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看形势的经典
2024-05-21张兴德
张兴德
用唯物辩证法看形势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重要思想方法之一。这不仅表现在毛泽东的重要讲话和理论著作中,也体现在他的诗词之中。本文介绍的两首诗词,就是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形势的经典作品。一首是1929年秋写的《清平乐·蒋桂战争》,另一首是1962年末写的《七律·冬云》。两首诗词看起来毫无关联,却有许多共同点:在思想上,都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想分析形势,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对敌斗争必胜的信念;在艺术上,都是从平易见精深,晓畅明白、意境开阔、巧用对比。让我们分别欣赏一下。
《清平乐·蒋桂战争》的哲理内涵
这首词作内涵丰富,是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形势的范例。其是对正在“合作”的军阀必然重新开战这一科学预见的记录,更是对“工农武装割据”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文学表述。全词如下: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
乍读,上阕无疑是揭露、谴责、抨击军阀混战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洒向人间都是怨”,一句极为形象、深刻地概括了军阀混战对神州大地的破坏之广、之深,并巧用典故,预言军阀混战是“一枕黄粱再现”,军阀之间的“胜利”是暂时的,不会有好结果;下阕,描述和赞扬了红军开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壮举,“红旗跃过汀江”“分田分地真忙”,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红军创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的喜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溢其中。
这样解读自然不错(这是许多毛泽东诗词解读的书籍中共同的理解)。然而,笔者反复深入研究后,发现透过表面描写,探寻背后的故事,就能更深地体会到这首词的哲理思想。这首词1962年和其他4首词在《人民文学》杂志发表时,毛泽东有一段很重要的说明:“這些词是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一年在马背上哼成的。文采不佳,却反映了那个时期革命人民群众和革命战士们的心情舒快状态,作为史料,是可以的。”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史料呢?
1928年前后,全国革命形势处于低潮时期。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队伍辗转到井冈山,根据地初创不久,敌人先后进行3次“会剿”,井冈山革命斗争出现了一时的困难,一些人对中国革命前途产生悲观思想,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在这个严峻时刻,毛泽东先后写出《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篇光辉著作,运用唯物辩证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特殊矛盾,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人们的疑虑和关切。他明确指出中国革命虽然看似处于低潮,但孕育着革命高潮的到来。“全国是布满了干柴”,中国革命处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乐观形势。
1928年10月,毛泽东对国内形势分析指出:“国民党新军阀蒋桂冯阎四派,在北京天津没有打下以前,有一个对张作霖的临时的团结。北京天津打下以后,这个团结立即解散,变为四派内部激烈斗争的局面。”他预言:“蒋桂两派且在酝酿战争中。”“我们只须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果然,1929年春,蒋桂战争(蒋介石和广西军阀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爆发。5月,广东军阀陈济棠又与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发生粤桂战争。蒋桂战争、粤桂战争的爆发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在客观上也为红军发展、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军阀混战之机,毛泽东率部离开井冈山,1929年3月,红军由江西进入福建西部,占领长汀。五六月间,3次占领龙岩,9月占领上杭,建立闽西革命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将以井冈山为根据地的武装割据推向一个新阶段。蒋桂战争的爆发证实了毛泽东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判断形势的科学预见。这首《清平乐·蒋桂战争》正是这段历史的记录,其理论价值和史料价值即在于此。只有把毛泽东当年的重要论述和这首词结合起来赏析,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词中洋溢的革命乐观主义从何而来!
