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影响机理、现实问题与实践进路
2024-05-23廖东声陈曦
廖东声 陈曦
收稿日期:20221125修订日期:202305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机制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22XJY00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青春乡链(202210608031X);陆海经济一体化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产业低碳化集聚机制研究(2022ZD02)
作者简介:
廖东声,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民族经济、农村经济研究,Email:lzylds@163.com。
摘要:
返乡创业是西南边境地区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的重要方式。通过数字赋能提升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整体效能,是该区域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有效路径之一。结合数字技术的特殊属性,返乡创业的多元特征及西南边境地区的独特区位,剖析数字赋能对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影响机理,发现数字赋能创业活动的结构效应促进了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边界扩展,数字赋能开放合作的共享效应促进了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资源整合,数字赋能多元领域的协同效应促进了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权力重塑,数字赋能技术融合的创新效应促进了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柔性运行。同时,数字赋能在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过程中存在着经济基础与要素需求的落差、人才问题与数字帮扶应用与创新的矛盾、西南边境特殊区位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的协调等现实问题。研究认为,应加强政策引领,促进要素流入,为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提供保障;完善人才机制,推进数字人才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的有效衔接;对接优势资源,通过边境特色嵌入实现返乡创业帮扶的成效增值等策略。
关键词: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68(2024)02014610
西南边境地区是我国精准扶贫时期的贫困核心区,也是乡村振兴时期的返贫高发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1]。返乡创业作为人力资本的重要流动方式,不仅在带动农民就业、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而且是西南边境地区乡村振兴与兴边富民战略实施中的重要内生力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的嵌入在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十四五”规划指出,要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可为传统帮扶架构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区域整体帮扶能力,对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的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相关研究回顾
现阶段,学者们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数字经济与返乡创业和数字赋能帮扶两方面展开。学者们通过分析数字技术的属性,探寻数字技术在赋能经济发展、影响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产业结构等方面的机理[45],为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与创业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关于数字经济与返乡创业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数字经济与创业,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对创业的影响[67]、数字金融对创业的影响[89]、创业对数字经济的影响[10]等。二是数字经济与返乡创业,该领域的侧重点集中在数字经济对流动人口及对流动人口的创业影响[11]、数字经济背景下返乡创业活动的发展[1213]等。关于数字赋能帮扶的研究也可划分为两类。一是以扶贫方式进行划分,主要包括数字赋能产业扶贫[14]、企业扶贫[15]、金融扶贫[16]、文化扶贫[17]等;二是以数字技术的属性划分,主要包括区块链技术赋能帮扶[18]、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帮扶[19]、大数据技术赋能帮扶[20]等。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为创业活动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技术在扶贫中的融合与应用为提升帮扶成效提供了全新路径,这些研究为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提出与实现奠定了理论基础。
但是,现有研究仍有待扩展。第一,学者们多从产业帮扶、文化帮扶等角度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展开研究,但对于返乡创业帮扶这一视角的相关研究甚少提及;第二,现有研究多关注数字经济与创业的关系问题,但关于数字背景下如何帮扶返乡创业发展的研究未得到充分关注;第三,已有研究多以内陆贫困地区为例,对于西南边境地区这一特殊区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面对西南边境地区民族性、开放性、边界性等特征,以及返边边民作为国防卫士和普通居民的双重属性,如何将数字赋能与返乡创业有机结合,进而通过返乡创业帮扶进一步巩固西南边境地区的脱贫成效,是西南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二、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理论内涵
