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
2024-05-17胡菲菲高伟伟
胡菲菲, 高伟伟
(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建设处,上海 200240)
0 引 言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培养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被赋予新内涵和新使命[1]。2021 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明确提出“基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开展文理交叉和实验研究,改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组织模式,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原始创新和‘四个服务’能力”[2]。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方向和建设成效成为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高校开展“有组织科研”的着力点。
国内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宏观层面的实验室建设定位、建设现状和建设路径的探讨[3-5]。另一方面集中于针对具体实验室的功能定位、建设模式、组织运行机制研究,比如媒体实验室、语言实验室、考古实验室、司法实验室等[6-8]。现有研究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均从宏观整体层面和个例分析层面都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但从动态、系统的视角观察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建设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将实验室视为一个具备复杂自适应能力的主体,对实验室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各类层级运行模式、各模块单元内部结构进行解构,以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为案例,分析复杂自适应系统下的实验室运行机制,探索系统化的建设和运行模式,以期为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内部治理效能和外部辐射能级提供可探讨方案。
1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基础
由多个相互连接的部分组成,整体遵循一或多种规则运行并显示一或多种和单个部分相似性质的系统,比如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等,不同于其他学科对组成体系的成分自身的研究,复杂自适应系统侧重于各成分之间的联系[9]。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圣菲研究所约翰·霍兰提出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该理论以“适应性决定复杂性”为核心,将复杂系统建立在具有适应能力的活动主体之上,通过实践活动的反馈来改进对世界的规律性认识[10]。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主要具有以下特征:①相较于简单系统中的被动部分,复杂系统中的主体具备感知能力,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并建立正向或负向的反馈机制,系统对反馈结果进行“选择保存”;②肯定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系统演变和进化的主要动力;③突出整体系统内部存在的层次结构,同类主体通过“粘合”,形成更高级别的主体,并在多次聚集和升级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层级结构;④表达以“涌现性”为特征的演进路线,当系统的基本单元以巨大的数量组成一个复杂系统,整个系统可能展现出单个个体不具备的作用和影响[11]。
作为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系统科学研究,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被学者广泛运用,有效解释社会治理、产品创新与管理、教育变革、知识管理等问题[12-13]。该理论同时也为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一种系统化的视角,有助于研究者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复杂性,并从复杂系统中识别边界层次及分立子系统的方法。
2 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框架下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分析
2.1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由多主体、多要素组成的多层次复杂系统
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过程来看,实验室作为一个涵盖多层建设目标、多元建设主体的复杂平台系统,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队伍管理、设施管理、成果管理等层次。①教学管理。包含实验室承担的学校/社会教学任务、教材修订、教学大纲撰写、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分配、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②科研管理。包含科研目标设置、科研团队组织、研究项目申报和研究过程跟进等。③队伍管理。包括运营团队、科研团队和管理团队,科研团队中又包括流动性研究人员和非流动性研究人员、具有不同学科背景和从业背景的人员等。④设施管理。包括实验所需的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以及专业数据库建设和维护等。⑤成果管理。包含知识产权管理、成果转化政策方针、应用推广的渠道建设等,主要涉及与社会主体的合作关系。各系统在目标、管理、评价等环节存在强耦合关系,并非孤立存在,正确认识及合理的边界划分是保证系统合理/合法性的前提,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学研究资源、平台设施、体制机制的协同作用,以期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
2.2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过程是系统自组织的过程
