅)。高中解元是清道光五年(1825年,岁次乙酉),时年32岁,逝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岁次壬戌),享年69岁。”“解元公”八岁(清嘉庆六年)那年与本村同龄人玩“躲躲鸡”(捉迷藏)时,不慎从村中央那棵二丈多高的大龙管根(大叶榕)枝丫上坠下,导致右足骨折,经中窑村梁姓草医治好后,便到糙米圩一个姓陈的武师处学功夫,随后又得到宣化县衙某团练指点操习刀枪棍棒,每晚还在土地宫前苦练。
《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追录六》记述了黄卫藩参加乡试的细节。“卫藩公夺取乡魁是来之不易的,因为经过县、府、郡的几级比拼以后,在乡试中有些支持不住,尤其骨折旧患突然复发,比试所使用的数十斤重的大刀脱手,他急中生智,用左脚将刀踢起,双手抱住大刀收步,满头大汗淋漓,主考官问:‘这是什么招式?’答曰:‘魁星踢斗’。”“解元公重修宗祠和碑记以及其取得功名后建立的帏杆②笔者按:帏杆是古代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产物,古时候一旦考取了功名,就可以在自家大门左右对称地建造两根帏杆,每根帏杆之上可以套斗,而且套斗的数量是有一定之规的。,设置在宗祠门前左边,抗日战争期间为驻军所毁。”段末还有一段新注,记录的是2007年族人捐资维修解元祠堂、刻石立碑、大宴宾朋的情况。
第六部分内容为恩荣。一般族谱为宣扬本族光荣史,多会记录仕官、科举情况等。《遂昌户黄氏族谱》中呈现了“遂昌户历代取得功名的先人”的名单,包括取得举人、贡生等功名的祖先的姓名和所授官职等。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旧社会,族人科举中第是大事,族谱必记,进入民国后,甚至小学毕业也算秀才,也依例载入族谱。因为族谱的记载具有连续性,所以对于研究当地的文化教育状况和沿革是难得的资料。
第七部分内容为世系图表,这是家谱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家谱中所占篇幅最长的部分,它是由世系图和世系表两个部分所组成。世系图是以图和线的形式反映从福清、福佑二公经过本字、贵字、景字三代,再传至遂昌户、嘉翰户的传承关系,简单明了;世系表则按照遂昌户分为仕耀(头房)、仕显(二房)、仕玉(三房)、仕炳(四房),依次排列,包含了名讳、字号排行、官职、妻妾、子女、婚姻等内容。
第八部分内容是谱跋,包含《关于培松等三公遇害情况追记》《福清、福佑两公之前族谱缘何失传》两篇重要文献,另有本谱抄录者黄作善所写的一段说明文字,叙述该谱的来源:“此谱是全增于1997年根据我族先人景昌、元映、元屿、期增、元润等遗留下来的族谱经过整理、校正恭录,作善于2008年再次校对、添补并恭录下来,望本族人永远保存并加以续录,发扬光大。”
第九部分内容为附录,包含《〈重修左廊碑记〉说明》《重修左廊碑记》《解元祠堂简介及维修碑记》《黄氏维修解元祠堂捐资名录》四篇文献。
三、《遂昌户黄氏族谱》的文化价值
(一)记录了友爱村遂昌户黄氏家族的繁衍、变迁情况
有学者曾指出,族谱“就民国以前而言,这是比官方记载大为详实可靠的‘户口簿’”[3]。《遂昌户黄氏族谱》就相当于一本这样的户口簿,其中撰有世系源流考,追记到了开派始祖,并详细记载各支人口繁衍、搬迁情况,是其族人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其意义在于明世次,别宗支,昭功德而联族属,使后世子孙知所属,这对其家族而言,是弥足珍贵的。
(二)为南宁宋代军事移民家族的研究提供了个案
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自从秦朝统一岭南并设立了行政机构以后,陆续有北方的汉族移民进入岭南地区。到了宋代,通过各种途径迁入广西的人口中,军事移民是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广西与大理、安南交界,所以广西是宋朝在南方屯兵戍边的重点地区,常年驻兵把守。针对宋代的移民问题,大多数研究者是以宏观叙事模式进行“自上而下”研究,往往忽略微观视角下普通民众的生活样态。《遂昌户黄氏族谱》中的相关记述,作为一个普通移民家族的个案,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益补充。