(一)全面推进西南边境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是一个综合性的帮扶过程,具有经济、文化、组织、社会等多重属性,对服务西南边境地區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有着诸多天然契合点。
产业方面,通过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能有效缓解该区域的“边境空心化”问题,弥补产业发展主体匮乏这一缺陷。同时,通过数字技术与返乡创业的深度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西南边境地区独特的资源与区位优势,促进边境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人才方面,返乡创业者相较于常驻边民积累了更多的资金与社会资本。通过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促进这些见过世面的边民返边,可弥补西南边境地区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人才缺口。文化方面,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是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返乡创业者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补充者,可发挥其与常驻边民的差异性作用,并以言传身教等形式进一步提高西南边境地区的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区域内的文化建设。
生态方面,数字赋能使返乡创业者通过直接参与或带动参与等方式加入到西南边境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有利于进一步筑牢西南边境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
组织方面,新鲜血液的流入会减轻西南边境地区基层组织的公共治理负担,实现资源优化整合[21],构建更加有效、充满活力的边境治理新机制。
(二)加快实现西南边境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与传统产业发展有着高度的共域性,二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通过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有利于促进西南边境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具体表现在关联效应、创新效应与融合效应三方面。
关联效应。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活动的实践场域主要依托西南边境优势资源及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进行。一方面,依托西南边境传统优势产业有利于返乡创业人员获得更多的政策优化和资源,节省开拓全新创业领域耗费的前期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有利于区域内产业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的发挥,有利于区域内民族产业、特色产业的转型升级。
创新效应。作为人力资本的合理流动与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返乡创业为西南边境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创新条件。同时,以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为核心技术的数字经济为当地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过程中的技术扩散将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在技术基础、运行模式等方面的革新。
融合效应。返乡创业活动的高融合性不仅表现为返乡创业人员外出务工过程中所积累的资本、资金、信息等资源与当地产业的融合,还体现在返乡创业可作为发展中介,使产业间技术、知识、服务等要素加速融入其他生产环节,在数字技术引领下推动西南边境地区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三)数字赋能返乡创业
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有利于区域内返乡创业机会的创造、发现与实现。
在返乡创业机会创造方面,数字经济通过影响市场规模、要素组合等方式培育更多的创业机会[8]。其一,数字经济激发了消费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了西南边境地区市场产量及产品种类的增加,为创业开展打下了基础。如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大力扶持极大地促进了区域市场的蓬勃发展,衍生出大量创业机会。其二,数字技术的引入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变西南边境地区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组合,并对原有供求关系框架内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增加了大量创业机会[22]。
在返乡创业机会发现方面,数字技术通过对熟悉想法的新组合、探索概念空间的潜力和转化以往不可能想法等三种方式发现新机会[23]。同时,西南边境的返乡创业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如机器学习等发掘创业机会;也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区域内相关信息数据,间接提升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者发现机会的能力。