现在回头再细品此词会发现,上下两阕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上阕内容,不仅仅是谴责军阀混战,更隐喻了军阀混战实际上为红军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军阀间的分裂和战争,削弱了白色政权的统治势力。因此,小地方红色政权得以乘时产生出来。”一切事物无不具有两重性。这首词运用辩证法思想,分析了军阀混战的两重性:一方面给人民造成巨大灾难,怨声鼎沸;另一方面,对红军来说,正是发展和壮大的大好良机,正如下阕“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就描绘了红军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群众欢迎,踊跃参军闹革命的喜人景象。整首词反映了毛泽东的这种辩证法思想,这也是蕴含在诗词之中的重要思想,只有全面了解这首词所反映的“史料”,才能全面理解全词含蓄蕴藉的内涵。
这首词犹如一幅鲜亮明丽的图画,也似一曲响遏行云的交响乐。其用生动事实,形象地证明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理论,是对“红旗到底打得多久”最生动有力的回答,是对那些对革命抱有悲观看法的人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这也是我们初步理解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生动教材。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泽东热情洋溢地指出:“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我们把上述这段话语同这首词联系起来品读,感悟它们的内在联系,深悟其中反映的重要史实,对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提出的观察问题的思想方法,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法思想会有更深的理解。
从艺术上讲,这首词也有许多可取之处。纵观全诗,晓畅明白,通俗易懂。1959年夏,毛泽东在庐山同梅白谈诗时指出:“从平易见精深,这样的诗才是中国格律诗的精品。”毛泽东的许多诗词就是如此,意境深远,含蓄蕴藉,如果精读细读,每一遍都会有新解。意境开阔,气势恢宏。上阕,“重开战”,点明军阀混战连年不断,指出时间的跨度。“都是怨”,是讲军阀内战遍布祖国大地,即地域广度。短短几句,就把长期以来军阀内战的危害、规模、影响展现出来。“一枕黄粱再现”,承前启后,揭示了混战的军阀是短命的,暗示了革命高潮就要来到。下阕紧接上阕,“跃过”“直下”极富表现力,把红军发展的迅速和气势表现出来。接下来的“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把群众参与革命的胜利喜悦、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巧用对比,色彩鲜明。上阕写军阀混战,下阕写红军发展,一个“人间都是怨”,一个是“分田分地真忙”,一个是“黄粱梦”,一个是“收拾金瓯”,革命前途无限。用词准确生动,用典深入浅出又恰到好处。全篇字字珠玑,一字不可易。
《七律·冬云》的辩证法意蕴
毛泽东在1962年12月创作的《七律·冬云》,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可圈可点。全诗如下: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抗战胜利之时,毛泽东曾在重庆为现代诗人徐迟题词“诗言志”。这是他所写诗词的一大特点。因此,深入解读毛泽东诗词,必须准确地了解和把握其写作的具体时间、地点、时代背景等。笔者近查 《毛泽东年谱》,对毛泽东1962年12月的行程及写作《七律·冬云》的前后背景有了大致了解:
其一,此诗的写作地点。毛泽东当时不在北京,而是在上海待了半个多月。其二,此诗的写作时间。应是12月25日夜和26日凌晨之间。《年谱》明确记载,(26日)早晨7时毛泽东批示林克,“下午印五十份,于6时前交我为盼”。其三,此诗的写作缘由。毛泽东写诗那天上海是否有大雪加凌厉的北风,虽无准确记录可查,但上海的冬天肯定不同于北方,不会有像诗中所写的那样的恶劣天气。查看《年谱》,毛泽东写这首诗前后的一些主要活动和关注点,是在研究国内外形势。可以断定,这首诗不是风雪交加下的见景生情之作,也不是单为歌颂人民的革命坚定性,而是有明确所指的。1962年末,我国农业生产开始回升,国家财政实现收支平衡,城乡人民生活状况开始好转,但经济困难只是刚迈过谷底,调整和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仍然很重。同时,对在美国和苏联支持下引發的中国周边的一连串问题,分别采取不同方针、策略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维护了国家的领土完整和安全。10月,还实施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军事政治斗争。但从整个国内外形势看依然面临很多困难,赫鲁晓夫集团及其追随者加紧了反华步伐,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面对这样的形势,需要正确认识、回答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以便统一思想。从《年谱》中可以看出,12月26日前后,毛泽东的主要注意力放在同赫鲁晓夫集团反华势力作斗争上。他先后修改、定稿并发表首篇反击文章《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对我们的共同敌人》,同时组织有关人员修改并定稿由邓小平主持起草的《陶里亚蒂同志同我们的分歧》。了解和掌握当时的国内外背景,是解读《七律·冬云》的起点。
