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构建困境与对策

2024-05-27

关键词:韧性基础设施应急

李 伟

(南京邮电大学 团委,江苏 南京 21002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所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增加,诸如自然灾害、社会安全等问题层出不穷,给城市治理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复合型灾害冲击,传统被动式减灾策略难以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韧性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已成为全球城市治理领域研究者的共识[1]。目前,各个城市的治理基础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研究仍在不断探索之中。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文献主要集中在韧性城市的内涵、特征与应用研究等方面。Bruneau等将坚固性、冗余性、智慧性和快速性等城市韧性的4R特征纳入到工程韧性、组织韧性、经济韧性及社会韧性四个维度中,并将这些因素作为城市韧性程度的衡量标准[2]。Godschalk探讨了韧性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间的关系,并强调社区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3]。Manyena认为韧性城市能够协调社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应重点关注社区的抗压能力[4]。Ahern将韧性城市比作海绵,认为韧性城市可以减弱或消弭外界扰动,使得城市保持有序运转,应从增强多样性、冗余度和适应性等方面建设韧性城市[5]。Yanez利用自然环境、健康水平、制度等评价指标对菲律宾沿海城市韧性进行了研究[6]。Wilson重点分析了风俗传统等因素对增强社区韧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社会记忆力概念[7]。Sharifi提出城市韧性建设是一个动态变化且复杂的过程,应从经济、生态、制度等维度构建城市的防灾减灾韧性体系[8]。

(二)国内研究现状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确保灾区的恢复和重建,这也标志着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开端[1]。郑艳提出韧性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提升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也要调动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帮助城市树立良好形象,提升竞争力[9]。徐江等对韧性城市内涵、城市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韧性城市首先应该解决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应对不确定性冲击的问题[10]。周利敏从五个韧性城市评估指标角度对国际韧性城市治理案例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韧性城市风险治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11]。谢起慧总结了发达国家韧性城市建设的经验,提出我国地方政府率先开启韧性城市政策议程等可借鉴的政策[12]。王曼琦等以新奥尔良抗击卡特里娜飓风为例,提出韧性城市建设不能生搬硬套,应该从城市自身特点出发[13]。肖文涛等提出韧性城市需要具备社会韧性、环境韧性、技术韧性、工程韧性、组织韧性、制度韧性六个特征[14]。王莹认为应当加强韧性理念,多措并举优化城市安全治理体系,落实韧性城市建设[15]。颜德如认为社区是城市应急管理的基础,要用数字化手段推动社区应急管理智慧化,构建常态化的韧性社区[16]。杨帆等从当前城市洪涝韧性治理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了针对性的政府智慧化管理措施与运营机制完善策略,为我国城市洪涝灾害韧性治理的智慧化转型提供了借鉴[17]。庄国波等总结了我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城市韧性治理中的经验,提出加强城市韧性治理的对策建议[18],并提出了用于描述城市安全状况的“城市总体安全韧性”的概念[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韧性城市”[20]。随后,全国各地陆续在政府工作报告、城市规划、领导讲话等文件中明确提出建设韧性城市,有的还制定了韧性城市建设的专项规划。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韧性城市的研究比较早,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比较成熟。虽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但是研究队伍规模大,得益于党的十八大以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韧性城市建设研究成绩斐然。但是,对“韧性城市治理体系”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较少,仅有的文献主要是对“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建成的时间要求[21],或对 “韧性城市治理体系”中某个要素进行探讨,比如“智能电网”[22]“气候风险”[23]“城市洪涝灾害”[17]“韧性城市评价体系”[24]等。因此,构建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有一定的研究空间,这也是本文的价值所在。

二、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内涵与特征

(一)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内涵

韧性城市指能凭借自身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通过合理调配资源从灾害中快速恢复的城市[25]。Godschalk从城市防灾减灾的角度将“韧性城市”定义为由物质系统和人类社区构成的可持续网络,其具有冗余性、多样性、高效性、自主性、相互依存性、适应性和协作性等特征[3]。 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是指城市为应对各种冲击和风险而建立的一套治理机制和制度安排,是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快速反应和弹性调适的风险治理体系,其具备及时响应和学习适应能力,能在应急状态下维持系统持续运行,从而动态适应环境变迁[26]。

(二)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特征

通过对国内外韧性城市建设案例的研究,本文认为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有如下特征。

1.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是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基础,其主要特点为可保持性、综合性、弹性、适应性以及人性化设计。城市规划和设计首先应该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鼓励创新和创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与灵活的用地政策,吸引人才和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其次应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如数字化经济、智能城市等新兴领域,为创新提供空间和条件。最后需要与其他城市管理领域相互衔接,如城市交通、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

