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生缘词》的季节书写与情感意蕴

2024-05-27吴少靖

青年文学家 2024年13期
关键词:词人东风季节

吴少靖

清广西“峤山三子”之一的封豫,作词集《后生缘词》,其半数以上词作都明确书写四时季节,季节特征鲜明突出,春季与秋季是重要的书写对象。这些关于四季的词作为其提供了情感触发点,抒发了封豫的独特生命感悟,表达了他欢愉闲适、怀才不遇、羁旅愁思的多样复杂情感。

封豫,字道昭,号望仙,广西容县人,生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卒于咸丰六年(1856),家族时代以官宦出仕为己任。封豫自小受家风影响,与王维新、覃武保结社都峤山,世称“峤山三子”。封豫著有《后生缘词》,共有词112首,其句式工致雅丽,词风清新淡雅,上接北宋词风。其明确书写季节、充满季节特征的词共有67首,数量达其词作总数的半数以上,可看出封豫对四时的着重关注。这些书写在营造空间氛围、抒发情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的人生正如交替变化的四季景色,蕴涵着丰富复杂的生命体验。

一、《后生缘词》的季节书写

封豫对春夏秋冬都颇有感触,尤其在春与秋季部分落下浓墨重彩。具体的词作详见下表整理归纳: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曾言:“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在情与物的关系中,物是第一位的,四季以及景物的变化能够影响文人的感情。曾大兴教授曾在《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中指出:气候通过物候影响文学家的生命意识,进而影响文学家对生活与写作环境的选择,进而影响到文学作品的主题、人物、内部景观等。封豫在《后生缘词》中丰富的季节意象为下文的探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基础,通过对封豫四季词的赏析,可进一步研究其词作风格,探析词人季节词中的情感内涵。

二、“春夏秋冬”与人生感悟

(一)春:早春踏歌,暮春心悲

春天为万物之始,蕴藏了蓬勃生机,《苏幕遮·春晓》就描绘了悄无声息又充满生机的清晨春光:

梦初回,天半晓,烛剩微明,几曲屏山小。

春色绿窗寒悄悄。雾思霞情,渐欲凌虚渺。

柳慵妆,花冷笑。帘际风来,馥郁金猊袅。

万紫千红俱窈窕。弄暖催晴,到处闻啼鸟。

此词写破晓时刻,窗外夜间的寒意即将被春日的暖晴所取代,与室内烛影、暖香遥相呼应,表达了词人对春季到来的期盼。随着春色渐浓,封豫笔下的春景也越来越丰富,游春踏景正如“绕径惟芳草,迎人是绿杨”(《风蝶令·春游》);春色满院正如“帘幕垂钩深院静,细细香风,逼过游丝影”(《蝶恋花·春日》);初春雨后正如“细草梳晴,韶光丽、露痕初沐”(《满江红·春闺》)。季节美景在封豫笔下以清丽自然的形态自由抒发,构建了词人充满山林地域特色的春季生活空间。

早春与仲春带给封豫是绮丽春景与欢愉,但这份欢愉也会随着花落转为惆怅和感伤。在春季节词中,几乎三分之二是关于暮春,多于其他春的数量总数。暮春,首先迎来的便是花落,如《如梦令·春暮》:

春色阑珊欲暮,帘卷落花如雨。

摇曳恨东风,牵惹芳心万缕。

南浦,南浦,魂断江淹别赋。

词开篇以落花为引,营造了悲凉的基调,昔日繁花似锦,如今碾落如尘,落差可谓悬殊。末尾化用《别赋》以美景写哀:“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表达了与春光分离的忧伤,又寄寓韶华易逝之慨。

在封豫春季节词的意象中,“东风”的出现频率也很高。早春,东风是带来欢愉的,如“昨夜东风催渐紧,开遍梨花”(《浪淘沙·春思》),“不待东风吹万点,早成桃李宴春宵”(《捣练子·惜春》);暮春,东风则常与负面情绪交织,如“摇曳恨东风”(《如梦令·春暮》),“送尽东风无迹。可惜,可惜,吹向谁家玉笛”(《如梦令·漫题五首》其二)。由此可感,封豫对于东风是又爱又恨,他“虽有等身著作,赏音尤未相逢。饥寒奔走,叩门乞食,谁惜龙钟”(《朝中措·感怀》)。笔者认为,“东风”有一定的特殊指代意义,譬如朝廷的赏识,封豫希冀自己的东风能够如自然界的春风般如期而至,然东风未來。故封豫既在词中表达对东风的喜爱与期望,更表达了自己对东风不解人意的控诉,发出不平的悲慨。

