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老说我没有节奏感?!

2024-05-21兔大力

艺术启蒙 2024年3期
关键词:张弛节奏感唱片

兔大力

现在请回忆一下,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评价:

A.希望你下次朗读课文时,更流畅一些

B.这歌你唱得不错,就是都没唱到拍上

C.你做广播体操时动作没做错,但体态像是漏气的迎宾人偶

如果有2-3条中选,那我想评价你的人并没有什么恶意,他们只是想表达“你没有节奏感”的意思。如果你朗读的内容是完整的,没有五音不全的烦恼,体操动作也做得大差不差,但就是不够“准确”,这是怎么回事呢?

千万别以为只有唱歌跳舞才考验我们的节奏感,事实上,几乎万事万物都有节奏。那位在数学方面超厉害的莱布尼茨曾赞叹“宇宙是一片大和谐”,他真的很有见地——星球的运转、四季的更迭、昼夜的交替、山峦的起伏、潮水的涨落、雷电的配合……这是大自然的节奏;心脏的跳动、呼吸的交替、肌肉的张弛、情绪的收放……这是我们身体的节奏;科技的更新、商品的流通、城市的运转……这是社会的节奏。一切都在有节奏地进行,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

那艺术中的节奏,是怎么回事呢?除了音乐之外,绘画、诗歌等也有节奏吗?

为唱片封面作画的画家得有很强的节奏感吧?对啦!这位约瑟夫·阿尔伯斯虽然二十岁时才开始画人生的第一幅画,但他确实从很小就开始喜欢巴赫协奏曲,着迷于各式各样的节奏。考虑到这是打击乐的唱片,你是不是觉得画面上的大方块像大鼓,小方块像踩镲,大圆像圆号,小圆像双簧管?

强弱、长短、快慢、力度、幅度、层次、虚实、粗细、浓淡、疏密……虽然艺术节奏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都指向了“情感的起伏”。这些情感来源于创作者,最终投射到我们身上,所以我们听到喜欢的歌,看到喜欢的动画片时,会不由得受到情感的触动。

那么有人问演唱、朗诵或绘画有没有节奏感,到底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不妨先来看看几张黑胶唱片的封面。

无论图形的数量是多还是少,摆放方式都是很重要的。能否在表意丰富的前提下,达成各部分的统一和协调,是决定它有没有节奏感的重要因素。一言以蔽之,就是:

整体有大势,

细节存变化!

艺术作品中,单一的创作手法会令人昏昏欲睡;变化过多、过于强烈或混乱,又会令人抓不到重点。当我们欣赏那些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时会发现,无论一首乐曲中间有多少强弱高低的变化,我们总能找到主旋律;而一幅画无论媒介如何,总是有主构图和主色调。

还是没太听明白?再来一起念两首诗词吧!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两首诗词都是寓情于景的佳篇,前者像高亢激越的老者,后者却如活泼恬淡的少女。即使不了解诗词创作的具体因由,我们也能从韵律上感受到诗人和词人的情感。

古诗由四言演化出五言,再到七言,后来又出现了词,音节的变化越丰富,越给人跌宕起伏、頓挫错落的感觉。但无论如何发展,总有字数、平仄、押韵的基本要求,万变不离其宗。

艺术中充满节奏,生活亦如此。“欲快先慢”“欲速则不达”不就是鼓励我们张弛有度地生活吗?

猜你喜欢

张弛节奏感唱片
Effect of laser focus in two-color synthesized waveform on generation of soft x-ray high harmonics
On-surface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carbyne-like nanostructures with sp-carbon
大自然的唱片
CIT十周年纪念唱片预告与简介
“种”珍珠真神奇
坏唱片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Tracking the Moisture Sources of an Extreme Precipitation Event in Shandong,China in July 2007:A Computational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