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修法打击网络暴力

2024-05-24黄磊

检察风云 2024年10期
关键词:网暴木村暴力

黄磊

近期,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为应对网络诽谤、侮辱等网络暴力引发的严重社会问题,日本政府计划提交一项法律修订案。这也是近年来日本再次加大对网络暴力惩治力度的举措之一。

严峻形势与挑战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日本网络诽谤、侮辱、中伤等网络暴力行为呈增多态势,甚至有诱发自杀等悲剧发生,这些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影响。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日本违法有害信息咨询中心”的投诉数量逐年递增,2019年的投诉为5198起,是2010年的4倍。有日本媒体报道指出,2022年日本总务省收到超过5700起网络暴力有关投诉。同时2023年8月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有18%的社交媒體用户自称曾遭受过网络暴力。

但对比日益增长的网络诽谤中伤数据,调查和惩戒的力度却相对有限。据日本警察厅及法务省数据显示,2021年度全日本网络侮辱犯罪共立案38起,对涉嫌侵犯人权的网络留言开展调查1736起。有限的惩治滋长了不良风气,让此类问题更加凸显,一些悲惨的案例也引发了日本全国的高度关注。2020年,日本职业摔跤选手木村花参与恋爱真人秀节目《双层公寓:东京》录制,由于其多次和搭档发生口角,致使其在社交媒体上遭到网络暴力,随后其因不堪网络霸凌选择自杀身亡,年仅22岁。

木村花的遗言是在社交平台上的最后一次留言:“每天收到近百条信息,都是‘去死、恶心、消失吧这些内容,无法否认这对我造成了伤害。我一直以为我是最好的,感谢妈妈生下我,我这一生是想要被爱的一生。谢谢一直支持我的人,我爱你们。请原谅如此弱小的我。”

此事引发了日本舆论对于严惩网络暴力行为的讨论,甚至惊动了日本政府的高层。时任日本内阁总务大臣的高市早苗承诺,将推动政府关于网络暴力立法的讨论;时任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也对木村花的去世表示哀悼,他呼吁网民提高素质,避免在网络评论中诽谤伤害他人。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在推特上呼吁惩罚“懦弱”的匿名网友。

事后,木村花的母亲木村响子为抵制网络暴力牵头成立了非营利组织Remember Hana,呼吁全社会关注网络暴力,加强宣传引导,保护受害者。由于木村响子多次在公众场合及媒体镜头前发声,其本人也成了网暴的对象,有很多留言指责她“想要获得巨额赔偿金”“用死去女儿的名义发财”。虽然之后相关人员都被追责,但网络诽谤、网络暴力的状况可见一斑。

入刑与惩治

网络非法外之地,日本也不是没有惩治网暴的法律法规,但相对而言执行力和震慑力却有限,加上调查周期长,让不少受害人都放弃维权的想法,相关问题也饱受诟病。

以前面所述的“木村花事件”为例,2020年12月和2021年4月,两名男性先后因涉嫌侮辱木村花而被日本检方起诉至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对两人各罚款9000日元。2021年5月,东京地方法院判决一名长野县男性向木村响子赔偿精神损失费50万日元,以及和该案相关的调查费、律师费等,共计129万日元。

判决结果引发日本媒体及社会的广泛批评。从追责情况来看,“木村花事件”中有大量的加害者,但最终仅2人被起诉,追责面太窄;从惩治效果来看,根据《日本刑法典》当时规定,侮辱罪的罚金不得超过10000日元,该案中罚款9000日元即不到500元人民币,相对生命之重可谓微乎其微,丝毫未起到震慑作用,甚至还可能因为犯罪成本过低而诱发更为严重的网络暴力。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据《东京新闻》报道,2020年,日本全国因诽谤罪受刑事处分的有179人,因侮辱罪被追究刑责的仅为30人,占1/6。不少学者和媒体指出,相对犯罪成本太低的是维权成本太高,因为锁定和指认发帖人需要复杂的法律程序,受害人维权成本高、维权时间长,相关局面必须改变。

