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达州市达川区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2024-05-27周发星
周发星
达州市达川区农机推广站,四川 达州
近年来,达州市达川区紧紧依托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的导向作用,积极开展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工作,农机化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及发展。截至2023年底,全区拥有农、牧、渔业各型农机数量达149 521 台套(其中主要包括:中拖337 台、插秧机56台、无人植保机45台、收获机223台、秸秆还田机7台、烘干设备38 台套、耕作机47 855 台、畜禽机械10 365台套、渔业机械1 066 台套、提灌机械14 120 台套),农机总动力达557 638 kW,农机装备总值达43 347万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69.14%,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28 家,年农业生产服务面积达110 万亩次,农机装备数量、农机作业水平、农机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经济基础、农民意识、种植习惯、协作机制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农机化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农机数量总体不多、装备结构不优、作业水平不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农机与农艺融合不够、农机基础设施和农田宜机化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具体而言,就是缺乏“小地块”“巴掌田”“陡坡地”等作业机械;缺乏一体化高性能苎麻专用打剥机,花椒、柑橘、茶叶等作物采摘机械及专用轨道运输设备,油菜、蔬菜等作物移栽及收获机械,设施蔬菜大棚用开沟、起垄、覆膜等一体化作业机械,大豆、玉米复合播种及收获类机械;缺乏一批健全的农机维修网点和一批专业的农机适用人才。为此,特提出以下建议。
1 在“田地”上下功夫,着力突破“地不适机”障碍
达川特殊的丘陵山地地形地貌,制约了现代农机在一些区域、环节上的广泛使用。怎么办?“改地适机”不适为立杆见影、一劳永逸的好办法,同时,这也是加快达川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治本之策。
1.1 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
充分整合利用中、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用百年大计的眼光整乡整村全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每年建设“旱涝保收、宜机作业”高标准农田5333.33 hm2以上,力争5年时间,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全力改善农机通行及作业条件。
1.2 加快农田宜机化改造
从区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中安排部分财政资金支持农田宜机化改造,推动农田地块小变大、短变长、弯变直、陡变缓,实现互联互通,为大中型农机应用创造条件。重点发动引导规模生产经营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率先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带头打造示范样本,进而扩大农机装备使用规模。
1.3 加强农机创新中试基地建设
聚焦区内水稻、玉米、油菜等主要粮油作物及柑橘、花椒、苎麻等特色经济作物,加紧在赵双百南部片区、南大万东部片区、管石桥西部片区分别建立一个柑橘苎麻中试基地、粮油类中试基地、花椒玉米类中试基地,助力达州市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开展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打造农机装备典型应用场景。
2 在“农机”上做文章,着力开辟“改机适地”路径
目前,一些乡镇村社的农田地块还存在着无法通过宜机化改造达到农机通行作业的条件。如何做?唯有“以机适地”,加紧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批适合丘陵山区作业的农业机械是达川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关键抓手。
2.1 强化农机研发制造
依托达州市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加快招引培育一批生产微耕机、果园轨道运输设备、苎麻打剥机械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加快引进几家生产插秧机、中拖、联合收割机等国内知名一流农机大企业,强力攻关、研发制造一批先进适用的高性能、多功能丘陵山地农机,更好地服务于达川丘陵山区农业。
2.2 强化典型示范引领
在南大万粮油园区打造一个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在双庙蔬菜现代农业园区建立一个果蔬生产的全程机械化样板基地,发动园区内群众及生产业主集成开展机械耕整、机械栽稻、无人机绿色防控等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通过“做给农民看,拉着农民干”,达到认识农机、购买农机、使用农机目的。
2.3 强化农机推广应用
一方面抓好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导向作用,积极引导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业主购买更多先进适用农机,整体提升农机装备数量,紧盯国家、省级农机化发展项目,协调推进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植保、烘干、秸秆还田六大环节机械化发展,力争3年时间,实现全区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以上;另一方面抓好拓展应用,每年组织开展好机插秧技能大赛,油菜、水稻的机收减损的技能比武活动,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开展苎麻机械打剥、花椒机器人采摘、柑橘轨道运输等拓展应用,实现达川特色产业全面机械化。
3 在“机制”上求创新,着力破解“谁来种地”难题
未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及农村现有劳动力老龄化日趋严重,“谁来种地,怎样种地”是摆在农业农村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怎么解?大力培育农机服务组织,全程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是解决达川丘陵山地农业生产这一难题的现实途径。
3.1 培育新主体
培育壮大农机户、农机合作社,做到一个村至少培育一个农机大户,一个乡(镇)至少成立一个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村党支部创办农机合作社,实现村集体增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化农业的有机衔接。
3.2 探索新模式
探索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加大技术支撑、资金支持,分片区在达州现代农机装备制造园、南大万现代农业粮油园区、铁山西部片区各建立一个农机装备先进、作业水平较高、管理运行规范、辐射带动力强的区域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为所在片区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提供生产销售、农资统购、农机作业、维修、培训等全链条服务。
3.3 发展新业态
建立一个全区的“农机互联网+平台”,引导农机服务主体在“耕、种、收、统防统治、烘干”等主要作业环节开展农业生产托管、订单作业、承包服务、代耕代种等多种形式社会化服务,力争年农业生产服务面积达150 万亩次,年服务带动小农户达20万户。
4 在“保障”上出实招,着力走出“机械化率低”困局
加快补齐达川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短板,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走出一条达川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该从哪里发力?务必加强组织、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全方位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强有力支撑。
4.1 构建专班推进机制
成立加快达川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工作专班,由区长担任总召集人,将农机化工作真真切切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工作日程,将农机装备数量提升、农机服务组织培育、农机基础设施建设指标纳入区委、区政府设立的“鸿雁奖”、“企鹅奖”评选,实行“赛马”激励。
4.2 落实农机扶持政策
优先保障农机专合社、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用地和设施用地指标。对从事农机作业服务所得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每年从区级农业产业发展项目资金中切块部分资金,重点支持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农机推广应用服务、农机作业基础条件建设。
4.3 建强农机人才队伍
加强区级农机推广机构建设,充实配强一批专业型、引领性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完善乡(镇)农机推广服务体系,每个乡镇需明确1-2 名专职推广工作人员,专门从事农机新机具、新技术的宣传培训、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工作。利用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加大农机理论及实操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有农机工作情怀、有农机服务本领的区、乡(镇)两级农机推广人才队伍。
综上所述,加快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发展已成为达川农民的迫切愿望、现实的客观要求,是达川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是推进达川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应有之举,务必全力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