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分析

2024-05-22王林林双传学

理论月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亲和力列宁意识形态

王林林 双传学

[摘 要] 意识形态思想的特定语境承载着特定的话语叙事,特定的话语叙事又寄托着特定的话语意义。批判性话语、描述性话语、能动性话语反映了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叙事风格与运思逻辑,具有叙事表达的政治性、诉说立场的人民性、叙事载体的多样化、诉诸对象的大众化等特色,担负着思想引领、理论辩护、政治整合、精神激励的叙事功能。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承接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原初理论,也启迪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未来走向:站稳话语立场,丰富话语载体,注入话语温度,留存话语张力,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影响力、感染力、包容力。

[关键词] 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亲和力

[DOI编号] 10.14180/j.cnki.1004-0544.2024.04.003

[中图分类号] A821;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544(2024)04-0023-0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对外叙事及其话语策略研究”(23CKS03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论贡献和实践要求研究”(15ZDA002)。

作者简介:王林林(1990—),女,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双传学(1967—),男,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华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话语叙事总是和社会存在交织在一起:特定的社会存在承载特定的话语叙事,特定的话语叙事反映特定的社会存在。在中世纪,“意识形态的其他一切形式——哲学、政治、法学,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它们成为神学中的科目”1,西方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话语叙事由此披上了宗教神学的“外衣”。最早提出“意识形态”这一概念的是法国启蒙学者德·特拉西。在《意识形态原理》中,他首次把意识形态定义为“以观念为研究对象的元科学”2,即观念学。这种主张理性优于信仰的观点具有反封建、反神学的政治启蒙和批判色彩,服务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现代的意识形态话语叙事便由此诞生。继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费尔巴哈的“爱”的伦理宗教观之后,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话语叙事承载着无产阶级政党的价值取向与运思逻辑,根本目的是揭露虚假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明确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最终服务于人类解放。

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不再局限于对纯粹思维的批判,而是从批判性语境转向描述性语境,再从描述性语境转向能动性语境。他在否定马赫唯心主义、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肯定“科学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叙事从激进性到渐进性、从批判性到建设性的跨越式发展。

一、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语境

“不同语境中,列宁赋予意识形态概念以不同的内涵和意象。”1列宁在批判性语境中,以否定性意义驳斥虚假的意识形态;在描述性语境中,以中性意义述说意识形态的一般性;在能动性语境中,以肯定性意义界定科学的意识形态。

(一)批判性语境:否定虚假的意识形态

特定的語境承载着特定的话语叙事,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批判性话语的叙事逻辑蕴含着“否定虚假性意识形态”的叙事内容、叙事特色、叙事效果与叙事诉求,旨在去除意识形态之弊,描绘真实的物本世界。在马克思的青年时代,从施特劳斯、赫斯到施蒂纳的整个德国哲学界都沉溺于对宗教观念的批判,他们的出发点是现实的宗教与神学,因此不可避免地把“人”的一切关系同化为“神”的关系,陷入对“法”的迷信。所以马克思在把宗教批判推向政治批判的同时,毫不掩饰地揭露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唯心主义历史观的虚假性。虚假的意识形态源于对思维独立性的盲目崇拜,其实质是在纯粹思维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现实。恩格斯在给弗兰茨·梅林的信中针对这种虚假的意识形态指出:“意识形态是由所谓的思想家通过意识、但是通过虚假的意识完成的过程。”2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精神,在否定性语境中拉开序幕,批判驳斥民粹派和马赫的唯心主义、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资本主义等虚假的意识形态。

