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相关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2024-05-22张慧,王芹
张 慧,王 芹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宿迁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80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颅内动脉壁上瘤样异常突起,是导致自发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具有发病急骤、病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特点。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栓塞术是颅内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案,具有无需开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但术后易诱发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风险事件,并由此影响预后质量[1]。因此,在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需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以保证预后质量。综合护理措施能更为系统化、高效化地为患者实施合理护理干预,并注重心理干预管理,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此本研究将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旨在探讨该护理方案对术后并发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①临床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病疾病诊断要点》[2]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标准,且经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脑动脉瘤直径0.31~1.98 cm;②首次发病,发病至入院时间≤6 h;③存在介入手术适应证,所有患者均接受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栓塞术治疗;④Hunt-Hess 分级Ⅰ~Ⅲ级;⑤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⑥年龄48~69岁;⑦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排除标准 ①伴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免疫功能障碍者;②存在手术治疗禁忌证者;③伴恶性肿瘤者;④既往有脑梗死、脑外伤病史者;⑤多处脑动脉瘤者。
1.3一般资料 入选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介入术的8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4例,其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49~68(57.2±2.5)岁;Hunt-Hess 分级:Ⅰ级23例,Ⅱ级13例,Ⅲ级8例;病灶位置:交通动脉瘤17例,大脑中动脉瘤10例,基底动脉瘤13例,其他4例。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48~69(56.2±2.5)岁;Hunt-Hess 分级:Ⅰ级21例,Ⅱ级14例,Ⅲ级9例;病灶位置:交通动脉瘤16例,大脑中动脉瘤11例,基底动脉瘤13例,其他4例。2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20230072)。
1.4护理方法
1.4.1对照组 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志、血压和病情变化,发生异常及时处理,维持血压在80~90/120~130 mmHg(1 mmHg=0.133 kPa)之间,若发生并发症,需及时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医师进行处理;持续给予低流量吸氧;术后头部抬高30°,预防脑水肿,并将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对昏迷者及时吸痰处理;术后术侧下肢伸直并制动24 h,限制体力活动3~4周,协助患者每间隔3 h翻身1次,预防压疮发生,待病情稳定后开展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各项护理严格按无菌原则操作,预防感染;术后叮嘱多饮水,加速造影剂排出,避免损害肾功能;术后6 h给予半流质饮食,术后48 h若无异常改为普食,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等清淡饮食为主,对昏迷或意识不清者给予静脉内营养支持;做好口腔、会阴护理,避免引发感染;在患者咳嗽、呕吐时,指导患者按压穿刺点,预防出血。
1.4.2观察组 术后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术后待患者恢复意识后,明确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并动态评估患者心理变化,满足患者正当的心理需求,向患者讲解不良心理情绪对病情康复的影响,促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引导患者家属参与心理疏导护理中,使患者感受到家人的关心和支持。②健康指导护理。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机制,说明术后的注意事项、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临床预后,并告知合理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同时对患者及家属存在的疑问,及时详细解答。③术后早期活动干预。术后制动24 h,且需长期卧床,会引起全身酸痛,甚至可能由此诱发压疮、坠积性肺炎。因此在术后制动6 h后,对穿刺侧肢体进行被动按摩,其他部位肢体进行主动运动,以小幅度活动为宜,并协助患者翻身,交替更换卧位,使髋关节保持伸直,小腿适当弯曲;术后72 h后协助患者坐立、围绕病床行走,再逐渐指导患者进行吃饭、刷牙、穿衣等生活技能的训练。④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待术后24 h生命体征平稳后,对患者触觉、视觉、听觉、感官、语言功能等进行合理刺激,并开展语言功能康复训练、肢体功能训练、日常细节功能康复训练、心理社交功能训练等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再逐渐对患者记忆能力、计算能力进行康复训练。⑤并发症预防性护理管理。a. 脑血管痉挛。术后密切观察脑血管痉挛前驱症状,如烦躁、嗜睡、多语、头痛等,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变化,避免血压异常波动,并遵医嘱给予抗脑血管痉挛药物,降低脑血管痉挛及迟发性脑梗死的发生。b. 再次破裂出血。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变化,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活动训练时尽可能力度小、幅度低,避免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造成血压骤然升高,造成再次破裂出血。c. 下肢深静脉血栓。术后30 min用沙袋压迫穿刺点,6 h后撤掉沙袋,并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波动及皮肤温度、色泽、感觉有无异常。d. 脑积水。术后密切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呕吐、头痛等症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给予降压处理,同时及时给予脑脊液置换,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e. 感染。严格探视管理,减少亲朋长期探视,采用紫外线消毒病房,定时通风换气,同时加强呼吸道管理,并指导患者进行呼吸锻炼,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及时更换敷料,以免引起穿刺部位感染。
