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和科技将成为中国汽车的标签
2024-05-19
采访:王选政李杰
编辑:李杰李叶
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副总裁、总设计师、小鹏汽车造型中心总经理。拥有海外留学经验及15年工业设计领域工作和管理经验。所设计的产品多次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中国红星奖金奖,山东省省长杯金奖,广东省省长杯钻石奖及金奖,德国红点奖,iF奖和IDEA奖等国内外著名工业设计奖。拥有专利上百项。获得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8年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小鹏汇天,担任小鹏汇天总设计师,负责公司产品总体设计工作。2023年担任小鹏汽车造型设计中心总经理,目前已带领团队完成了旅航者T1飞行汽车,旅航者X1飞行汽车,以及小鹏汇天最新的飞行汽车是X3陆地航母等多款飞行汽车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设计》:请结合您的教育背景、从业经历、兴趣爱好谈谈为什么从事汽车设计。
王谭:我在国外学习工业设计的交通工具方向,回国之后先创业做了设计公司,后为了梦想和对创新的追求,做了飞行器行业,所以说,我首先做的交通工具是飞行器。后来何小鹏找我一起来做小鵬汽车,就开始做汽车设计。我的爱好非常广泛,最大的爱好有两个,一个是飞直升机,另一个是音乐。
我觉得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总要有一个自由的释放。我喜欢前瞻、前卫的设计风格,这让人很兴奋。
《设计》:如果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概括2023年的中国汽车设计,会是什么?
王谭:2023年我觉得可以用“启示录”一词来总结。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高地上的西方友商们对中国的汽车设计持有一种不特别积极正面的态度,但从2023年开始,大家审视中国汽车设计的眼光变了,所以我觉得2023年是中国汽车设计的一个新纪元,新开始。所以我把2023年总结成一个词——“启示录”。
《设计》:如何看待上海车展国际同行关注中国汽车产品的现象?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2024年北京车展上小鹏将带来哪些车型?
王谭:2023年的车展让我想起了20世纪50年代往后的二三十年,对汽车设计来讲是一个黄金时代,各种新设计理念层出不穷,百花齐放。2023年我看到的中国汽车设计也是这样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2023年的汽车设计业取得的可喜收获让我非常期待2024年北京车展将会给汽车设计行业乃至汽车行业带来怎样的一些新变化、新思考和冲击。
《设计》:请介绍下小鹏汇天项目的最新进展,以及小鹏汇天的诞生。
王谭:小鹏汇天目前正在做的产品叫X3陆地航母,也是今年1月份我在美国CES消费电子展上首次向世界发布的产品。它的飞行器部分能够从车身分离出来,让你可以换一个视角,从空中去看世界。这辆车也是我们最早量产的一款车,预计在今年的9月份进行小批量生产,同时开启预订。我们并不是做一款概念车来展示一个未来的形态,而是要带给大众一款量产车。这款车有望在明年或者后年进行交付。
《设计》:2023年的中国汽车设计相较于纵向的本土历史比较和横向的全球现状比较,有什么样的显著特点和问题?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个代表,小鹏如何寻找自己的出路或解决方案?
王谭:我觉得可以做一个横纵向的比较。我们纵向来看自己,也是中国整个汽车设计的变化。
从2023年回溯,中国汽车设计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模仿,对一些优秀设计的形态、特征直接参照借鉴;第二个阶段是学习,在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去设计之后,学习它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第三个阶段,到了2023年,我认为应该叫逆袭,很多国外的汽车公司、汽车设计师纷纷来到中国看中国的设计。“模仿—学习—逆袭”就是我总结的2023年之前中国汽车设计的发展历程。
《设计》:在上述发展过程中,中国的设计观念、设计团队、设计方法有什么样的变化?企业对于设计的认知有什么样的变化?品牌与设计的关系有什么样的变化?