针对米海洛夫斯基民粹派在社会学研究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党人》中展开了批判。他系统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并指出:“不能把意识形态话语演绎成纯粹的思维造物,而要从现实的依据出发确定叙事内容。”3针对马赫“物即感觉的复合的学说”4,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指出,不能因为意识形态是观念的思想就可以展开漫无边际的想象。他揭露了马赫、阿芬那留斯、彼得楚尔特之流对贝克莱经验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简单重复,系统阐释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针对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1914年列宁在《图快出丑》中指出,修正主义“是目前资产阶级影响无产阶级和腐蚀无产者的主要表现”5。他揭露了第二国际中修正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的虚假性和腐蚀性,明确了无产阶级关于人类解放的话语意图与叙事导向。针对资本主义,他指出,意识形态源于特定阶级的政治诉求,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表面扮演着牧师的角色,实则行使着刽子手的职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民主平等实质是虚伪的、专属于少数富人的,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的利益、剥削者的利益”6。列宁对种种虚假性意识形态的剖析是在批判性语境中展开的,具有明显的否定性叙事倾向。

(二)描述性语境:把握意识形态的一般性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描述性话语叙事逻辑是在中立性语境中出场的,蕴含着关于“意识形态一般性”的叙事特色与表达倾向。叙事立场中立,意味着悬搁明显的褒贬扬抑色彩,使意识形态概念本身清晰地显现出来。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辩证地分析了黑格尔在国家和市民社会关系中的唯心主义观点,纠正了逻辑观念和现实事物之间的颠倒关系,扯掉了黑格尔哲学唯心主义的神秘面纱。《德意志意识形态》在揭示社会物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的过程中,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并站在中立客观的立场上,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物质行动的产物,认为其具体表现为“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1。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中立性意义上的意识形态话语,他在批判主观社会学创始人米海洛夫斯基的唯心主义观点时,指出“当他们还局限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即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社会关系)时,他们不能发现各国社会现象中的重复性和常规性”2。在此,列宁把思想的社会关系与由意识形成的社会关系相类比,反映了意识形态是物质基础上的思想观念总和的马克思主义观点。他还引用马克思的原话“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3,论证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与主要范畴。这里的意识形态是具体的、客观的、真实的思想形态,在话语叙述中,列宁没有掺杂任何其他的情感导向与褒贬评价,始终保持中立的话语立场,传递意识形态概念的一般属性。

(三)能动性语境:界定科学的意识形态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话语叙事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诉求决定了意识形态必然会走出纯粹的理论批判而转向实践运动。由此,意识形态不再被简单抽象化为“神秘”“虚假”的代名词,而是从一个否定性的、中立性的概念,转向被赋予更多肯定性意义的概念。列宁在批判切尔诺夫、波格丹诺夫相对主义的诡辩论时,以“科学的意识形态”界分辩证唯物主义与相对主义的话语区别,指出“科学的意识形态(例如不同于宗教的意识形态)都和客观真理、绝对自然相符合”4,在此列宁从哲学视角出发明确赋予了意识形态肯定性的内涵。无论是否定性的批判,还是肯定性的诠释,列宁关于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都不是孤立地展开的,而是同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发展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其话语叙事的主体是“人”,话语叙事的导向是“人的解放”,这充分体现了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关怀以及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注。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不仅需要军事武装力量,还需要思想精神武器,以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意识形态的积极能动性。1908年列宁在回应马赫主义者“经验一元论”时,指出要从马克思的客观真理出发,不能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出任何宽容的让步,“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5。在这里,列宁不再笼统地描述意识形态的一般性,而是赋予意识形态鲜明的政治属性,充分肯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所展现出的积极性、自觉性、能动性,实现了意识形态从批判性话语到功能性话语的现实转向。

二、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特色

(一)话语表达的政治性

政治属性是意识形态话语的根本属性。列宁指出,“在经验批判主义认识论的烦琐语句后面,不能不看到哲学上的党派斗争”6,唯灵论者、感觉论者、实在论者等玩弄着“中间派”“调和派”的把戏,事实上却在向唯心主义靠拢。意识形态话语承载着党性与非党性的哲学派别与叙事导向,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固有本性,“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7,是政治属性的升华。哲学上的派别斗争、党性斗争“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1。非阶级或者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不同阶级属性的意识形态站在不同的话语立场上,为不同的阶级利益辩护。政治目标是意识形态话语叙事重点关注的对象,列宁在系统阐释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关于共产主义政治目标“第一阶段”“高级阶段”的划分后,把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并指明“它们是共产主义在经济上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2。不同于乌托邦式的幻想,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的叙事不是孤立地展开的,而是与未来社会的现实发展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实现了话语叙事现实性与目标性的辩证统一。

