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创新: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
2024-05-21高钰
高钰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使命。20 世纪七八十年代,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客观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最大程度地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力量,为中国之后数十年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展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对比来看,两者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战略布局一脉相承,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理论内涵更加丰富、理论视野更加宽广、理论体系更加成熟,实现了对“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创新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习近平;中国共产党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6-0921(2024)02-0080-13
〔作者〕高 钰,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三研究部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0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首先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①。2015 年,习近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这一重大理论创新进行了发展和完善。“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两者形式相近、目标相同,都在关键历史节点上解答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前者为后者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后者实现了对前者的创新性突破,两者共同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之中。
一、邓小平与“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其中,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了很多深入思考。在国民经济调整过程中,邓小平清醒地意识到,在百废待兴的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无法达到同一时期世界现代化水平的,只能在现有国情基础上建立起水平较低的现代化。由此,他本着低调务实的态度,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
“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形成有一个过程。1979 年3 月21 日,邓小平在会见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团长马尔科姆·麦克唐纳时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① 3 月23 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将这一概念简化为“中国式的现代化”,明确指出:“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② 此后,邓小平多次混合使用“ 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 和“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两个概念, 比如: 1979 年12 月6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③ 1980 年1 月1 日,他在新年茶话会上讲:“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④ 但毋庸置疑的是,两个概念的内涵实质是相同的,都是指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⑤
“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提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客观现实在思想理论中的反映。这一概念由“中国式”和“现代化”(或“四个现代化”) 两部分组成,以下从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中国式”就是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中国式”的提法主要是区别于国际上通用的现代化标准而提出的。1964 年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曾代表党宣布,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并在党内进一步说明这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就是到20 世纪末。⑥ 1975 年,邓小平重提这一时间表,号召全党把握大局,依照“两步走”的设想,到20 世纪末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20 世纪70 年代末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有限,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国际意义上的现代化目标脱离客观实际,成为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邓小平在首次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概念时便向英国客人解释道:“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① 邓小平清醒地认识到,到20 世纪末,中国的人均收入不可能追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必须客观地认识这一事实,并以此为依据确定中国现代化的标准。1979 年10 月4 日,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② 但是,标准的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这也是邓小平政治智慧的体现。他指出:“讲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概念,就是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达到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③ 标准的降低并不意味着中国发展的放缓,“我们的目标没有放弃,只是我们吸取和总结了经验教训,更加量力而行了。欲速则不达,步子稳妥一些,也许速度更快一些”④。
“中国式”的提法更是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的。1983 年,邓小平在同北京科学技术政策讨论会外籍专家谈话时指出:“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⑤这一论述深刻点明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依据中国实际情况的现代化。马克思指出:“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历史地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⑥ 在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的中国,最主要的实际情况就是“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⑦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30 多年的建设,按照绝对量来说,中国的钢产量、煤产量、粮食产量、棉花产量均处世界前列,但是按照人口平均计算,生产和国民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大多数国家,全国有八亿的农民人口,有两亿的劳动力需要安排工作。⑧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现在“几亿人口搞饭吃,粮食问题还没有真正过关。我们钢铁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只有国外先进水平的几十分之一。新兴工业的差距就更大了”⑨。在国情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 小康社会”。“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诗经·大雅·民劳》),小康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追求目标。邓小平巧妙地将“小康”作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并以此为基点确定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1979 年12 月6 日,他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明确提出“小康之家”概念,指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① 后来,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又将这一目标调整为800~1000 美元,“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②。
(二)“现代化”或“四个现代化”更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发展目标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中国式的现代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四个现代化”概念的延续和继承。“现代化”这一词语来源于西方“modern?ization”的汉译。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现代化社会基本等同于资本主义社会。19 世纪末“现代化”一词传入中国,彼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在国际社会上饱受欺凌,现代化的词义就同“西化”“欧化”基本相近,内含有进步、改革、发展等积极意义,反映出早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渴望发展的朴素愿望。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开始逐步使用“现代化”概念。1938 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③,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首先将“现代化”概念主要运用于军事领域。党的七大提出“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④,此后工业化成为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方向,“现代化”概念逐渐向“工业化”靠近并在一定的语境中通用。随着对党的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也在深化。1954 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概念,首次将“现代化”概念拓展到“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⑤四个方面,并在1964 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为“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⑥。至此,“现代化”概念完成了初步的中国本土化,“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理论基础逐渐形成。但是,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遭受严重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正式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进一步继承了中国共产党“四个现代化”和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目标,并使现代化的内涵更符合中国实际。
