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加速拉拢日菲对抗中国

2024-05-22郭安平

雷锋·强军号 2024年5期
关键词:盟友菲律宾南海

郭安平

2024年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访问美国并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从军事、经济等多个领域深化日美同盟,进一步为日本军事松绑,谋求两国所谓“全球伙伴”关系。不仅如此,两国还极力渲染阵营对抗,拉拢部分亚太国家搞“小圈子”,企图通过制造紧张搅乱亚太进而谋取私利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

美日同盟关系全面升级

岸田访美期间,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吹嘘两国之间的同盟是“印太地区和平、安全与繁荣的基石”,强调《日美安保条约》在双边关系中的核心支柱作用,并对《日美安保条约》进行了“60余年来最大规模的升级”,决定完善同盟无缝协调的机制保障,推动军事同盟关系不斷深化。相关举措包括,自卫队新设“统合司令部”,驻日美军司令部升格重组,加强情报共享与基地建设,增强西南地区侦察、火力、后勤等力量部署,拓展“美日+”多边合作,等等。

这其中,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是重中之重。当前,驻日美军的指挥调动由美军印太司令部负责,驻日美军司令部的职权仅限于指导美日联合演训、协调《日美地位协定》的运用等。调整之后,美方将赋予驻日美军司令部更多权限,指挥官的军衔也将由之前的三星上将提升至四星上将。在日本今年底设立统一指挥陆海空自卫队的“统合司令部”之后,这两个机构将能够以对等身份直接协调并共享信息。

此外,访问期间,美日双方还就防卫装备合作达成一系列协议。双方将为两国国防工业合作设立专门论坛,由美国防部和日防卫省共同领导,负责明确双方防卫产业合作的优先领域,推动日美联合生产导弹、共同维护美前沿部署舰机。联合声明中明确指出双方将在建设低轨道卫星网、拦截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强化美日澳在无人僚机上的技术合作等方面提升合作水平。

美日同盟本就是冷战产物,此次升级同盟关系,美国的底层逻辑中依旧充斥着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日本拥有地处“第一岛链”的先天地缘优势,有维护美制舰机的丰富经验和较强的工业产能。热衷于大国竞争的美国,也乐于把日本打造成其介入地区事务的“桥头堡”,一旦亚太地区发生情况,美国无需大幅增加投入,借力日本即可维持驻日美军的出动率和武器装备库存水平。未来,随着美日同盟的性质逐渐从防御为主变为攻守兼备,日本自卫队在美日联合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而日本方面则企图倚仗美国的拉拢和默许,以“小步快跑”的方式不断突破和平宪法与“专守防卫”原则限制。岸田政府上台以来,大幅调整安保政策、逐年增加防卫预算、不断放宽武器出口限制、谋求突破性军力发展等动作层出不穷。随着美国对日本的依赖加深、纵容加剧,日本真有可能摆脱战后体制束缚,成为真正的“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

不论怎样粉饰包装,美日强化同盟关系,本质上是构建封闭排他的小集团,结果只会加剧阵营对抗,推高冲突风险,威胁地区和平稳定。日美吹嘘双方同盟关系“提升至前所未有水平”,实则该同盟对地区安全稳定的负面影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国际社会应予以高度警惕。

菲律宾成为美日“新宠”

在美国推进“印太战略”军事化进程中,同中国存在领土和海洋权益争端的菲律宾日益受到美国的重视。菲前总统阿基诺三世执政时期,美国幕后操纵南海仲裁案这一政治闹剧,为菲方的主权声索提供所谓“法理依据”。菲现任总统马科斯上台后,美国又极力拉拢,加强两国安全合作,具体动作包括美国新获得菲4处军事基地使用权、制定《双边防务指针》、重启在南海联合巡航、扩大联合军演规模和范围等等。美国及其盟友还加紧在南海周边部署军力,多次举行军演,以所谓“安全承诺”向菲方释放错误信号。

在美国的撮合下,美国、日本、菲律宾领导人在岸田访美期间举行首次三边峰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所谓“华盛顿-东京-马尼拉轴心”日益成形。其中,通过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等方式推进防务合作,备受地区国家关注。美国总统拜登甚至叫嚣,在南海对菲律宾飞机、船只或武装部队的任何攻击都会触发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其在南海问题上对菲律宾安全承诺清晰化态势日益明显。

不仅如此,菲律宾还成为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军力部署调整的重要支点。美日菲三边峰会期间,美军披露了在菲律宾吕宋岛北部部署中程导弹发射系统的消息。虽然美方称这是为了配合美菲“盾牌-24”联合演习,但这毕竟是冷战结束后首次向亚洲部署中导系统,将对亚太地区战略平衡产生极其负面的影响,严重恶化地区安全形势。有分析人士将之与冷战时期的“古巴导弹危机”相提并论,也并不是故意炒热度那么简单。