(二)诉说立场的人民性

意识形态思想话语叙事的政治优势在于掌握人民群众,诉说人民利益,表达人民诉求,站稳人民立场。历史的思想和活动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活动,针对鲍威尔把历史看成自我意识的工具,把人民群众当作消极被动因素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正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创造了一切历史。单凭思想什么也实现不了,思想要想实现自身,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體地位。1919年列宁在《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时指出,“把千百万劳动群众组织起来,这是革命最有利的条件,这是革命取得胜利的最深的泉源”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否贯彻到人民群众的思想中,唤起人民群众的热情,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取决于话语表达的立场与导向。“俄共 (布) 接手掌握国家政权时,苏俄处于严重的饥荒之中”4,面临的主要困难来自经济方面。因此,对产品的生产和分配实行最严格的计算与监督,提高劳动生产率,消除饥荒,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是苏维埃政权当时的主要任务。但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军团叛乱,三年的国内战争引起了小农经济者的极大不满。于是1921年列宁在《论粮食税》中要求,“必须立刻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5。不同于立宪民主党人的空词与谎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政权积极回应人民的现实诉求,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维护人民的切身利益,由此凸显出人民主体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立场导向。

(三)叙事载体的多样化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6问题的尖锐性在于,仅凭经济斗争和工人运动无法建构起独立的思想理论体系,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向。只有借助多样化的叙事载体,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灌输、渗透到工人运动的全过程,才能实现科学理论的指导,发挥先进战士的作用。1918年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文献》中特别强调灌输对发挥自觉能动作用,实现革命胜利的重要意义:在克伦斯基、阿夫克森齐耶夫维护地主土地占有制,甚至逮捕土地委员会委员的复杂历史背景下,“灌输到广大人民群众意识中去的这个政策,‘政权归苏维埃这个口号,使我们能够在十月间在彼得堡十分容易地取得了胜利”7。科学理论的灌输离不开多样化的叙事载体,列宁通过传单、报刊、小册子等宣传媒介,传递与表达无产阶级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理论导向。传单包括中央委员会日志、公报之类的文件,简明扼要、目标明确、易携带散发,是灌输、传递意识形态话语的便捷媒介。《告俄国无产阶级书》是列宁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第一份传单,发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独立运动的先声。报刊是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主要载体,包括《火星报》《前进报》《无产者报》《新生活报》等,不断满足着日益壮大的无产阶级队伍的理论需要。小册子是报刊的有效补充媒介,在地方党政力量比较分散,不足以承担刊发机关报任务的时刻,工会小册子就可以充当报刊的角色,发挥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效应。

(四)传播对象的大众化

批判的武器代替不了武器的批判,理论一旦掌握群众,便会彰显出强大的物质力量。意识形态话语的叙事力与表达力离不开受众的接受度,只有使意识形态贴近日常、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远离空洞、远离抽象、远离晦涩,才能说服、感染、教化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传播对象的大众化,扩大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力。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在致阿尔诺德·卢格的信中就明确提出过,“少发些不着边际的空论,少唱些高调,少来些自我欣赏,多说些明确的意见,多注意一些具体的事实,多提供一些实际的知识”1。1918年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中指出,当时的报纸很少注意工厂、农村、连队的日常生活,而这里创造的新事物又最多,且生动、有趣,最容易打动人民群众。结果就是,老一套的政治空谈占的篇幅太多了,而关于新生活的建设、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方面的内容占的篇幅太少了。因此,应当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生动事例与典型故事教育群众。如果总是止步于重复晦涩难懂的政治阐释,痴迷于泛泛的、学究式的议论,就很难贴近人民群众,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列宁指出,应“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的议论。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2。这些措施旨在实现意识形态话语传播对象的大众化。