在返乡创业机会的实现方面,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在返乡创业帮扶中的具体应用助推了帮扶对象精准化、帮扶组织网络化、帮扶服务智能化等的实现。如云南省采取“互联网办理+政务服务”的新模式,线上办理创业担保贷款业务,依托信用公共服务数据共享,实现创业贷款线上申请少跑腿的目的,为返乡创业者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与良好的返乡创业环境,助推返乡创业的实现。
三、数字赋能对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影响机理
(一)数字赋能创业活动的结构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边界扩展机理
数字经济不断催生新型生产要素,改变西南边境地区的产业结构、创业模式和创业需求,对创业活动的整体结构产生了创造性影响。从产业结构看,数字经济通过赋能生产力、生产关系与组织模式的变革,实现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与创业增长[24]。在此过程中,以共享经济、网络协同为代表的生产活动重构了新型生产关系,各行各业的资源要素基于互联网平台得到最优化配置[25],并赋予产业组织模式新的特征。返乡创业者在全新的环境中实施创业活动,并不断重构西南边境地区的商业行为与创业结构。
从创业模式看,数字经济发挥了其在资源整合、组织汇聚方面的优势,在促进社会分工日益深化的过程中催生了大量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协作的创业新模式,如西南边境地区典型的跨境电商返乡创业、特色农产品现代化种植、边塞旅游服务业等。这些创业新模式在与西南边境地区传统产业的交融中呈现出数字性、开放性、灵活性的特征,返乡创业者可以在多样化的创业模式选择中实现更加自由的价值追求。
从创业需求结构看,数字赋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创业模式多样化的实现使得西南边境地区的返乡创业者在生产、管理、融资、销售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明显,并衍生了大量新兴需求,相较于传统创业的帮扶需求,数字赋能下的返乡创业帮扶具备更加动态化、差异化、数字化的特征,以至于西南边境地区传统帮扶架构下的泛在帮扶供给与数字赋能下返乡创业者的个性化帮扶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从整体帮扶边界来看,结构效应的影响意味着西南边境地区外部帮扶环境与返乡创业帮扶内部系统复杂性的提升、帮扶难度的增加及诸多新兴帮扶需求的出现,对帮扶的时间、空间、方式等提出了新要求。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亟需借助技术嵌入以突破时间的掣肘与空间的限制,应不断更新返乡创业帮扶的工具箱,扩展帮扶边界。从帮扶主体间的边界来看,全新的产业竞争格局与多样化的创业模式及需求对返乡创业帮扶边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空间和时间上,还体现为帮扶主体的丰富及帮扶边界的模糊化。
一方面,數字技术降低了返乡创业帮扶的参与成本,更多主体参与到帮扶行动中,边境龙头企业、边境社区、返边边民等主体的共同参与构建了共同价值主张的多元帮扶体系。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开放性为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体系的信息交换搭建了一个可以跨越时空界限的平台[26],各帮扶主体间的功能边界在趋于模糊化的同时不断延伸,帮扶地域边界也逐渐向边境接壤国家进一步扩展。数字赋能创业活动的结构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边界扩展机理如图1所示。
(二)数字赋能开放合作的共享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资源整合机理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资源配置方式和发展理念,其呈现出的开放式、无边界、强互动性等特征本身也包含了要素流动、交流和共享的基本要求[27]。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据流作为连接纽带,逐渐成为支撑价值创造与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28],能够整合技术、资本、人才等要素,纠正资源错配,形成更加开放的资源要素流通环境,对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过程中的资源整合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资源汇聚融合。现阶段,在西南边境地区传统的帮扶架构中,各帮扶部门及主体分散保管着异质的帮扶资源,形成了多个“信息孤岛”。数字赋能的共享效应促进了数据流通且有利于消除“信息孤岛”,为分散异构的帮扶资源的汇聚融合创造了条件。二是资源互联互通。在资源汇聚融合的基础上,西南边境地区可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关联等技术关联多元、分散的帮扶主体,实现帮扶资源在帮扶体系内部的自由流动与无缝衔接,并使用5G、元宇宙等技术,实现各帮扶主体通力合作及帮扶资源在更大范围、更深领域的互联互通,在与东盟各国的资源互联中,推进西南边境返乡创业帮扶更开放高效地运行。三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一方面,西南边境地区的帮扶资源具有分散、异构等特点,各帮扶主体在获取资源时常会遭到一定阻碍。集成处理后的资源及数据对主体的帮扶作用更大,能提高其资源利用及帮扶效率;另一方面,各帮扶主体更直观、全面地获取资源,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西南边境地区当前的帮扶现状,有利于及时发现帮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资源管理效率。四是资源开放透明。共享效应不仅体现为帮扶主体内部的资源共享,还表现为帮扶主体与外界的资源共享。数字资源的共享有效提高了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过程中信息的公开透明程度,增强了返乡创业者对帮扶主体的信任,有利于返乡创业帮扶信息公开透明机制的建立,推进帮扶决策共识的达成。数字赋能开放合作的共享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资源整合机理如图2所示。
(三)数字赋能多元领域的协同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权力重塑机理
数字技术改变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换方式,开辟了一个由互动式向联动式转变的全新空间[29]。数字赋能的协同效应具备全用户开放协同、跨界融合与颠覆、高价值创造等特征。通过数字赋能贯通条块数据链,有利于实现各主体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打破主体间的信息壁垒,全方位融入帮扶体系,全要素归集数据资源,全方位展现权力架构。