2.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城市治理涉及众多部门和利益相关方,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可以促进各方的协同和信息共享,提高城市在应对冲击和风险时的整体效能,增强城市的韧性。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可以发挥如下作用:第一,有助于解决城市面临的复杂问题。城市管理面临众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灾害风险等,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和权责交叉。通过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可以集合不同部门的专业知识和资源,有效解决问题。第二,可以提高政策的一致性和协同效应。城市治理涉及的政策和措施需要不同部门之间协调一致,以进一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第三,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协调利益。不同部门拥有不同的资源和权责,通过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益的共享。第四,有助于提升信息共享和决策的科学性。城市治理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通过跨部门的合作与协调,可以促进信息的共享与交流,避免信息孤岛和信息壁垒的出现。这也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跨部门合作还可以促进数据的标准化和互操作性,使不同部门的数据相互集成,为决策提供更好的支持。

3.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韧性城市治理体系通过引入公众参与和社会创新的理念,促进城市治理的民主化、透明化和创新性,增强城市居民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提高城市治理的效果。首先,鼓励广泛的公众参与,充分尊重和考虑居民的意见和需求。公众参与不仅可以让居民在城市发展和决策过程中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参与制定政策和规划,还可以促进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信任度,使决策更加民主、公正和合理,推动城市治理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其次,倡导各方的共同参与和协同创新。居民、社区组织、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等都可以为城市治理提供宝贵的经验、知识和创新思维,进而提高城市治理的效率和创新能力,推动城市的韧性发展。最后,强调社会创新。社会创新可以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引入和应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韧性建设。通过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可以建立起居民与政府、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共同推动城市韧性发展的合力。

4.敏锐的风险识别能力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城市对各类风险的及时而准确的识别是风险治理的前提。快速准确的风险识别能够为敏捷高效的危机响应提供宝贵的时间。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时的数据收集和全面的风险评估,从而快速识别风险,提高准确预测和及时预警能力。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是城市风险治理的重要目标所在。韧性城市治理体系以促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导向,面对不同的外部挑战及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帮助城市在不同情境下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城市对于环境变化的动态适应和快速恢复。面对多重风险的叠加冲击,构建弹性适应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是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也表现为城市系统的可靠性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城市在遭遇灾害后能在最大程度上、以最快速度恢复基本功能。

三、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

(一)韧性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

我国韧性城市建设多数处于规划启蒙期,表现为技术水平低、韧性政策不具体、基础设施覆盖率低且抗灾能力弱、公众未达成韧性共识;部分城市处于规划设计发展期,表现为高新技术研发实力弱、应用水平低,政策战略为短中期、约束力不足,基础设施智能化不足,公众参与渠道较少;极少数城市处于要素整合成长期,表现为适应性技术体系不完善,综合治理能力欠缺,建设成果评估不足,基础设施覆盖领域不均匀、分类不清晰,多利益主体参与程度不高[27]。

城市韧性的本质是人的韧性、组织的韧性以及治理的韧性。目前,韧性城市建设规划通常重视对空间、对“物”的规划设计,对与“人”有关的规划不够,公众的参与度也不高。韧性城市不仅要关注物质空间建设,还要关注居民的心理健康,帮助人们减少心理压力和焦虑,以减轻由此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

(二)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在应急管理组织系统、管理制度、资源保障等方面的韧性不足。

应急管理组织系统韧性不足表现为城市应急管理主体不够多元化,自组织能力不强,各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在应急管理主体中政府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其他应急管理主体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政府在城市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能够广泛动员力量,获得及时的支持与响应,但是,各主体之间业已形成的协调机制和应急预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完善。2015年8月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件造成重大伤亡,各相关部门缺少协同合作,没有从全局对城市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掌控,甚至出现相互扯皮、推诿的情况,这次事故给人们带来的教训是惨痛的[28]。

应急管理制度的韧性不足表现为有些制度的宏观性和原则性较强,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有的城市制定的预案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对预案重点、救援行动具体细则等内容的表述不是很明晰,真正能对具体的实践有指导性的预案偏少。当城市面临安全风险时,这些预案往往缺乏实际操作价值。

应急管理资源保障韧性不足主要表现为应急基础设施冗余度不够,早期较低标准的城市基础设施已经不再适应城市的需求。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对于应急基础设施的需求在短期内更是急剧上升,大大超过设施的承载量,由于没有储备多余的设施设备进行补充替代,往往造成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功能瘫痪。城市应急基础设施冗余度不够还体现在其布局不合理、整体配置有待优化等方面。城市内部不同区域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应急基础设施布局不科学、不平衡,缺乏整体性和均衡性,有的地方设施配备充分甚至还有的处于闲置状态,有的地方又不足,无法满足群众的应急需求。