美军此次在菲律宾部署的中程导弹发射系统被称为“堤丰”,配备新一代陆基“战斧”巡航导弹和“标准-6”导弹。前者最大射程1800千米,可携带核弹头;后者最大射程370千米,可用于攻击多种目标。美国出动C-17运输机耗时15小时、横跨1.2万公里,将“堤丰”由本土投送到菲律宾,战术上的意图是检验该系统的全球快速部署能力,但在战略层面上,则是要增强自身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能力,加强对中国的围堵遏制。近年来,从推动萨德入韩,到向日本部署“爱国者”导弹、出售“战斧”导弹,再到此次在菲律宾部署“堤丰”,美国正逐渐将所谓“第一岛链”打造成一条名副其实的“导弹链”。

与此同时,日本与菲律宾之间的军事勾连也在不断加速,除了为菲律宾提供军事援助外,日本还将与菲律宾签署《互惠准入协定》,为自卫队进驻菲律宾扫清障碍,也为配合美所谓“印太战略”、搅乱南海局势找到新的立足点。种种迹象表明,菲律宾已成为美日搅乱地区安全局势的重要棋子。

在此基础上,美国还在推动美日菲、美日澳菲、美日韩菲等小多边合作机制,妄图通过这些双边、三边、四边机制框架之间的融合,实现盟伴关系的网络化、机制化、联动化,增强其在亚太地区军事体系的韧性。

需要提醒菲律宾的是,“堤丰”的到来,只会进一步破坏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正如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前驻白宫记者威廉·琼斯所说,美国能提供给菲律宾的只有枪,没有奶油。菲律宾执意将自己彻底绑在美国的战车上,注定害人害己。

搞“小圈子”没有出路

美国加速拉拢日菲两国,根本的目的还是为了和中国搞所谓的“大国竞争”。然而,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持续延宕的情况下,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显得异常珍贵。美方有关行径严重威胁地区国家安全,严重破坏地区和平稳定,必将遭到中方和地区国家的坚决反制。

当前,亚太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帶,维护这一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不仅符合地区国家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发展。美国炒作的话题,无论是台海还是南海,都不过是其为一己私利绑架盟友、搅乱局势的借口。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来干涉。美日菲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均向中方作出过郑重承诺。中方要求相关国家信守承诺,立即停止干涉中国内政,停止破坏地区和平稳定,有着充分的法理依据和道义支撑。中国人民解放军将一如既往,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坚定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多年来,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一直致力于以对话谈判解决南海问题。200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通过谈判达成《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签署的首份政治文件,是中国睦邻友好的集中体现、合作共赢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积极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不断取得阶段性进展,希望为把南海建设成和平合作之海提供制度保障。菲方蓄意挑衅、蓄谋炒作,美国等域外国家怂恿挑唆、煽风拱火,二者勾结起来不断导致事态升级,显然不利于“准则”的早日达成,也不符合地区国家的愿望。

事实上,美国兜售所谓“共同防御”、拼凑军事同盟网络背后,关心的并不是盟友的安全利益,而是通过贩卖“安全焦虑”让盟友对其产生更深的“安全依赖”。为了换取美国的所谓防务承诺,美国盟友不仅要允许美国在本国部署兵力、建设军事基地,还要承担巨额费用。从乌克兰危机升级,到朝鲜半岛紧张加剧,再到南海局势升温,事实一再证明,美国的煽风点火、挑动对抗只会点燃和激化地区紧张局势或引发冲突,并不会给盟友带来安全。正如英国政治评论人士伊恩·马丁所形容的那样,无法自主、不敢自主的“盟友”只能永远“生活在一个帝国的阴影之下”。

中方一贯认为,任何国家间的防务合作都不应针对其他特定国家,都不应损害地区和平稳定。美国拉拢盟友搞针对中方的“小圈子”,甚至拿触发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威胁、胁迫中方,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极为危险的。亚太地区是和平发展的高地,不应成为大国博弈的棋局。希望美方作出正确抉择,与中方相向而行,在亚太实现良性互动,放弃搞排斥对方的小圈子,不要胁迫地区国家选边站队,停止损害中国战略安全利益,停止破坏地区来之不易的和平稳定。

4月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时强调,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继续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而不应该走回头路。习主席提出中美关系要以和为贵、以稳为重、以信为本。然而,美国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其并没有坚守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反而不断折腾挑事,这并不利于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长此以往,“旧金山愿景”离“实景”也将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吴维满)

猜你喜欢

盟友菲律宾南海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7.0级强震袭击菲律宾
南海明珠
冬天的盟友
北海北、南海南
好好玩创意营盟友唯我独尊
是对手,更是盟友
好好玩创意营 盟友唯我独尊
南海的虎斑贝
菲律宾・邦板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