埃德加·莫兰提出,生物组织和社会组织的高度复杂性表现在它们同时是多中心的(拥有几个控制和组织的中心)和一中心的(同时还有一个最高的决策中心)[14]。这种一中心、多中心的特性揭示了复杂系统中目标设定的一致性和多样性,同时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系统自组织的过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作为社会“巨系统”中的复杂自适应主体之一,实验室产生与建设首先服务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这一根本需要,建设定位根植于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一中心”)。以经济学实验室为典型,经济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场景化现实市场中的行为,观察人们对经济政策的反应,透过社会现象研究经济机制,为解决经济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分析工具和决策依据[15]。其次,实验室建设、运行、发展的各个阶段,其目标是不断更新迭代(时间维度的“多中心”)。传统的文科实验室以文科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主要面向学生群体,应用场景主要为课堂教学,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对分离。为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离、研究结论偏主观性、研究方法缺乏实证依据等问题[16],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形式不断发生演变并逐渐分化出多种类型,包括教学型实验室、研究型实验室、综合型实验室,具体每类大致又可分为侧重基本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基础型实验室、侧重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的专业型实验室和侧重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培养的拓展型实验室(空间维度的“多中心”)。复杂系统在反复适应的过程中产生多样性,多主体在上一个层级基础上不断聚集形成更高层级的主体,每一次适应都为新生态位和新作用关系的出现提供可能性。
2.3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过程是系统自适应的过程
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模式、建设方向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政策调节和制度变迁成为系统中的关键平衡点。系统自适应的过程即是打通各主体、各层级之间的堵点,不断强化正向反馈,推进系统向更高层次演进。回顾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历程,自1999 年起教育部在部分高校分批设立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起,关于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始被提上议程。之后《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面向2035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进一步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定位和建设方向,构成实验室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新的生态位和作用关系的出现也不断促进实验室组织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完善。实验室在建设过程中,保证实验室经费合理使用、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交流、保障实验室设备共享、激发实验室人员的活力、均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作用,通过发展与实验室建设阶段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动实验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成转型和升级。同时,实验室类别的分化对多元评价和分类评价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标准也不一而同,从当前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等建设要求,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数据基础、技术开发水平、服务国家和地区发展能力等都将成为考量实验室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
在对系统复杂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等特征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验室建设周期,以目标——效果的动态纠偏为主线,将整个实验室运行过程划分为目标设定、组织管理、政策机制、评价反馈4 个模块。实验室建设定位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形式、产业趋势和学科态势等因素,涉及多重建设目标和多元建设主体。机构运行过程中按照科学研究、实验教学、技术开发、社会服务等进行信息流的交换,实现对目标和资源的再组合和再分配。基于各模块间的闭环逻辑关系,实验室运行机制框架如下(见图1)。
图1 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机制框架
该模型:①目标为系统整体以及系统内的每个层次、每个主体提供行动导向和内在激励,实验室目标管理体系中既要包含某一时间段内的总体目标,同时需要根据主体的多样性,对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体现各层级目标的分化和差异;②基于目标设定下的资源配置对象呈现关联耦合,不同对象在特定系统接收有限资源配置的形式与程度不同,人才、资金、数据、设备、技术等有限资源的配置应基于明确的主体边界和系统划分;③动态调整、精准施策是系统自适应过程中的重要把控环节,通过循环往复对输出值和目标值的差异比较评价,从而实现严格的目标导向的政策调控等;④反馈评价是复杂自适应体系的关键环节,是信息反馈与系统纠偏的核心内容,检验系统是否严格服务目标设定,是系统自主性和开放性的体现。
3 复杂自适应系统观照下的实验室建设实践——基于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案例分析
麻省理工大学的媒体实验室创建于20 世纪80 年代,作为率先将技术与人文相融合的研究机构,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中将其称为“未来工厂”。实验室以数字媒体为基础,涵盖神经科学、心理学、量子力学、社会学、生态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物理学、纳米技术和全息技术等基础科学和技术基础研究领域,融合计算机产业、广播产业和出版产业,形成内容多样、层次丰富、交互联动的系统,其中各要素、各主体、各层级沟通联系和联动演进的形式也为本研究提供了启发和借鉴价值,实验室运行机制路线参见图2。
图2 复杂自适应系统观照下的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运行机制
3.1 多层级目标设定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在近40 年的发展历程中,实验室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研究宗旨[17]。实验室核心价值观是“通过艺术、科学、设计和技术的共同努力,使人类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生活环境”,3个子主题目标清晰,分别为“未来世界设计”“AI 改善生活”“构建新的社会网络”。核心价值理念集中体现于实验室开展的研究项目上,比如为残疾认识创造机械仿生手臂,为自闭症儿童研发治疗机器人,为人类心理健康发明各种人机交互设备,为构建和谐人机环境创造情感计算机等。这一核心价值体系促使实验室在与多主体互动的过程中进行主动学习和积累,有目标、有方向地改变行为方式和结构,在不同发展阶段都可以及时和各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相适配,实现系统的“成长”和“进化”。
