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达斡尔族“库木勒” 节及柳蒿芽采集习俗的文化意蕴

2024-05-23齐丹丹王福华

文化学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达斡尔达斡尔族民族

齐丹丹 王福华 姜 军

柳蒿芽,又名白蒿、柳蒿、水蒿等,《卜魁纪略》记载:柳蒿野菜名,俗谓之额穆(毗)[昆],系一年生菊科蒿属草本植物。《诗经·召南·采蘩》中记载:“于以采蘩?于沼于沚。”柳蒿芽常见于河谷边草木繁茂、湿地及沼泽等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及河北等地区。唐代《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中也有关于柳蒿芽饮食疗法的记载。东北三省少民族中只有达斡尔族将柳蒿芽纳入饮食体系。

一、柳蒿芽采集习俗和“库木勒”节的由来

达斡尔语“库木勒”或“昆米勒”,汉语意为“柳蒿芽”。达斡尔语“库木勒玛日拜”意为“采柳蒿芽”。柳蒿芽在达斡尔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传说达斡尔族先人们经历了浩劫,凭借柳蒿芽度过了危机。为了纪念“库木勒”挽救了达斡尔民族,设立了“库木勒”节为达斡尔族传统民族节日。最初“库木勒”节是由我国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的十几位老同志商议组织创立的,随后其他地区的达斡尔族人也纷纷效仿。随着时间的更迭,“库木勒”节不断发展,由最初的采集活动转变为民族节日。不同地区的“库木勒”节的举办时间及期限有所不同。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最初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库木勒”节。每年的“库木勒”节,达斡尔人都会举办多种多样的活动,吸引全国各地的达斡尔族前来参加庆祝[1]。

文化功能理论认为,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部分都以其独特的功能发挥着作用[2]。柳蒿芽作为达斡尔族的民族符号之一,起源于生产生活之中。“柳蒿芽”是达斡尔族文化的象征,一提起柳蒿芽,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达斡尔族,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凝聚了达斡尔族人的“身份认同”。这其中所蕴含的是达斡尔族人在当前对柳蒿芽积极主动地能动反应以及深厚的情感寄托。

二、达斡尔族柳蒿芽采集习俗的文化意蕴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特定的行为背后都蕴藏着特殊的含义,同时也反映了群体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观。柳蒿芽被达斡尔人赋予了丰富的意义。

(一)象征性意义

1.苦涩的记忆。在困难时期,柳蒿芽给达斡尔族人民带来了安慰。柳蒿芽在充饥的同时,还能够发挥药用功效,使许多病症得以好转。柳蒿芽被达斡尔人认为是祖先送给他们的救命草。正如达斡尔语乌钦《赞昆米乐》中所唱的那样:“达斡尔人喜欢昆米乐,达斡尔人喜欢它的苦涩。过去采它是因为饥饿,现在采它是因为欢乐。昆米乐,昆米乐,漫山翠绿的昆米乐。不忘记党的恩情,世代采集昆米乐……”

2.民俗象征。民俗文化是人与大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结果,在民俗文化中,植物具有特殊意义。达斡尔族“库木勒”节以柳蒿芽所代表的元素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据说这曾是过去达斡尔女人们的节日。她们在这样的日子里成群结伙地去采柳蒿芽,然后在草滩上尽情狂欢……”达斡尔族女性们把采集柳蒿芽劳动以及采集、渔猎等动作融入舞蹈动作当中。当人们团聚在一起庆祝佳节的时候,柳蒿芽作为媒介将人们与大自然紧密联系起来。在郭博乐的儿童故事集《莫力达瓦山下》中,作者采用语言趣味性与达斡尔民歌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达斡尔族妇女对柳蒿芽的浓厚感情。柳蒿芽自身及其衍生出的民俗文化使达斡尔族人民情感得以释放,更是象征达斡尔族不忘初心,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珍惜。

