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非遗舞蹈文化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
——以黎、苗族舞蹈为例

2024-05-17林栋婷肖培培

山西青年 2024年7期
关键词:黎族苗族舞蹈

林栋婷 肖培培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 海口 571126

随着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各民族的文化特征日益凸显,作为中华56 个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黎、苗两族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自数百年前苗族迁琼以来,在多民族杂居的海南地区,黎、苗两支民族文化同生并茂、历久弥新、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尤以两族的舞蹈文化最具民族风情,是两族悠久历史的缩影和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至今,仍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将民族舞蹈融入高校的舞蹈教学,是传承发展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以黎族、苗族传统舞蹈文化为例,探讨少数民族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

一、黎、苗族舞蹈文化概述

(一)黎族舞蹈文化

黎族是世居海南的古老民族之一,综观黎族舞蹈发展历史,可以将黎族舞蹈按照起源分为两类:一类带有原始宗教特征,反映黎族古人的自然崇拜和对死亡的认知,黎族先民信奉万物有灵。远古时期,黎族人民对自然现象理解有限,舞蹈中带有一定的原始巫术色彩,舞蹈中涵盖了对神灵的崇拜与对丰收的期盼,如“招魂舞”中蕴含对鬼神的崇拜,这些舞蹈作为历史文化遗存,对研究黎族传统文化仍具有重要价值[1];一类反映黎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现实抗争,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当代意义,如《打柴舞》中的磨刀步、搓麻绳。随着社会发展,黎族舞蹈吸收了丰富的生活内容,出现大量反映人民生活和革命斗争时期的作品,如《五朵红云》《我编斗笠送红军》等,表现了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压迫的斗争历程。改革开放后,黎族舞蹈进一步拓展了娱乐功能,许多传统的集体舞蹈演变为个人表演性舞蹈,如《三月三》《竹竿舞》等。其中,《竹竿舞》演变自古老的《打柴舞》,已经成为海南黎族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

(二)苗族舞蹈文化

海南地区的苗族迁徙聚居情况,在明代嘉万时期才始见于史载,距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海南苗族与广西、湖南等地苗族的语言文化有着相通之处,也在长期的汉、黎、苗三族杂居中形成了独特的苗族舞蹈文化。苗族的传统舞蹈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用于宗教祭祀,如盘皇崇拜是苗族最盛行的宗教活动之一,海南苗族普遍崇信盘皇上帝,每年农历正月和六月会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活动中,文武道公分工明确,用不同乐器,边跳特定的祭祀舞蹈边念咒经,整夜不停。另一类是节庆文化中的舞蹈,苗族的节庆文化丰富多彩,许多节日都有与之相应的独特舞蹈,如农历新年,苗族有祭祖和请祖先回家的习俗,三月三苗族不上山扫墓而在家祭祖,未婚男女借此聚会,六月平安要跳安楼舞、动鼓舞等12种舞蹈,禾斋节、新禾节等重要节日都有特定的祈祷仪式和舞蹈[2]。

二、高校传承黎、苗族舞蹈文化的重要思想教育意义

(一)从黎、苗族舞蹈文化中汲取精神与力量

黎、苗两族的传统舞蹈蕴含丰富的精神力量,许多黎族舞蹈都描绘了人民与自然力量的抗争,以及对外来侵略的反抗,反映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苗族舞蹈中也体现出人民治理水利、开垦荒地的拼搏历程。黎、苗舞蹈大量反映了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舞姿轻盈欢快,充满对美好新生活的憧憬和赞美。这种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也会影响和感染大学生,使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黎、苗两族崇尚大自然,舞蹈中融入山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双重元素,反映了两族尊重自然、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也正合乎中华民族千年以来一以贯之的“和合万物、天人合一”的文化基因。

(二)培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正确民族文化观

黎、苗两族的舞蹈在交流中吸收借鉴、合而不泯,展现出一种包容的文化孕育观。通过亲身体验不同民族的舞蹈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学会站在他者的角度欣赏不同文化,在差异中发现共性,在交流中感悟文化交融。学习黎、苗族舞蹈文化还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每一种民族舞蹈都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和审美情趣,通过对比不同民族舞蹈的动作语汇、节奏结构、舞台语言等,可以培养学生审美的包容与开放心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文化,深入认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从而增强文化自信,培育学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观[3]。