王谭:设计观确实是在变化。我觉得最明显的有三点:第一,设计变得更好、更强了。这是最主要的一个点,也是对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一点;第二,中国的设计开始思考全球化。中国汽车不一定只在中国市场销售,所有有理想、有目标的车企都会思考一个全球战略,所以设计也会全球化;第三,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设计不再仅考虑做一个比较好的形体、形面,而是以终为始,思考目标人群、用户客群在哪?他们的喜好是什么?会更有的放矢地去做设计。这样的设计会更有效果,更能达成从概念转变成产品、商品的意图。
《设计》:作为一个新势力品牌,小鹏如何融合中国文化与全球化的碰撞?做出来你们最希望能达到的平衡点或者是亮点,最终实现在你们的产品上。
王谭:目前看来,包括小鹏的设计在内,更多的是追求全球化,而中国带来的是科技飞速发展赋予新势力造车的新的汽车属性,比如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其实是从另外一个维度上赋予了它新的定义,也是新的设计。这些科技显性化的特征融合到设计中,就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汽车的特性。放到全球化背景中,这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标签。我相信小鹏的汽车如果出口到全世界各地,可能第一个标签就是“喔!这个车真酷!”同时,也会为它的智能化科技点赞。这些都是来自中国的。
《设计》:您觉得如何才能做好被世界认可的“中国汽车”?
王谭:我觉得有几方面。第一,既然是代表中国汽车,首先要有代表中国的颜值,造型首先要美;第二,以终为始,要思考客户想要什么,设计能够带给他什么。
外国友人坐在我们的车里,也会感受到我们的设计师对客户无处不在的爱与关怀;第三,中国汽车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配置价格比。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我们的配置、科技属性会非常高,中国汽车应该把这样的科技普惠世界友人,让他们感受到中国汽车的设计、颜值、科技都非常强,这是中国汽车的标签。将来,设计和科技一定能作为中国汽车的标签,传递给世界。
《设计》:AIGC对汽车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按照这个迭代趋势,汽车设计会怎样变化?小鹏汽车是怎么做的?
王谭:大家在一些网站上会看到很多很酷、很炫的图,AI可以在汽车设计中有一些应用。我们也在使用AI,对专业汽车设计师来讲,它可以辅助我们去做一些工作。举个例子,它可以帮我们收敛一些关键词,比如潮酷、赛博、机甲、未来感等,它可以通过大模型把这些词收敛成一种视觉元素,显示对这些概念的普遍认识。收敛完这些图片之后,你就知道指导设计的趋向是什么。但是要真正帮你设计一辆汽车,我认为今天的AI还不够。因为我们在设计过程中调节一些形面,很多时候调整量可能是一张纸的厚度。调整所带来的光影变化,只有设计师才能够掌握这种对细节的有温度的把握。所以,AI在短时间之内很难平衡掉设计师对这些设计意图的理解。当然我觉得AI是不可限量的,所有的新兴科技在将来都可能会爆发出它的能量。所以可能未来有一天,AI真的能够帮摄影师去思考光影、温度应当如何去传递。
小鹏现在在用的AI,除了刚才所说的做一些关键词的收敛,其实我们还打通了一些从2D到3D的设计方法。因为AI可以通过结合设计软件和建模软件,实时做成三维渲染,我們会在这部分思考得多一点。总之我觉得,AI目前是设计师握在手中的工具,而非取而代之的竞争关系。
《设计》:您认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应该具备哪些能力?随着AI的飞速迭代,设计师应该做一些什么样的应变?