(三)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

大城市中人口、建筑和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容易降低城市韧性,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应用是解决大城市病的一剂良药。但就目前来看,我国的大城市尚未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以北京为例,北京是国内首个将韧性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但是,北京的城市空间结构规划和人口分布明显不平衡。2019年约有70%的就业人口聚集在主城六区,各区常住人口密度比值最大可达到100倍,城市发展仍是以主城六区为中心的大组团模式为主导[29]。此外,随着城市群的快速发展,城市自身原有功能已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传统的基于层级结构的空间结构组织已很难适应突发事件下区域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城市空间结构亟待优化。

再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副省级城市宁波为例,城市公共空间韧性不足,表现为大型避难场所保障不足和应急空间预留不足。从灾害应对情况来看,当2021年强台风“烟花”来临时,宁波现有的部分避难场所使用功能相对单一,受灾时安置面积不足,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不足70%,且缺少区域性转移安置预案,面对长时间、大面积灾害难以及时有效地保障转移安置空间;从空间保障能力看,宁波主城核心区、北仑及大榭岛港区、城郊及乡村存在综合医院未覆盖区域,且缺少可作为临时隔离、观察点及方舱医院的大型公共建筑,也尚未预留常态化疾控中心和大型方舱医院用地,存在疫情防治漏洞[30]。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要进行优化,不仅要在制定新规划时全面考虑,还要对原有空间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必要的优化、调整,做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四)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城市资源禀赋、国土空间、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防灾水平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是衡量城市发展潜力、城市韧性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城市承载能力问题在韧性城市治理体系中涉及面广,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危机应对至关重要。

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并且过度集中在特定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导致资源过度消耗、拥堵、住房短缺等问题。这种不平衡的人口分布使得城市更加脆弱,难以有效分配资源和应对危机。同时,人口在城市区域的过度集聚导致生态系统承载力的超负荷,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破坏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人们消费能力、消费水平的快速增长,人均生态足迹(1)生态足迹就是能够持续地提供资源或消纳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空间。需求快速增加,导致城市综合承载力严重不足,在环保、融资、用工、教育、就医、交通、能源等诸多方面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以环保为例,企业数量增加,排放增加;消费能力、消费水平增长,资源消耗增加;流动人口增加,生活垃圾增加;城市快速建设,建筑垃圾增加;汽车保有量增加,尾气排放增加。这必然导致城市资源、基础设施快速消耗,不得不承受巨大压力而超负荷运转。

城市承载力问题在韧性城市治理体系中是一个综合性、多层次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城市需要。

四、构建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对策

(一)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韧性治理体系的建设需要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优化常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完善冗余设计和互联备用设施的空间布局。对于跨区域的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在统筹周边城市的基础上,预留地上、地下空间,提升应对灾害的能力。同时,将可持续发展原则融入韧性城市建设规划中,包括推动低碳经济转型、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等。注重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积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来改进城市管理和服务。通过构建智慧市政体系,强化设施的智能管控和主动御灾属性,例如,预留道路热力管线防范道路冰灾、通过排水井探测病毒传播等。针对设施本身,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强化设施抵御灾害的性能,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31]。要将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要求落实在新的规划设计中,或落实在原有规划的升级中。

规划设计涉及多学科、多部门,因此,升级建设规划,就要通过建立跨部门和跨领域的合作平台,加强政府部门、城市规划机构、学术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无论是制定新的建设规划还是升级原有规划,都要吸收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公众参与力度,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做好韧性城市规划监测和评估工作,定期对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规划策略,确保韧性城市建设规划的持续改进。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发展程度、阶段与过程的空间反映。只有正确认识城市空间结构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才能从总体上把握城市的发展演化规律,从而促进我国城市韧性治理体系的建设[32]。一是鼓励在城市中实施混合用途发展策略,即将住宅、商业、办公、文化和娱乐等不同功能的建筑物融合在一起。通过更紧凑的城市布局和高密度建筑来有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减少城市的空间占用与交通距离,提高交通效率,以及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可及性。二是增加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绿化区域,如公园、广场、步行街等。这些区域不仅可以供居民休闲娱乐,还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空气质量和生活质量。三是鼓励区域发展和分散式城市布局,将城市功能和人口分散到不同区域,减少城市中心的压力和拥堵。发展次中心和新兴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选择。同时,利用智能城市技术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建筑管理系统和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