1.5观察指标 ①比较2组护理前及出院前焦虑、抑郁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焦虑程度,包含20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焦虑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程度,包含20个条目,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焦虑越严重。②比较2组护理前及出院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认知功能、独立生活活动能力及术后恢复状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定,评分范围为0~42分,分数越高神经受损越严重。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该量表包含7个方面30个题目,总分0~30分,得分越低提示认知功能越差。独立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定,总分范围在0~100分,得分越高提示独立生活活动能力越强。术后恢复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恢复良好计为5分,轻度残疾计为4分,重度残疾计为3分,植物生存计为2分,死亡计为1分。③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脑痉挛、再次破裂出血、迟发性脑梗死等。
1.6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22.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描述采用例(%)表示,组间比较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2组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前2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均<0.05)。见表1。
表1 2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22组NIHSS、MMSE、BI评分比较 护理前2组患者NIHSS、MMSE、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前2组NIHSS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降低(P均<0.05),MMSE、BI评分均较护理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各评分改善更显著(P均<0.05)。见表2。
表2 2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患者护理前后NIHSS、MMSE、BI评分比较分)
2.32组GO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出院前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出院前GO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3 讨 论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壁相对薄弱的位置,在血流冲击下,形成一种瘤样突起,患者血压急骤升高时动脉瘤发生破裂,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该症初期症状隐匿,具有发病突然性和自发性的特点,直接对脑组织、神经及血管造成不良影响,临床预后多不良[3-5]。目前临床治疗该症主要以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栓塞术和开颅动脉瘤切除术为主,其中介入治疗的创伤性较小,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且利于术后患者早期康复,成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案,但该术式术后脑血管痉挛、迟发性脑梗死、再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风险较高[6-7]。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对术后患者开展全面的护理管理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对提高临床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范蓉[8]报道,对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叙事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实施常规护理患者[9]。
综合护理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围绕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理状况,采用系统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9]。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患者由于受突发疾病影响,丧失生活能力,心理落差较大,同时介入手术也具有一定创伤性,对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双重应激反应,因此应重视患者心理疏导,消除患者心理包袱,增强患者康复信心。同时通过健康教育指导,增强患者对自身疾病和手术治疗必要性的认知,并正确认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减少患者心理应激,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管理中。同时还可避免负性心理引发血压波动,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
有研究表示,早期康复活动训练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可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临床预后,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降低轻致残率[10]。王亚琴等[11]报道,实施导向性认知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的MMSE评分、日常生活管理评分;左颖等[12]报道,对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护理,可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神经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康复活动内容由运动单项功能主动训练为主,再逐渐过渡到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主,通过早期活动干预,不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还可提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基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通过持续、正确的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刺激患者运动通路上的神经元,调节神经元兴奋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增强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出院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BI、GOS评分高于对照组。提示相较于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进一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残疾程度。
临床研究证实,尽管颅内动脉瘤介入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手段,但鉴于其在血管内操作,仍存在较高风险性,术后易引起脑血管痉挛、脑梗死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再次破裂出血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3-14]。徐园华等[15]研究报道,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于术后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在综合护理管理中,以预防护理为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和生命体征有无异常,及时发现异常前驱症状,并采取积极干预措施,规避风险因素,及时让患者得到积极救治,以预防并发症发生,改善临床预后。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管理,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独立日常生活能力和预后质量。但由于本研究所选病例较少,干预时间较短,长期影响不明确,在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制定更规范化的干预路径。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