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方法研究
2024-05-18民勤县水务局彭家荣
民勤县水务局 彭家荣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国家, 农业经济直接关乎着经济与社会的稳定发展, 所以一直以来我国都十分注重农业经济,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农田水利工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关键性基础设施,对此应高度重视[1]。对于这一工程而言,农田灌溉是其重要的功能, 为了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确保经济与社会可持续稳定发展,要大力提升农田水利灌溉质量。 但是目前依旧有许多农户受到传统农业生产理念的束缚, 始终沿用过去的农业生产方式,自身没有树立较强的节水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难以充分发挥出农田水利灌溉质量。针对这样的情况,地方主管部门需要从现阶段的具体情况着手,制定科学高效的应对策略,进一步促进农田灌溉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以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1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意义
1.1 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
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能够确保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得到适宜的水分供应, 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对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我国人口众多, 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有助于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 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有利于提升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1.3 节约水资源和能源
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有利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节约水资源还能够减少能源消耗,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1.4 保护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
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可以减少土壤侵蚀、 盐碱化和地下水下降等问题, 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5 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发展
高质量的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利于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还能够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 农田水利灌溉现状
2.1 灌溉设施老化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水资源的日益紧张,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设施普遍存在老化问题。 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使用年限过长, 设备性能下降,甚至出现故障。 这不仅影响了灌溉效率,还可能导致水资源浪费。同时,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缺乏必要的维护和保养。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一些灌溉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维修和更新, 导致设备性能进一步下降。这不仅影响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2 灌溉技术落后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在一些地区,农田水利灌溉技术仍然比较落后。 传统的灌溉方式如漫灌、串灌等,不仅浪费水资源, 还容易导致土壤盐碱化、 土壤板结等问题。而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在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普及程度不高。 并且,一些地区的农民缺乏对节水灌溉技术的了解和掌握。 他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这导致一些地区仍然采用落后的灌溉方式, 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3 灌溉管理不规范
在农田水利灌溉管理中,存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地区缺乏有效的灌溉管理制度和监管机制, 导致灌溉用水管理混乱,水资源浪费严重。 同时,农民的节水意识不强,缺乏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也影响了灌溉质量的提高。此外,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缺乏必要的维护和管理。 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支持,一些灌溉设施无法得到及时的维修和保养,导致设备性能下降。 这不仅影响了农田水利灌溉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2.4 农民参与度不高
农田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当前的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农民的参与度普遍不高,这不仅影响了灌溉效率和质量, 也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参与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①认知不足。很多农民对水利灌溉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②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农民往往无法及时了解水利灌溉的相关政策和措施,也无法参与到决策过程中。③缺乏参与渠道。 目前,农民参与水利灌溉的渠道有限,很多农民没有机会参与到水利灌溉的决策和管理中。 ④缺乏激励机制。目前,对于积极参与水利灌溉的农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也影响了农民参与积极性。
3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方法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对农田水利灌溉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农田水利灌溉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存在一些问题,如灌溉设施老化、灌溉方法不合理等,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因此,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尤为必要。
3.1 完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制度