三、高校传承黎、苗族舞蹈文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重视黎、苗族舞蹈文化体系在课程资源转化上的完整性

黎、苗族舞蹈文化形成的根基在于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是民族历史与生活习俗的融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审美价值。因此,必须全面考量其文化内涵、发展脉络和艺术形态。首先,要深入挖掘黎、苗族舞蹈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色彩,尤其是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舞蹈是该民族文化的生动符号和第二语言,需要专业学者、教师采用田野调查、文献记录等多种途径充分记录,才能真正在课程资源的转化过程中提炼其文化精髓。其次,还要纵向梳理黎、苗族舞蹈文化的发展脉络,黎、苗舞蹈都经历了从原始崇拜到生活化的发展过程,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如黎族舞蹈从原始巫术色彩到反映生活的转变,苗族舞蹈从宗教功能到娱乐功能的转变。最后,舞蹈的外在形态美是其最突出、最直观的美感之一,教学应当全方位描述黎、苗舞蹈的艺术形态,黎、苗舞蹈表演所使用的音乐、服装、道具等和其独特的动作语汇都需要被全面考察、描摹和记录,资源转化过程中还应具体分析不同舞种的结构与风格。

(二)把握高校黎、苗族舞蹈文化传承“记录—研究—欣赏”的三重转捩

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校在开展黎、苗族舞蹈文化传承时,必须注重从记录、研究到欣赏三个环节的有机衔接。首先,记录是传承的基础。黎、苗族舞蹈大多通过口头和肢体记忆传承,许多舞蹈内容和细节容易流失,一些古老舞蹈如《跳娘舞》等甚至濒临消亡。高校教师必须带领学生深入田野,运用录像、录音、笔记等各种方式,全方位记录艺术细节,以及舞蹈的文化语境。其次,在记录的基础上开展研究。教师要从舞蹈人类学等角度,对记录的文本进行解析,分析非遗舞蹈中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追溯不同舞蹈的演变脉络。最后,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欣赏教育,教师要根据研究结果,使用通俗语言向学生讲解每个舞种的文化意蕴,培养学生欣赏非遗舞蹈的能力,立足于高校工作的“教”“研”双元性,顺应“记录—研究—欣赏”这一内在工作逻辑,抓住传承过程的递进关系,让学生全过程参与传承,从被动记录者转变成主动研究者和批判继承的艺术欣赏者[4]。

四、黎、苗族舞蹈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活态化传承

(一)开设黎、苗族舞蹈专题课程

高校可以开设黎、苗族舞蹈相关的专题选修课,系统讲授黎、苗族舞蹈的历史沿革、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一是开设黎、苗族舞蹈发展史专题课,课程应从黎族世居海南和苗族迁移海南的历史渊源入手,追溯黎、苗族舞蹈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大量引证文献资料,梳理黎、苗族舞蹈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关注不同历史时期舞蹈语汇和题材的变迁,分析社会环境变化对舞蹈发展的影响。二是开设黎、苗族舞蹈欣赏专题课,解析舞蹈的艺术语言,如竹竿舞的动作组合、八音舞的音乐结构以及捻情舞对爱情元素的表现力等,通过欣赏典型案例,培养学生对黎、苗族舞蹈文化的审美能力。三是在原有民族舞蹈史、中国舞蹈史等基础课中,重点介绍黎、苗族舞蹈的内容,分析黎、苗族舞蹈对中国舞蹈发展的贡献,研究苗族在不同分布地区舞蹈的特性,跨地区考察黎、苗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的关系和各异的流变方式。

