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光怪陆离的世界
2024-05-20荣康康
荣康康
探馆掠影
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保罗·克利用色彩表达出情绪,也用色彩表达出诗意。在这里,你可以看见毕加索忧郁、灰暗的蓝色时期,具有强烈反差的玫瑰时期,笔下人物变成简单的几何集合体的立体主义时期,以及在传统中极力打破透视法的新古典时期。最后,在马蒂斯慵懒诗意的画作中,结束这场光怪陆离的艺术之旅。
这是一个被现代主义冲击的午后,我走出展馆的时候已经饥肠辘辘。三个小时,从塞尚开始,行至最爱的马蒂斯,最后在剪纸画像的注视下,完成了这场酣畅淋漓的洗涤。
与看传统的绘画不同,看现代主义的作品必须带着想象力,不断打破固有的思想和视角,欣赏着怪异的美感。在这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夸张却和谐的线条,还有分割但却浑然天成的画面,甚至有些画作简单到像是儿童所绘,极为纯朴直观。
当这些画作在我的视野中出现的时候,我有些茫然,我没办法说它不美,但我仍旧被过去的审美观裹挟。我变得很想搞懂它,于是在昏暗的场馆中,我边走边仔细观看那些被射灯照亮的画作,偶尔看完转身,发现四周空无一人,只有我和这些上百年前的作品互相对视。我为享受这样私密的时间而动容,它们带着故事,穿过岁月,来到了我的面前。
看保罗·克利的画,像是走进了孩子的世界,那些涂鸦和简笔画,是透过他的眼睛转换后的表达。而他一系列人物画像元素的作品,无一不在体现着他的想象力和向内求索的部分,同时又凸显着他对简洁的追求。保罗·克利是一个话少的人,比起与人高谈阔论,也许他更喜欢待在自己的世界里,与自己交流,然后通过笔触描绘在画布上。
这位曾经的小提琴手在他的画中也加入了很多音乐元素,从画作《孩童游戏》中可窥视一二。保罗·克利在灵动的线条中镶嵌明亮的黄色和红色,那线条与色块的组合好似在他手下变动节奏,整幅画像是一首跳动的乐曲。
这样一个充满童心和乐于思索的人即使在生命后期饱受病痛折磨,他展现出来的画作也是充满希望的,像充满生机的花草、动物,阳光下嬉戏的孩童……心中有爱,希望不灭。
随着时间线推进,毕加索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在我眼前一一铺开,艺术在他这里走上了完全未知的方向,谁又能想到,一个十五六岁就震惊学院派画界的天才少年,会在不久后彻底抛弃传统,开创了异世界呢。
接收到了非洲等部落文化的艺术冲击后,狭长脸庞的木雕,高耸锋利的鼻梁,硕大的眼眶全都影响着毕加索的画作。他笔下的人物完全脱离了学院派,打破了传统的写实。带着不属于那个时期的风格,一场毕加索风暴席卷而来。
喜欢创作肖像画的毕加索在和另一位立体主义艺术家布拉克达成共识后,合成立体主义风格诞生。画作由画的部分和拼贴的材料组成,层层叠加,元素拼接,绘画的历史又一次被推进和刷新。
虽然不同的时代事件和人生体验让毕加索的艺术风格产生过短暂的变化,但总体而言,毕加索的一生是以革命之势席卷艺术史的一生,他独特而又标新立异的风格极具开创性和引领性,仿佛他有一双能阅读历史进程的眼。我惊叹于画作还能有这样前所未有且难以想象的呈现,突破永远是热爱刺激的勇敢者的游戏。
走过长长的阶梯,我瞥见了路尽头墙上的马蒂斯简介。没办法掩饰惊喜,告别了身后那些有些晦涩的画作,我投入了一片色彩和光亮中,那是不需要被震撼也不需要费力去理解的存在,一股缓慢的松弛感已经在我身体里蔓延。
马蒂斯的画里总是带着让人愉悦和放松的元素,他喜欢画房间的一角,喜欢画窗户和窗外的海,喜欢画植物和屋内的静物摆件。有时候色彩淡淡的,流畅自然到像是画布本来就该是这样的底色;有时候热烈冲突,但却又十分融合。如果说通过作品能够窥见艺术家的精神世界,那么马蒂斯一定是一个非常温柔的人,因为他所看重的都是那些平常微小却会让人感觉温馨美好的瞬间。
以大胆的红色布景,用简单的线条画出静物轮廓,以相近的褐色粉色填充部分,又用了跳跃的绿色黄色凸显,看似杂乱却有序。人物的姿势和所处的环境都很慵懒,仿佛闻到了水果的香甜气味,听到了缓缓流淌的爵士乐,这大概就是弥漫着愉悦多巴胺的午后休憩时光。
以剪纸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是一个偶然,但却也开启了他不能长时间站立作画后的另一种艺术人生。为了剪出色彩鲜活艳丽的作品,马蒂斯亲自动手,染出自己所需的纸,靠在床上不停地剪。这位老人以永不停歇的创造力和灵感支撑,用漫长的拼贴过程消磨最后的时光。
在画纸上贴上各色剪纸,简单的女人画像,簇拥的植物像是她身体衍生的一部分,这个时期马蒂斯有了更简洁、更多留白的表达。化繁为简,返璞归真好像是大艺术家们在晚期不约而同的选择,又或是历经千帆后的云淡风轻。
我想这就是这些伟大的艺术家的相似之处,对于艺术永远是求进的,或者是在挑战过去的自己,或者是绽放出新的生命,这些留下的作品也成为载体,窥见了天才的才华横溢,窥见了人生的起伏转折,也让我思考艺术的本质。
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也不只是小众的,它与哲学相通,与生活相通。艺术品都是结合着现实,也结合着个人的思考和观念的,观看艺术品的我们是需要带着眼睛和头脑去触碰的。
我还是坚信很多年前看装置展覽时的想法,当时的我虽懵懂、不解,但我告诉自己,多看、多感受,就算现在没什么感觉也别担心,好的东西总会给你留下些什么。这一次我也这样告诉自己,记住现在所获得的灵感和感受,记录下暂时不能理解的部分,期待着在未来可能会存在的那一点触动和心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