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治疗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2024-05-22余春四

光明中医 2024年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肢体神经功能

余春四 金 城

脑卒中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血管受损的一种疾病[1],其发病率及致残率均较高[2]。据调查,中国当前的脑卒中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的态势,尽管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该类患者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幸存患者多合并有肢体、语言以及吞咽等功能的障碍,极大地影响着其预后与日常社交[3]。数据指出,度过脑卒中急性期的患者中约有70%的患者在治疗后存在或轻或重的运动功能障碍[4],在脑卒中发病的1年后,患者的自体性恢复均已大致停滞,肢体障碍情况也渐趋稳定,有研究指出,尚未在任何动物模型中找到阻止脑卒中病灶进展的药物或者手术方式,药物治疗多发挥防复发以及提供保护等作用[5],而对于已经损耗的功能恢复作用基本为零,因此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恢复及预后至关重要[6]。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亦发布了针对成人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认为应依据脑卒中患者的受益度与耐受度来对其实施康复干预[7],其中康复训练的重中之重为肢体训练[8,9]。基于此,本研究特对脑卒中患者行康复训练治疗,旨在探究该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45~73岁;病程1~6个月;脑卒中类型:梗死22例,出血18例。观察组年龄45~75岁;病程1~6个月;脑卒中类型:梗死24例,出血16例。2组性别、年龄、脑卒中类型资料可比(P>0.05)。见表1。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例,

1.2 诊断标准根据1995年的中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大会设立的脑卒中诊断规范[10],全部患者已通过头部CT和MRI等医学影像进行确认。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生理指标稳健,没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内脏疾病,也没有感官性的言语丧失、严重的精神疾病或是认知功能的问题;患者或其亲属已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时也承诺将继续接受治疗。排除标准:非当地居民,或者无法进行跟踪;存在严重的认知功能问题、心理疾病、痴呆症以及患有听力障碍的病史;存在肝肾功能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肿瘤、呼吸功能衰退。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对照组行常规住院治疗,包括活血抗凝、神经保护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的调节,依据患者的病情,由卧位到坐位再到立位最后步行的顺序,由简单到复杂、被动到主动,循序渐进开展康复训练,1次/d,40 min/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针刺联合康复运动推拿治疗。针刺选穴:主穴(人中、双侧内关、患侧三阴交),捻转泻法进针,进针1.5~3 cm;配穴(患侧丰隆、足三里、尺泽、太冲、气海、双侧风池),平补平泻提插法进针,以肢体不自主抽动或难忍疼痛为度,躯干及头部针刺手法与主穴一致。推拿康复训练: ①头枕部:先行督脉推拿,从印堂至神庭。用双手拇指指腹交替推压5次,然后再点揉神庭至百会5次。点按四神聪5次,从阳白揉至四白左右各5次。从眼眶上缘左右,推至太阳后。拇指点揉太阳。其余四指托起头部点揉安眠。四指与拇指交替用力。②肢体:先后用拿捏法、按揉法,先患侧上肢然后患侧下肢进行治疗。沿途点按肩髃、曲池、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等相关穴位。然后用捻法治疗患侧五指5次。最后做患侧肢体的被动活动,促进康复。

1.4.2 观察指标①预后情况。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11]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受损程度呈正比;采用Rankin量表(mRS)[12]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mRS分值0~6分,得分≤2分表示神经功能优良;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价患者的吞咽功能,分值1~5分,分值越高,吞咽功能越差。②肢体功能(FM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el-Meyer运动量表(FMA)[13]评价患者的肢体功能,FMA量表包括上肢(33个条目,66分)和下肢(17个条目,34分)2个方面,总分100分,分数与肢体功能呈正比。③日常生活能力(ADL)[14]。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采用ADL评分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值与生活能力呈正比。

2 结果

2.1 预后情况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mRs、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预后评分比较 (分,

2.2 肢体功能治疗后,2组患者的上肢、下肢以及FMA总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FMA评分比较 (分,

2.3 日常生活能力治疗后,2组患者的ADL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分,

3 讨论

脑卒中为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致病机制为脑血管破裂或阻塞,血液难以进入大脑而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最终引发脑组织损伤[15]。大部分脑卒中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极大地影响着日常生活与社交,加重了家庭与社会的负担[16]。因此,临床上把脑卒中后康复干预作为促进预后的着重点。研究指出,脑卒中后损伤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临床可通过系统训练来帮助患者重建相关功能,缓解其肢体运动障碍[17]。现阶段脑卒中后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患者各方面受损的功能,并尽可能防止并发症,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活动度、语言功能、认知以及社交功能,使其能够尽快回复日常的基本自理能力,逐渐重新适应社会,减轻家庭的经济、精神负担[18]。

康复疗法可通过特定、重复的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脑功能的重建[19]。研究指出,针灸可以促进突触的重建与生长,改善脑细胞代谢,进而保护脑组织[20,21]。推拿是施术者运用推、拿、揉、拨、按等手法,借助辅助器具作用于受试者体表的局部,通过中医针灸推拿刺激经络穴位功能,并使患者局部组织接受物理刺激,产生生理改变,刺激机体神经反射,促进功能修复[22,23]。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行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推拿治疗,发现治疗1个月、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NIHSS、mRs、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提示康复治疗可帮助脑卒中患者恢复神经功能,促进预后。针灸治疗可促进患者局部经气通畅,有益于气血正常运行的恢复,进而缓解患肢的麻木、疼痛以及功能障碍;而推拿通过活动患肢关节、点穴以及放松其周缘肌肉以滋养肢体及筋脉,改善关节的活动度,防止肌肉挛缩的发生。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主要与大脑激活肌肉的协调模式失调,减弱肌肉力量,使得肢体运动的灵活性以及稳定性丧失[24]。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其FMA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提示针刺、推拿等康复训练治疗能有效促进脑细胞代谢,改善肢体功能修复,提高生活质量。究其原因,针刺能够对神经细胞产生刺激并提升肌力,有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神经兴奋度来缓解脑血管的痉挛;而推拿则利用手法作用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局部肌肉与临近血管,二者结合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改善以及日常活动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通过中医经络穴位刺激,可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改善患肢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预后,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及借鉴价值。但本研究样本数量较少,随访时间较短,后续还需要进一步延长随访时间来对康复治疗的远期疗效进行剖析。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肢体神经功能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