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得意时,谁人始归山
2024-05-17银瓶盛雪
银瓶盛雪
在历经盛大的科举考试之后,落第的举子在众人的欢欣中独自落寞。落第,是一种抵入生命的真实痛感。之后或进或退,都不是一种轻易的选择。
幽微的文字光亮,在浩瀚的时空中,留下了诗人某一刻的心情写意。失意的人咀嚼着疼痛,在寂静的夜里,在雨声淅沥中,仿佛听到,有平缓的吟咏声隐约从远处传来: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
一
那一天,是孟郊一生中最快乐的一天。他写下一首《登科后》为证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那一天,他高中进士,美梦成真。他打马长安街,令无数男子羡慕,又令无数女子爱慕。这年,他46岁了。为了半纸功名,他用半生穿越风雪千山。
孟郊幼时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平日里他除了种地,就是读书和作诗。而立之年,他出门远行,到过很多地方,写过很多诗。或许是迫于生计想找份体面的工作,又或许是求取功名之心觉醒,总之,孟郊踏上了科考之路。
屡战屡败的孟郊喜欢写诗,数次落榜,数次写诗,或抒发自己的失意,或感慨命运不公。在他诸多落第诗中,一首《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让我们看到了他不肯放弃的倔强。诗是这样写的: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
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
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孟郊的故乡在今天的浙江省德清县,写诗时他人在长安,所以说“东归”。“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这里用了两个典故。离娄是传说中的目明者,“能视于百步之外,见秋毫之末”。黄帝丢了一颗宝珠,离娄可以在百步之外看见。子野是春秋时晋国乐师师旷的字。他目盲,善弹琴,辨音能力极强,据说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离娄和子野正是神话中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原型。
诗人用离娄和子野来指代主考官。在孟郊看来,这次落第不是考官“不明”“不聪”,而是因为自己是“至宝”“至音”,绝非凡眼能别、凡耳能通。孟郊的自我感觉不是一般的好,总之就是我不同凡俗,有鸿鹄之志。
孟郊的这种自我肯定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他没有放弃,我们才能感受他压抑太久之后、成功上岸时的狂喜——“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从某种意义上讲,孟郊就是一个励志典范。
二
与孟郊同病相怜的唐代诗人卢纶,也是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他被寄养在舅舅家中,幼年时即遍读诗书,还未成年就已声名远扬。他在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在唐代宗时期,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屡试不第。于是,他写了《落第后归终南别业》:
久为名所误,春尽始归山。
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
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
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
卢纶开篇就说自己“久为名所误”。学而优则仕,本是天下士子的心愿,但诗人意识到自己可能为功名所耽误,被名缰利锁捆束了心。“春尽始归山”,既指春天自然结束,也指曾经的春风得意消散殆尽了。归,是回家,也是归隐。进士考试的时间是在春天,诗人落榜之后,想回家了,照应了标题“归终南别业”。
“落羽羞言命,逢人强破颜。”落榜了,我羞于说自己命不好,遇到人都强颜欢笑,不怨命运,也不向他人诉苦。“交疏贫病里,身老是非间。”没有几个朋友,自己还贫病交加,在是是非非间老去。“不及东溪月,渔翁夜往还。”月亮照在东边的溪水之上,渔翁自由来往。这令人向往的生活,正是诗人想要的归宿。
“渔翁”这个意象里,仿佛有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人,仙气飘飘。渔翁所指代的,是一种超脱于世的文化境界。唐代柳宗元在《渔翁》中写道:“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意味着自由自在,是诗人对科举为官之外的另一种盼望。
总的来说,卢纶落第之后很痛苦,却没有抱怨命运 ;尽管贫病交加,以落第为耻,仍然能够以微笑面对他人,对渔翁式的美好生活充满期待。这体现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智慧。
三
作家张晓风有一篇散文叫《不朽的失眠》,写的是晚唐时期的张继在某个夜晚想起自己落榜的事情,于是在万千愁思萦绕中写下了《枫桥夜泊》。这是一个误读。据考证,张继在公元753年第一次科举考试中就已进士及第,并无落榜经历。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进士及第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进士们要做官,还要经过铨选,即通过吏部审查。铨选制度在隋朝已有雏形,到了中唐时期进一步完善,是唐朝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如果说科举考试考查的是一个人的才学,那么铨选则侧重于考查一个人的口才、反应能力等。
在中举之后,有人很快就得到了任命,有人要等上好几年,有人甚至一直在等待,像被朝廷遗忘了一样。张继在长安等了几年,也没有等到被任命的消息。他没有继续等下去,而是弃笔从戎,投身军旅。军旅生涯加深了张继忧国忧民的情怀。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他流离失所,漂泊在江南一带,其间写下的诗作都比较哀愁,包括《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是张继在家国动荡之时、满腹忧愁之际,途经苏州寒山寺,偶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仅仅28个字,写尽了羁旅之思、家国之愁与漂泊之苦。这首诗,有人將之誉为“唐诗第一”,在海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