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山市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经验

2024-05-19刘金涛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水系廊道管护

刘金涛

(1.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35;2.广东省大坝安全技术管理中心,广东 广州 510635)

2019年,水利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以县为单元整体规划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美乡村,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自此拉开了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治理的序幕。2023年,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更名为水美乡村建设县,力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综合治水样板县,以水为媒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实现,构建农村水利保障网[1-3]。

1 项目概况

鹤山市位于广东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全市总面积为1083km2,下辖10个镇(街),常住人口约51万。鹤山市境内河流众多,纳入河湖长制管理的河流有45条,总长度489.83km,辖区内主要分为西江流域和潭江流域两大片区。

鹤山市被列入了2021年度水美乡村建设县清单,总投资3.2亿元,工期2年。主要对潭江流域的5条主要河流开展综合治理,分别为镇海水、址山河、田金河、沙冲河、新桥水,建设范围覆盖鹤城镇、共和镇、址山镇、宅梧镇、双合镇5个镇,涉及行政村38个、自然村458个,惠及10.19万人,保护农田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3万亩。项目于2022年底完工,改建生态护岸长度57.265km,改建或加固堤防长度57.00km,新建景观节点6处,防洪保护村庄458个,防洪保护人口10.19万,防洪除涝收益面积4.5万亩,收益村庄458个,受益人口10.19万,新增或保护湿地面积0.15km2。

2 治理成效

2.1 经济效益显现

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带动了鹤城镇三堡河五星村的“星河居”农庄、“快乐汇”游乐园,宅梧镇的“桃花驿”农旅研学、源林生态乐园,共和镇的“山水人家”等水经济项目发展,逐步构建起绿色水经济新业态,带动企业盈利、农民增收、产业转型、农村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2 生态效益显著

通过水岸同治,增强水系连通性,促进河道水体流动,治理河段实现水质稳定达标。据2022年12月水质监测结果,镇海水、址山河、沙冲河、田金河水质均达到优良(水质类别达到Ⅲ类及以上)。治理后的河道河势稳定,促进了区域生态网络构建,农村河流生物多样性持续提高。

2.3 社会效益彰显

改善沿线农田的灌溉生产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好去处,惠及河流沿岸的458个村10.19万,保护农田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3万亩。项目吸引企业进驻开发文旅、农旅项目,预计可增加就业岗位上千个。

3 治理亮点

3.1 系统治理,水美乡村见成效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以河流水系为脉络,以村庄为节点,统筹干支流、上下游、左右岸,城镇与乡村、陆域与水域,分类施策系统治理[4]。通过建设水系连通建筑物35座,清淤疏浚河道14.47km,整治岸坡59.53km,建设碧道17.43km,新建景观节点6个,构建了“一片五脉四廊”的总体布局,沿线打造出38个美丽乡村,串联乡村特色资源点22个,惠及河流沿线的458个村共10.19万人,保护农田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53万亩。坚持试点先行,依托沿岸现有生态、人文、产业等区位资源,结合碧道建设,将水系自然特征与人文特性相串联,重点打造红色乡村旅游廊道、生态文旅体验廊道、湖光湿地游憩廊道、侨乡风情观光廊道4条具有特色的示范生态绿色廊道。以点带面带动全片区水系治理,辐射周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带动了鹤城镇五星村及城西村、址山镇新莲村及昆华村、共和镇来苏村、宅梧镇靖村、双合镇双桥都村等美丽乡村建设。鹤城镇依托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在三堡河五星段配套建设滨水步道、大型停车场,拆除废弃鸡棚猪舍,清理花场杂物,盘活附近民房用于吸引社会资本建设民宿,并在三堡河一侧修建了人行道及美丽景观,对原有公路铺沥青,实现水美乡村网红景点与周边环境的连通,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建设效益,有力促进了乡村发展。

