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夏

2024-05-17郑培凯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4年5期
关键词:张志西塞山蓑衣

郑培凯

突然,就立夏了。

眼前的一片港湾,在晨风摇漾中突然亮丽起来,像舞台拉开了大幕,不知新的季节是否安排了什么演出。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宁静的水面上,如此耀眼。万籁俱寂,显得十分蹊跷,好像会有先知踏水而来,向滩头睁大眼睛的砂砾宣告,牧羊人还在山背后跋涉,这一季究竟能否见到羊群欢跃在水边,还是个未知数。

昨天夜里,我写了几幅字,都是抄录苏东坡的词,因为是立夏前一日,所以都署了“暮春”。书写的条幅中,最满意的是《调笑令·渔父》的末尾:“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写在四尺对开的宣纸上,很有点烟霞氤氲之感。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时写的,时为元丰五年(1082年)的暮春,是他到黄州之后的第三个年头,经营东坡这片家园也已两年,心境与初到时的孤寂、郁闷大不相同,开始体悟超越困蹇的潇洒。这首词的全文是:“渔父,渔父,江上微风细雨。青蓑黄箬裳衣,红酒白鱼暮归。归暮,归暮,长笛一声何处。” 写渔父江上归舟,在斜风细雨之中,戴着青箬笠,披着黄蓑衣,这不正是张志和《渔父词》的翻版吗?

没错,的确是张志和《渔父词》所引发的诗兴。苏轼在这年的三月七日到沙湖看田遇雨,写了著名的《定风波》词,说到自己心情有所超脱,不再羁绊于贬谪的困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程经过蕲水的兰溪,在长江边上看到当地的西塞山,由此联想到张志和诗中的西塞山,写了一首《浣溪沙》,模拟张志和融入自然的体悟与超乎物外的心境:“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实,苏轼在他的序里讲得明明白白,说自己抄的原诗,只加了几个字,以配合《浣溪沙》的曲调:“玄真子(张志和)《渔父词》极清丽,恨其曲度不传,故加数语,令以《浣溪沙》歌之。”

写了《浣溪沙》之后,苏东坡受到张志和《渔父词》潇洒心境的感召,配合了自己刚刚体悟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际遇,认识到人生就是风里来雨里去,回首斜阳相迎,归去之时,“也无风雨也无晴”。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写了六首“渔父”,我在立夏之前书写的《调笑令》只是其中之一。这六首词的寓意都是潇洒人生,写渔父打鱼归来,有鱼有酒,醉倒便眠,再也不必担心世局的起伏颠踬。比如,“渔父醉,蓑衣舞,醉里却寻归路。轻舟短棹任斜横,醒后不知何处。”睡到中午,醒来了:“ 渔父醒, 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千古。”人生在醒梦之间徘徊,像庄周说的,栩栩如蝴蝶,不知庄周是梦,还是蝴蝶是梦,也就是苏轼后来在《西江月》词中感叹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不过,苏轼在黄州第三年立夏之前,见到暮春之际的鸢飞鱼跃,体悟了人世沧桑的背后,有着更加夐闳的自然循环与天地复苏,摆脱了谪居乡郊的困顿之情。在接下来的夏天,苏轼写了脍炙人口的《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清楚地表达了他的豁达心态。更有趣的是,他在深秋再游赤壁,写薄暮之时捕到鲈鱼,回家得酒,“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那情景不就是《调笑令》中的“红酒白鱼暮归”吗?

在立夏之前的夜晚,书写东坡词,联想到春夏之际的欢愉,十分惬意。

(摘自2022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猜你喜欢

张志西塞山蓑衣
西塞山前白鹭飞
寿龟、西塞山前倦鸟归、达摩渡江
从蓑衣到现代雨披
张志
题蓑衣鹤育雏图
蓑 衣
蓑衣龙树之歌
养生漫画:持之以恒
大葱栽培技术
老家的葫芦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