在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中,政府一直处于主体结构的单一核心位置,需面对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性缺乏、多元主体参与不足等问题。数字赋能的协同效应与西南边境地区传统权力架构的调整重塑有着诸多的契合点。一是信息协同。信息共享的目的在于信息的共知与共享,信息协同则是在共享信息的基础上共同构建信息意义[30]。
数字赋能的信息共享效应能够有效促进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中的信息协同。各主体在信息和价值协同中参与帮扶的积极性不断被激发,提高返乡创业帮扶的参与度。二是主体协同。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演化的去中心化特征使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主体协同成为可能。随着认知结构的构建,去中心化赋能各个帮扶主体,使其具有高度的自治性,使帮扶体系中每个主体都能通过网络排序产生多主线的非线性关系,形成平等、开放、扁平化的去中心结构,帮扶主体间不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彼此互为主体,这进一步改变了西南边境地区传统帮扶体系中政府处于绝对中心的现状。
三是内外协同。内外协同共生是指返乡创业帮扶内部主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协作共创,且基于数字技术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价值,成为数字时代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获取更高成效的有效途径,如区块链技术通过分布式存储、点对点信息传输机制、开放透明性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监管主体的结构变革[31]。通过内外主体的协同参与与多元监管,使帮扶主体权力协调运行。数字赋能多元领域的协同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权力重塑机理如图3所示。
(四)数字赋能技术融合的创新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柔性运行机理
数字技术依托网络,通过与其他领域的融合,提高了各领域的运行效率,颠覆了传统领域的发展模式,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32]。数字技术的融合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系统内信息的不完全性,扩展了系统内部各类信息的传播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创新资源配置的空间范围[33]。数字技术融合产生的创新效应能够发挥技术的集成化与标准化作用,改变组织的运行模式、资源结构等,有利于提升组织的柔性运行能力。
所谓柔性,就是指面对环境不确定性作出的適应性变化,其强调对环境的匹配和对环境变化的反应[34],保持变化与稳定间的平衡[35]。数字技术赋能有利于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中柔性潜能的改善和发挥。一方面,数字技术能够降低返乡创业帮扶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资源转换成本,扩大资源的利用范围与提高资源的转化效率,缓解应对情境变化时的资源需求;另一方面,数字融合的创新效应促进了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创新水平的提升。面对日益复杂的返乡创业环境,仅仅通过资源优势已无法实现帮扶效能的最大化,还要拥有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反应而使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能力。数字融合可促进技术、资源、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有效提升创新能力,并以最低投入对资源、计划、布局进行改变以适应当前的返乡创业环境。同时,通过创新帮扶工具,还能进一步提升边境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在打造数字“智慧边境”的过程中不断筑牢西南边境地区的安全防线。
当然,这种柔性运行能力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应对西南边境地区整体创业环境的复杂变化上,还体现在返乡创业帮扶对象在帮扶需求方面的动态变化中。通过数字赋能的创新效应促进返乡创业帮扶手段与帮扶方式的创新,以应对返乡边民在创业过程中的多样化需求,以及返乡创业企业面对复杂情境时在融资、保障和服务方面的动态化需求。例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中的应用,能够及时、准确地对返乡创业帮扶中的各主体在各环节采取的措施进行调整,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政策实施与资源分配进行预测,实现返乡创业帮扶机制的柔性运行。数字赋能技术融合的创新效应与返乡创业帮扶的柔性运行机理如图4所示。
四、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现实问题
西南边境地区独特的地理区位特征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该区域实施返乡创业帮扶的复杂性、内生性、长周期性等特征。数智时代,通过数字赋能实现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效能的提升,需要结合西南边境的特殊区位,探寻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的现实问题。
(一)西南边境薄弱的经济基础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要素需求的落差