3.2 安全为要,筑牢底线保安澜

通过水系连通、清淤清障及岸坡整治等措施,使治理范围内的田金河、沙冲河、址山河、新桥水及镇海水等达到设计防洪标准,保障区域防洪排涝安全。例如:址山河中心河片区人口密集,由于地势低洼,河道狭窄,堤防低矮、单薄,过去在台风暴雨期间,遇洪水顶托,涝水无法自排,造成片区受淹严重。项目通过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扩大行洪断面、新建中心河泵闸等措施,防洪标准提升至10年一遇,根本上解决了中心河周边村庄水安全问题。通过新建沿河漫步道,串联沿线村庄,打造集中连片的田园风光带,当地群众对此称赞不断。

3.3 水脉连通,河畅水清焕新颜

通过对区域农村水系进行系统规划和治理,优化区域河网水系结构,打造生态水网,加强水体的循环流动,提升水体自净能力,经治理的河段水质基本达到Ⅲ类以上,原河道生境逐步恢复,生态系统稳定性不断提升。结合水系和乡村资源禀赋,着力营造景观特色。例如,三堡河五星村段完成河道治理1.2km,岸坡生态治理1.6km,建设碧道1.2km,打造五星广场、文化亭廊、观景平台、网红水陂、滨水步道等多处景观节点,原来狭窄不畅的河道变得开阔平顺,岸坡绿植茂密,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群众的“网红”打卡地;宅梧河[5]半岛节点建设中,将原本杂草杂树丛生的河道半岛倾力打造成乡村大舞台、游乐场沙坑、人行桥、亲水平台、露营基地等,为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活动场所,2023年春节在半岛广场举办的新春联欢会,吸引了当地群众踊跃参与,受到群众的高度好评;址山河将军陂段进行生态治理并建设漫步碧道,新建风雨廊桥,打造景观公园,建设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湖光湿地游憩廊道。

3.4 生态提质,绿色赋能守底色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开展生态化、绿色化治理,在尽可能保护原河道的自然形态,维持原有浅滩、深槽、栖息地和生物群落等的基础上,进行优化提升,保留农村水系的生态之美、天然之美。如址山河至三堡河坪山陂段建设中,对挡墙护岸斜坡段格宾垫进行覆盖绿化,沿河岸种植树木营造绿化景观带。通过保留现有原生态自然缓坡岸滩,依托自然地形布设具有乡村特色的小路,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过度人工化,使得水美乡村项目既留得住乡愁,又焕发出新活力。

3.5 文旅交融,弘扬传统展活力

因地制宜,将水美乡村建设与当地的历史人文特色相结合,着力彰显文化特色,全面激发文化活力。如宅梧河,通过新建碧道,沿岸串联靖村、堂马村等村庄,重点围绕“一环一红一陂一半岛”进行建设,串联靖村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和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6]”、梧岗革命公园等历史人文节点,打造集休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乡村旅游廊道,借助项目建设让历史人文焕发出新的光彩;在址山河鹤城河节点建设休闲广场、景观桥、亲水平台及富有侨乡特色景亭和廊架等,串联岸上茶行街、碉楼、城隍庙、客家民俗等侨乡特色建筑物,打造出别具特色的侨乡风情观光廊道。

3.6 筑巢引凤,以水兴水促发展

项目沿线各镇结合当地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划发展农业、文旅等特色产业,打造绿色水经济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提速增效。如鹤城镇以水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引进文旅企业打造了农家乐、儿童游乐场、露营草地、小动物观赏区等,每逢节假日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日均打卡人数维持近万人次,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升级,打造出了“五星样板”;宅梧镇结合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引进文旅企业投资1.76亿元,沿宅梧河打造一个面积约2000亩,集田园观光、红色教育、休闲旅游、水上运动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示范区——“桃花驿”,实现村集体增收、群众增收、企业盈利、乡村振兴;共和镇结合田金河水美乡村建设项目,将来苏和大凹片区的旅游文化产业连通起来,串联里元田园风光、来苏民宿、来苏生态茶园、大凹关帝庙等元素,连线连片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精品线路,打造独具山水田园特色的“风河谷”农场,成为亲子游玩观光胜地。