就当时日本的现状而言,虽然规定了网络服务商的协助义务,但缺乏有力执行,尤其是一些通过境外网络服务商发布恶意信息的情况,很难快速锁定网暴者,等查找、锁定、调查,可能就超过了公诉时效,导致案件最后不了了之。不仅如此,由于法定刑太轻,这也让很多受害人不愿报案。

相关民意推动了有关刑法条款的修改。2022年7月7日,日本开始正式实施刑法修改条款,以严惩网络暴力行为。按照修订之后的刑法条款,侮辱罪的法定刑从“拘留(30日以下)或罚金(1万日元以下)”,提升至“1年以下有期徒刑、监禁或30万日元以下罚金”,追诉时效也从1年上调至3年。

限制与协同

就惩治网络暴力而言,网络平台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方面日本存在一定欠缺。最初的《网络服务供应商责任限制法》虽然明确规定,网络暴力受害者有权要求网络服务供应商提供施暴者的姓名、住址、IP地址等个人信息,以便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或追究刑事责任。但长期以来,日本立法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和义务规则规定得较为缓和,网络服务提供者往往以不掌握相关信息,或以侵犯隐私、保护个人信息及言论自由等为由进行拒绝,这就导致有关查询费时费力,甚至常常不了了之。

2020年5月“木村花事件”之后,日本自民党本部6月初召开会议,听取关于网暴受害者的实际案例。自民党政务调查会长岸田文雄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网络上也出现多起针对医护工作者的恶意诽谤和中伤。

此后,日本曾出台一揽子计划,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首次明确规定网暴施暴者的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可以合法公开,网络平台有义务在必要时提供上述信息。但由于没有配套的跟进举措,导致合法公开信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而有统计显示,日本六成以上的网暴行为发生在纯匿名的网站上,一旦需要承担个人真实信息被公开的风险,将对网暴施暴者形成较有力的震慑。

2022年,《网络服务供应商责任限制法》进行了修订并于当年10月起实施。相关修订的重点就是简化锁定网暴者的程序,将此前涉及网络内容运营商和网络服务提供商前后进行的串联程序,改为可以同时进行的并行程序,法院可基于受害人的申诉来直接判断是否公开相关网络用户的信息。

虽然日本法律界认为,该修改可以将受害人维权的时间和成本减少一半以上。但更多的民众则是呼吁采取更直接的措施,确保更快删除包含诽谤性内容的发言,降低审判所花费的时间和高昂的经济成本。

正基于此,日本政府在近期提交名为《提供商责任限制法》的修订法案。根据法案细则,社交平台需要在大约一周内对删帖请求做出答复,并公开执行情况以及删除的帖子数量。此外,举报人还可以获得关于如何请求删除诽谤内容的指南。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社交平台的处理速度和透明度,从而更好地保护民众的权益。

该修订案围绕迅速响应和透明实施提出了要求:一是规定当受害者提出申请后,企业方需在一星期内就是否删除及理由作出答复;二是规定企业方需事先公布投诉方式、判断标准以及删除程序等。但如前所述,日本立法对相关法律责任和义务规则规定得较为缓和,此次修正案以对言论自由的保护为由,拟不对网络服务企业方的删帖义务附带处罚条款。

据介绍,修正案重点针对一些大型社交网络服务商,拟就网络诽谤中伤的评判标准、投诉渠道以及及时删除等方面对企业方应承担的义务作出明确规定。当然,要治理网络诽谤、网络暴力行为还需要更多主体协同发力,日本对立法的不断修订是否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

猜你喜欢

网暴木村暴力
Buried Post Truths
整治网暴
抖音上线12项新功能预防治理网暴
拒绝网暴,从我做起
反性别暴力
“暴力”女
腮腺木村病的DWI和动态增强MR表现
暴力云与送子鹳
《台声》画坊
向暴力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