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2024-05-26何美龙

教育参考 2024年2期
关键词:育才育人学科

何美龙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局长 上海市地理特级教师 正高级教师)

学科德育或可称为学科育德、学科育人。简单地说,学科德育就是以学科特有的资源、思想、方法和工具立德树人。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育的是人才,既要“根正苗红”,也要专业精湛,最好是创新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不可能凭空出现,须是从各个学科中,从学科综合中获得素养。教育需要从学科视角研究和实践如何育才,也就是实践学科专业育人、学科素养育才。

教育的目的包括三个层次。从人类视角来看,教育承担的是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是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阶段的和持续的文明成果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从国家视角来看,政府兴办教育主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对于家庭和个人来说,受教育是为了今后的生活更美好,获得持续生活的能力和素养,保障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幸福。

很显然,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具体的。个人的未来生活更美好,需要各个学科素养的支撑。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除了个体的高素养作为支撑,还有国家民族角度的考量。爱国是立体的,强调的不仅是爱国的态度,更需要爱国的方法、爱国的能力,比如不被“卡脖子”的核心竞争力和必备素养。学科育德、学科育人就是立足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用学科特有的核心概念、基本方法、学科工具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学科德育具有两个基本实践维度。一是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在时政热点和社会实践中发挥专业的力量。二是在教育的持续推进中,培育学生学科的核心素养。

每一门学科均有自己独特的育人价值。例如,地理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欣赏高山大川,培养灾害防治意识和生存智慧,还可以帮助学生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安全地工作、生活。生物学科培养的生命保护、疾病防控意识以及关于病毒的基本常识,让学生对生命多了一份敬畏。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毕业后不再接触地理、生物、物理等相关专业。正因为如此,中学所培养的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素养就是人们工作生活的基础科技素养,是今后作为公民或专业人员的必备能力。比如,地理和生物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城市绿化树种应该尽可能地选择本土树种(原生树种),尽可能地让行道树自然生长,而不要过度修剪;河道水域的治理绝不是简单的裁弯取直、景观河岸硬化,而是尽可能地保持自然形态和生态景观。地理、历史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城市建设要显山露水透绿,对区域原有自然环境保持足够的敬重:少砍树、不改河道,才能让城市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留得住乡愁。可以说,每一门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都影响着一个人今后基础素养的高低、融入专业团队的程度、自身专业发展的高度,进而影响人的综合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学科素养保障个人更好地融入未来。

基础教育有两个基本的任务:一是通过每一门学科的学习,学生可以发现自我兴趣并积极实践,发现个人性格特点和能力,为大学选择专业和未来规划做必要的准备。二是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把每一门学科的相应知识、方法、思想变成自身成长的智慧,服务于今后的专业发展和美好生活。

例如,数学是基础学科,在科技、教育、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必须用到。具有数学学习优势的学生,一般来说具有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数学研究、数学应用、数学教育、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学习与就业上具有优势。我们需要思辨地学习数学,不要过于关注题目的解答技巧和考试分数,而是要去探究成为数学家的数学学习、成为工程师的数学学习、成为经济学家的数学学习,尝试把个人今天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有机联系起来。这就是学科育人。

中学毕业没有考进一流名校并没有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学生在中学里没有任何爱好和特长,尤其是对学科学习和未来职业、生活缺乏基本的了解,也没有做过尝试,找不到今后努力的方向,甚至不知道利用学科的学习和方法去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这才是令人担心的。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背景下,学科育人就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育才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王育才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育才中学
育才中学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