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脾虚证临床研究
2024-05-17胡玲芝杨运管莎莎
胡玲芝,杨运,管莎莎
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儿科,浙江 台州 318050
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病,容易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1]。西医治疗小儿腹泻主要以促消化、调理肠道等药物来改善临床症状,但停药后易反复发作[2]。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多为脾虚型,治疗应重视补脾止泻。健脾止泻方由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结合临床化裁而来,具有健脾益胃、渗湿止泻的功效。另外,小儿推拿是中医常见外治法,可以调理脏腑、增强体质,患儿接受度高,在治疗小儿腹泻方面有较好疗效[3]。本研究观察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脾虚型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儿科学》[4]中腹泻的诊断标准。每天大便5 次以上,大便呈蛋花样甚至水样便,夹杂黏液或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残渣;患者有纳差、腹痛、发热、呕吐症状;隐血试验呈阴性;大便镜检显示含有少量白细胞、脂肪颗粒,未见红细胞;血电解质正常。
1.2 辨证标准符合脾虚证辨证标准[5]。面色无华或萎黄,形体消瘦,肌肉松软,精神不振,懒言少动,食少纳呆,久泻不止,大便溏薄或呈水样,带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残渣,唇淡,舌质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
1.3 纳入标准符合诊断、辨证标准;年龄3~7岁;患儿家长知情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经常性皮肤过敏;合并麻疹、猩红热、传染性皮肤病;处于急性感染期;皮肤有破损。
1.5 一般资料选择2022 年5 月—2023 年9 月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收治的96 例脾虚型腹泻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8 例。观察组男26 例,女22 例;年龄3~6 岁,平均(4.89±0.77)岁;病程2~11 d,平均(6.11±2.03)d;腹泻频率5~9 次/d,平均(6.47±1.26)次/d。对照组男24 例,女24 例;年龄3~7 岁,平均(4.99±0.84)岁;病程2~10 d,平均(5.94±1.41)d;腹泻频率5~10 次/d,平均(6.55±1.31)次/d。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2023041101)。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给予蒙脱石散(浙江仟源海力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050)口服,每次3 g,每天3 次;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杭州远大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10)口服,每次0.5 g,每天3 次,连续治疗2 周。
2.2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处方:人参、白术、山药、陈皮、薏苡仁、木香各6 g,砂仁、茯苓、厚朴、肉豆蔻、炙甘草各3 g。上述药物为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药房自制颗粒剂,6 岁以下,每次半包,每天2 次;6 岁及以上,每次1包,每天2次,连续治疗2周。
小儿推拿具体操作如下:指导患儿取卧位,以爽身粉为推拿介质,于饭前或饭后2 h 为推拿最佳时段,以健脾益气为原则,按揉脾俞、胃俞各100 次,补脾经300 次,揉天枢、中脘各100 次,捏脊6~9 次,摩腹200次,点揉足三里2 min。酌情加减:食欲差者加揉四横纹;食积者加运内八卦;多汗者加揉肾顶;伴湿滞者加清胃经、清大肠、揉板门;畏寒者加揉丹田、命门;心烦易怒、夜寐不实者加清心经、揉神门、天心;盗汗者加揉肾顶;手足心热者加清心经、揉涌泉。每次20 min,每天1 次,每周推拿5 d,连续2周。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①排便次数。统计2 组治疗前后每天排便次数。②中医证候积分。参照文献[6]中相关量表评估2 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大便性质、大便次数、大便常规、伴随症状4项,每项根据严重程度分别计0、2、4、6 分,总分0~24 分,得分越高表明腹泻症状越严重。③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观察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包括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其中大便正常定义为连续3 d 大便次数、性质、形状正常。④免疫功能指标。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 组治疗前后T 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包括CD4+、CD8+水平及CD4+/CD8+。⑤临床疗效。⑥不良反应。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6-7]拟定。临床痊愈:大便常规正常,大便成形,排便次数恢复正常,腹痛、发热、纳差、呕吐等伴随症状消失;显效:大便常规显著改善,大便基本成形,排便次数显著减少,伴随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大便镜检显示少许黏液和白细胞,大便偶稀,排便次数有所减少,伴随症状有所缓解;无效:大便常规、次数、性状和临床症状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2 2 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 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泻停止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d
