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针结合注意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2024-05-17胡辉杨永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8期
关键词:头针失语症注意力

胡辉 杨永辉

脑卒中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会导致患者发生一系列功能障碍,其中语言障碍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症状之一。既往有报道称,超过50%脑卒中患者会发生各种类型的语言或言语功能障碍,其中失语症的发生风险超过40.00%[1]。失语症指的是因脑部受到器质性损伤,波及患者大脑语言功能区或相关区域,导致后天形成语言功能障碍或缺失的综合疾病。失语症严重制约了脑卒中患者的预后恢复[2-3]。有学者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患者的注意力缺陷可能是导致其发生语言障碍的重要原因,因而在康复干预过程中需要重视对患者的注意力训练[4-5]。本研究所选的头针结合注意训练均是已经临床证实具有客观疗效的措施,但临床关于2项措施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联合干预的研究资料较少。本研究为进一步分析头针结合注意训练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改善效果,对长春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作分组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长春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纳入标准:(1)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符合《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6]的诊断标准。(2)患者年龄≥18岁。(3)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因肿瘤、外伤以及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脑卒中。(2)出现严重识图或视力障碍的患者。(3)合并癫痫的患者。(4)有晕针或针刺位置出现颅骨缺损的患者。(5)合并恶性肿瘤或患者预计生存时间≤1年。(6)脑卒中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注意训练)、观察组(n=50,头针结合注意训练)。观察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57~74岁,平均(65.55±4.78)岁;病程3~7个月,平均(5.84±1.32)个月。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58~73岁,平均(65.48±4.81)岁;病程4~7个月,平均(5.42±1.32)个月。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训练。包含给予患者阅读训练,向其讲故事、读报纸等,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以手势、图片或实物等,如拿起一个橙子,告知患者这是橙子或拿起水杯喝水,边做边进行喝水,在演示后指导患者模仿重复,反复训练。

对照组:头针治疗。(1)准备:采用坐位治疗,常规消毒,以0.25 mm×25 mm的针灸针实施针刺,进针角度为15 °~30 °。(2)取穴:主穴线(区):颞前线、顶颞前斜线下2/5段、言语二区、言语三区;配穴:百会穴、四神聪穴、廉泉穴等,进针方向为斜刺,10 mm左右。留针时间为40 min左右,1次/d。

观察组:头针治疗+注意训练。头针治疗步骤与对照组保持一致。注意训练内容:成立注意训练小组,成员涵盖主治医师1名、若干康复治疗师,在研究开始前针对注意训练内容进行学习。(1)选择训练: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听觉以及视觉刺激,在初期进行训练时可选择单刺激模式,之后逐渐过渡为不同等级的双刺激模式,如在训练开始前告知患者目标图片、图片匹配的目标音,指导患者在图片和声音出现下点击屏幕。(2)注意力维持训练:康复治疗师需要指导患者从备选图片中选择与目标图片一致的内容,之后逐渐提升图片内容的相似度。(3)注意力广度训练:视觉注意广度在训练中要求患者尽量在短时间内数清电脑屏幕上出现的不同数量的目标,在目标消失后点击屏幕上相应数字;听觉注意广度要求理疗师指导患者正向或逆向复述数字串,直至患者能够正确复述5~9个数字串。(4)注意力转移训练:患者需要在判断醒目数字是否为单双数之间转换,要求患者能够在单数时点击“是”,反之点击“否”。(5)注意力分配训练:要求患者在此时能够同时完成电脑屏幕中人走到自动门前,患者需要点击“紧急”按钮以及背景音中出现秒针走动声音时,需要点击“秒表”。(6)注意力警觉训练:在此训练中,患者需要参考屏幕中的参考图,在靶图移动至红色箭头下方时,点击鼠标。

2组患者均1次/d,5次1个小疗程;4个小疗程为1个大疗程,进行为期2个大疗程的干预。

1.3 观察指标

(1)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汉语标准失语症检查量表对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进行评估,该量表分为9个类目,包含听(40~240分)、说(40~250分)、复述(30~180分)、朗读(30~180分)、阅读(40~240分)、抄写(30~180分)、描写(40~240分)、听写(15~90分)以及计算(0~20分),考虑到本研究所选患者的数学能力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将该类目剔除,单项满分6分,在3 s内回答正确的患者为6分,15 s内回答正确的患者为5分,在提示后能够正确回答的患者为3分,在提示后也无法回答正确的患者为1分,患者分数越高证实患者的症状改善效果越好[7]。

(2)对比干预前后语言功能。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采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症检查量表(Boston diagnostic aphasia examination,BDAE)中的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方法评估语言功能。0级:无有意义的言语或听觉理解能力;1级:言语交流中有不连续的言语表达,但大部分需要听者去推测、询问和猜测;可交流的信息范围有限,听者在言语交流中感到困难;2级:在听者的帮助下,可能进行熟悉话题的交谈。但对陌生话题常常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使患者与检查者都感到进行言语交流有困难;3级:在仅需少量帮助下或无帮助下,患者可以讨论几乎所有的日常问题。但由于言语和(或)理解能力的减弱,使某些谈话出现困难或不大可能;4级:言语流利,但可观察到有理解障碍,思想和言语表达尚无明显限制;5级:有极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感到有点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觉察到[8]。