王谭:首先AI是一种工具,设计师要用好它,让AI服务于设计师,给设计师提供前期的头脑风暴和设想。目前主流的AI大模型多是关键元素的排列组合,这些排列组合有时候也会很有趣,可能会激发设计师的灵感。
除了AI之外,设计师还要时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不停地去学习,去观察生活,观察时尚,观察这个世界,观察科技的发展。
第三,多去拥抱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刚发生时,你可能会觉得很受冲击,但时间久了之后,它可能会变成风潮,所以要去拥抱新的变化和思考。
《设计》:请从产业的角度谈谈中国汽车设计教育的发展、问题与挑战。
王谭:我觉得中国的汽车设计从今天来看提升非常大,非常明显地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中国的汽车设计教育相较欧美还是有些滞后。很多院校都有工业设计专业,少数院校也有交通工具设计,国外知名设计院校像在加州的ArtCenter就有全球顶尖的汽车设计专业方向,我希望未来中国在汽车设计专业上涌现出更多具备国际影响力的知名院校,这样会更有目的地让中国的汽车设计变得更加繁荣、多样化。
《设计》:据了解,欧美、日韩学汽车设计的学生显著减少,中国高校的未来发展趋势尚不明确,您觉得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王谭: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汽车设计是工业设计的一颗明珠,虽然非常有挑战性,但是非常有意思、有成就感,汽车设计行业是能够实现人生价值的产业。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我觉得未来还是蛮有机会的。
优秀的人才的流向总是有阶段性的。我读大学的时候,计算机很热,学了计算机就觉得将来能找一份好工作。历史循环往复是常态,我觉得随着中国经济的上行,设计产业逐步发展,喜欢这个行业的人最终还会回流到喜欢的专业中去。设计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事情,无论哪个类别,都是在用人类的智慧结合科技和工艺去缔造让消费者可以使用、可以感受到人类伟大创造的产物,这个创作过程传递出来的价值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伟大的。
《设计》:全球车企的战略定位在发生剧烈变化,这对于汽车设计而言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汽车设计如何兼顾生存和远方?
王谭:虽然有的企业考虑放弃这个产业,但是大部分企业整体还是积极向上的,因为汽车毕竟是刚需,人类出行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汽车,所以说它还是一个向上的产业。
变化是无处不在的,所有的事情都会发生变化,设计师要去适应、去学习这个变化。比如新能源时代,有了全新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方式让车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追求基于传统布局的比例和姿态,有了一些全新的可能性,设计师就要去学习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其实来源于科技的发展,也来源于车企的一些战略布局,让整个车姿、形态发生了变化。对于设计师来讲就是去适应、去学习,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小鹏来说,也是如此。我会传递给设计师,让他们去适应变化,学习变化,掌握足够的技能去应对变化,在变化中取胜。
《设计》:请介绍一下小鹏设计团队的整体情况及设计的战略布局。
王谭:今年小鹏也提了三个中心:广州设计中心,上海造型中心,汇天造型中心。
广州设计中心更偏向于量产,同时会一直传承着小鹏的设计DNA与文化。汇天因为是做飞行汽车,产品本身就是很酷、很前卫的东西。约束肯定有,但会让设计更加前卫,更加显性化,所以汇天会走得比较前瞻。上海是一个全新的团队,会融入很多新人、新的设计想法、新的设计文化,会有更多新的可能性。未来这三个中心会通过他们不同的特点带来新的设计理念。
我们的设计文化是我从汇天带来的,叫做“简单快乐有梦想”,这是最初的汇天的文化价值观。因为汽车设计师本身要快乐地去做事情,这样才能传递给使用者一个愉悦的使用体验。而每个人都要有梦想。这是我作为小鹏汇天联合创始人能够带给小鹏造型中心的一些文化。
未来我们这个造型中心要配合整个公司的战略布局,做更多的能够适应国际化的全球车型,汇天和小鹏都会有更多好设计产出,会有一些很酷的设计。我们会做到左手科技,右手艺术,科技和艺术同频共振。
《设计》:您曾谈到打造好产品“设计”和“工程”是兼备的,“设计未来感”和“工程最优解”这两个飞行汽车的研发关键路径在小鹏汽车平台是否同样适用?
