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国际中文教育课程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的探索与建设

2024-05-18张雅澜

大科技 2024年16期
关键词:留学生职业院校思政

张雅澜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重庆 401331)

0 引言

长期以来,以等级理念介绍他者故事、以刻板印象解读他者文化的文明传播方式仍然在西方社会和主流媒体汇中盛行,成为阻碍文化交流和文明共荣的重要因素。而国际中文教育本身作为一种汇通国际之间的教育行为,直接反映了教育界的国际事态。国际中文教育“危”“机”并存,如何转“危”为“机”,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在复杂国际形势下更好地发展成为当前亟须思考的问题。如何让世界更真实地了解中国,更客观地看见中国,是国际汉语课程的使命。

教育部提出加强“中文+职业技能”融合,开创国际中文教育新格局,鼓励国内职业教育机构、中资企业参与国际中文教育,促进职业技能与国际中文教育“走出去”融合发展,让职业院校的国际中文教育同样面临未知的挑战。就此,专家学者及一线教师纷纷在媒体上发文讨论,国际中文教育学界也积极开展了学术研讨。比如重庆某职业院校目前的国际中文教学课程当中,专业学习占所学课程主要比例,国际中文课程作为目的国的辅助语言而学习,可以说就只是求学的工具。但是国际中文课程是留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从事国际教育项目的职业院校教师而言,在国际中文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对适龄留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人生理念和开阔的国际视野,融合、包容甚至能够领会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1 课程思政的含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当中首先讲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期待。总书记在几个场合都有专门的表述,上级相关部门也在不断推进。同时,这也是和学校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基本的理念高度吻合的一项重大举措。在重庆某职业院校官网上搜索“思政”有732 条相关结果和案例,而搜索“课程思政”有200 条相关结果和案例,这些数据都表明教学真正需要针对留学生的理解能力尤其是从困惑出发,最终达到的目是能够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齐心协力,众人拾柴火焰高。

2 国际中文教育课程思政在重庆某职业院校实行的重要性

上级部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例如,教育部曾经提出明确要求,要建成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高校,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选出一批课程思政的优秀教师,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重庆某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卓越,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说是遥遥领先。同时重庆某职业院校也大力鼓励和围绕课程思政进行各类学习,如课程思政教学比赛、课程思政专题讲座、课程思政讨论会、课程思政创新团队、课程思政专题教研活动、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与论文评选等。同样在重庆某职业院校官网搜索“思政课”可以发现有740 条相关结果和案例[1]。

随着当前“一带一路”时代背景和“中文+职业教育”大好形势下的不断发展过程,当前职业院校国际中文课程开始推崇以网络教学作为留学生课程的学习形式,重庆某职业院校国际中文课程以《发展汉语》系列为指导教材,以教师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通过对教材的讲解以达到对学生观念、文化、文艺、理论、二语写作和演讲等全方位的指导学习。针对不同国别的留学生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输出文化自信的另类定义和解释,不断交流和创新网络化国际化中文课程建设。国际中文课程培养留学生的目的表达能力、综合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使其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进行沟通和交流,增强学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国际双方社会的发展需要[2]。

3 国际中文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探寻的问题

推进国际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在国际中文课程中寻找课程思政元素,在课程思政元素中结合专业知识,不仅要落实到教学构思,落实到培养方案,落实到课程标准,落实到课程培养目标,落实到实际课堂,还是一个出现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过程,有待进一步的师生讨论、认识和实践。

首先,专业课和通识课之间、思政课和国际中文课程之间未能形成协同效应。留学生的课程中既包含留国际中文课程这样的通识课,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不同属性、内容、教学方式,自然会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和发挥方式。另外,重庆某职业院校现在思政课教师和其他课程的教师深度沟通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学校和院系创造的交流平台有限。割裂了专业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程度,也不能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紧密相联,未能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平台。国际中文课程中课程思政元素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但是没有得到思政课老师的指导下,国际中文教师也只能是半路出家,课堂互动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生态,更是语言教学安身立命之本,很多情况下对课程整合与课程思政元素的结合只能做到一知半解甚至未解。同时线上中文教学模式、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在时、在地的课堂教学方式,使线上教学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3]。

其次,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各类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各有其特点与不同,那么相应的不同类别的课程中思政元素针对不同教学对象,也必然将发挥出该课程的特色作用。重庆某职业院校留学生的课程中既包含留国际中文课程一系列的通识课,还有各种各样的专业课,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当然非常容易地会想到,有不少课程,比如国际中文课程作为通识课的一种,相对于其他专业课学习来说贴近学生生活,创新理解发展中的中国与世界。但是由于针对的留学生具有特殊性,课程思政理念的传播固然重要,但是循循善诱的因材施教能力此刻显得更为重要。由于留学生国别不同、接受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差异,国际中文课程中的文化、文学、历史等方面知识性内容都需要小心谨慎对待,在添加了课程思政元素之后如何继续保持传播优秀文化和宣传汉语的初心,却需要多角度思考切入手段和输出要点是否详略得当[4]。