3.文化象征。达斡尔族人民的文化自信也是柳蒿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达斡尔族作家苏莉在《故乡的柳蒿芽》中写道:“只要家里请客,我必得意地上一道这个柳蒿芽鱼汤,以此显示我的与众不同。不知不觉我竟成了一个热衷于传播自己民族饮食文化的人。每当这个时候,我在满足了自己肠胃的同时,又感觉我在那一瞬间里,是与我的民族在一起的。”柳蒿芽文化的价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赓续绵延。

(二)实际意义

“库木勒”节是达斡尔族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文化的综合载体。将传统节日教育与文化教育结合在一起,更能带来深层次的教育体验。“库木勒”节可以促进民族团结。每到一年一度的“库木勒”节,组委会会邀请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来一起庆祝。这个时候,各民族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进一步拉近,大家同唱一首歌、同跳一支舞、同吃一桌饭,和平协调共同发展的主题在这一刻被推向高潮。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斡尔人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寻常的采食库木勒活动中衍生出不寻常的优秀的民族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将简单而又普通的采集活动和饮食活动一步一步发展成为代表了达斡尔族传统习俗的文化符号。“库木勒”节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辐射到了每一个达斡尔人乃至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不仅起到了激发社会活力、培养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意识的重要作用,更能唤起人们的文化自信,让我们在文化交流碰撞和全球化背景下能够站稳脚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三、柳蒿芽从采集习俗到现代节庆的演化和嬗变

库木勒采集习俗演变为“库木勒”节这一过程大致经历了近30年,分四个阶段。以“民族经济生产活动说”为发端,以“民族习俗说”为过渡,以“民族节日说”为崭新文化样式及文字记录文本,以“非遗项目说”为最高等级文化传承产品[3]。文化符号的转变表明“库木勒”节已经在达斡尔族内部发展起来。

“采集柳蒿芽”和“生产柳蒿菜”即为第一阶段,着重突出了“采集”和“生产”行为,蕴含着达斡尔族有关饮食的内在文化要素。第二阶段的“民族习俗说”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其更侧重于“食用”习俗,作为对第一阶段的延续和补充,与“采食”的表述相辅相成,在经济生产活动与民族习俗之间搭建起了桥梁。而当习俗上升到了节日文化的高度时,“库木勒”节的发展便来到了第三阶段,此时“采食库木勒”在文字表述和内涵上都发生了变化,“民族节日说”作为前所未有的文化样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4]。

达斡尔族采集库木勒的活动从小群体的“采集食用”活动发展成为达斡尔族聚居区内成员的集体活动,从一种集体活动形式到一个可以生出文化意蕴和民族意识的民族传统节日,其间不单单是形式的变化,活动内容也体现出普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有关“库木勒”节的报道可从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媒介中看到。在2017年梅里斯地区“库木勒”节现场,人们再一次排练了达斡尔史诗音画剧《达斡尔人》,用原生态的文化再次在舞台上把达斡尔族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以哈库麦勒舞蹈、乌钦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了嫩江流域达斡尔族人民原汁原味的生命意识和生存状态,其中就有库木勒元素。

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年轻一代达斡尔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关注度降低。生活富足的青少年无法与“库木勒”节这一以展现食物匮乏、生活不易为背景的传统节日共情。因此,要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性,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这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的内在要求。如今“库木勒”节规模日益扩大,内容也日渐丰富。经过一系列活动形式的完善及活动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库木勒”节已发展成为一个较为成熟的传统民族节日,但无论“库木勒”节如何发展,在美好、浪漫、壮观的描绘背后都要牢记其本质,即采食“库木勒”是达斡尔族人民在战乱、饥荒时期自保自救、维持生存的手段之一。

四、“库木勒”节的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库木勒”节的情感日愈淡化

“库木勒” 节承载着达斡尔族所经历的雨雪风霜。创立“库木勒”节的初衷是纪念达斡尔族祖先所经历的磨难,让后人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在生活中青少年难以从长辈身上收获到足够的节日情感的传承。“库木勒”节的内容及意蕴与教育结合不紧密,青少年学生对“库木勒”节的重视程度不高。达斡尔族后代对“库木勒”节所蕴含的深刻情感日愈淡化,久而久之必然会对“库木勒”节的传承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其他节日对“库木勒” 节的冲击