三、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功能

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自觉性、能动性,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担负着思想引领、理论辩护、政治整合、精神激励的功能。

(一)思想引领功能

领导权问题是列宁意识形态思想话语叙事的核心问题,如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能领导无产阶级运动,即便有再强的叙事能力,也难以激发无产者的革命热情。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李卜克内西把研究、宣传、组织视为实现意识形态思想引领功能的主要理论工作,认为“不做上述理论工作,便不能当思想领导者”3。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者的任务是要做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者,领导无产阶级进行现实斗争”4。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思想引领功能具体体现在革命方向引导、政治观点教导、思想理论指导等方面,并贯穿了无产阶级革命、建设的全过程。他通过传单、报刊、小册子、杜马讲坛等话语媒介,借助秘密宣传、组织内部宣传、公开宣传、日常宣传等形式,涤荡了党内的机会主义、修正主义、无政府主义沉渣,捍卫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他在批判、肃清各种错误思潮的同时,为无产阶级政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引领工人运动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从自发走向自觉,从革命走向胜利。

(二)理论辩护功能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5,列宁意识形态思想话语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论战中发挥着理论辩护的功能,旨在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政治目标。革命初期,自由主义民粹派在先进工人和知识分子中影响甚广,并利用合法刊物攻击马克思主义,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1895年列宁建立了彼得堡工人解放斗争协会,与俄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并着手批判米海洛夫斯基、斯科沃尔佐夫的民粹主义、“合法马克思主义”,努力消除其负面影响。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建党时期,经济主义思潮又在党内占据上风,一些党员开始迷恋工人运动的自发性,醉心于经济斗争,这成为提高政党政治觉悟的又一障碍。列宁坚决反对经济派的庸俗改良主义观点,在《俄国社会民主党人抗议书》中严厉声讨、驳斥了经济派的错误思想,指出必须把政治斗争放在首要位置。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孟什维克的“取消派”,布尔什维克的“召回派”,以及各种各样的马赫主义、修正主义、机会主义思潮泛滥,歪曲马克思主义成为时髦。为了捍卫马克思主义原理,回击修正主义等思潮,列宁在1910—1914年写了《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的几个特点》《卡尔·马克思》等著作,向党内还原了马克思主义的真实话语。十月革命胜利后,孟什维克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以俄国缺乏客观经济前提为借口,否定俄国革命的必要性,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迂腐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为此,1923年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运用革命辩证法批驳了苏汉诺夫等人的错误观点,论证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必要性。

(三)政治整合功能

意识形态的整合主要是对社会利益、社会思潮的多元整合。整合“是一个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排列组合求得最优解的过程”1,通过规整、融合、引导不同的价值、观点、利益,发挥着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的作用。革命时期,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的整合功能主要体现为在人民主体利益的诉求下最大限度地动员和整合一切力量,争取胜利。1912年,列宁在《论政治路线》中批判尼·尼科林的机会主义思想时指出,“建立新俄国的理想,只有代表真正存在的、受生活条件的驱使而朝着一定方向行动的阶级的利益,才不是空想”2。历史事实证明,正是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列宁领导无产阶级激发了工人的革命热情,实现了十月革命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新政权。随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备发展经济的专业知识与基本素养的人员极度匮乏,利用资本主义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问题在于,当时苏俄的一些共产主义者不能理解向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的必要性,认为这是对社会主义的背叛。1921年在《论统一的经济计划》中,列宁批评了不向资产阶级专家学习的错误言论,要求共产党员“要对科学和技术专家(正如俄共党纲所说的那样,‘他们大多必然浸透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和习惯)采取异常慎重和灵活的态度,要向他们学习”3。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之所以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魅力与世界意义,主要就在于其自身的包容性、延展性,能够发挥政治整合功能,吸收借鉴不同历史文明的优秀成果。