另外,教师与课程间难以协调的教学质量。任何课程与教师都可以说是教学质量不等、教学效果不一致的,尤其是国际中文课程系列。作为起步的、正在完善的课程,部分课程师资的结构急需改革和更新,部分课程教师的知识能力并不与课程要求契合,部分课程要求的教师年龄与教龄不能完全满足。例如,重庆某职业院校的国际中文课程的教师教学队伍虽然在不断壮大,但是专业程度与经验值可以说仍然值得商榷。老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有着深刻理解,但是忘记了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新老师对专业课的把握程度又难以契合课程思政理念的讲练。在政策倡导、技术发展、信息融合的巨变之下,基本所有的国际中文教育课程都存在以线上教学形式进行。除了共有的互动受限外,不同类型的课程,在授课模式、方法和教学设计上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何最大限度提升线上教学效果,甚至结合线上线下教学形式,融合课程思政元素,也是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基于认知与服务需求的“中文+”必将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核心领域,学界不仅要积极探索专门用途汉语的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还应关注专门用途汉语教师的发展与培养,研究分析他们应该具有的素养、知识结构等。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专门用途汉语教师,才能实现“授人以渔”,而不仅仅是“授人以鱼”。在国际中文课程教学体系方面、知识体系方面如何进一步优化,使教师队伍既有重庆某职业院校国际中文教师队伍的鲜明特色,又能够与其他优秀院校彼此联系、取长补短[5]。

4 国际中文教育课程中课程思政教学元素探寻的实践

教师帮助留学生在国际中文课堂上实现语言教学和德育的二者统一,通过学习国际中文课程,切实了解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际中文课程中的留学生以学习目的语汉语为主要语言学习任务,因此,将以国际中文课程为主探讨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和德育目标的实现。

首先,体会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经典文化,感知中华文化的发展由来;经过学习可以感受到中国一些先进人物的优秀品格,不断提高留学生的道德水平;经过热点学习和理解,可以坚定立场,对社会现象等发表友好的个人见解;经过国际中文课程学习后拓展二语素质,听、说、读、写能力全方位得到提升;同时结合专业课系统学习,为留学生专业课程和未来职业发展筑牢地基。例如,在国际中文课程中有中国概况一课,分别从中国地理、历史、文化、习俗、科技等方面系统概括和分析中国的种种特点,让留学生通过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多国文化理解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语言和专业知识的应用[6]。

另外,将心智活动与学习内容融为一体,将课程学习活动纳入留学生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语言能力与人格、素养同步提高的目的。通过国际中文课程学习,不断强化学习兴趣,树立学习汉语的自信心,正确认识自身能力与局限性,养成积极正向的品格。体现在每一课的知识性教与学当中,既能够将知识倾囊相授,又在言传身教中感受着老师的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种种方式都在显性、隐形地将塑造良好而又优秀的品格表达出来。坚持将语言教学服务职业发展,同时推动个人进步。当前“中文+职业教育”积极联系国家间专业带动,中国领头合作采取推广职业教育阶段的特色课程。例如,在国际中文系列课程中包含中国文化课程,这一课程主题精彩纷呈,有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文化、剪纸文化、茶艺文化等,都是为了从各个方面和各个角度来让留学生了解中华文化魅力之所在,体会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了解优秀的中国故事。

最后,帮助留学生多角度品味中国先贤的高尚品格。例如,可以拓宽渠道,不仅可以在使用国际中文课程的在线精品课网站的弹幕进行留言、公众号交流发言或者是小红书、微博、豆瓣等网络交流平台互相评论,也可以在校内组织实施线下交流平台的思想碰撞。首先能够使留学生能对中国网络热点文化、校内新闻等身边的、社会上的各类现象进行观察,激发他们对不同文化下事物的好奇心,进一步给出回应、做出个人见解(网络歌曲、影视文学等)。甚至可以结合彼此国家相同或者不同的地域特点和历史文化,拓展文化交流与传播途径;积极参与朗诵、演讲及征文等竞赛(可配合学校组织的活动)。例如,在国际中文课程中的基础汉语课提到汉语的语音、语法、汉字、词汇等汉语技能,在留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汉字书写能力、语法运用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帮助他们在日常交际、专业学习等各个层次都达到标准化。

5 国际中文教育课程的未来建设

国际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联系课程思政元素的方式大相径庭,要尊重国际中文课程的特点进行布局。同时也由于各个职业院校它的风格、它的特色专业、它的资源分布不一样,那么重庆某职业院校的专业基础显而易见是人文社科作为主要专业群。那么国际中文课程不仅对于留学生,同时帮助教师更加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从心底里树立文化自信;更好地让师生双方交流彼此国家文化文学等方面的成果;更扎实、全面理解世界格局、亚洲局势和中国境况;对于师生双方将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己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都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影响力。

未来,重庆某职业院校的国际中文课程还应该呈现出重庆某职业院校的本校特色所在。毕竟未来养老、物流发展、人文旅游、人工科技等未来不断发展中将会面临这些重重挑战与机遇,是当代中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必会遇见的困难。未来留学生群体也有很大可能性遭遇这类困难。那么能够提前在现阶段为他们预设这样的问题,给予解决的方案,从此时此刻开始理解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力量,将会更有成效、更加深入。高质量的国际中文课程是目前我们已经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师生与课程相互促进与协调的过程是接下来需要立即研究与着手进行发展的步骤之一。

6 结语

国际中文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仅仅只是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学的环节,在课堂之外也要注重发现和发挥精品课程的作用和代表教师的影响力,为课程思政的推进提供支撑。国际中文课程当中言传身教作为推动和融合课程思政元素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同时这一点也体现在我们国家悠久的教育思想中。从古至今都极力倡导言传身教的东方文明古国,国际中文教师的底蕴和国际中文课堂的丰富程度,不仅暗含着国际中文老师本身的教学境界、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而且老师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表达出教师本人所接受的中国文化的滋养和培育,那么在此过程中受到教育的留学生才会发自内心感受和尊重来自这样的课程思政、这样的国际中文课程和古老文明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留学生职业院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