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的影响
2024-05-17贺甜甜
贺甜甜
(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10)
终末期是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在这一阶段,绝大多数患者已经无法通过医疗手段逆转疾病进程,患者的预期生存期不足6 个月[1-3]。对这部分患者来说,治疗的主要目的已不是治愈疾病,而是通过多种医疗手段,为其缓解或解除疾病带来的痛苦,使其能够舒适、体面、有尊严地度过生命的最后阶段[4-6]。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是具有专业医疗背景的养老机构,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是其重要的服务对象[7-9]。本文讨论安宁疗护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收的100 例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安宁组,2 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s)
表1 一般资料(±s)
?
纳入标准:① 诊断为非肿瘤终末期;② 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量表分值为50 分及以上,预测生存6 个月及以上;③ 可以正常进行文字或语言交流;④ 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 没有良好依从性;② 有意识障碍以及认知障碍。
1.2 方法
1.2.1 组建安宁疗护团队
组建专业化安宁疗护团队,包括全科医生1人、中医科医生1人、护士3人、康复治疗师1人、临床营养师1人、心理咨询师1人和社工1人。在团队内部开展培训,增强团队人员对安宁疗护的理解,并重点学习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安宁疗护。
1.2.2 饮食营养护理
充沛的体能是生活质量的保障,因此为患者提供饮食干预十分关键。终末期患者的摄食途径较为复杂,有经口摄食、要素膳、静脉营养补充等方式。对能够经口摄食的患者,根据其饮食习惯,为其提供更为适口的饮食,提高优质蛋白、维生素、膳食纤维在患者饮食中的比例。对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的患者,需做好管理工作,包括其营养液的温度、管道的维护等。
1.2.3 疼痛管理
疼痛是许多疾病终末期的典型表现,如恶性肿瘤,会因代谢改变、侵犯组织、骨转移等因素引发较为剧烈的癌痛,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循环、内分泌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甚至直接威胁其生命。安宁疗护可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疼痛管理,由于患者预期生存周期已不足6个月,因此须采取更积极的用药策略,不排斥第3 阶梯强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在安全用药的前提下,提升药物干预的效果。
1.2.4 心理干预
上海化学工业区是上海石化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在开发之初,上海化工区坚持“打中华牌、打世界牌”。并在全国首创了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生态保护和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开发模式,实现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效益集约的管理新模式。
安宁疗护在开展心理干预前,需准确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当前的情绪状态,同时综合参考患者的疾病认知、受教育程度等综合信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焦躁、愤怒的患者,首先须稳定其情绪,通过播放舒缓的音乐、加强其睡眠管理、引导心理压力释放等办法,增强安抚效果。对于悲观、抑郁、消极的患者,做好患者的认知引导,加深患者对疾病、生命、死亡的认知,促进患者疾病观念与生命观念的建立。
1.2.5 环境管理
做好环境管理,为患者提供舒适、温馨的环境,在保障居住环境干净、整洁的基础上,采取温馨护理的方法,建议患者使用家中较为熟悉的枕头、被褥等日用品,增加其熟悉感,改善其住院感受。
1.2.6 家属陪伴
对终末期老年患者来说,亲人和朋友的陪伴是影响其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安宁疗护下,需做好患者的探视安排,尽量延长家属的探视时间,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感。同时,部分患者的子女及其他家属在外地,无法做到长时间陪伴。针对这一现象,医院采取移动平台的策略,搭建以QQ、微信等聊天工具为主体的远程访视渠道,加强家属陪伴对患者的影响,改善其心理状况。
1.3 观察指标
(1) 对比生活质量:应用SF-36对比患者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情感、社会、疼痛和总体健康五项内容。
(2) 对比情绪状况:对比患者情绪状况,采用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量表(positive affect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PANAS)评估法,评估正性情绪与负性情绪。
(4) 对比满意度:建立《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包括疼痛护理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服务态度满意度和整体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 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生活质量
安宁组患者的生理、情感、社会、疼痛、总体健康等指标数据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2。
表2 SF-36统计(±s,分)
表2 SF-36统计(±s,分)
?
2.2 对比患者情绪状况
安宁组正性情绪高于常规组,负性情绪低于常规组(P<0.05)。见表3。
表3 PANAS情绪评分(±s,分)
表3 PANAS情绪评分(±s,分)
?
2.3 对比患者睡眠质量
安宁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助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睡眠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4。
表4 患者睡眠质量(±s,分)
表4 患者睡眠质量(±s,分)
?
2.4 对比患者护理满意度
安宁组的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见表5。
表5 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表5 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随着我国终末期老年患者数量逐年增加,临床对其十分重视。老年人免疫功能差,身体功能差,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同时,多数老年人有慢性病,对其本人及家庭来说,存在精神压力、治疗费用等问题,因此,临床应给予患者实施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概念,是一种不以治愈疾病为最终目的的医疗干预,其服务对象为生命不足6 个月的疾病终末期患者[10-12]。主张通过医疗手段,解除疾病痛苦,提高临终患者生命质量,使其舒适、有尊严地迎接死亡[13-15]。
老年终末期患者是安宁疗护的主体,这部分患者多具有生理功能衰弱、心理弹性低、情绪稳定性差的特点[16]。生理层面,患者常存在器官衰竭、机体疼痛、营养不良、运动能力较差的特点;心理方面,疾病终末期患者通常要经历由否认到承认,最终接受疾病、与疾病和解的心理过程,总体来看易表现出由愤怒、烦躁、焦虑,情绪低落、抑郁过度的状态[17]。本次实验,通过组建专业团队,从营养、疼痛、心理、舒适性、家属陪伴等多个角度,对患者进行安宁疗护,研究结果显示,安宁组在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睡眠质量、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改善。
2017 年,美国《安宁疗护临床实践指南》发布,其中指出,安宁疗护的最终结局是死亡,其最终目标是优质死亡。目前,我国已在肿瘤患者的临终关怀中提出安宁疗护模式,可以促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对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实现健康老龄化。其中,“安宁”是对患者的疾病痛苦进行安宁,“疗护”则代表疗护生命尊严。在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安宁疗护,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家庭状况、躯体状况,促进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在实际操作中,给予患者有效、科学的护理干预,提升其护理质量,疏导其心理状态,为患者提供人间温情,提升其满足感。同时,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采取安宁疗护,可行性较高,可以转变养老理念,推行医养结合模式,保障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其推行费用较低,尽力做到“生者释怀,逝者安息”。采用安宁疗护,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住院及治疗时间,降低患者家属在丧期的痛苦。使用安宁疗护,可显著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实现“优逝”。
综上所述,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疾病终末期老年患者采取安宁疗护,对患者具有积极意义,可进一步研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