(二)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基础设施韧性强调危机发生时能够抵御冲击,确保城市在面对诸如自然灾害、技术故障等挑战时能够维持基本运行。加强基础设施韧性是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也是服务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一是进行风险评估,科学规划设施建设。应该对城市地下空间、老旧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全面评估,以识别基础设施系统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消除设施安全隐患。基于这些评估,制定相应的韧性基础设施规划,补齐城市基础功能短板,加强基础设施跨区域共建共治共享。同时,提高基础设施的多样性,采取分布式、并联式建设的方式,包括不同类型的能源供应、水资源管理系统、交通方式和通信网络,这有助于降低依赖性,一旦某个系统受到损害,其他系统可以继续运行。二是强化基础设施精细管理,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采用智能技术来监测和管理基础设施系统,例如,使用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来实时监测设备状态,以提前发现问题并进行维修。鼓励推动使用绿色和可再生能源,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提高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实现低碳排放,增强城市对能源危机的韧性。三是建立紧急响应机制,实现跨部门协作,以确保各个基础设施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韧性,确保基础设施在遭遇冲击时迅速修复并重新启动。

为提高基础设施韧性,使其在应急管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还需要建立健全的法律和政策框架,进一步明确纵向上各级政府、横向上各部门和机构的应急管理职责,并确保其协同运作,如此,才能建立高效可靠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灾害事件的发生和演变情况,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紧急响应措施,确保各级政府、救援队伍、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同行动。

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在提高城市韧性中的作用,还要在社区之间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应急管理人员和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以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同时,要做好灾后评估和经验总结工作,建立反馈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应急管理体系。

(三)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进一步增强城市群和都市圈综合承载能力”。城市承载能力的提升对于城市韧性治理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应增加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提升其质量,包括道路、桥梁、供水、通信等,确保基础设施的可靠性、韧性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能力。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确保合理的建筑布局和城市扩张。有效管理城市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生态系统的韧性在影响城市承载能力的众多因素中十分突出,提高生态系统韧性可以有效地提升城市的承载力。生态系统为城市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环境,如水源、防洪、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等,因此,建设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必须夯实生态系统这一发展基础。一是加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应该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城市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湿地、森林、河流和海岸线。同时要注重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建立各种污染物联防联治机制,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打赢大气污染、水污染、荒漠化等生态防控攻坚战。二是强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立有效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以及时调整政策和应对措施。制定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的政策文件,开发城市绿色空间,鼓励城市绿化计划和城市农业建设,提升城市内部的生态多样性。同时,推广绿色交通,建立城市绿地、社区花园和屋顶花园等绿色建筑,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减轻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冲击。三是加强对民众的环保教育,倡导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理念,提高民众对生态系统重要性的认识。培育城市绿色生活方式,深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形成更广泛的共识,使城市居民更积极地参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加强城市经济韧性是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城市经济韧性是城市受到经济挑战或者不确定的冲击后能够维持稳定并快速恢复,实现可持续增长的能力。韧性城市建设必须充分激发经济韧性这一深层活力。一是强化供给侧结构韧性,推动高质量经济转型。建立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巩固传统核心产业,鼓励新兴产业发展。支持科研机构、创新孵化器和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升经济创新能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33]。二是增强需求侧结构韧性,提高经济发展动能。着力强化高质量投资,加大对民生建设、生态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居民的工作技能、收入水平,拓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新消费热点,实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力度,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区域性经济合作体系,共同应对经济挑战。

社会韧性指的是城市社会系统在应对危机、挑战和变革时的灵活性、适应性和稳定性,包括居民的组织能力、社区参与、社会保障等方面。韧性城市建设必须注重社会韧性这一治理核心。一是强化居民参与,形成共商共建机制。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决策和问题解决,形成广泛的共识。通过设立居民代表机构等方式,让居民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从而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同时,培育和发展社区内的社会资本,包括亲情、友情、邻里关系等。社会资本可以在危机发生时提供互助和进行资源共享,增强社区的抵抗力。二是建立社区组织,提升管理质量。坚持党建引领,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促进社区内部的互动和合作。增强社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社区居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水平,增强民众的就业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具备一定技能和知识的居民更容易适应新的情况,减少危机带来的冲击。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特殊群体。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等,保障居民在危机时期的基本生活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弹性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危机。加强思想教育,提升居民对灾害和紧急情况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包括制定家庭应急计划、准备应急物资等。同时,加强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培养他们在遇到危机时冷静、果断的行动能力。特别关注老年人、残疾人士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制定相应的保障措施和服务政策,确保他们在遇到危机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韧性城市建设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趋势,不断完善韧性治理体系成为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本文提出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四个方面的特征有助于定性识别现代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的成效。随着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还会呈现新的特征,还会有新的评价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情况的系统和工具。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的问题也可望在未来的实践中逐步得到解决,当然,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

今后,在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建设中会有这样一些趋势:城市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更具体,更有利于操作;不同城市应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既考虑具有“韧性”的功能性要求,又考虑文化的特色;既在宏观层面考虑城市总体韧性的建设,又在中观层面考虑城市社区韧性的建设,还在微观层面考虑对人的影响;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评价体系会更加完善,指标体系会更加具有操作性。韧性城市建设没有止境,提升韧性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实践也永无止境。

猜你喜欢

韧性基础设施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望加速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