西南边境地区属于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滞后、产业基礎薄弱等问题,这是该区域人口流失、生产要素聚集困难的主要原因。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包含要素流通、优化、整合的过程,其对生产要素的高需求与西南边境地区生产生活资源缺乏之间的落差严重阻碍了人们返乡创业的进程。这种落差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返乡创业所需的传统生产要素不足。返乡边民对于个人预期价值的实现及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与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的客观环境形成落差,以至于在初始阶段就影响了返乡边民返乡创业活动。二是数字赋能所需的数字生产要素不足。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要解决数字技术与返乡创业帮扶之间的“连接”的问题,没有“连接”,返乡创业帮扶相关的数字化活动就无从谈起。这种数字与帮扶的“连接”需要以一定的信息基础设施为基础、以数字化人才为支撑、以其他数字赋能所需要素为保证。近年来,西南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与东部发达地区仍存在很大差距,这依旧是现阶段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中的一大现实问题。
(二)人才机制问题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应用场景扩展间的矛盾
人才是数字经济与返乡创业帮扶连接的纽带。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是一个对传统帮扶工具进行革新和对边境传统帮扶应用进行扩展的过程,通过人才实现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与融合是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中的关键。从西南边境地区数字赋能的实践来看,该区域人才方面存在很大缺口,主要表现为现有人才对于掌握数字技术专业领域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困难,人才供给在质量与数量上难以满足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所需,难以满足对于帮扶工具创新、数字技术融合、帮扶边界扩展等方面的高要求。其中,人才“引育留”机制问题是该区域人才短缺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需求之间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才引进、培育、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了该区域人才队伍建设始终面临人才培育难、引不来、留不住等问题。加上粤港澳大湾区的人才虹吸效应,人才流失严重,数字化人才的“头雁”尤为缺失,这进一步限制了区域内劳动力数字技能水平的提升。同时,该区域相关政策制定者与返乡创业帮扶组织者长期依赖过往管理经验,大数据思维意识与数字帮扶理念有待提升,很难满足数字时代返乡创业帮扶应用与创新的要求。
(三)西南边境区位区情特殊性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间的协调问题
西南边境地区区位区情的特殊性使其在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过程中与内陆地区存在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其特殊的区位优势及其区位特征所引致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西南边境地区的“边界”优势不仅有利于其与接壤国的边境贸易发展,还能依托其作为开放门户的优势实现返乡创业活动的内外交流,使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更具开放性。同时,西南边境地区秀美的自然风光及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为推动该区域内返乡创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这些优势为数字经济背景下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另一方面,西南边境地区安全问题滋生,人口非法流动、毒品走私、非法跨境婚姻等问题依旧是影响该区域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及国土安全的主要因素。2020年,仅云南边检总站就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9.6万人,破获毒品案件1 794起,缴获毒品11.913吨,查获走私案件5 943起[36];2022年广西边检总站查获偷渡案件3 198起,抓获“蛇头”1 015人,“三非”人员5 241人[37],这些都是区域内返乡创业中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如何使西南边境地区的特殊性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充分协调、共同推进,就显得极为重要。
五、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实践进路
(一)加强政策引领,促进要素流入,为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提供保障
首先,政府亟需出台和制定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包括返乡创业财政支持政策、返乡创业培训政策、税费减免政策和边境特色产业创业帮扶政策等,为返乡创业人员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力度,不仅要完善西南边境地区铁路、公路、电力等传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返乡创业所需生产要素资源在西南边境地区畅通流动,为返乡创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性发展保障。还要加快西南边境地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巩固区域内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扩展西南边境落后偏远地区数字基础设施的触达边界,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设备等与西南边境地区产业发展及返乡创业的有效衔接,促进数据要素与资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为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能量。