3.7 创新模式,共建共养强管护

为实现“长治久清”,鹤山市创新运维管护机制,在明确属地镇政府为管护主体,落实日常管护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共建共养的新型管护模式。宅梧河靖村、三堡河五星村等依托水美乡村项目建设,引进民企开发文旅项目,参与治理河段的运维管护,既降低了政府的运维成本,又推动了水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平台优势,引导各级河长将日常巡河与水美乡村管护相结合,发动“民间河长”和当地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水美乡村管护,形成“政府主导、企业联动、民间参与”的管护格局。

4 启示与建议

4.1 坚持统筹谋划,高站位推动项目建设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试点项目建设有序实施的重要前提保障。在项目建设前期,鹤山市迅速成立由市长挂帅的水美乡村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六个一”工作机制,15个市直部门和镇街联动协作,各司其职,共同研究谋划实施方案、项目审批、资金筹措、建设管理、建后管护等关键问题,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格局,确保项目合理有序、安全高效推进。

4.2 创新建设模式,有力有序提高建设效率

项目依托江门市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开展,采用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建设模式,由江门市统一开展前期工作。该模式不仅简化了传统建设模式多次招投标的流程,加速推动项目落地实施,而且有利于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在保障设计标准和设计质量的前提下,鹤山市采用“先行段建设+主体工程设计”双线并行的模式,选择施工条件成熟的河段作为先行段,先行施工、设计,同步优化主体工程设计方案,大大缩短了建设周期,有效提升了建设效率。

4.3 聚焦建设管理,严把质量和进度关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加强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建设质量管理,鹤山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业主负责、施工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的质量管理体制,保障了项目的建设质量。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建设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生产、资金管理、建后管护等系列配套制度,为规范项目建设管理行为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省、市、县三级联动,对项目建设实施常态化的监督检查,督查工程进度、质量,对进度较慢的项目节点给予指导、督促、跟踪检查,坚持落实“一日一报”制度,加强工期倒排,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进度。

4.4 注重系统治理,全方位改善农村水环境

坚持全流域、全要素、全系统治理,综合考虑防洪排涝、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与属地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与流域、区域水利专业规划相衔接,确定“一片四廊五脉”的治理布局,打造出红色乡村旅游廊道、生态文旅体验廊道、湖光湿地游憩廊道、侨乡风情观光廊道4条沿河风光带。项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协调解决农村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统筹河湖水域岸线、水域陆域协同推进,推动水系治理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效衔接,推进美丽水系建设与乡村、社区、农业、校园、公共场所的连通,实现以点带面提升乡村生态环境,绘就出“波光旖旎绕山间,青翠茸茸矗九天”的鹤山水美乡村画卷。址山镇田心村结合址山河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开展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整治,打造“好人公园”,提升美化村道,实施路灯亮化工程,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水美乡村的美好愿景正在成为现实。

4.5 以水经济为引擎,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依托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项目平台,因地制宜谋划相关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结合水美乡村项目,引进了鹤城镇五星村“星河居”“快乐汇”,宅梧镇“桃花驿”、源林生态乐园,共和镇“山水人家”“风河谷”等水经济项目,带动企业投资30多亿元,正在酝酿址山镇将军陂、双合镇双桥都沿线的水经济项目,着力建设“村镇+旅游、村镇+文化、村镇+特色产业”的特色村,逐步实现环境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最大程度激活与释放流域价值,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勾勒出“以水美村、以水兴业、以水富民”新图景。

4.6 凝聚社会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管护格局

项目整合多方资源,由政府主导项目建设,引进企业实施“桃花驿”等文旅项目参与河道管养,既减轻了财政的管护经费压力,又提升了管护 水平,刺激了水经济增长,实现了“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推动项目建设久久为功。同时,建立“水美乡村+河长制”管护模式,构建“各级河长+民间河长+河道专职保洁员+村民群众”的管护链条,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水护水体系,全方位提升管护成效。

猜你喜欢

水系廊道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鄱阳湖水系之潦河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环水系旅游方案打造探析——以临沂市开发区水系为例
水系魔法之止水术
入秋养羊管护 不同于春夏季
森林管护中GPS技术的应用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