(四)精神激励功能

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承载着无产阶级的价值诉求与现实关怀,旨在从能动性语境中激发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引导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发挥着精神激励的能动作用。政治上的乌托邦是一种不以社会力量为依托,不以阶级政治发展为支撑的空想。它在给人描绘美好蓝图的时候,也丝毫不顾及理想的现实可能性。列宁在戳破“民粹派”“劳动派”不通过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的乌托邦幻想时,也为工人运动指明了现实方向。理想不是美化现实的词句,共产主义是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要经过长期的、艰難的、顽强的阶级斗争”4。他告诫工农群众要立足现实,做好长期的革命斗争准备。他还指出,斗争过程虽然曲折,但未来的前途是光明的,只有工人政党才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夺取政权并引导全体人民走向社会主义”5。列宁鼓舞人心的话语,赋予革命在即的广大无产阶级坚定的政治决心与勇气。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仍然坚持人民主体的话语立场,积极吸纳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国家计算与监督,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规定社会公职人员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定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如实报告工作情况。这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建设积极性,捍卫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总是饱含充沛的革命热情和暖心的情感温度,发挥着政治动员与精神激励的能动作用。

四、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启示

列宁意识形态话语叙事在回溯经典马克思主义原初理论的同时,也能为我们当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启发。

(一)站稳话语立场,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

“特定的話语体系是否有力量,既离不开形式意义上符号系统的呈现与表征,也离不开特定思想观念和价值体系的灌注与支撑。”1意识形态通过一定的话语体系得以传递,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亲和力,在根本上要站稳人民主体的话语立场与坚持人民主体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贴近人民群众。1922年列宁在《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中指出:“具有优秀精神品质的是少数人,而决定历史结局的却是广大群众。”2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要由群众来评价、由实践来检验”3,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人民主体话语说到底是“为什么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顺民心、解民情、领民意,回应人民现实诉求,保障人民利益。要在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亲和力。

(二)丰富话语载体,扩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中提出过著名的“5W”大众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何种载体”“对谁说”“产生什么效果”。他强调,话语主体所要呈现给受众客体的内容、思想、价值,需要借助一定的话语载体才能取得良好的影响效果。列宁是积极开展工人运动的政治家,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家,他借助传单、报刊、小册子、选举运动、杜马讲坛等丰富的话语载体,扩大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无产阶级中的影响力,引导工人运动从自发走向自觉。在当下,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在发展演变,社会信息的话语载体、传播方式也在悄然变化。这些转变在为主流意识形态扩展影响空间的同时,也为多元化社会思潮提供了“温床”。各种思想相互激荡、交流、交融,势必会挑战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力。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丰富马克思主义话语载体,拓展主流媒体的宣传路径。与传统话语载体相比,互联网作为新兴的第四媒介,具有流量大、受众广、开放度高、交互性强的特点。借助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数字杂志、数字媒体、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开展意识形态宣传工作,可以有效消解话语的时空界限,有效拓展话语覆盖的受众面,从而扩大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

(三)提高话语温度,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话语是思想与情感的载体,提高话语温度,才能以情动人,富有感染力。在这个问题上列宁提出过明确的要求:少发些政治空谈、学究式评论,多谈些实际,贴近生活,“用现实生活各个方面存在的生动具体的事例和典型来教育群众”4。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富有感情的语言才能打动和感化人心”5。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最富有感情的语言莫过于身边的日常生活话语。一方面,要贴近日常生活,注入烟火气息,少些晦涩,多些直白,少些空谈,多些实际,以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日常话语说服人心。另一方面,要贴近人民群众,为话语增添温暖人心的情感温度。人民是意识形态的基础、底座、根基,人民支持、认可、接受,意识形态才有表达力、生命力、感染力。要以诚心诚意的实际话、推心置腹的心里话、嘘寒问暖的贴心话,关心百姓疾苦,回应百姓呼声,解决百姓难题,满足百姓诉求,只有这样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化人心,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感染力。