(二)完善人才机制,推进数字人才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的有效衔接
首先,西南边境各地区应根据其实际发展状况与需求,贯彻外部引进方针,尤其加大数字分析师、AI算法工程师等研发精英与技术精英及数字化管理人才与业务人才等的引进力度,通过人才引进发挥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其次,从宏观层面上做好当地人才的动态调配,微观层面上打破国籍、学历等的约束,对不便长期在西南边境落后偏远地区扎根居住的人才可采取柔性兼职的方式进行吸纳,构建“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柔性人才引用机制,并通过优化人才评价考核机制与人才保障机制,畅通人才成长与晋升道路,提升人才待遇,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利用数字经济在线优势,通过对帮扶服务人员及返乡创业人员数字素养的培育,转变其传统思想观念,提高帮扶实施者与被帮扶对象对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的认知水平,进而引导相关人才更好地投身于西南边境地区的返乡创业帮扶中,缓解数字帮扶的客观需求与当地人才问题的矛盾。
(三)对接优势资源,通过边境特色嵌入实现返乡创业帮扶的成效增值
首先,西南边境各地区应因地制宜,依托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民族文化大力发展边境旅游业,如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将傣族文化与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融合,使孔雀舞、泼水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深入人心,在数字驱动下与旅游业、零售业、餐饮业等的融合中创造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其次,依托当地传统特色产业,实现数字引领下传统特色产业帮扶与返乡创业帮扶的有效衔接,如广西崇左市龙州县依托红色文化,打造特色红色旅游产业,吸引大量边民返乡创业并实现增收。广西防城港市利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机会,吸引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承包土地种植金银花、肉桂等特色中药材,并通过引入数字技术,投资农村产业,形成特色的返乡创业模式[38]。最后,依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正式生效的契机,以自由贸易试验区为引领,通过边境互市贸易实现西南边境市场网络价值的增长,打造具有西南边境特色的“外向型”返乡创业新模式,并通过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数字技术、创新创业、边境管控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返乡创业帮扶体系。
六、结论与讨论
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是该区域内返乡创业高质量发展及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本文在系統阐释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探寻数字赋能的结构效应、共享效应、协同效应、创新效应对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边界扩展资源整合权力重塑柔性运行”的影响机理。其次,结合西南边境地区特殊的区位特征,提出该区域在数字赋能返乡创业过程中面临的经济基础与要素流通的落差、人才问题与数字帮扶应用与创新的矛盾、西南边境地区区位区情特殊性与数字赋能返乡创业帮扶的协调产生的现实问题。最后,从政策引领、人才机制、对接边境特色三个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进路。
从研究趋势来看,相关研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数字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的理论创新。具体可以从数字经济对西南边境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数字经济与返乡创业的相互影响机理及数字如何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环境优化等方面展开。二是数字技术在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基于不同的技术属性能够从多方位赋能西南边境地区返乡创业帮扶机制的运行。如区块链技术在返乡创业帮扶监管中的应用、大数据在返乡创业精准帮扶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在返乡创业数字化服务中的应用等。三是数字经济背景下返乡创业帮扶与西南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帮扶的融合发展。返乡创业与产业发展之间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产业帮扶是西南边境地区最重要的传统帮扶方式之一,探寻数字经济背景下返乡创业帮扶与特色产业帮扶的内在联系,将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双方的融合发展,提升西南边境地区的整体帮扶成效。
参考文献:
[1]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EB/OL].(20221229)[20230305].http://k.sina.cn/article_7517400647_/c0126e4705903urza.html.
[2]刘溢海,来晓东.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共域性研究——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119123.
[3]胡卫卫,张国磊,唐伟杰.乡村柔性治理能力的情境透视、培育机制与建构路径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2(3):352359.
[4]李长江.关于数字经济内涵的初步探讨[J].电子政务,2017(9):8492.
[5]王梦菲,张昕蔚.数字经济时代技术变革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机制研究[J].经济学家,2020(1):5258.
