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丹消痤面膜对湿热瘀结型痤疮的影响*
2024-05-22李晓霞赵文杰吴育婷陈慧玲
李晓霞 赵文杰 陈 华 赵 晖 吴育婷 陈慧玲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部、胸部、背部等部位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上以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损害为特征[1]。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痤疮患者的门诊人次逐年增多,痤疮人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发病率高,在青少年中可达85%,并且部分患者持续到中年才有所缓解[2],此病病情极易反复,在皮疹消退后,炎症后色素沉着或瘢痕仍然存在,影响美观,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3]。中医学称之为“粉刺、酒刺、肺风粉刺”,湿热血瘀痰凝为痤疮主要的病因病机,治疗的重点在于清热解毒、化湿消肿、活血化瘀。为了开发及推广蒲丹消痤面膜,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医疗美容科于2018年9月—2020年9月采用蒲丹消痤面膜外敷治疗湿热瘀结型痤疮患者进行研究,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厦门市中医院医疗美容科门诊2018年9月—2020年9月收治的90例湿热瘀结型痤疮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30例。基础组年龄16~40 岁, 平均年龄 (25.50±6.91) 岁;病程0.60~9年, 平均病程 (4.21±2.47) 年。观察组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7.03±6.59)岁;病程0.50~8年,平均病程(3.79±2.38)年。对照组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7.19±7.23)岁;病程0.80~11年, 平均病程 (4.31±3.02)年。经统计学分析,3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通过厦门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项目编号:3502Z20199059)。参加本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病学》[1]中痤疮的诊断标准拟定;中医诊断及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5]中关于湿热证及血瘀证的中医诊断分型标准拟定。②年龄16~45岁。
1.3 排除标准①继发性痤疮,如化学物质、药物所致的痤疮,对本研究中所使用药物过敏者;②怀孕、意向怀孕或哺乳期妇女;③合并患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疾病者;④近1个月内参加过其他药物临床研究者;⑤治疗前2周内服用与此病相关的口服药物或接受相关外治法治疗1周者。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基础组:予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味方口服,组方如下:茵陈10 g,黄芩10 g,桃仁10 g,红花6 g,浙贝母12 g,夏枯草15 g,陈皮10 g,法半夏6 g,丹参15 g,生地黄15 g,川芎6 g,赤芍10 g,白花蛇舌草20 g,茯苓10 g,山楂20 g。日1剂,煎2遍后混合取汁300 ml,分 2 袋真空包装,早晚饭后半小时各1袋,加热温服;以上药物由厦门市中医院中药房煎药室统一安排煎药并配送。对照组:在基础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涂0.1%阿达帕林凝胶(达芙文凝胶,国药准字 H20056871,黑龙江福和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规格:0.1%),取阿达帕林凝胶适量外搽于患处,每晚1次,嘱患者在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光,次日清晨仔细清洁面部。观察组:在基础组治疗基础上加蒲丹消痤面膜(药物组成:蒲公英30 g,丹参30 g,益母草30 g,马齿苋20 g,黄柏10 g,虎杖10 g,王不留行10 g,鬼箭羽10 g),选用药物来源于厦门市中医院颗粒药房,均采用康仁堂公司提供的同一批次中药配方颗粒,并使用统一的牛皮纸真空包装袋。温水清洁患部后,用20 ml蜂蜜将药物调成糊状均匀地敷于患处(面部须避开唇部、眼部、鼻孔、耳部),用离子喷雾器(由广东银狐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FV-2101A)熏蒸20 min后用一次性洁面巾擦除面膜,清水洗净患部,1次/d。初次使用时应将少许面膜敷于上臂伸侧,30 min后清洁观察皮肤,若无红肿、瘙痒等刺激反应,即可大面积敷于患处。3组治疗期间尽量避免食用高油脂、高糖、辛辣刺激食物及饮酒,多进食瓜果蔬菜,保证排便通畅、情绪稳定以及足够的睡眠,治疗期间勿使用化妆品,且育龄期妇女须采取有效避孕措施。3组均治疗4周,治疗完成后评定疗效并继续随访3个月。
1.4.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①皮损评价:采用痤疮综合分级系统(GAGS)评分[6]进行皮损评价,具体方法是根据毛囊皮脂腺分布、密度及大概面积将好发部位分 6 个区域:Ⅰ区:前额为2分;Ⅱ区:右颊部为2分;Ⅲ区:左颊为2分;Ⅳ区:鼻部为1分;Ⅴ区:下颏区为1分;Ⅵ区:胸背部为3分。每个区域皮损分值是:0分=无皮损;1分≥1个粉刺;2分≥1个丘疹;3分≥1个脓疱;4分≥1个结节。②疗效判定标准:评分方法参照改良尼莫地平评分法,疗效指数=(治疗前GAGS积分-治疗后GAGS积分)/治疗前GAGS积分×100%;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以疗效指数所提示的情况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皮损消退,未出现新发皮损,疗效指数≥90%;显效:皮损大部分消退,未出现新发皮损,90%>疗效指数≥60%;有效:皮损部分消退,偶有少许新发皮损,60%>疗效指数≥30%;无效:皮损消退不明显,仍有新发皮损,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复发率:治疗结束后,对3组患者进行随访3个月,观察皮损复发情况,对比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皮损积分,若疗效降级则为复发。复发率=复发例数/总有效例数×100%。④安全性指标:观察3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出现面部红斑、红肿、瘙痒、刺痛或其他不适感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皮损评分治疗前,3组患者GAG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GAG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下降较基础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皮损GAGS评分比较 (分,
