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
2024-05-22李雪王娜
李雪 王娜
3月22日,山东淄博职业学院大三学生王轩明收到第三家企业的聘用意向书。
王轩明的许多同学也早已被企业“预订”。他所在的中德智能制造学院,是淄博职业学院与德国莱茵科斯特公司联合打造的二级学院。
近年来,淄博持续推进校城融合战略、科教赋能行动,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无缝衔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加强交流合作,拓宽学习世界先进制造技术的通道
“没想到中国制造业有这么大的规模,智能化程度这样先进。”参观淄柴动力有限公司核心零部件生产车间时,来自德国巴伐利亚技术学院的技术员弗莱德利希有感而发。
3月17日至27日,巴伐利亚技术学院16名技术人员来到淄博,进行为期10天的深入交流,参观了淄博中学、新华医疗、淄柴公司、淄博职业学院及莱茵科斯特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巴伐利亚技术学院是一所在机电一体化领域有良好声誉的职教机构,2023年,该学院与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机电一体化技术员联合培养协议,联合培养符合智能制造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拓宽了中国学生到德国学习先进制造技术的通道,为职教领域融合发展创造了机遇。
“德国制造闻名世界,这次德国技术员专程来访,对我们来说是一种认可和肯定。”在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东海看来,这次活动展现了真实生动的中国制造情景,将对促进校企合作、促进德国职教精髓有效落地带来帮助。
淄柴动力专注于船用发动机的制造生产,新推出的氣体发动机减碳效果显著,这离不开莱茵科斯特培养的技术人才。淄柴动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亦强表示,去年莱茵科斯特为公司培养了50名技术能手,他们动手能力强,能有效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今年将继续培养300名技术能手充实到企业各岗位。
努力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的职教体系
这次到访淄博的巴伐利亚技术学院技术人员,介绍了德国职教育才用才现状。在德国的制造企业,有大批活跃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员,他们是工程师和工人之间强有力的“纽带”。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职教人才的培养力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人才”二字,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完善工作机制保障、改善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作出部署,作为制造大国,我国正加速“引育人才”“用好人才”。
莱茵科斯特是一家致力于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服务的高科技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创新潜力100强企业。莱茵科斯特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培体系,以产—学—研—金—服—用“六位一体”的模式,搭建“人才培养+人才发展”数智信息库,打通人才与企业的需求通道。
2019年,莱茵科斯特与淄博职业学院开始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企业负责实训,校方负责理论和知识培养,在技术创新、教学资源等多领域开展联建。目前,淄博职业学院已为淄博等全国多座城市以及国际500强企业输送近百名人才。目前,已有数十万技能人才在莱茵科斯特“智能人才银行”孵化成长。
这是淄博积极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的一个缩影。作为老工业城市,淄博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迫切。职教与普教相互融通,才能使学生成才路径更宽广。淄博努力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高度契合的职教体系,让技能人才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德国巴伐利亚技术学院技术人员在淄柴动力参观。
淄博每年面向社会培训职业技能人才超10万人次
2016年,淄博在山东省率先实施校城融合战略,建立地方与高校人才共建共享机制,高标准规划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在淄博高新区的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学员们正在学习操作基于数字孪生应用技术的智能制造设备。“这些设备非常先进。”山东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智说,“我们的目标是提供‘人才+技术+管理+咨询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破解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难题,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示范基地由淄博高新区、西门子工业软件、莱茵科斯特三方共建,总投资21.1亿元,最大培训容量达5000人。“淄博市和高新区政府对项目非常支持,用地和基建设施都由政府提供,我们负责整体规划和运营。目前项目进展顺利,一期已建成投入使用。”崔智说。
为充分发挥基地的产教融合示范作用,淄博将基地纳入市级公共实训基地,推动职业院校、企业入驻基地,开展实习实训。基地与香港理工大学等41所院校结成合作伙伴,与西门子、德国帕德博恩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索实施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全链条式融合发展新路径。
目前,淄博已打造产教联合体16个,组建职业教育集团19家,每年面向社会培训职业技能人才超过10万人次;与驻淄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320余个,带动研发投入11亿元,科技转化产出2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