《福清、福佑两公之前族谱缘何失传》一文写道:黄氏先祖乃宋代名将狄青奉旨领兵平南时的部将黄善祥、黄圣琦,两位将军在征剿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朝廷封赠骠骑都尉之职,随后,领着从山东青州白马驿①笔者按:友爱村六大姓氏都记载祖籍是山东省白马县(或白马冉、白马驿)。根据《友爱村志》主编覃芝馨的研究,为了考证这个祖籍,在民国时期广西就有人到山东省调查,寻根未果,20世纪90年代,随着广西修纂县志工作的深入开展,有5~6个县曾派人到山东了解情况,但也得不到一点线索。1994年《友爱村志》编纂开展以后,六大姓氏的村民先后派代表到山东省青州市、寿光市和河南省滑县、浚县调查族源,并走访了河南史志界和史学界的有关专家,最后得出结论,其祖先于宋代随军来自山东省白马县(或白马驿、白马冉),即古代太行山以东的白马县,今河南省滑县。(参见:覃芝馨《友爱村白马移民考》,载于《广西地方志》1997年第2期第62页。)在这之后,滑县与友爱村常有人员往来,笔者在黄氏宗祠内看到写有“热烈欢迎河南省滑县留固镇白马村兄弟姐妹”的欢迎牌。带来的本族亲兵五百,归属杨家名将屯兵驻守邕城,徽宗、钦宗两帝被虏,权奸当道,通番卖国,宋室退守江南一隅,宋亡元兴,大部分宋将决不屈降,先祖两将及其所带亲兵,为了团结一致,与土著抗争,以求立足谋生,自成一族(统称山东青州白马人),编撰统一族谱《广西黄氏族谱》,按出身地位高低搭配,分为:东南支系、西南支系、南岸沿江支系、西北支系四大支系,散居邕城四乡。元代末年,居于上层支系(两将军的直系亲属)人物提议离开地瘠民贫的邕州,向广东南路下四府谋求发展,并带走了总族谱(据反映这总族谱记载着当时的战争背景)。因为东南、西北两支系,尤其福清、福佑两公所在的支系,据说地位是比较低微的(诸如伙夫、马夫),也是最硬颈②笔者按:硬颈为粤语词汇,大意为固执,脾气犟,不听别人劝告,不肯低头。的,坚决不随上层人物离开这居住了几百年的地方,大多数人已经与本地人融合、通婚,所以这段族谱失传了。这是由历代少部分先辈口传下来的,因为多数族中人都不愿承认是伙头军、马夫的后人,所以三缄其口,不作广泛传扬。
据《明一统志》卷85载,邕州:“宋狄青平侬贼后,留兵千五百人镇守,皆襄汉子弟。至今邑人皆其种类,故语言类襄汉。”[4]虽然此条记载的“至今邑人皆其种类”未必符合事实,但仍可说明狄青军队中有部将在邕落籍之事实,而且友爱村村民所讲的语言确实也与当地人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平话。另外,今明秀寺中仍供奉“平南五虎”狄青、刘庆、石玉、张忠、李义的牌位也是一个证明。
(三)为了解本地家庭婚姻形态、风俗演变提供了切入点
婚姻是指男女两性的结合,并且这种结合也是为一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内社会制度及其文化和伦理道德规范所认可的夫妻关系。“采取什么样的婚姻形态与一定社会下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道德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可见婚姻研究可以更好地反映社会全貌。”[5]如前所述,《遂昌户黄氏族谱》中所占篇幅最多的部分是世系表,从中可以窥见黄氏家族后人的婚姻、子女等情况,其中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下复杂的婚姻形态和婚姻观念,可为移民社会的婚姻形态、人口结构、社会变迁等研究提供第一手的资料,现择要摘录部分条目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立嗣方面的情况:
继昌:无后
梦安:自缢身死
元傑:无后继
振统:娶罗氏无子,廷彦承继
配元:娶潘氏无子
兆英:(有精神分裂症)无后继
振国:娶张氏无子廷扬承继
文兰:娶廖亚群无后兰早逝廖改嫁国球承继
振鳌(字克占):娶陈氏生廷重、廷铎(出继曹家)
黄汉:娶曹氏无子收养三房四支的绍坎,改名黄坎,黄坎早逝,又由三房二支黄华承继,改名华美
振绳:娶潘氏生廷珪养廷岳(振邦)/振邦:振绳收养为子改名廷岳
第一,立嗣问题是中国古代宗法家族制度、继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婚姻家庭史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根据程维荣在《中国继承制度史》中的观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无法繁育子嗣或子嗣夭折的家庭被称为“无子家庭”。在家庭层面,这些家庭因后继无人而使祖先陷于绝祀境地;在国家层面,这些家庭因无子承担赋役而导致了作为社会民事主体的“户”的消失,故称之为“户绝”。而“过继”,则属于“收养”这一“拟制的亲子关系”中的一种,是指无子或户绝的家庭为了延续宗族世系、祭祀祖先神灵而将家庭之外的人立为子嗣,这也是传统社会比较重要的一种立嗣承继方式。以上记录体现了黄氏族人对立嗣问题的重视,而且过继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第二,《遂昌户黄氏族谱》中关于妇女改嫁等的记录也不少:
培勋(字世郷):早逝妻罗氏无子改嫁
国镰:娶黄氏无子,国镰早逝,黄秀丽改嫁
文秀:娶罗氏,文秀早逝,罗氏改嫁
迺增:娶英氏生吉春、吉秋,迺增身故后妻带子改嫁
文君:民国25年征兵入伍无音讯所娶黄氏于民国28年后已改嫁
玉成:玉成早逝,刘氏带仔改嫁
敏事:娶□氏①笔者按,此处姓氏空缺。生锡琼,敏事早逝,妻外逃改嫁
怀顺:娶卢氏出逃外嫁
瑞兰:娶了卖妻无后继
兆珊:娶雷氏(离婚)后娶王氏无子女,再娶李氏生水增
福增:娶蓝氏(出逃)后娶李氏生文君、文振
文庄:娶苏氏离婚后娶刘氏无子国集承继
权增:娶廖氏(出逃)
国钦:娶张氏妻早逝后娶卢少芳生智勇
元煦(字和甫、树桂):娶罗氏(外逃)后娶廖氏(早死)生兆南再娶莫氏生兆北
兆和:娶陆氏(离婚)后娶□氏②笔者按,此处姓氏空缺。带来一子一女,子阳有振
第三,女性入谱问题。在封建社会,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谱的。女性未出嫁前,在本姓家谱中,每个男丁都单列词条,女性则只能依附于父亲名下,在家谱中仅记载女儿的数量和出嫁人家,连名字都没有。出嫁以后,记入丈夫姓氏家族谱书上,但是仅仅是作为附庸来记入,只记名,不记姓,信息量极少,且不体现在世系图中,例如:
锡璜:娶陈氏、林氏,陈氏无子,林氏生三女
兆吉:娶陈氏无子收养一女(木带)
兆鼎:娶罗氏无子(有二女从廖门)
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女性地位的逐渐提升,《遂昌户黄氏族谱》中也出现了记录妻子的全名情况,例如:
文桂(玉才):娶黄少莹生国勇、国云、国平,文桂老来娶刘带舅
《遂昌户黄氏族谱》中还有一处男性被剥夺入谱资格的特殊情况的记录:
元映:娶廖氏生兆珊、兆瑚、兆琮、兆璋、兆琠
元映公名下有六子二女;至于排位第三的乃是卖★★①笔者按,**此二字书写不清晰。拜契的,故不录入族谱。
可惜的是,此处抄写时字迹不清,暂时无法查考具体原因。
第四,通过整本族谱还可以发现,从遂昌户单独分支以来的五百余年,黄氏家族共有三对双胞胎出生,相关记录如下:
智顺:娶□氏②笔者按,此处姓氏空缺。,生双胞胎黄瑶、黄彬
忠立:娶□氏③同②。,生双胞胎国洵、国洋
忠辉:娶马喜梅,生双胞梓毫、梓轩
(四)为地方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提供了佐证
例如,清代南宁水运繁荣,改革开放后一些南宁人出国谋生,地方史志均有记载,但是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族谱叙述角度也就不同,可以对比参照。
第一,族谱中有一处记载反映了清代邕江水运的繁荣。遂昌户黄氏有一位后人名为黄体元(遂昌户2房13代人),他与清代广西壮族布衣诗人黄体元同名同姓④黄体元,字具夫,号用岩。别号梅村。其先世迁居思州,遂占籍焉,为旧思州街,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宁明县,布衣诗人。生于清嘉庆戊辰年(1808年)十一月初九日丑时,卒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十二月,年仅24岁。(参见:邵雪松《黄体元诗歌辑校》,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1页)。在族谱中其名字右侧抄录了诗人黄体元的一首诗:
大船尾接小船头,北调南腔话不休。
照水夜来灯万点,满江红作乱星浮。
这是黄体元的组诗《邕江杂录》的第二首。南宁作为一座对外开放商埠,邕江水运在清代发达,达到了顶点。据《广西航运志》记载:“嘉庆至民国一百多年间,在邕江上游下楞至下游长塘之间,相继建成码头49处,津渡33处。其中,仅邕州古城门南门至西门之间就有7处码头。”[6]族谱抄录此诗,可算是当时时代背景的一个注脚。
第二,族谱中有几处涉及清末广西会党起义:
炳昭:娶妻廖氏出逃后无后。
炳云:无后,炳昭、炳云在甲辰、己巳办善后时遭清官府杀害在草坪,详见后记。
培松:甲辰、己巳善后为官府杀害在草坪(详情记载在后),其妻带仔外逃,其子下落何方,族人未追查。
清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1902—1903年),桂南各族百姓因不满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和残酷的压迫,在会党的号召与领导下连续起义。按中国纪年(干支),1902年为壬寅年,1903年为癸卯年,故清王朝将这次遍及南宁(邕宁)、马山等地的起义称为“壬寅、癸卯之乱”。