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扭转“文化大革命”以来经济发展困境的概念,展现出很强的经济属性。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没有这一条,再吹牛也没有用。”① 现代化归根到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升是现代化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提出要根据新的历史条件“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②,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并进一步擘画了经济发展的路线图,即“三步走”发展战略。1980 年1 月16 日,他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初步提出“两步走”③的发展战略后,用接近一年的时间亲自调查研究和逐省算账,最终在1981 年正式提出“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④的发展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展,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其概括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一九八〇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⑤ 在“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引导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明确了发展步骤,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根本上扭转了经济发展困境。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⑥ 一个新的概念往往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实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之后数十年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性指引;反映出实事求是的方法理论在党内重新占据主导,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被重新确立起来;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出中国人民改善生活条件的迫切愿望,最大程度地凝聚起全党、全国人民共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信心和力量。
二、习近平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在国际上,中国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有实力、有底气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与之相对,西方现代化模式局限性越来越明显,世界迫切需要一条突破和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道路。为进一步引导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同样有一个过程。早在2015 年10 月29 日,习近平便从“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角度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① 五年后,2020 年10 月29 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正式作出了“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的战略判断,并初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③。随后,习近平开始大量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概念。2021 年,“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得到集中阐发。这一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未来的中国该往何处去?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该往何处去?这些重大问题已经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道难题。习近平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用“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这些问题。2021 年7 月1 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提出,100 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④,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使之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具有方向性的重要概念。在这前后,习近平开始集中思考并多次阐发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理论内涵。他在2021 年1 月11 日举办的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⑤;2021年8 月17 日他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讲话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⑥;2022 年7 月27 日他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①;等等。最终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完整、全面、深刻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总体目标等。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指出:“我们提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从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变化出发,经过审时度势、科学判断、深入思考提出来的。”② 从国内社会看,新时代十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形成超四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增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在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这些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严峻,这些问题成为实现中国现代化必须啃的“硬骨头”。从世界发展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蔓延,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加脆弱,一些国家经济停滞不前,出现全球范围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持续增大。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尽管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复杂变化,但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系统把握、充分发挥我国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和超大规模内需市场等优势需要提出完整的发展理论。因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概念。
(一)“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体系完整、内涵丰富,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实际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指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③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形成了基于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内涵丰富: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现有14 亿人口,超过了现在主要的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团结和带领14 亿人口共同迈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兼具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挑战。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和西方现代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即使中国人口规模巨大,仍然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反对两极分化,追求共同富裕。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我国追求的现代化既要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又坚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四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目的是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五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現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掠夺式、战争式发展老路,中国式现代化坚定地站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一边,用自身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一条康庄大道。
(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目标明确,是具有科学战略筹划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指出:“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要有全局观,在整体推进中实现重点突破,以重点突破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跃升,朝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① 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安排,“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②,补足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最后一块拼图,完整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时间表。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从而形成了对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完整理论认识。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保证和制度基础;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立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的必然选择;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必要手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保障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举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努力为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为世界带来新机遇、展现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的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厘清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战略安排,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① 这一事业体现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吸收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展现出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理论和实践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既切合中国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也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国要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三、“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继承与创新
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②。从“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正确认识客观实际基础上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既一脉相承,又实现了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性发展。