表2 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s) d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大便正常时间9.95 ± 2.55①11.21 ± 3.14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48 48腹痛消失时间5.73 ± 1.71①6.68 ± 2.09腹泻停止时间4.35 ± 1.04①5.11 ± 1.49
4.4 2 组治疗前后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表3 2组治疗前后排便次数、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中医证候积分(分)13.27 ± 2.16 5.34 ± 1.36①②12.95 ± 2.33 8.82 ± 2.47①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8 48 48 48排便次数(次/d)6.47 ± 1.26 1.67 ± 0.52①②6.55 ± 1.31 2.08 ± 0.67①
4.5 2 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见表4。治疗前,2 组CD4+、CD8+水平及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D4+水平及CD4+/CD8+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值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前后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表4 2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s)
注: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D4+/CD8+1.41 ± 0.10 1.63 ± 0.19①②1.45 ± 0.14 1.52 ± 0.21①组 别观察组对照组时 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例数48 48 48 48 CD4+(%)39.75 ± 3.69 45.80 ± 4.37①②40.32 ± 3.74 43.65 ± 4.61①CD8+(%)28.53 ± 2.87 27.69 ± 3.02 29.13 ± 3.15 28.65 ± 2.89
4.6 不良反应2 组研究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5 讨论
脾虚型是最常见的小儿腹泻证型之一,基本病机为脾胃虚弱、运化不足,清阳升举无力,水谷反滞,清浊不分,合污而下,发为腹泻,治疗以调理脾胃、健脾益气为主。本研究采用的健脾止泻方由经典方剂参苓白术散结合临床经验化裁而来,方中人参补脾益气,白术燥湿利水,二者配伍起健脾益气、利水渗湿之功,共为君药。山药补脾益胃、益气,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茯苓健脾渗湿利水,薏苡仁利湿清热、健脾止泻,共为臣药;砂仁化湿醒脾、行气温中,厚朴温中补气、下气除满,木香健脾开胃、理气调中,陈皮行气除胀、燥湿止泻,共为佐药;炙甘草为使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益胃、渗湿止泻之功。推拿疗法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常用手段,其操作简单、无创伤,凭借安全、方便、经济、接受度高等优势得到临床广泛应用[8-9]。本研究中推拿取穴中脾经是调理脾胃虚弱的首选穴位,有补脾益气、助脾胃运化的功效;按揉胃俞和胃健脾、消食利湿、降逆止呕;天枢是调理肠胃之要穴,理气止痛、清热利湿、消积导滞;中脘归属于任脉,降逆利水、消食导滞、和胃健脾;摩腹是治疗消化疾病的常用手法,能调理脏腑气机、健脾和胃;按揉脾俞可健脾益气、增强脾运化功效;点揉足三里生发胃气、健脾理气,捏脊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平衡。通过推拿手法刺激多个穴位和经络,达到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目的,从而改善脾虚体质。
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性质改变以及伴随腹痛是腹泻的主要临床症状,减轻症状并加速症状消除是治疗腹泻的首要目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排便次数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可减轻腹泻症状,加快症状消除。研究显示,推拿脾经能够增强胃蛋白酶的活性,促进消化酶分泌,调节脾胃功能;推拿也可激活神经末梢传导,提升局部皮肤和毛细血管通透性,提升胃肠血液循环,改善消化功能[10-11]。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白术中的有效成分鞣质有收敛止泻、涩肠固精的药理作用,可减少肠道内容物的排出,发挥止泻作用;白术和茯苓能够调节脾虚腹泻模型大鼠的胃肠形态及水液代谢,抑制小肠推进,从而改善脾虚大鼠腹泻症状[12-13]。
免疫功能紊乱被认为是引发慢性腹泻的原因之一,临床发现腹泻患儿体内免疫功能被抑制,表现为T 淋巴细胞CD3+、CD4+水平与CD4+/CD8+值下降[3,14]。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CD4+水平及CD4+/CD8+高于对照组,提示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能够改善患儿免疫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人参有抗氧化、调节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可通过提升CD3+、CD4+等T 淋巴细胞的增殖率来发挥免疫增强作用[15-16];茯苓中茯苓多糖能够通过上调CD4+/CD8+值来提升肠道黏膜免疫力[17];推拿脾经、胃经可升高CD4+及CD4+/CD8+等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纠正免疫功能紊乱,提升机体免疫功能[18]。此外,本研究中2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提示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健脾止泻方联合推拿治疗能够缓解小儿腹泻脾虚证临床症状,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改善免疫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