(四)把握话语张力,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力

意识形态大众化的过程实质是话语内蕴的解释力、说服力得以实现的过程。话语效力依赖本身的内在张力,是否能够在一元主导下兼容并包,是否能够在和而不同下相互补充,是能否占取意识形态主阵地,夺取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关键所在。意识形态问题属于思想理论问题,不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制干预。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适当留存话语张力,彰显包容空间,才能不断提升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包容力、生命力。新时代彰显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包容力,一方面要处理好“一与多”的辩证关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主导的同时,兼容并包。1918年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的几个提纲》中,要求全党要乐于吸取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并把学习的内容凝练为一个公式,即“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①,生动地诠释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整合吸收他国文化精华的内在张力。另一方面,要处理好内与外的辩证关系,在吸收他国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也要注重本国文化的海外宣传,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国际化进程。

总而言之,意识形态理论已随着历史发展走向深处,唯有找准历史评价尺度,才能使理论更好贴近现实,实现意识形态话语叙事批判性与建设性的内在统一。从话语叙事视角出发,分析列宁意识形态思想的表达特色及内在脉络,澄清科学社会主义的叙事取向与运思逻辑,有助于破解意识形态谜题,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责任编辑   罗雨泽

The Discourse Narrative Analysis of Lenins Ideological Thought

Wang Linlin     Shuang Chuanxue

[Abstract] The specific context of ideological thought carries a specific discourse narrative that inherits a specific discourse connotation. The critical discourse, the descriptive discourse and the initiative discourse reflect the narrative style and the logic of thinking of Lenins ideological thought. Characterized by political narrative expression, the peoples nature of the narrative position,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e narrative carrier,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object of appeal, they have the narrative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guidance, theoretical defense, political integration, and spiritual motivation. The discourse narrative of Lenins ideological thought inherits the original ideological theory of Marx and Engels, and enlightens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Marxism: to stand firm in the position of discourse, enrich the carrier of discourse, inject the temperature of discourse, and retain the tension of discourse, which can strengthen the affinity, influence, appeal and tolerance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Marxism.

[Keywords] Lenin; ideology; discourse narrative; affinity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62页。

2李馨宇:《回归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实践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32—33页。

1杨荣刚、俞良早:《列宁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多维阐释与理论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年第2期。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2页。

3孟宪平:《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思想的话语叙事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1期。

4《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7页。

5《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94页。

6《列宁全集》第3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6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6页。

2《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

3《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页。

4《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6页。

5《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03—104页。

6《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0页。

7《列宁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73页。

1《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40页。

2《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页。

3《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09页。

4俞良早:《苏俄时期列宁重视改善人民生活的思想与实践》,《科学社会主义》2020年第2期。

5《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00页。

6《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2页。

7《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3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3页。

2《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3页。

3《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9页。

4《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8頁。

5《列宁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1徐艳玲、张光哲:《列宁意识形态功能思想的生成动因、内容特色及当代价值》,《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4期。

2《列宁全集》第2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0页。

3《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2页。

4《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36页。

5《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31页。

1陈春英:《当代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的历史意识:价值、内涵和现实表征》,《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3期。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79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7页。

4《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73页。

5王朝庆、宋进:《“不忘初心”话语蕴含的辩证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9年第4期。

1《列宁专题文集 论社会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1—382页。

猜你喜欢

亲和力列宁意识形态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
高端访谈节目如何提升亲和力探索
列宁晚年意识形态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新闻话语分析与意识形态
亲和力在播音主持中的作用探究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
将亲和力应用于播音主持中的方法探讨
民意调查:列宁和斯大林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