(二)结合黎、苗族舞蹈的艺术特征编排教学内容

高校舞蹈教学中,在编排黎、苗族舞蹈的教学内容时,应着眼于挖掘其文化内涵,实现文化解释与艺术鉴赏的有机统一。首先,应重视对舞蹈背后历史文化的溯源,如黎族《跳娘舞》是母系氏族时期的产物,通过母系图腾舞蹈追忆女性始祖,其中模拟猩猩等动物动作,反映原始图腾崇拜;《打柴舞》来源于劈柴弯腰挥舞斧头的劳动动作,表现劳动人民开垦荒地、战胜自然的拼搏历程。这些舞蹈背后的隐性历史记忆,需要教师引入资料,通俗易懂地向学生阐释。其次,教师要向学生深入解析舞蹈的抽象艺术特征,如黎族《竹竿舞》中竹竿的灵活运用和跃动的舞姿所蕴含的劳动之美,苗族《招龙舞》中五色彩带和中元棍的翻飞腾挪,配合鼓点锣响的所表现的“神龙戏水”的动态美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非遗舞蹈的独特审美情趣。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传统语汇基础上,运用多种现代编舞手法进行创新,如以黎族织锦、苗族刺绣等非遗技艺为题材,采用现代舞蹈观念对传统舞蹈再创作,实现传统艺术形式与当代舞蹈语言的有机融合。

(三)组织专业实践,深入黎村苗寨开展田野调查与采风

高校应组织学生深入黎、苗族聚居地开展专业实践,这有助于学生全方位地了解非遗舞蹈的文化语境。实践可采取以下具体形式,一是开展田野调查。教师可带领学生深入黎族村寨,采访当地老艺人,亲身学习《打柴舞》的动作;也可以选择在节庆祭祀活动期间,前往苗族村寨,身临其境观察、感受盘皇舞的祭祀活动场景,期间学生可对非遗舞蹈的习俗规则、祭祀仪式等作参与式记录,深入探究非遗舞蹈与宗教信仰、民俗生活的内在联系。二是采风收集,教师可组织学生对黎、苗族民歌、音乐进行采风,收集具有地方风格的音乐资源,为创作黎、苗族舞蹈提供素材,学生可着重记录具有黎、苗族特色的乐器演奏技法,如黎族八音、苗族铃鼓等,为后期创作打下基础。三是采集舞蹈类灵感素材,教师可带领学生观察黎、苗族日常的劳动生活,如聚居村落中少数民族人民的捕鱼撒网、烧柴搬担等动作,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舞蹈创作素材,拓展对民族舞蹈语汇的认知。

(四)邀请黎、苗族非遗舞蹈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

高校可以邀请黎、苗族非遗舞蹈的传承人进入校园,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一是邀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开设舞蹈文化讲座,高校可邀请获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荣誉称号的黎、苗族舞蹈大师入校,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二是聘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和黎、苗族舞蹈艺术家担任客座教师,开办非常设的课程项目,介绍本地民族的风土人情,示范地道的民族舞蹈,主动担当学生田野调查、民间采风的“向导”。三是依托校内资源和专业建设,打造民族舞蹈工作室,定期邀请黎乡苗寨的舞者、非遗舞蹈传承人入校指导舞蹈教学,学生可就舞蹈细节问题向其请教,工作室与校外舞剧表演团对接,提供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成果的输出渠道。四是针对舞蹈能力较强、对少数民族舞蹈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开设非遗舞蹈大师班,与黎、苗族舞蹈大师合作,以短期密集培训的方式强化学生能力,学生可跟随大师练舞、学艺,在重复示范、模仿中领悟舞蹈精髓。传承人走出村寨,也将非遗舞蹈文化带出山野,带进高校,在与高校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中,打破非遗的传播障碍,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非遗文化的有效传承。

五、结语

黎、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在当代社会仍发挥着凝聚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作为少数民族非遗舞蹈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当肩负起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切实加强文化传承相关的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工作,创新传承理念,丰富传承路径,将非遗元素真正融入专业教学,使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在新形势下得到创造性传承和发展,焕发出新的色彩与生机。

猜你喜欢

黎族苗族舞蹈
苗族蜡染
黎族小伙闯“深海”
《黎族母亲》等
学舞蹈的男孩子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