《遂昌户黄氏族谱》中《关于培松等三公遇害情况追记》一文对这一事件有如下记载:“清光绪22—28年,南宁府连年灾荒,可是清政府的各种苛捐杂税有加无减,贪官污吏趁机敲诈勒索广大人民群众,尤其贫苦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城乡劳苦大众纷纷组织各种各样会党起来反抗求生。据有关资料反映,当时的宣化县(南宁)(邕宁县前身)参加反清会党的人数万人,南宁府各县反清活动就有40多起,与清政府周旋近十年,由于当时的会党内部鱼龙混杂,部分动机不纯分子趁火打劫,加上清政府调动官兵及地方团勇十万之众进行血腥镇压,会党惨遭失败,几成灭顶之灾,这是南宁历史上的‘壬寅癸卯事件’,当时,清政府为了所谓彻底消除‘抗清’隐患,对南宁府进行‘办善后’,对当地团总、保甲指认为涉嫌参与抗清会党活动的人,不管有无凭证,一律施以刑罚法,罚、抓、关、杀。当地政府官员说了算。炳昭、炳云、培松三公,还有许多无辜人士,惨遭杀害于草坪①笔者按:草坪是一个地名,位置大约在邕江南宁段的大坑口到水街路口河堤路一带,是当时一大片荒芜土地,是衙门处斩犯人的刑场。。”
第三,《遂昌户黄氏族谱》中提及清代爱国将领刘永福。《福清、福佑两公之前族谱缘何失传》一文记录道:“福清、福佑带领族人定居横塘后,尤其清朝以来,广东南路四府,特别是钦州黄姓家族先后多次派人来寻亲访故。刘永福在广东南路掌管兵权时,也曾通过钦州灵山的黄姓人来邕城招募山东青州白马驿居住邕郊的黄姓族人前去参加‘刘二打番鬼’,可是,我们族人都认为无此前例,不热情接待,更怕‘树大招风’惹麻烦。”
第四,《遂昌户黄氏族谱》还有一些有关各种灾害的资料,诸如水灾、兵灾等,这些种类不同的天灾、人祸,对于研究地方历史,考察一个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水文、气象变化都有参考价值。比如,《解元祠堂重修左廊碑记》中记载:“光绪辛巳八月既望,洪水成灾,祠被淹没数尺许,大座并右廊遂塌焉,左廊前柱后壁虽亦倾斜,而厨舍依然无恙,惟拜亭头座如故。”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1月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0月、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1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5月,日军曾先后两次入侵邕宁,《遂昌户黄氏族谱》中有多处关于族人被侵华日军所害的记录与之对应,如:
文作:民国廿八年被日军拉夫到广东后无音讯。
兆南(字雅郷):娶有妻妾二人,民廿八年南宁陷于日本后,兆南随日本败走,生死不明,妻妾改嫁。
锡珮:民卅四年日本仔陷邕驻屋,死在廖屋东闸,无后。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培松等三公遇害情况追记》的《后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对于壬寅癸卯事件,我族先人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在自己族谱上不敢详记,因此,难怪那有国家仇、民族恨的‘日军征夫无音讯’‘征兵下落不明’‘日军杀害’‘外出无考’等,都是一笔带过,没有详细记载,致使后代人模糊不清。”笔者认为此段对族人心态的剖析,以及前述毫不掩饰祖辈是伙夫、马夫之流,体现出《遂昌户黄氏族谱》的修撰者比较客观公正的心态。
第五,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部分南宁人也陆续到国外谋生,《遂昌户黄氏族谱》中有个别记载反映了这一情况:
长明:于1986年出国外谋生,2002年在国外娶妻宗艳清。
四、结语
作为黄氏宗族群体的生活实录,《遂昌户黄氏族谱》是一部生动的、原汁原味的宗族迁徙史,其承载着这个移民家族的世系繁衍,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总体来看,《遂昌户黄氏族谱》的编修较重史实,没有明显的为抬高门第而刻意粉饰美化甚至失实之嫌,其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得更多人的关注。
(本文的写作得到了南宁友爱村党支部书记黄渲耀的帮助,在此致以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