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盤西化(上)
2024-05-22王五一
王五一
文化,作為一個群落的性格,不是一天煉成的,也不是一天可以改變、可以消滅的。社會建築,也有質量差異,衡量社會建築的質量,也有兩個基本衡量標準:團結與效率。團結,就是一個社會建築的堅固度;效率,就是一個社會建築的居住實用效果。
在列強面前一敗再敗,遂使中國人起了一個念頭:師夷以制夷。
師夷的思路越來越寬,終而至於有了“全盤西化”的呼聲。
有人鼓吹全盤西化,也有人批判全盤西化,鼓吹派與批判派,爭了一百年,雖沒爭出個根本勝負,話風上,批判派占了上風,證據是,這“全盤西化”如今已成了一頂學術帽子,可以用來直接扣人,一句“你這是全盤西化”,就構成一種實際的辯論力。
這個風頭格局的形成,其實與全盤西化論的歷史實效——能否救國,並無關係,鼓吹派之所以理虧,主要是其話說得不圓。“全”者,全面覆蓋一絲不漏之所謂也,“化”者,徹頭徹尾徹裡徹外之所謂也,兩個字合起來,那不就是要把中國變成美國、法國,把中國人變成美國人、法國人嘛,這話擺上桌面,誰能接受,誰敢接受?如此話說不圓,既經不起推敲,也就經不起詰難,所以,百年來除了陳序經者流少數幾位敢於明火持杖,全盤西化派的聲音並不大。
聲音不大,勢力卻是很大;口頭上不是主流,實際上則是絕對的主流,尤其是近四十年來。相反,那些批判派人士,看上去話說得挺順,手裡拿著“全盤西化”的帽子扣了這個扣那個,但實際上卻是在學術末流的地位上艱難掙扎。到今天中國的各個大學去看看,那些真心批判全盤西化者,哪個有好日子過?相反,若能在西化上玩出花樣來,例如,喊句“民主是個好東西”一類口號,一個學術癟三,也可以輕易登上學術高位。
鼓吹派,認為西方的東西樣樣都比我們好而鼓吹之,如胡適所言“我們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質機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並且道德不如人,知識不如人,文學不如人,音樂不如人,藝術不如人,身體不如人。”所以,要全盤西化。批判派,則認為西方的東西並不都好,我們的東西並不都壞,要各自“精華”“糟粕”一番才對,所以不能全盤。
兩派之爭,只在優劣之辨上費口舌。化哪些,多大盤,蓋依優劣之辨的結論而定。如果結論是全優而無一劣,那就應當全盤西化,言外之意,西化,想化就可以化,不存在可行性問題,按魯迅的“拿來主義”,人家有好東西,拿來就是了嘛。
可是如果想拿卻拿不來呢?似乎沒人理會這層理兒。
當中國的主流知識界置可行性分析於不顧,僅僅根據優劣分析而推動著中國往全盤西化的路上一條路走到黑時,其動機實在可疑——真有這麼傻嗎?
在歷史風浪中周旋的一些政治人物,可沒有這麼傻,他們懂得可行性的道理,並且,從可行性分析中發現了自己的商機。他們既不鼓吹,也不批判,他們“不爭論”。他們知道,西化,不是一點不能化,只是沒法“全盤”,而那些垂手可化的要素,實際上就是一個個的政治套利機會。於是,政客們持著“先化起來再說”“能化多少化多少”的戰略,把這些套利機會一個個先實現掉了。伴隨著此類“投機西化派”的政治腰包在一次次歷史大套利中越來越肥、其頭上的政治光環在一次次歷史大套利中越來越光彩奪目,中華民族的列車則終於被那個不可化的要素卡在了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荒郊野地裡,全盤西化運動以半盤西化的結果告終,國家走入死胡同。
為了說明這個道理,我們來打個比方。有一個村莊,甲村,它想把本村的莊稼地由旱地改為水田,實現“全盤水田化”。村人為此展開討論,討論的焦點只一個:水田旱田,孰優孰劣。討論熱烈充分,結論清晰明確:水田較之旱田,產量番兩番,經濟效益翻三番。村人的邏輯是,只要證明了水優旱劣,全盤水田化就有了充足理由。於是,全盤水田化運動便開始了——挖掉旱田,建起圍堰,通上水渠,然後,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什麼?水。直到此時,村人才發現,本村無水——河流引不來水,地下挖不出水,下雨存不住水,總之是無水。結果,水田沒搞成,旱田也回不去了。全盤水田化運動變成了半盤水田化運動。
這個“半盤”,可不是半水半旱、水旱兼具、取長補短的意思,而是半途而廢、進退維谷、倒霉完蛋的意思。
用這個比方來喻寓中國的西化運動,甚是恰當,其中“水”之所喻,尤為貼切。水指什麼?文化!
甲村的全盤水田化運動,踢到的鐵板是水;中國的全盤西化運動,踢到的鐵板是文化。化科學、化教育、化報紙、化議會、化市場、化自由、化民主、化制度、化政策、化學術……,似乎是無所不能化,只有文化這玩意兒不是說拿就能拿來,說化就能化的。
西洋的文化土壤若搬不來,僅把生長其上的那些“上層建築”裁到我們自己的文化土壤上,都是瞎化,假化,空化,半途而廢的化,自找倒霉的化。
馬克思有“經濟基礎—上層建築”理論,在下有“文化基礎—上層建築”理論。社會建築,馬克思認為經濟是基礎,我認為文化是基礎。馬克思認為文化是上層建築,我認為文化是社會地基。我還用過“鞋—腳”喻——文化是腳,其他社會要素都是鞋,鞋服從腳,不可能讓腳服從鞋。
試圖把兩個不一樣的東西變成一樣的東西,這叫“化”。
試圖把兩個制度不一樣的國家變成制度一樣的國家,是為“化制度”,其難度,如同讓兩個穿戴不一樣的人穿戴一樣,容易得很。
試圖把兩個文化不一樣的民族變成文化一樣的民族,是為“化文化”,其難度,如同把兩個性格不一樣的人變成性格一樣的人,難如登天!
而中國的西化運動,置這最難的一化、最關鍵的一化、最根本的一化、萬化之化於不顧,卻摁著其他那些容易化的東西一路化了開去,想想這是一種多麼卑鄙的政治套利勾當。而當今中國青年卻把此類政治投機商當作西化運動的戰士人物去尊崇。
文化,作為一個群落的性格,不是一天煉成的,也不是一天可以改變、可以消滅的。為什麼文化是基礎?為什麼文化是腳?頑固性,長期性,穩定性,就這三句話。為什麼其他社會要素,制度、政策、學術、觀念、乃至意識形態等等,都是鞋?因為,這些東西說變就可以變的。社會系統的構造原理,與世間萬事萬物的構造道理一樣,只能讓可變的去適用不可變的,所以,文化決定一切,所以,文化是基礎。
到馬路上走走看,一排排大樓,有質量差異,有好大樓,有差大樓。什麼樣的大樓是好大樓,什麼樣的大樓是差大樓?兩個基本衡量標準:堅固度與居住效果。社會建築,也有質量差異,衡量社會建築的質量,也有兩個基本衡量標準:團結與效率。團結,就是一個社會建築的堅固度;效率,就是一個社會建築的居住實用效果。
人們可能正是看到了西洋國家既比我們團結也比我們高效,才想“全盤”一下子的,那好,現在,我們手上有了“團結”與“效率”這兩個質量標準,就好進一步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