2.2 临床疗效基础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20/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76.67%(23/30),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基础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复发率治疗结束后3个月,基础组及对照组随访复发率分别为20.00%(4/20)和 4.35%(1/23) ,观察组无复发。观察组及对照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观察组和基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比较 (例,%)
3 讨论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人体的表皮毛囊及皮脂腺,现代医学认为雄激素分泌增加是此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雄激素可促进皮脂腺的高分泌及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过度角化,同时使皮肤定植的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等增加,以及免疫系统的改变等均可导致痤疮的发生及发展[7]。中医学认为其病机为:素体阳热旺盛,热滞肺胃两经,循经上犯于颜面、口鼻等诸阳之会,熏蒸而发为痤疮;过食肥甘厚腻、膏粱厚味之物,喜食辛辣刺激生冷之品,或荤腥发物,致使湿热聚结于肠胃,传导运化功能失司,郁而化热,湿热积滞搏结上扰颜面部而发;湿热内停,郁久化热,热灼津液,凝结为痰,湿热痰瘀互结于颜面、下颏而发,情志失调,肝气不舒,或冲任失衡,致气滞血瘀,郁而化火,痰瘀上犯颜面心胸[8]。而闽南沿海地区气候潮湿,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下,湿热体质人数日益增多,湿热瘀结证也逐渐成为该地区痤疮的主要证型。治宜清热解毒、化湿消肿、活血化瘀。
中药面膜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有治疗作用的中药组方研磨成粉末或制成膏状,调敷于面部。其优势在于药物可直接接触面部皮肤,使药物成分能够充分地透皮吸收,对面部损容性皮肤病具有直达病灶的特点,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及增加细胞携氧能力,提高组织新陈代谢等作用[9]。蒲丹消痤面膜的主要组成为蒲公英、丹参、益母草、马齿苋、黄柏、虎杖、王不留行、鬼箭羽等。本方中重用蒲公英取其清热解毒、消肿化湿散结之效,祛除湿热毒导致的气血凝滞,故为君药。丹参凉血清热、散瘀活血、除烦消痈;黄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凉血退虚热;虎杖除湿、清热、化痰解毒,并有活血散瘀之功;益母草清热解毒活血,可治疗疮痛肿毒,三药苦寒,泻火解毒、活血化瘀,共为方中臣药。王不留行活血通经、利水通淋;鬼箭羽破血消肿、散瘀止痛,共为佐使药。全方共达清热解毒、化湿消肿、活血化瘀之效。同时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中的丹参酮可以抗氧化,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免疫力,促进细胞修复与再生,且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10]。此外,丹参酮还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活性,可产生抗雄激素的作用[11]。蒲公英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常见的致病性皮肤真菌、螺旋体以及病毒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12]。黄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有明显抗炎作用,还可促进血管新生,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伤口表面肉芽生长,加速创面愈合[13]。马齿苋包括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化学成分,如脂肪酸挥发油、多糖、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能抗炎、镇痛、抑菌、修复皮肤屏障等作用[14]。虎杖具有抗菌、抗炎症及改善微循环等相关药理学作用[15]。益母草对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有明显改善作用,益母草中的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降血脂和血管调节、抑菌等多种生理活性[16]。王不留行可以舒张血管平滑肌[17]、抑制血管生成[18]及抗凝血,且与丹参配伍后有协同增效作用,作用优于单味药[19]。鬼箭羽可抑菌抗炎、活血化瘀等[20],其提取物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DTH[21]。此外,有研究表明,黄柏、丹参、蒲公英等中药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GAGS 评分均明显低于基础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基础组,表明蒲丹消痤面膜观察组与西药对照组疗效相当,联合治疗方可取得更好疗效。基础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则提示应用中医药疗法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表明, 联合治疗不仅临床疗效好,且复发率也较低。
综上所述,蒲丹消痤面膜临床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及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