(二)夏:隐居山林,恬淡自适

炎热的夏风将暮春的潮湿一扫而空,也将封豫的情思重新塑造。封豫的夏季节词仅有6首,但都使用了大段笔墨描绘美好夏日,展现了闲适生活与惬意的心境。

读书之乐有如《相见欢·夏日》,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写了树繁浓阴、凉风书香的美好夏景,词人在山中无须牵挂它物,也可暂时忘却仕途之苦:

浓阴夏日初长,葛衣凉。

何处风来,吹到白莲香。

山一角,宿四面,对修篁。

随意摊书,啸傲处胡床。

午后之乐如《浣溪沙·夏闺》,赋予蝶与花拟人情态,刻画了夏日中景物与女子皆慵懒娇憨的可爱形象,下阕描写女子泛舟溪上,传达出夏日的欢乐与闲适之情:

蝶困花慵午后天。风光一撮绣帘前。

懒拈针黹日如年。

避暑南溪深处去,便须双桨打红莲。

凌波试学洛川仙。

夏夜之乐如《南歌子·夏夜》,词人善用一系列意象渲染夏夜,星辉点点、凉风习习、流萤熠熠。“浮瓜沉李”典出自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指代消夏乐事。词人饮酒作乐,忘却一切忧愁:

夜色清如洗,星光淡却稀。

轻绡凉曳五铢衣。正值浮瓜沉李,月明时。

对怀杯频举,临风坐屡移。

流萤熠熠傍人飞。撩乱一栏花影,上阶迟。

夏季对于封豫来说,是较为闲适愉快的时节,但也会在某些词中露出悲伤的尾巴。如《卜算子·夏日》中的“午枕睡初浓,忽被莺声恼。惟恨年华荏苒催,坐见朱颜老”,《更漏子·午睡》中的“午醉醺醺睡。重惊觉,没夕阳。残霞一抹横”。前词主人公午睡不成,起身对镜,生发年华流逝的唏嘘;后词则是午睡睁眼已黄昏,同样使人产生年华空度的空虚之感。

总体来说,封豫的夏季节词都以自然流畅的语言描写了日常琐事,此时表现得更为关注内心世界,所描绘的是更纯粹的自我感受,在词中写出了灿烂与落寞两极之间的双重生命感悟。

(三)秋:青云不得,人似孤鸿

秋季是《后生缘词》书写比重最大的一个季节,并且几乎全是“悲秋”。究其原因首先应是封豫常年羁旅他乡,其次悲秋是中国文人的集体记忆,宋玉在《九辩》写道:“悲哉!秋之为气也!”《淮南子》也提出了“秋士悲”的观点。在古人看来,天下万物都由气聚成,秋季乃是阴气始下,故万物也从一种茂盛的状态转为收敛。因此,封豫常在秋季节词中抒发羁旅思归、寂寞愁怨之感。

封豫的秋季节词最为突出的是善于采用大量应季意象塑造萧瑟氛围,如“鸿雁”多表思归,“西风”多表离愁、思乡、怀古等。再如《望江南·秋恨》的“征鸿”“吴江”“秋枫”,《望江南·叠前韵》的“霜鸿”“月桂”“秋叶”,《送法架引·秋兴》的“蟋蟀”“残梧”“蒹葭”“鲤鱼风”,等等。这些意象有着词人之色彩,给读者带来消逝与孤寒的双重悲感。

羁旅他乡,有蓄满思乡之情与孤独寂寞之情的秋夜。试看《醉公子·客况》:

又是窗儿晚,羁客情何限。

侧耳听西风,霜天落断鸿。

几日罗衣褪,寂寞无人问。

难遣是离愁,归时方始休。

秋夜里西风猎猎、鸿雁哀鸣,词人念及鸿雁归而人不归,心中更添凄苦。最后一句直抒胸臆,将满腔思愁全部倾吐,此情此恨唯有踏上故乡土地才能消解。再看《柳梢青·旅夜》:“雁叫寒云,蛩催暗壁,旅夜初长。”《南乡子·秋夜金茎馆》:“此地半年留,碌碌劳生倦欲休,迹远情疏俱是梦,搔头,浊酒清歌暂解愁。”皆是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构建了秋夜、西风声、雁声、蛩声的悲秋空间。

封豫也写过晴天秋日,相比于秋夜少了几分羁旅愁苦,多了几分舒爽阔达,但依旧蕴藏着词人怀才不遇的思愁,如《锦堂春·山中寄怀》:

岭上松涛沸夜,篱边野菊开花。

一湾秋水清堪染,横过小桥斜。

欲建青云事业,须凭黄卷生涯。

何时献赋金门里,簪花凤池夸。

此词上阕完全写景,好一幅秋日碧空图。词人抬头仰望辽阔的秋日高空,心生远志,然要创伟业需依靠科举,而自己仕途生涯坎坷崎岖,顿时心生遗憾,生发出“何时献赋金门里,簪花凤池夸”的疑问,“金门”“簪花”“凤池”皆是指代官职。词人如此自问,却难以得到答案,令人不禁扼腕叹息。

(四)冬:万物肃杀,希冀东风

冬季万物肃杀,砭骨刺肌的寒风或是茫茫无际的冰雪,带给人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刺激都格外强烈,往往使人产生更为深远的思虑。试看《菩萨蛮·夜思八首》中的两首:

银屏漏转三更月,楼鸦绕树惊飞雪。

树影自朦胧,烟梢乱旧风。

清宵闲又半,密约期还远。

燕子不传书,相逢有恨无。

—其五

去年曾识东风面,游丝影里遥相见。

见了却还休,春归十二楼。

一湾衣带水,淹盡相思泪。

愁情不成眠,梅花夜雪天。

—其七

“夜思”意为夜不能寐、有感而发所作,这两首词是封豫将身世之感打入艳情的作品,寄托了人生的失意。《菩萨蛮·夜思》其五描绘了明月当空的雪夜场景,“楼鸦绕树惊飞雪”一句以动衬静,更加凸显出雪夜的安静寂寥。下阕书写了离别的相思,只能怨恨燕子不为传书。“燕子传书”典出自唐郭绍兰于燕足系诗传给其夫的故事,诗云:“殷勤凭燕翼,寄与薄情夫。”(《寄夫》)故在封豫词中表示了幽诉离情之苦。《菩萨蛮·夜思》其七点明“相思泪”与“愁情不成眠”,也是抒发了相思之苦,结尾“梅花夜雪天”,以景作结,让愁思与落雪情景交融。封豫在这些词中寄寓了自己现实人生的复杂体验,体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借相思之情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与年华流逝之感。

此外,相比于秋夜,冬夜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最寒冷,也是最有温暖的希望”。在封豫的冬季季节词中,有不少地方表达了对东风的复杂感情、对春天的期待,如“去年曾识东风面”“春来已报寒梅信”“东风薄仙偏相妒”。正如前文所提,封豫爱东风,但人生的春天迟迟没有到来,他的心中既有期待,更有对东风不解人意的含泪控诉。

三、文人境遇与时代悲歌

清中兴后,清朝从乾隆末年便开始有衰落的现象。乾隆帝逐渐好大喜功,他仿康熙六次南巡,而“供亿之侈,驿骚之繁,转十倍于康熙之时”(白寿彝等《中国通史》)喜谀恶谏,政治日渐腐败。晚年宠信和珅,致使其专权枉法。后又有“嘉道中衰”,道光时积弊已久的问题出现了井喷式爆发。

如封豫一般身处嘉道年间的读书人,此时困身闱场、艰难跋涉。随着教育普及、印刷业发达,清代受教育人数不断增加,科举又是读书人跨越阶层、提高生活水平的正途,因而参加者众多。但随着参加人数的增长,录取的要求就会日益严苛,加之清代科举关卡烦琐,进一步增加了读书人的时间成本。《儒林外史》的范进、封豫都是清代文人困于科场的缩影。

封豫终生无官职,在私塾谋生计,是当时下层文人又一真实写照。嘉道年间,经济衰败,文人们不事生产,又科举不成,大多为生活所苦。虽深陷生活泥沼,但家世教育渊源、千百年的儒家正统思想等又使他们不能抛弃科举、不问政治。这样矛盾的心态使得文人们心中充满了惆怅与苦闷,挣扎又无力。“东风”何时才能眷顾嘉道年间底层文人群体?他们创造出的一篇篇反映出自己心境的作品,恰如时代的悲歌。

综上,封豫在《后生缘词》构建出各种带有其个人特色与地域特色的季节空间。他的季节书写中既熔铸了他的丰富生命感悟,又抒发了他的怀才不遇等复杂情感,充分展现了景物对情感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封豫的季节书写,可进一步探索词人内心世界与创作特色,促进封豫个体研究及“峤山三子”群体研究。其次,能透过封豫这一窗口与时代文人进行对话,探寻文人际遇与时代现状,为进一步了解嘉道年间文人群体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系2023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文学地理学视域下的清代‘峤山三子研究”(项目编号:YCSW2023281)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词人东风季节
东风Honda全新XR-V
论词人择调与审美联想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词人的职业
我喜欢的季节7
季节蠕变
季节的变换
关于东风四号要不要取消的一场争论
花的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