王谭:我多次在演讲中提到,一个好的产品一定是设计和工程的握手。一个好的产品绝对不仅仅是设计,它的工程也要找到最优解。我认为,在设计、工程都达到了极致之后,它们是能够在最高点会合的,这个方法论在小鹏也是适用的。一个好的产品,当你看到它非常漂亮的设计,不管是内造型还是外造型,深层次地去看它的整个结构设计,也一定是美的、规整的、符合逻辑的,一定是符合人类朴素审美的。
《设计》:在2024年的开工信中,何小鹏董事长表示“2024年是小鹏汽车在设计领域做战略升级的第一年,小鹏多造型中心并行,要将造型做成小鹏的长板”,请谈谈具体的规划和实施部署。
王谭:中国的汽车产业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做得越来越好了,其实也可以说是越来越“卷”了,大家都很重视设计。我觉得重视设计一定是好事,让产品的设计更美了之后,对国民的审美认知的提升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这个前提下,我觉得小鹏汽车可能会更重视设计一点。小鹏也说到造型会升级到一个战略的高度,我是更开心的。设计在一个产品当中可能会起到一个乘法作用,产品力本身很不错的情况下,如果颜值很高,这个车会有更高的议价权,在同等配置下,消费者可能会因为这个设计而买单。这就是设计的作用。企业重视它,说明企业充分地认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
小鹏提到了我们可能有多个造型中心并行,我积极拥抱这件事情,且会把这个事情促成,令其产生非常大的收益。后面大家应该能看到小鹏汽车在整个造型设计上的一个巨大变化。
《设计》:小鹏车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智驾系统的领先,2024年小鹏汽车将如何打造人车合一的生态?
王谭:如前所述,左手科技,右手艺术,科技和艺术永远是小鹏汽车做产品最重要的两个抓手。
我理解的科技和艺术的结合就是人车合一的体验。有两个维度,第一,我会先做让科技显性化的设计,让大家感知到我们的车是有科技感的,通过设计来告诉你,我们的车能够自动驾驶。我们也会做另外一种维度的思考,就是如何让科技无处不在,又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因为科技和设计都是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比如我们的X9上有一个非常新颖的设计——“中央空调”无感通风,通过6000个微孔渗风,让你感受温度环境非常友好的变化。第二个维度,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让科技转换成一种去爱用户的表达,这是设计和科技去结合,人车会合一的思考。
《设计》:您提到小鹏在以人为本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请您谈谈小鹏汽车设计在可持续、包容性等方面做了哪些设计上的努力。对于做出更友好、更共情的设计,小鹏有些什么样的规划?
王谭:战略层面上,我们将来肯定会用更多的对地球友好的材料。其实在我们的这个X9和未来的新车上,可回收材料的利用率在所有车企中都算是做得非常好的。我们也会持续探索更环保、对地球更友好的材料的应用。第二点,在此基础上,我们能够让用户感知的就是如何让它更方便触达,让它更亲肤,人机工学更好地去做交互。
《设计》:Cybertruck对于您而言,是一种什么样的设计?它对汽车设计和汽车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它的造型风格、材料应用和设计逻辑是否会开辟新的汽车进化路线?
王谭:Cybertruck第一次亮相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吃惊。从汽车设计角度来讲,它非常前瞻、前卫,也很有符号性。我觉得喜欢的人会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可能会非常不喜欢。
对于汽车行业的影响来讲,它给我们一个启发,不论是车企还是汽车设计师,都应该去大胆尝试一些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新的设计理念,能够给市场带来一些巨大的冲击,我觉得这种设计的方法论是值得学习的。
《设计》:您认为在中国会产生这样的产品吗?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去培养具有这种开拓精神的设计师和超前的眼光?
王谭:中国一定会有这样的产品,小鹏汇天的陆型航母的陆型体部分就是一个这样的存在,是一个非常前沿、非常开拓性的设计。今年年底应该能够见到实车。我觉得要产生这样的设计,对设计师的要求首先要有更好的审美,第二要有更广阔的视野,不仅要了解设计,还要了解新科技、新材料工艺、新技术手段。这是能够产生这样的好设计的必要条件。
《设计》:在今年两会上何小鹏作为代表提出《关于推动飞行汽车应用、助力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建议》,小鹏生态圈的飞行汽车是否已经达到可以商业化量产交付的阶段?这一轮“卷”上天际,对中国汽车产业意味着什么?