[6]余江,孟庆时,张越,等.数字创业:数字化时代创业理论和实践的新趋势[J].科学学研究,2018(10):18011808.
[7]蔡莉,杨亚倩,卢珊,等.数字技术对创业活动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J].科学学研究,2019(10):18161824.
[8]谢绚丽,沈艳,张皓星,等.数字金融能促进创业吗?——来自中国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8(4):15571580.
[9]王刚贞,韩蓉.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素养与农户创业[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18128.
[10]赵涛,张智,梁上坤.数字经济、创业活跃度与高质量发展——来自中国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20(10):6576.
[11]余博,潘爱民.数字经济、人才流动与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J].自然资源学报,2022(6):14811493.
[12]袁方,史清华.从返乡到创业——互联网接入对农民工决策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2019(10):6177.
[13]王轶.“互联网+”与返乡创业企业发展[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0(5):4149.
[14]唐红涛,谢婷.数字经济视角下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的机理与效应研究[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22(4):3043.
[15]邢小强,汤新慧,王珏,等.数字平台履责与共享价值创造——基于字节跳动扶贫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21(12):152176.
[16]潘锡泉.数字普惠金融助力精准扶贫的创新机制[J].当代经济管理,2018(10):9397.
[17]向宏华.“互联网+”视角下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5):2329.
[18]刘光星.“区块链+金融精准扶贫”:现实挑战及其法治解决进路[J].农业经济问题,2020(9):1630.
[19]吴晓蓉,张晓文.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反贫困的内在矛盾与未来指向[J].中国电化教育,2020(11):19.
[20]杜永红.大数据背景下精准扶贫绩效评估研究[J].求实,2018(2):8796.
[21]王肖芳.农民工返乡创业集群驱动乡村振兴:机理与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01108.
[22]叶文平,李新春,陈强远.流动人口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与证据[J].经济研究,2018(6):157170.
[23]刘志阳,赵陈芳,李斌.数字社会创业:理论框架与研究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0(4):318.
[24]刘翠花.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和创业增长的影响[J].中国人口科学,2022(2):112125.
[25]陈晓东,杨晓霞.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基于灰关联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J].改革,2021(3):2639.
[26]周丽娟.无缝化与边界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安全悖论与超越[J].求索,2022(3):189196.
[27]童红霞.数字经济环境下知识共享、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知识整合能力的中介效应[J].财经问题研究,2021(10):4961.
[28]陈晓红,李杨扬,宋丽洁,等.数字经济理论体系与研究展望[J].管理世界,2022(2):208224.
[29]王向明,段光鹏.数字赋能监督:权力监督模式的智能化转型[J].求实,2022(1):1726.
[30]马捷,张云开,蒲泓宇.信息协同:内涵、概念与研究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11):1219.
[31]王启飞,程梦丽,张毅.区块链技术赋能食药安全监管机制研究——基于“鄂冷链”的案例分析[J].电子政务,2021(11):92102.
[32]陈晓红.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融合与应用创新趋势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8.
[33]张昕蔚.数字经济条件下的创新模式演化研究[J].经济学家,2019(7):3239.
[34]SIRMON D G, HITT M A, IRELAND R D. Managing firm resources in dynamic environments to create value: Looking inside the black box[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7(1):273292.
[35]VOLBERDA H W. Building flexible organizations for fastmoving markets[J]. Long Range Planning,1997(2):169183.
[36]2020年云南边检总站缴毒11.913吨 查获非法出入境人员9.6万人[EB/OL].(20210131)[20220925].https://yn.chinadaily.com.cn/a/202101/31/WS60163eb8a3101e7ce973d969.html.
[37]2022年广西严打偷渡犯罪 1015名“蛇头”落网伏法[EB/OL].(20230106)[20230301].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DVK8RJ0514R9NP.html.
[38]王娟,熊楊.数字赋能促进制造业绿色转型的实证检验[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375.
(编辑:段明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