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培训需求分析
2024-05-17王为
王 为
(湖南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一病区,湖南 长沙 410000)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个专业方向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渊博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以及精湛的临床技能,并且向病患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护士[1]。而护士核心能力定义为:专科护士在提供安全及合乎伦理准则的护理服务时,所需的特殊技能、知识、判断力和个人特质[2]。相关研究证实临床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3]。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趋严重,慢性疾病问题的日益严峻及公众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康复护理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群众对康复护理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康复科护士是康复治疗护理的中坚力量,其在减轻功能障碍、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而其核心能力则会影响康复科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4]。因此,对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选取湖南省11 所三级综合医院195 名康复科护士为研究对象,并调查其核心能力和培训需求,为临床制定有效提升康复科护士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11 所三级综合医院195 名康复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康复科护理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纳入标准:(1)执业注册护士;(2)现从事康复科护士工作,且工作年限 1 年;(3)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1)实习、进修及轮转护士;(2)调查期间因病产假及外出学习等因素致不在岗的护士。根据样本量粗略计算公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样本含量至少为研究因素的10 倍,本次调查中一般资料中的研究因素为7,考虑20%的样本缺失率,则所需样本量最少为7×10×(1+20%)=84 例,本研究最终发放调查问卷208 份。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用于调查康复科护士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从事康复科护理工作年限、聘用情况等7 项内容。
1.2.2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
采用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调查问卷调查康复科护士的核心能力。问卷由王洪梅等[5]编制,包括康复专科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支持监督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康复护理管理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7 个维度共计69 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5 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5 分”,总分69~345 分,评分越高表示康复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越好。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66,维度Cronbach'sα系数在0.805~0.948 之间,具备良好的信效度。
1.2.3 康复科护理培训现状及需求调查问卷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用于调查康复科护士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包括有无进行康复护理培训、培训途径、培训方法、培训意愿等调查项目。
1.3 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问卷星软件编辑问卷进行调查,在问卷指导语中详细描述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及问卷填写方法。取得被调查单位康复科护理负责人和被调查护士的知情同意后,通过微信群和个人微信发送调查问卷,被调查的康复科护士通过识别问卷二维码在线填写并提交问卷。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8份,回收问卷195 份,有效回收率93.75%。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康复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177.69±74.51)分,各维度的条目均分由高至低为康复护理管理能力(4.23±1.85)分、沟通协作能力(2.62±1.12)分、评判性思维能力(2.37±0.98)分、教育指导能力(2.36±0.98)分、专业发展能力(2.33±0.96)分、康复科护理能力(2.29±0.97)分、支持监督能力(2.24±0.98)分,见表1。
表1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分)
表1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分)
2.2 不同特征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学历、职称、从事康复护理工作年限、聘用情况的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不同,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表2 不同特征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
2.3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项目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是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F=12.524,P<0.001),可解释20.8%的变异,结果见表4。
表3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4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
2.4 康复科护士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显示:(1)有无进行康复护理培训:有128 人、无67 人;(2)培训途径:科室培训82 人、院级培训26 人、省市级培训16 人、国家级培训4 人;(3)培训方法:理论培训28 人、操作培训32 人、理论培训及操作培训47 人、情景模拟训练16 人、其他5 人;(4)有无培训意愿:有184 人、无11 人。
3 讨论
