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技术分析

2024-05-22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杜怀德

电力设备管理 2024年6期
关键词:支路高压定位

河南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 杜怀德

1 故障定位技术

1.1 行波反射法

行波反射法是本单位用于确定高压线路异常问题时的常用方法,其技术方法类型较多。高压电缆线路内部含有多个接头,且处于交叉连接状态,极易出现多次反射脉冲现象:其一,脉冲电流法。在确定故障位置后进行击穿处理,反馈首次放电脉冲波形。此种故障分析法无法获取后续反射的脉冲信息;其二,脉冲反射测定法。实际注入脉冲信号的浮动量不大,电缆接头具有一定反射减弱功能,难以有效判断故障点。为此,在实践排查高压线路的异常问题时,需要拆解故障接头,改变其互联形式,采取短接方式进行测定,以此保证故障定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在接头拆解重接的操作中会消耗一定时间,尚需改进[1]。

1.2 智能法

1.2.1 故障诊断系统

在高压电线工程使用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类故障问题,本单位尝试使用智能算法进行故障排查。当高压线路有异常表现时,利用智能平台进行故障扫描、分析故障类型、判断故障的形成过程,确定故障的成因,给出故障类型,找准故障位置。为此,在高压电路故障分析时需要确定故障类型,计算故障距离。针对高压线路工程连接的一次、二次两种设备,分别进行故障分析。一次设备是直接参与高压电线工程的各类设备,具体包括发电厂、中转站等。二次设备是用于监控、维护一次设备,如变电站。图1是双端线路故障的技术图,其中F点表示线路故障位置,x表示F点与M点的距离。U、I分别表示电压、电流。

图1 双端线路故障的技术图

1.2.2 确定故障类型

智能故障分析平台运行时需要确定故障类型,以此保证故障测距、故障分析结果的可用性。故障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阻抗选相、其二是分量选相。第一种故障识别程序,主要是利用抗阻测量的各类设备,获取其抗阻数据,综合确定电力平台的故障问题。当高压线路出现的故障问题较为单一时,故障识别系统能够及时给出分析结果,可能会受到系统运行、过渡电阻的干扰。第二种故障分析程序,是借助正、零、负三种分量电流,综合确定故障位置。此种故障识别程序,受到的负荷电流干扰较小,在各类高压线路的系统监测应用中,均有优异的应用效果。

图2中U表示电压,fa、fx1表示故障定位的位置,M、N、x、x1均是线路的支线点位。其中,UM、UN表示M点、N点的电压。L表示故障点与M、N点的距离。

图2 故障定位技术图

1.2.3 故障测距

高压线路的覆盖区域地势变化具有一定复杂性。故障排查时需参考地势变化因素,以此保证故障点排查结果的可用性。如果无法快速处理故障问题,致使高压线路处于故障运行状态,极易引发高压线路事故。结合往期的事故问题来看,杆塔位置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为此,在分析电路故障位置时,可参考两级杆塔间距。如果需要更为精确的分析结果时,可利用线路参数定位技术,逐一排查各类干扰因素,保证分析结果准确。在使用暂态行波定位技术时操作方法简单、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适用于大米数输电项目,可作为最佳的故障定位技术。

本单位对此种故障分析技术进行改进,应用于高压线路项目中,进行有效的故障甄别。故障测距的一般方法,是在原有方法基础上,引入了三次样条插值技术。此算法在实际分析中,需要设置一个边界条件,利用[a,b]区间,确定三个样条的数据信息[2],表1为故障距离测量结果。

表1 故障距离测量结果

2 高压单回线路异常问题的故障定位方法

2.1 交叉算法

在本单位电力工程中,使用的高压单回线路存在一定分布电容,如果忽略其带来的干扰,利用集中参数创建线路模型,获取故障定位算法的结果,与实际故障位置存在的偏差量较大,则故障定位失败。尤其在出现高阻接地短路问题时,分布电容带来的干扰作用较为明显。为此,从精确获取故障位置的角度出发,创建大米数单回输电线路模型后,利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确定异常问题的具体位置[3]。

假设现有故障线路为MN,MN线路总长为L,MN线路的故障点标记为F,F距离M点的长度设为x,F与N点的距离为L-x。多数情况下,使用双端故障定位设施,逐一获取两端的电压、电流参数。假设线路参数完成测量,以分布参数模型为基础,从双端角度获取分布电压参数,具体算法如下:

式中:导数UML、UNL分别表示M、N两个点位的电压计算结果。导数UM、IM、UN、IN分别对应M、N两个位置的电压、电流测量结果,γ表示线路传播常数,ZC表示线路特性阻抗。由此可知:使用各类故障分量的任意参数开展故障定位分析,均可获取故障位置结果。当出现接地短路故障问题时,可利用零序分量获取故障定位结果。当发生不对称短路异常问题时,可利用负序分量算法确定发生故障的具体位置。在实际故障定位分析中正序分量表现出较强的计算适应性,可作为首选方法进行故障分析[4]。