这首诗是用辩证法思想分析判断形势、正确认识革命队伍中出现分化的杰作,哲理意蕴已远超出写作的具体指向和时代局限。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冬云笼罩,大雪纷飞,万花零落,诗的开头就通过严寒天气给人以肃穆、严峻、压抑之感。同样是“雪”,不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心旷神怡,也不是“雪里行军情更迫”的豪壮潇洒。“万花纷谢一时稀”,是自然界的一种状态,也是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状况的写照。紧接着,“高天滚滚寒流急”,让人联想到,这是从西伯利亚而来的凛冽寒风,直奔中国大地。其所指,不言自明。从行文看,紧扣主题“冬云”。就在这样一个极端恶劣、酷寒的时刻,作者笔锋一转,出现第四句“大地微微暖气吹”,改变了全诗的意境。前3句营造的恶劣环境——乌云压顶,大雪纷纷,百花凋零,寒风劲吹,正是为了衬托和表达“大地微微暖气吹”。只有伟大的革命家才有这样的先知先觉,从酷寒严冬中看到了春天的脚步。讲的虽是自然界现象,更是一种政治隐喻——这是革命家和哲人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辩证、科学认识时局后作出的杰出判断!后来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完全证明了毛泽东这个判断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这种判断和认识(不仅表现在这首诗中,当时毛泽东在不同场合还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对于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正确认识当时看似孤立的严峻形势,统一步调,树立信心,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起了很大作用。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这是诗中很重要的两句,可以说是“诗眼”,是紧扣前4句发出的心声,表达了诗人藐视敌人的大无畏精神!笔者认为,这里的“虎豹”和“熊罴”都有特指,前者指“纸老虎”美帝国主义及其跟随者;“熊罴”特指“北极熊”(中国人私下对苏联的称呼,他们也以此自喻),代指赫鲁晓夫集团。这两句诗,是针对特定的国际背景和赫鲁晓夫等人反华谬论的有力回击。从句式看,是标准的对偶;从语势看,则是“进一层”的递进关系。一个“独有”,含蓄地表达了之前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战胜“虎豹”的过程和气概。另一个“更无”,尽显对赫鲁晓夫反华行径的蔑视!紧接着,“梅花欢喜满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前半句是对梅花的赞美,承接“大地微微暖气吹”,呼应首联“万花纷谢一时稀”,喻指天气再寒冷、风雪再大,却对梅花无可奈何。同时,又与“苍蝇”作对比,“梅花”象征坚定的革命者,而那些经不住冰雪的“苍蝇”则指形形色色的不坚定分子,这里主要指那些迫于压力,放弃马列主义原则,跟着赫鲁晓夫指挥棒转的国家。
而诗人之所以有这样的表述和隐喻,从世界观上讲,是他头脑中有这样一条重要的革命哲理:寒流一来,形形色色的“苍蝇”,投降的投降,叛变的叛变,当逃兵的当逃兵,本不足为奇,这是革命过程中的必然,但真正的革命者一定要有清醒认识,面对革命洪流中一时出现的逆流,要像傲雪梅花那样,当反潮流的英雄。这被中国革命战争时期的大量事实证明过,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也是如此,现在仍是如此。一个坚定的革命者,必须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七律·冬云》在艺术上也有许多突出特点。这首诗无一句政治口号和术语,而是运用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和景观,或作比喻,或用象征,各有明确所指。浅显易懂而又哲理深邃。全诗巧妙运用赋、比、兴和对比等诗词表现手法。对比鲜明,对仗工整。“雪压冬云”对“万花纷谢”,“高天”对“大地”,“寒流”对“暖气”,“虎豹”对“熊罴”,“梅花”对“苍蝇”,可谓浑然天成,精当贴切,寓意深刻。此诗还可谓是巧用议论的典范。全诗犹如一篇结构严谨的议论文,警句迭出,特别是后4句,用了比拟,更加强了议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每句话都是哲理经典名句,使之有永久诵读流传的魅力。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