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峥嵘岁月
2024-05-23梅兴无
梅兴无
编者按: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察时指出:“一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好地方,要把这一红色资源保护运用好。”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本刊特约此稿,以飨读者。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毛泽东的母校。在这里,他度过了五年半的峥嵘岁月,这里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1936年,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说:“我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度过的生活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我的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我也是在这里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的。”
求学储能
1911年春,青年毛泽东考入设在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10月,他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列兵,半年后退出,在湖南省立图书馆有过一段“极有价值”的自修生活。1913年春,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1914年,该校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合并,毛泽东被编入第八班,直至1918年暑期毕业。
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五年半,正值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历史转型期。一师聘请了一批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的教师,如杨昌济、黎锦熙、袁仲谦、徐特立等人,他们在治学和做人方面,给毛泽东以极大的影响。
毛泽东认为,“少年学问寡成,壮岁事功难立”,决心“将全副功夫,向大本大源探讨”。他读书非常刻苦,与同學约定“不谈金钱,不谈家庭琐事,不谈男女问题”,应该关心和谈论 “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这样的大事。他制订了“三先三后”的读书治学计划,即“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广泛涉猎古今中外的书籍,既有系统性又有专门性,丰富的知识在其脑海里激荡、融合,最终达到为他所用的目的。
1915年以前,毛泽东主要攻读中国传统典籍,这使他积淀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作文章常被老师批上“传阅”,同学们争相阅读。1916年以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他把学习的主要精力放在哲学、伦理学上。此外,他博览群书,凡是能搜集到的古今中外的各种名著,无不浏览。
毛泽东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凡他读过的书,空白处批注了很多个人见解,看到认同的观点就批注上“此论甚精”“言之成理”等语,不认同的观点则批上“不通”“荒谬”等语。他当年的读书笔记内容丰富,有文字训诂、警句摘录,也有圆周率、经纬度等自然科学常识。
毛泽东对《伦理学原理》认真研读和思考,在重要的地方用笔加上圈点、单杠、双杠、三角、叉等符号,在这部约10万字的著作上,他却写下1.2万多字的批注。批注的大部分内容是毛泽东抒发自己的伦理观、人生观、历史观和宇宙观,其中多处联系孔子、孟子、墨子、宋明理学的思想,以及五四运动前夕的国事与思潮,处处充满着追求真理和改造国家社会的真知灼见。在该书的启发下,他写了《心之力》一文,杨昌济破例给了100分。
毛泽东边读书边思考,注重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常与老师和同学讨论问题,有时通宵达旦。据他的老师黎锦熙的日记记载,1915年4月至8月,毛泽东与老师、同学质疑辨惑达19次之多。
一师阅览室是毛泽东每天必去之地,他喜欢阅读《新青年》《新民丛报》等报刊,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不仅如此,他还从自己微薄的生活费里挤钱买书籍、报刊。他后来回忆:“从1911年到1927年上井冈山时为止,我从没有中断过阅读北京、上海和湖南的日报。”他和同学们谈论时事,分析鞭辟入里,被同学们誉为“时事通”。
读“无字之书”
毛泽东在课堂笔记《讲堂录》中写道:“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对同学们讲,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所谓“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
1917年夏,毛泽东利用暑假,邀约同学萧子升外出游学。他们先后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等5县的一些乡镇,通过给学校、店铺、庙宇和居民写对联、作诗文或提供其他服务来解决食宿和路费,历时一个多月,步行900余里,广泛接触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等各类人等,并写下了厚厚的考察笔记。1918年春,毛泽东又同蔡和森一起,对洞庭湖沿岸的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农村进行了半个多月的实地考察,他将沿途的见闻,用通俗的文字写成通讯在报纸上发表。
通过游学,毛泽东和他的同学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村社会,接触了各阶层群众,锻炼了自己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为他们日后养成注重调查研究、关注农民农村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毛泽东在担任校学友会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期间,组织同学们开展讲演会、论辩会、运动会等活动,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同造币厂、黑铅冶炼厂、电灯公司的工人广泛接触,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要求,与工人建立了深厚感情。正是有了这些经历,他在接办工人夜学时才能写出他们听得懂、感兴趣的招生广告,短时间内就有几百人参加夜学,他亲自主持开学仪式并兼任教员。
毛泽东把体育活动视作开展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通过登山、体操、拳术、长途跋涉等,与社会各阶层人群聊天,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他对游泳情有独钟,时常约好友到湘江挥臂击水,还在学校组织了一支近百人的游泳队,晚饭后畅游湘江,并写出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豪迈诗句。体育锻炼不但强健体魄、磨炼意志,而且帮助他进一步熟悉社会、了解社会。在后来的长期革命中,特别是红军长征期间爬雪山过草地,无论怎样的恶劣环境,他都扛了下来。
毛泽东曾利用假期,两次到岳麓书院寓居求学。书院讲堂的正门上方挂着一幅匾额,上面镌刻着四个大字:实事求是。这是岳麓书院的校训,也是湘学士风的核心思想。这四个字给毛泽东留下深刻印象。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对“实事求是”作出新的阐释,并把这四个字写下来作为校训,嵌在延安中央党校的大门口。
学习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毛泽东更好地理解从书本上学来的理论,而且为他日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以天下为己任
毛泽东认为,求学目的不只是谋求个人前途,而应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充分结合。他在给黎锦熙的信中写道:“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而不徒在显见之迹,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字里行间充满爱国思想和远大志向。
1915年5月,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准备接受日本提出的妄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消息传出,举国哗然。毛泽东和同学们将一些反对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取名《明耻篇》。毛泽东在封面上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是年冬,在全国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高潮中,毛泽东和一师进步师生常去船山學社听反袁演说,并以湖南一师学友会的名义,搜集汤化龙、康有为、梁启超在报刊上发表的不满袁世凯称帝的言论,编辑成《汤康梁三先生之时局痛言》小册子,组织同学上街散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共鸣。
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新文化运动后,毛泽东阅读到《新青年》发表的文章,深感要想救国,单靠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一批有志青年组织起来,为将来担当改造中国之重任打下坚实的基础。1915年秋,毛泽东署名“二十八画生”发出《征友启事》:“但有能耐艰苦劳顿、不惜己身而为国家者,修远求索,上下而欲觅同道者,皆吾之所求也。故曰:愿嘤鸣以求友,敢步将伯之呼。”在他周围很快聚集了20多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与蔡和森、萧子升等到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讨论 “如何使个人及人类的生活向上”等问题,他们最终得出结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为共同的活动。”
1918年4月14日,由毛泽东、蔡和森等有志青年组成的新民学会,在长沙溁湾镇刘家台子蔡和森家中正式成立。会上推选毛泽东为干事,并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会章,明确了学会的宗旨:“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从此,毛泽东等一批热血青年聚集在新民学会,开始走上了救国救民的道路。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民学会很快发展成了一个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志向的革命团体。会员也由13人壮大到近80人,其中湖南一师师生近50人。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新民学会逐渐发展成为湖南社会政治运动的中坚力量,发起了声援五四运动、成立湖南省学生联合会、驱逐军阀张敬尧、创办文化书社等活动。后来,毛泽东以此为基础,开展建党等早期革命活动,引导多数会员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毛泽东和蔡和森、何叔衡等新民学会骨干筹建湖南共产党、共青团组织,使湖南一师成为湖南革命青年的大本营。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深情地回忆说:“我没有正式进过大学,也没有到外国留过学,我的知识、我的学问,是在一师打下了基础。一师是个好学校。”
1950年12月29日,毛泽东亲笔为母校题写了校名“第一师范”,并题词“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
编辑/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