3.2 结构化组织管理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结构化组织管理涉及对资金的管理、对人员的管理、对成果的管理等。①实验室构建了从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机制。从实验室资金来源渠道上可以看出,合作方提供资金有权获得技术咨询和知识产权但不干涉研究方向,多数研究课题由实验室研究人员确定,开展自由的、“无定向”的研究,这种知识产权共享模式一方面保证了研究的自主性、前瞻性和原创性,另一方面为成果的快速转化利用提供了畅通渠道,有助于实现高校、企业、政府不同主体高效对话,知识、资金和政策各类资源高效衔接[18]。②实验室组织架构清晰,涵盖管理层、研究层和辅助层,包括研究者、设计师和发明家,接近40位教职员工包括高级研究人员和访问学者,以及40 余个研究分支机构和近80 位科学家和客座博士后研究人员牵头实验室研究项目,另外还有80 余名工作人员支持实验室科研管理和设施管理[19]。项目和小组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微单元”,团队人员根据学科背景、文化背景、从业背景进行“粘合”,从而完成“自组织”的过程。
3.3 动态化策略调整
实验室的动态化策略调整包括两层含义:①科学知识体系的重组。实验室反对有边界的学科研究,主张在对世界复杂性、不确定性、不对称性等认识的基础上,“探索不同学科之间以及学科之外的内容”。实验室下设21 个小组,分别致力于情感计算、生物力学、流体界面、城市科学、全息摄影、可触摸媒体等方面的研究[20]。②实验室研究重心的迁移。如实验室在刚起步时提出新技术如何改变学习、娱乐和自我表现的观念,后逐渐转向可穿戴式计算、传感网络、可触摸媒体、人机交互等研究,确保实验室研究方向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
3.4 多维度评价体系
媒体实验室有一句格言“Deploy or Die”。在媒体实验室的评价体系中,是否可以提出正确的问题,是否可以正确解决问题,是否可以把想法制造成产品,是否可以把产品推向产业,是实验室运行成效的重要衡量标准。基于以上评价标准,实验室把基础科研和技术应用有机地联系起来,相对于对市场需求研究,实验室更加重视对未来世界的设计和构想,倡导研究人员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洞察力带到工业发展中去,并将实验室作为学校创新创业重要一环,构建从高校研发到业界推广的多维评价体系,打造实验室核心牵引力[21]。
4 借鉴与启示
4.1 多层级目标管理,统筹考虑建设目标的共性和个性特征
目标为系统整体以及系统内的每个主体提供行动导向和内在激励。目标管理体系中既要包含某一时间段内的总体目标,同时需要根据主体的多样性,对目标进行“颗粒化”管理,体现各层级目标的细分化和差异性。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目标管理体系,①要明确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核心目标和根本任务,将实验室纳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巨系统”中统筹考虑其建设定位和发展方向;②理解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承载着不同的建设任务和建设使命,同时厘清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内部包括知识生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在内的各级目标,致力形成“共识机制”。
4.2 多节点资源管理,实现资源的“自治”“流动”和“开放”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来说,人员、技术、设备、场地、经费、成果、数据库以及平台影响力等虚体资产,均包含在资源管理体系,构成复杂系统中的交换中介,是维持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持续稳定运行的必要条件。①创造“集聚”环境,促进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各类资源的集成,提升资源使用率,比如聚集人才、集中场地,集中相关基础设施等。②实行“多节点”资源管理。在一个分布有众多节点的系统中,系统中任何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阶段性的中心,节点之间自由连接形成新的连接单元。随着实验室的组织边界不断拓展,实验室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建立资源多边、多向流动的开放系统,如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再加工,人员在不同场景中的汇聚和流动,数据的收集、分析、运营和维护等,通过科技投入、市场开拓、人才储备等多条线并行,保障平台运行效能。
4.3 政策机制动态调整,进行平台运行阶段的迭代和更新
动态调整、精准施策是系统自适应过程中的重要把控环节。通过比较输出值和目标值的差异,采取相应举措进行调控。国内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起步较晚,仍处于“试水”阶段,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包括运行管理、评价与改进在内的标准体系。①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建设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包括重视规范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室环境等,明确申报、评审、设立、评估的制度要求和实施细则。②根据不同阶段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在建设过程暴露出的薄弱环节进行动态政策调整,不断规范系统运行路径。
4.4 多维度评价机制建立,打造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协同体系
从实验室与学科发展、教学改革、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实验室建设成效评价需要考虑以下方面:①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关系,实验室的研究方向需要与特色学科、优势学科相结合,实验室需要建立在优势学科的基础上以保障实验教学,同时基于实验室平台开展科学研究反向支持学科发展;②知识生产和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互动关系,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导向,基于实验室技术支持、学科支持、数据支持、开放型运行机制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时,以实验室为桥梁连接最终用户,根据用户反馈信息收集市场需求,实现实验室产品的迭代更新,构建实验研究与市场需求的密切联系。
5 结 语
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设包含组织、学科、管理评价等诸多内容,涉及知识生产与应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团队组建与管理等,是典型的复杂自适应系统。本文通过构建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运行机制框架,对实验室建设全生命周期进行“模块化”和“条线式”的分解,提出基于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思路——通过做好目标管理和资源管理,充分发挥政策调节作用,以体制机制建设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内部治理效能和外部辐射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