2.2 确定故障位置

本单位从实际项目入手,判断故障分析技术的可用性,运行PSCAD 系统创建单回输电线路的线上分析模型,导入的数据资料如下:项目的电压级别为500kV,L值为300km。运行MATLAB 程序,创建单回输电线路分析模型后,假设故障点F发生在MN的中心,MF=NF=150km,两端计算电压变化量的结果见表2。测量结果发现:M点电压浮动值从4.02kV 逐步降至3.45kV,而N点电压浮动值是从3.3kV 上升至3.68kV,M、N两点应存在故障米数的交点。在120m 至180m 之间,选择中点150m,M、N两点的电压浮动值相同,均为3.63kV,确定此点应是此线路的故障点[5]。

表2 两端计算电压变化量的结果

3 高压T 型线路异常问题的故障定位方法

3.1 电路分析

T 型线路进行故障定位分析时,需要考虑线路参数的偏差问题。以线路正常运行的各类数据为参考,运行分布参数模型,借助遗传算法动态获取电路的各类数据,以此逐步获取最优解。针对T 型电路故障分析的算法流程多、计算不全面等问题,给出了全新的计算方式,修正原有的故障定位流程。新算法是借助T 型线路的三个点,逐一获取正、负、零三种类型的电压,进行T点序电压幅值对比,更好地预判线路故障问题。当前T 型线路获得了较多使用,测量T节点位置的电气量极易出现故障定位失误问题。为此,一般使用的故障定位方法不可用于T 型线路。假设T 型线路的三个点分别为M、N、P,预判线路故障问题时需使用全新的故障定位分析算法,以此提高故障定位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的相符性。

3.2 确定线路参数

在实际电力项目中,当环境温度、湿度等各类条件发生改变时,线路参数会相应出现变动。在线路运行期间,针对各类环境因素形成的误差问题,使用原有的故障定位分析方法极易出现计算失误,无法保证计算结果的精确性。在输电项目运行期间,未发生故障问题时变化的参数不会干扰分布电压。为此,在线路无故障问题时的电压、电流参数为参考,分别计算各个点的电压值,有效利用遗传算法提高参数校准效果[6]。

3.3 故障识别

3.3.1 节点电压变化量分析

在分析T 型线路故障位置前期,需要判断其支路存在的问题。可使用线路发生故障前期的参数,用作故障校准参数,分别获取T节点的电压参数。当T 型线路出现故障问题时,三端电压数据差异性较大,需对比T点电压数据,间接确定存在故障的支路。假如,MT 支路存在故障问题,T2点与T3点的电压方向一致、与T1点电压方向不一致,此时可知:未出现故障问题的支路电压方向一致,且电压变化量相等。而存在故障的支路,与未发生异常的支路具有电压方向不一致的特点,且电压变化量不相同。在判断NT 支路故障问题时,T2点的电压方向与T3、T1不一致,而T3、T1两个点的电压方向相同。在判断PT 支路是否存在故障问题时,获得的电压方向结果为:T1、T2两个点的电压方向相同,而T3点电压的方向有差别。

3.3.2 电压方向变化量判断方法

结合上述分析发现:节点电压变化量是判断支路故障的关键依据。可借助三端推算形式,对比T点各个位置的电压参数,综合确定支路存在的故障问题。当三个端点的电压数据不一致、电压方向不同时,可综合确定故障位置。在故障判断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当出现高阻接地问题时,存在问题的支路、无故障支路两个点位的电压方向一致、但是电压变化量不一致。为此,节点电压故障问题的判断方法如下:

3.3.3 电压交叉时T 型线路的故障分析方法

当获取M、N两点的电压、电流测定结果后,依照式(1)计算L点的电流、电压数据;当获取ML、TL之间的电压变化量后,计算线路两点之间的电压坐标,标记为(0,UTL)。其中,(L,UML)与线路两点测定的电压坐标标记为(0,UM)、(L,UT),获取的两个点进行连接,此时有两条直线:一为Lmxl、二为Ltxl;判断两条直线的差值,进行数据更新修正。

综上所述,当前,原有的输电线路逐步改进,电力工程搭建的输电线路具有样式多、类型多等特点。应对各类新型输电线路架构,使用全新的故障定位技术,能够更好地判断线路故障问题。本单位在实践中,使用双端不同步形式准确获取MN交点,高效确定了故障位置,具有一定实践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支路高压定位
一种新的生成树组随机求取算法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多支路两跳PF协作系统的误码性能
利用支路参数的状态估计法辨识拓扑错误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多并联支路型可控电抗器短路电抗对支路电抗和电流的影响
简析GIS在高压输变电管理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