(3)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能力。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LI-74)对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估,该问卷包含躯体功能(20~100分)、心理功能(20~100分)、社会功能(20~100分)以及物质生活(16~80分)4个方面,其中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以(维度粗分-20)×100/80换算,物质生活以(维度粗分-16)×100/64换算,20个因子粗分相加为总粗分,积分范围在80~400分,采用总粗分=(维度粗分-80)×100/320计算最终得分,总分区间0~100分,患者的生活能力与得分呈正相关[9]。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

干预前,2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失语症症状改善逐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分,)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症状改善效果比较(分,)

images/BZ_175_213_1794_2303_1912.png观察组(n=50)113.42±31.84151.27±27.4631.41±7.41234.41±10.7465.41±17.4494.12±12.1150.37±8.74114.15±3.12对照组(n=50)113.64±31.55140.33±24.5631.23±7.33224.85±10.4464.98±17.3587.94±13.4550.44±8.67104.11±2.84 t值0.0352.1050.1224.5130.1242.4150.04016.827 P值0.9720.0380.903<0.0010.9020.0180.968<0.001images/BZ_175_213_2154_2303_2272.png观察组(n=50)76.47±6.48193.58±5.7467.44±10.24147.44±5.8455.48±5.47179.24±5.7453.41±7.6468.71±2.74对照组(n=50)76.66±7.84187.69±4.3267.62±10.34134.13±4.2355.39±5.44174.13±2.4453.44±7.5861.33±3.46 t值0.1325.7970.08713.0520.0825.7930.02011.824 P值0.895<0.0010.930<0.0010.934<0.0010.984<0.001

2.2 2组干预后语言功能分级比较

2组干预后语言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语言功能分级比较[例(%)]

2.3 2组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2组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能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images/BZ_175_213_2982_2303_3100.png观察组(n=50)56.33±5.7472.46±4.7755.31±5.7470.46±7.1150.14±5.7468.77±6.7457.46±6.4474.68±4.55对照组(n=50)56.14±6.4767.35±4.1155.28±5.6757.46±5.8450.34±4.1361.45±5.8957.81±5.8969.74±3.44 t值0.1555.7390.0269.9910.2005.7830.2846.124 P值0.877<0.0010.979<0.0010.842<0.0010.777<0.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影响下,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等产生严重影响。脑卒中的发生率升高后,其伴随的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数量也呈现增长趋势,已成为目前临床康复治疗的重点关注群体。结合现有的研究,临床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治疗以语言训练为主,康复治疗师借助反复对患者的语言刺激,并利用反复的听觉刺激,达到促使患者语言能力的恢复,是一直以来临床常用的康复手段,且干预效果尚可[8]。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病灶在脑部,对其正常发音器官产生的损伤的问题也在患者脑部,而单纯使用语言功能康复锻炼的效果有所下降,因此临床需要探索更加有效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康复方案[9-10]。

结合祖国医学的研究成果,发现头部作为人体所有器官血液汇聚的焦点,其头部的穴位与患者的语言功能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提出,借助头针治疗,起到对血液的活化作用,达到调节脏腑阴阳,帮助患者恢复语言功能的目的[11]。借助毫针刺入患者的百会穴、四神聪穴、廉泉穴,能够改善患者的复述、理解功能,其中百会穴属督脉,具有息风醒脑、升阳固脱的功效,廉泉穴属任脉,具有利喉舒舌、消肿止痛的功效,四神聪穴是头颈部经外奇穴,具有宁心安神、明目聪耳的功效。既往研究发现,针对失语症患者给予促进优势半球针灸刺激,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该研究结果证实了头针结合注意训练能够促进语言功能尽快康复[12-13]。目前,注意训练已被广泛用于失语症的康复训练中,该方案对维持性注意、选择性注意以及分配性注意均设置了不同难度的等级训练内容,能够起到促进患者认知、自我管理、语言功能的恢复。

研究发现,实施头针结合注意力训练的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在于:头皮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等,借助顶颞前线与颞前线横穿多条阳经,针刺时能够起到通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效果,结合注意力训练能够改善患者对字形、字音的模糊印象,提升对注意力的分配效果,结合干预达到改善失语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同时,组间语言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察组0级、1级、2级、3级语言功能分级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4级、5级语言功能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证实,头针结合注意训练能够促进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是由于在听觉刺激下患者需要将语音信息与环境中的非语音信息进行区分,在此过程中结合语音输入和语义系统的配和,因而需要临床在对患者实施康复锻炼时,要求提升患者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尤其是面对较为复杂的听力内容,而注意训练中,康复治疗师能够通过对患者进行词语、图片的重复性训练,达到其注意力分配能够得到有效恢复,对提升其语言功能具有积极作用[14]。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能力各项平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以头针结合注意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有所提升,其生活能力也会随之上升。但本研究也发现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较长,本研究仅观察了患者康复后3个月的效果,并未进行后续的随访,这一点可在之后的研究中进行补充。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实施头针结合注意训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语言功能,对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患者的生活能力有所提升。

猜你喜欢

头针失语症注意力
失语症
让注意力“飞”回来
头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临床观察
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失眠患者的作用
现当代文学不承认古体诗词与文化失语症之关系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中医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医文化失语症”现象及应对策略
Scalp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body acupuncture for 32 cancer cases with intractable hiccups after radiochemotherapy
头针加舌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痉挛型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