王谭:小范围来讲,我觉得小鹏更加巩固了我们的愿景:做未来出行的探索者。对于整个集团公司来讲,我们会坚定不移地用科技的手段探索未来出行的种种可能性,而这种探索会带给大众更丰富的出行体验。这种体验是全新且美好的,能够在出行过程中享受到另一视角的风景,一种被科技关怀的感觉。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讲,我们试图用更多设计、更多产品规划,带来更多的全新的体态,全新物種。如果很多企业都这么做,未来的世界会变得非常精彩。
《设计》:您谈到希望做成伟大的事情,对于小鹏来说,要怎样做出伟大的产品?小鹏是怎么样构架设计逻辑的?
王谭:把一个企业做大是一个近景目标,把一个企业做伟大应该是每个企业的远景目标。我经常给汇天和小鹏的同学们讲,我们一定要做伟大的事情,并保持快乐。
想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一定要先做一个伟大的产品。一个产品之所以能称之为伟大,一定是能够传递出真正的用户价值,不是仅仅拥有形面设计等形而上的东西,而是真正让用户感受到设计、科技,给用户带来真正的价值和体验。
能从如何去爱用户的角度来思考,这个产品就走在迈向伟大的路上了。等有一个产品真正做到了普惠大众,令大众感受到了设计师为其着想而设计的这些功能与细节的时候,我觉得就有机会让这个产品伟大。作为一个企业,有更多为地球、为社会、为国家思考的责任心,这个企业就会慢慢做大,就有机会变得伟大。
《设计》:您多次提到以用户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更安全的出行体验是小鹏的追求,在设计决策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您的设计决策机制是怎样的?
王谭:设计决策其实不仅是一个美的决策。在决策过程中,第一层就是,这个决策要代表用户,但不一定要代表当今的用户,因为你做的产品很可能是两年后才上市,你要思考的是两年之后用户的接受度,所以要从用户中来,又高于用户,审美和对设计趋势的判断要高于用户。所以说,第一层决策首先是对于美的一个判断。第二层是在美的基础上考虑工艺实现的可能性,包括成本。做飞行器,汇天还要考虑重量的代价。做这个决策的时候,你需要将美学所产生的增益和成本代价相权衡,这个增益可能让整个工艺变难,让整个成本变贵,让整个重量变大,将这些代价统统转换成一种可度量的参数,再去做比较。把这些参数做一个理性分析之后给出一个感性的决策。这需要一些经验,有时也需要结合一些现时现地的思考和判断。这个问题我总结在脑子里,但是很难把它写成一种公式。
《设计》:小鹏作为一个科技新势力造车公司,与传统造车企业有哪些具体的差异?新势力有哪些优势?
王谭:中国的新势力造车公司和传统车企相比,反应快,行动快,整个设计周期非常短。传统车企早先都是用好几年去造一款车,我们现在要更快地去感知市场的温度,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另外一点是我们的产品指向比较准。我们的思考方式是以终为始,会清晰地看到我们的客户在哪里,我们用户真正需要的点在哪里,继而非常快地投入到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去。这是以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的优势。
《设计》:您对青年设计师有怎样的期许?
王谭:年轻设计师首先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对于设计的好奇,对于时尚的好奇,对于新的科技的好奇;第二,设计师要保持足够的学习能力,每一天都要学习,提升自己的设计素养,自己的审美,以及设计的技法;第三,保持初心。设计是为人类服务的,设计不是炫技,永远记住以人为本,要想着这个产品能够给我的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我经常鼓励我们的设计师多看,不要光看汽车领域,多去看科技领域,看看最新的科技是什么,科学界取得了哪些新进展,将来有机会和我们的设计相结合。我也会鼓励他们多去感受时尚,比如巴黎时装展,最新潮流色,建筑设计等,我觉得从这些创意行业中汲取设计的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设计师是一个追求广度的职业。
对年轻设计师,我希望你们保持激情,保持对设计的热情,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去做一件虽然难,但正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