(一)“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均是在关键历史节点回应国家发展方向重大问题而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伟大历史转折的时候提出的。这一时期,党刚刚重新确立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能否实现现代化已经超出经济范畴而成为关乎国家发展路径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深刻指出:“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③ 然而,“文化大革命”结束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人民生活水平亟待改善,“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①。全党、全社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来统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适时而出。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同样是在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提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球治理格局深刻变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如何洞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确把握新征程上新的战略机遇,正确解决中国改革的深层次矛盾,为世界发展注入中国力量、贡献中国智慧, 同样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重大理论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新动力,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理论和实践创新作出新贡献。
其次,“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均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在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后,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将他最初考虑向全党公布, 指出:“ 过去搞民主革命, 要适合中国情况”,“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條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② 这些论述十分明确地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要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贫穷落后的客观实际,他告诫全党、全国人民:“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③ 他还实事求是地认识到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优势,向全党鼓劲说:“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些。我们的方针是大量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甚至资金,这样做可能快一些。而且,我们还要善于吸收,善于使用,善于管理。但这一切都需要学习,我们有信心,我们可以学会。”④
“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提出同样遵循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进行了深入总结,向全党介绍了提出这一概念的初衷:“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⑤ 这些论述同样指出了实事求是地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性。习近平还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不仅符合中国国情更是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指出:“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⑥,“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①。
最后,“中国式的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在战略布局上前后相继。“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两大概念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但其理论内涵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指的就是要建成“小康之家”,而“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是在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邓小平用“小康”来诠释中国式的现代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增添了一个目标,使之更加亲和可感。同时,邓小平也提出了更为长远的战略布局,1987 年4 月30 日他在会见外宾时完整地阐述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在20 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后,“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②。
从“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延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任务而提出的,其战略安排是在“三步走”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前20 年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③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提前了15 年并提出再奋斗15 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不难发现,“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中的战略安排就是对“第三步”中后30 年的细化分解和重大突破,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上前后相继。
(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指出:“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④ 由于所属历史条件的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式的现代化”有了创新性发展。
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更加丰富。由于所处的历史时代不同,“中国式的现代化”概念更侧重于从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技这“四个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当时提出“小康社会”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尚缺乏坚实的现实基础。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是经历了40 多年的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发展后逐渐丰富和完善的,其理论内涵涵盖了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五个方面的中国特色,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五个重大原则,以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本质要求,等等,显然相较于“中国式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概念的理论内涵更加丰富。
其次,“ 中国式现代化” 的理论视野更加宽广。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一概念更强调如何在认识和尊重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迅速提升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国家综合实力。而“中国式现代化”概念不仅注重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注重中国在推动现代化进程中能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多发展机遇。习近平多次在国际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其进行了阐释。比如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不断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提供更多机遇。”① 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他提出:“坚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继续同世界特别是亚太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② 2022 年12 月9 日习近平在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中国新发展为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各国提供新机遇。”③ 这些讲话表明,现在的中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高度的历史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视野更加宽广。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善。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初衷是反对急躁冒进,确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目标;反对照搬西方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一概念的理论体系更多侧重原则性和方向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成熟,“中国式的现代化”也逐渐淡出中国的政治话语体系。相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其理论体系也更加完善。其一,“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基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其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基础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实践探索,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成功实践。习近平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① 在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其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中还包括了对未来风险挑战的初步判断。对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挑战,习近平进行了前瞻性的论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許多未知领域”,“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② 为此,习近平还深刻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并特别强调“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③。
总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以求的目标。无论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还是“中国式现代化”,两者都共同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中。习近平指出,“要把党的创新理论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要善于运用这一思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强化政治领导,丰富战略支撑,拓展实践路径,破解发展难题,激发动力活力,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优势更加彰显、前景更加光明”。④ 新时代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一定会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伟大业绩。
(责任编辑 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