部分地区存在非常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 加之水价收费机制不健全, 没有推广运用现代节水技术[2]。对此,首先应制定与实施分级制度,水价缴纳系统基于数量划分出不同的缴费标准,并实行相关的奖惩机制。这里,该标准需以当地用水实际情况为参考,若用户未超过这一标准, 能够获取一定的补贴; 若超过这一标准,必须支付相对应的费用,以此来强化农户对水资源的概念,确保农业健康发展。其次,不断完善水土保持、灌溉管理相关机制。一方面,结合农田水利灌溉的实际需要, 建立健全更加系统化的农田水利灌溉管理工作机制, 特别是要基于地区实际情况, 明确相关管理责任,提供因地制宜、针对性的服务[3]。 另一方面,根据农田节水灌溉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 制定更加合理的节水灌溉机制,不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常态化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学习活动。 从灌溉用水消耗的具体数据出发,大力实施分段水价机制。 同时,水利管理部门要履行好供水和节水的职能, 从供水量和节水量的角度出发,对工作效益进行客观科学评估[4]。 由于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分布表现出非常大的差异, 不同农作物在各个生产阶段的蓄水量也具有差异性, 水利管理部门要始终遵循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结合地方具体需求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制定科学合理的供水方案,从而确保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
3.2 加强灌溉管理
首先,进行统筹管理。 实施统筹管理的过程中,要统一规划配置流域内河、水库、井水、泉水等,对各类灌溉设备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尽可能确保足量、适时灌溉[5]。鼓励并提倡广大农民群众及时引水, 尽可能错开灌溉高峰期,同时组织进行浇灌引水活动,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压缩轮灌周期,结合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灌溉频率,确保轮灌制度得以贯彻落实,可充分满足农作物生产的需求。 定时、定量、定额做好灌溉用水管理工作,有效保障农业灌溉质量。 其次,建立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保障。这包括制定明确的灌溉管理规定、建立有效的灌溉用水调度机制、加强灌溉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等方面。例如,灌溉管理规定包括灌溉用水的时间、水量、方式等,以及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以此来确保灌溉用水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避免浪费和损失。 最后,加强灌溉用水管理。 为了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充足,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提高灌溉效率和质量, 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如加强水源保护、减少水污染、加强用水计量和监测等。
3.3 合理应用新型灌溉技术
日益成熟的科学技术,促使灌溉技术也日新月异。目前,灌溉技术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通常来说包含如下几类:首先是精确灌溉技术。过去的灌溉技术存在很多缺陷,不单单会导致水资源浪费,而且也无法满足各生产时期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精确灌溉则可基于农作物具体生产实际的需求及特征, 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用水量,不但能够显著增强灌溉质量,同时也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6],其次是调控灌溉技术。 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很多自动化设备, 可以对土壤及农作物需水量实施科学分析,不但能够增强灌溉质量,同时也有助于确保农作物产量;最后是预报灌溉技术。该技术由精确灌溉技术衍生而来, 基于各种分析仪器和传感设备的运用,能够及时准确了解农作物生长状态,借助于对气候信息的采集科学预测农业生产需水量,从而高效率使用水资源。
3.4 更新灌溉设施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灌溉设备和技术不断⒖现,这些新设备和技术能够更加高效、精准地进行灌溉,有助于提升灌溉质量和效率。 首先,引进喷灌、滴灌等现代化的灌溉设备, 这些设备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精准分配,减少水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根据作物的需要,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溉。其次,使用智能灌溉系统。通过安装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农田的水分状况和气象条件,再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自动调整灌溉策略,实现精准灌溉。 另外,及时改造老旧的灌溉设施。 对于一些使用时间长、 效率低下的老旧灌溉设施,可以进行改造或更新,比如修复破损的渠道,更换老化的水泵等。 值得注意的是, 在更新灌溉设施的同时,还应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比如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的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5 加强政府支持
加强政府支持是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逐步提高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7]。首先,加大资金投入。相关部门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为提高灌溉质量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如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贷款优惠等措施,鼓励农民和企业投资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田水利灌溉质量的提升。 其次,提供政策支持。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供政策支持。 例如,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8];制定税收优惠、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农田水利建设;加强科研支持,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另外,加强监管力度。 相关部门加强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和管理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和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障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规范化和有序化。
3.6 加强农户示范培训
基于水利灌溉质量的角度来说, 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能力是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9]。宣传节水技术的过程中依旧能够发现部分农户难以更新思想观念,始终采取传统的灌溉方式, 甚至个别农户对现代灌溉技术存在抵触情绪, 所以不能够准确把握农作物生产规律,导致灌溉质量难以提升,也影响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10]。 经验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参考,但是现代灌溉技术的应用也是农业发展的客观趋势, 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人员要大力开展好农户培训, 充分发挥出农业机构的带头示范作用, 邀请农民群众直接参观示范田。 另外还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和技术员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进行指导培训,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通过建设农业灌溉技术示范基地,引入现代化的节水技术,有效激发农民群众的学习积极性, 让更多现代化灌溉设备得以推广普及。
4 结语
综上所述, 提高农田水利灌溉质量不单单是为了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还能够减少农业生产投入,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所以必须要认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 基于地方具体现状着手,建立有针对性的水利灌溉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推动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