我国有些传统节日面临着“空壳化”的威胁,“库木勒”节也遇到了相同问题。究其原因,一是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造成以食物为主要内容的“库木勒”节的光环减弱。“库木勒”节是在经济发展落后、食物储存匮乏的背景下产生的,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以食物为主要内容的“库木勒”节失去了兴趣,更不要说去体会节日背后的故事与深层含义了。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对我国的传统节日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

(三)“库木勒”节的商业价值与文化价值失衡

在商业经济的推动下,原本沉寂的传统节日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弘扬传统文化,首先要让传统节日融入现代人生活。除了流于形式之外,人们是否还能够感受到沉淀在传统节日中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呢?“继承、发展、创新”究其根本“继承”才是事物成长过程中的核心与基础。“库木勒”节发挥其商业价值为达斡尔族聚居区带来了很多经济收入。达斡尔族人民利用现代技术将库木勒做成品种丰富的绿色产品销往国内外,且经过达斡尔族人民的改造,现在的库木勒及其衍生出的其他产品也层出不穷。此外,“库木勒”节还助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各地的人们前来参与活动,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节日带来的经济效益在节日期间才会凸显出来,节日浪潮过后,边际效用会越来越小。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及商家一定会紧盯节日期间带来的利益,而忽视了“库木勒”节的文化内涵,从而导致“库木勒”节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失衡,久而久之必然会对“库木勒”节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在保证“库木勒”节良好传承的前提下助推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实现“库木勒”节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平衡化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弘扬发展“库木勒”节的建议

(一)加强对“库木勒”节的深层次了解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党对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全面领导。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首先要了解并牢记“库木勒”节背后的文化背景,牢记达斡尔族人民艰辛而漫长的奋斗历程,然后将“库木勒”节的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其次,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库木勒”节文化。要积极引导参与有关“库木勒”节的社会活动,坚持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劳动经历相结合,感受“库木勒”节文化的魅力,让“库木勒”节的深刻内涵融入青少年的灵魂中。最后,充分借鉴现代艺术形式,在不破坏传统节日内涵的前提下推陈出新。例如,在原有歌舞形式中融入现代歌舞样式,在服饰配饰搭配、动作编排上进行创新。这样不仅完成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保留,并且实现了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创新,有助于提升艺术效果[5]。

(二)加大“库木勒”节宣传力度

我们要充分挖掘并延伸“库木勒”节的文化内涵,让民众在反思、自省的同时乐于、善于传播“库木勒”节,大众媒体是宣传“库木勒”节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巧妙地利用互联网、大众媒体等手段,围绕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层面对全年龄段的民众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引导民众形成正确的、具有时代性和多样性的文化观。

(三)共筑商业文化发展新格局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传统民族节日本就有着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功能,当把民族节日与旅游结合起来时,民族节日文化就成为了一种融合了多方面因素的旅游资源,开发以民族节日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经济可以带动民族聚居区经济健康、绿色地发展。在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旅游事业的同时,要处理好现代社会与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如果过于注重表层的、外在形式的传播而舍弃了传统文化内在的意义,不仅会导致民族文化变得僵化、表面化、世俗化,更会导致民众对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失去认同感。要实现“库木勒”节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目的,一定要坚实自身基础。旅游区的建筑设施及装潢风格可适当以“库木勒”节文化内涵为主,使游客随时能够体会到“库木勒”节的意义,感受节日魅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有可靠的、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要注重开展旅游区的文体活动,要周期性地举办以“库木勒”节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活动内容不仅限于舞台形式,更要考虑到游客的体验感,举办一些能让游客参与其中的活动,让游客真实地体会到“库木勒”节的深刻内涵。

猜你喜欢

达斡尔达斡尔族民族
我们的民族
达斡尔民间舞蹈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来自呼伦贝尔大地的自然之歌——记达斡尔族词作家 诺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敖丽芳 达斡尔的歌声在中国音乐学院唱响
永远的达斡尔
从契丹小字解读探达斡尔为东胡之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