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果导向联合角色扮演在感染性疾病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05-27冯金栋张兆光

科技风 2024年13期
关键词:感染性疾病成果导向角色扮演

冯金栋 张兆光

摘 要:目的:评价分析成果导向与角色扮演联合应用于五年制临床专业感染性疾病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感染性疾病教学工作,分别于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常规教学阶段)、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实验教学阶段)两个阶段选择一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目标,其中常规教学阶段的班级开展感染性疾病常规教学,共45名学生,纳入常规教学组,实验教学阶段的班级开展成果导向联合角色扮演进行教学,共45名学生,纳入实验组。整个教学计划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感染性疾病理论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学生在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四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果导向联合角色扮演在五年制临床专业感染性疾病教学中具有较好的价值,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成果导向;角色扮演;临床专业;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由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一类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水传播等,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1]。目前我国的感染性疾病的流行比较常见,基于感染性疾病以上的发展、流行情况,这门课程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成果導向教学法是一种以互教互学、产出导向为根本特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角色扮演教学法是学生根据所要学习的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写剧本,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

本研究结合近年来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感染性疾病日常教学工作情况,对成果导向联合角色扮演教学法进行综合评价,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期间感染性疾病教学工作,分别于2021年8月至2022年5月(常规教学阶段)、2022年8月至2023年6月(实验教学阶段)两个阶段选择一个班级学生作为研究目标,两个班级各45名学生,分别纳入实验组、常规组。常规组学生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20~24(22.09±0.78)岁,实验组学生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1~25(22.17±0.82)岁,两个班级学生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1)常规组:开展感染性疾病常规教学,教师依据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制作教学课件,通过集中授课的形式开展感染性疾病教学,就各类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发病机制等进行讲解,课上鼓励学生自主提问。

(2)研究组:开展成果导向联合角色扮演教学,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需求,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并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和讨论。

确定角色扮演主题和角色: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确定角色扮演主题和相关角色,例如商务谈判、医患沟通等。

分配角色和任务: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角色进行分配,并为每个角色分配相应的任务和职责。

进行角色扮演演练: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开始进行角色扮演的演练,模拟真实情境,完成相应的任务。

进行反思和总结:在角色扮演结束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反思和总结,探讨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并分析其表现是否符合预期目标。

评估学习效果:根据事先设定的评估标准,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反馈给学生,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和培训计划。

1.3 观察指标

感染性疾病理论成绩统计:感染性疾病课程结课后,常规组与实验组学生均参与感染性疾病相关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总分(理论考试成绩+临床技能操作成绩)/2,各项考试总分采用百分制。

教学质量评价:感染性疾病课程结课后,采用感染性疾病教学质量调查问卷进行教学质量的调查,包括临床思维的建立、学习兴趣的培养、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应用掌握情况四个方面,分值0~25分,分值越高,教学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实验组学生与常规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实验组学生感染性疾病相关理论考试、临床技能操作成绩、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实验组学生与常规组学生教学质量对比:实验组学生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四个方面的感染性疾病教学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是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预防和治疗等方面。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教学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变。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探索疾病的起源和防治方法。《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医书中提到了许多疾病的症状、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施,这些都为后来的感染性疾病研究奠定了基础[4]。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感染性疾病的教学也在不断进步和演变。现代感染性疾病教学采用了更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说计算机模拟、虚拟实验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感染性疾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感染性疾病的教学内容已经从最初的疾病的病原、传染途径、预防和治疗等方面扩展到了疫苗、抗生素的发展与应用、流行病学、公共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等相关领域,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为全面的感染性疾病知识[5]。

除了理论知识的讲授外,现代感染性疾病教学更加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通过参观医院或调查感染性疾病感染途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但是目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丰富和拓宽了学生获取医学专业知识的途径,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68]。

成果导向模式[9]是一种以学生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对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培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在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协作者和评估者的角色。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在课堂中进行团队合作,分享各自的经验和资源,通过讨论、交流和反思,不断完善自己的项目,最终形成具有实用价值和创新性的成果。同时,在成果导向的教学模式中,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估,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任艳艳等[10]通过研究发现应用成果导向教学模式后,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研及团队协作能力。

角色扮演的教學模式是一种基于现实场景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和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要在设定好的角色中,扮演不同的人物,通过交流、合作和冲突等方式,完成各自的任务和目标。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需要设计和准备适合学生的角色扮演场景,并指导学生如何扮演角色,如何与其他学生互动,如何解决问题。在角色扮演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到角色扮演中来,通过切身体验,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和领导能力。

刘溪等[11]通过研究发现角色扮演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技能,改善教学效果良好。

本研究围绕成果导向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教学法联合教学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成果导向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解决问题、分析与综合等能力,而不仅是传授知识。通过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评估标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强调个体差异性:成果导向教学法强调个体差异性,通过个性化教学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便于评价教学效果:成果导向教学法能够便于教师进行教育效果的评估,从而对教学进行改进。角色扮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能够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增强其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虚拟情境中进行口头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角色扮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分析、评估,从而增强其批判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从而增强其团队合作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成果导向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教学法联合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总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组,建立临床思维、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理论知识、实践应用四个方面的传染病学教学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教学组,教学效果优于常规教学组。教学模式改进的主要目的是提升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障专业知识学习效果,为后续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基础。本研究结果提示,相较于常规教学模式,成果导向教学法与角色扮演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在传染病学专业知识掌握方面意义突出。现阶段传染病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依托相应教学大纲,而教学模式会因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存在较大的不同,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尚缺乏统一的实施标准,因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进行探索与完善,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型教学模式的价值。

综上所述,成果导向教学法与角色扮演联合应用于感染性疾病教学工作中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在教学活动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莉,马沙沙,刘传苗.《传染病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17):14.

[2]王金合,曹素芳,边传周,等.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兽医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35(7):868871.

[3]张静,焦杨,丁石梅,等.角色扮演法与PBL结合教学模式在八年制内分泌区段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9(3):477481.

[4]葛喜珍,李映,韩永萍,等.科学与思政视角的屠呦呦与青蒿素[J].教育教学论坛,2020(16):5962.

[5]陈永鹏.发挥病案教学在传染病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351137

[6]李岩,娄宪芝,李岩,等.标准化病人联合PBL教学模式在传染病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8,17(1):6366.

[7]宋蕊,陈志海,成军.角色扮演法在传染病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3):423425.

[8]胡文龙,陈仁琼,朱正云,等.CBL联合阶段性目标教学在传染病学实习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22,20(5):855858.

[9]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70.

[10]任艳艳,许婷婷,赵著梅,等.“成果导向+行动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5):4546.

[11]刘溪,范静怡,张洪,等.角色扮演联合角色互换教学法在留学生“神经病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8,32(6):687690.

作者简介:冯金栋(1979— ),男,汉族,山东潍坊人,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感染性疾病方面临床与教学。

猜你喜欢

感染性疾病成果导向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拯救荷兰舰队
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高校概率统计课程OBE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职计算机教育
剖析角色扮演在初中英语会话教学中的应用
软件技术专业成果导向课程设计
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
微生物形态学检验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
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