3.1 康复科护士的核心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多数医疗机构面临着康复专科护士匮乏,康复护理工作能力欠佳等问题[6]。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康复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得分为(177.69±74.51)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与汪锐等[7]研究结果相同。各维度的条目均分由高至低分别为康复护理管理能力(4.23±1.85)分、沟通协作能力(2.62±1.12)分、评判性思维能力(2.37±0.98)分、教育指导能力(2.36±0.98)分、专业发展能力(2.33±0.96)分、康复科护理能力(2.29±0.97)分、支持监督能力(2.24±0.98)分。其中,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康复护理能力、支持监督能力等维度的条目均分得分较低,与李新霞等研究结果相似[8]。分析原因可能为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而教学方式则以“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因此医学院校和医院在护理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中,针对康复护理人员,更注重进行专业的康复知识讲解和临床护理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忽略了对康复科护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相关的评判性思维与专业发展等方面能力的培养有关;另一方面,经分析发现,本次调查对象,以年轻及初级职称护士居多,由于大多数年轻的护士尚缺乏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日常疲于完成快节奏、高负荷的护理工作,暂未形成稳定的职业价值观念,一方面自身也会忽视了专业发展、评判性思维、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因能力与资历的限制,其康复护理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支持监督能力在科室及医院层面也尚未得到锻炼与发展,因此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9]。
3.2 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单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学历、职称、从事康复科护理工作年限、聘用情况的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维度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学历、职称是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F=12.524,P<0.001),可解释20.8%的变异。综合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本科学历、职称级别高(高级及中级职称)的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维度总得分高于专科学历、职称级别低(初级职称)的护士。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第一、本科学历的康复科护士可能因规范化的院校教育及具备更高理解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针对康复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更扎实,技能操作掌握更加全面。此外,随着高等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本科院校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自主思辨等方面能力的引导与培养,因此本科学历的康复科护士,相较于专科学历的护士,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方面表现也更为出色[10]。第二、职称级别高的康复科护士一方面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和职称的晋升,其临床护理经验更加丰富,工作能力也随着经验的积累也不断提升和完善,专业发展认知更全面,因此其康复护理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护理管理能力、教育咨询能力、支持监督能力相比职称级别低护士更有优势。而职称级别低、工龄短的护士尚缺乏丰富的护理经验,面对快节奏、高负荷的护理工作,大多数护士疲于完成临床工作任务,对护理科研、教育、管理、辩证思维培养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关注较少有关[9]。另一方面,职称级别高的护士,可能在科室承担的工作责任更多,除做好本职临床工作外,其还承担着教学管理、质量控制以及对低年资护士护士工作的监督指导等职责,受责任心和工作经验的驱使,无形中也会促进其不断提升沟通协调、评判性思维、教育指导、专业发展、支持监督等方面核心能力。因此,以上研究结果提示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应做好低年资护士职业规划教育,督促年轻护士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进而不断提高专业核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各文化层次和职称阶段护士实际能力特点,实施分级别、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对于高学历、高层级的护士,可以提供高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重点进行康复科护理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增强使命感,促使其充分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而对于学历水平较低及低层级的护理人员,在做好临床护理能力培训的同时,应重点关注评判性思维能力、教育指导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培训的实施,以不断地提高康复科护士的核心能力[11]。
3.3 康复科护士康复护理的培训需求较高
相关研究认为,康复专业护士的培训能够系统地扩充知识,提高康复专科护理能力,实现护士自我发展的需求,促进康复专科护理事业的发展[1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195 名康复科护士中,经康复护理培训人数为128 人,占比65.64%,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康复科护士的培训率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其培训方式主要以科级培训为主,占比64.05%,受同质化、培训效果等因素影响,单纯地进行科室培训,其培训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影响,因此护理管理者一方面应严格把控科室层面的培训质量,真正把培训落实到实处;另一方面应该积极促进并推进医院开展院级层面的同质化培训,以提升培训效果;此外还可以适当选派科室护理骨干、带教教师参加省市级以上层面的康复科培训,引进新技术、新知识,并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从而不断提高各层级康复科护士的核心竞争力。而培训方式为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培训为主,占比84.38%,情景模拟等其他新型培训方式有待进一步拓展。根据培训意愿调查发现,94.36%以上的康复科护士有康复护理培训需求,说明大多数的康复科护士培训需求尚未得到有效的满足。因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康复科护士培训现状及需求,建议可以采用分层次、分级别、分阶段的培训的方法加强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并通过实施培训,使康复科护士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综上所述,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有较高的上升空间,且大多数护士具有康复护理培训需求。建议护理管理者可以采用分层次、分级别、分阶段的培训的方法加强对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并通过实施培训,使康复科护士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提升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促进康复护理学科的不断发展。本研究仅选取湖南省三级综合医院的康复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的区域范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样本的代表性受限,在后期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调查区域,增加调查样本量,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便于更好地探究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影响因素及培训需求,为临床制定提升康复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培训及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