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 生生不息
2024-05-16裴亚鑫
文_裴亚鑫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辛弃疾“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等句,勉励我们与时代同行,同历史对话。《万古江河》正是探寻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的精神血脉的珍贵资料。
万古江河,昼夜不止。《万古江河》开篇从中华文明的起源——黄河与长江谈起,让我想起《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文明发展具有极为深刻的塑造与影响力”这个观点。的确,我们是沿着长江与黄河流域发展出的农耕文明。许倬云先生以江河类比中国文化,以大海类比世界文化,以大江大河的发源和扩张贯通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将中国文化形成的过程比作中国文化圈从小到大、从小部落文化到大区域文化,从北向南,从中原到四方,进而形成东方文化核心的扩大过程,开辟了一条通向中国文化源流的道路。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在阅读学习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思考和认识。
多元与包容。中华文明不是独立于世界其他文明埋头发展的,而是不断受到其他文明的影响,吸取其精华更为发展壮大,如同长江黄河东向之中不断接纳其他水系更增其规模。历史总是在变化的,中国并不是自古以来就这么大,而是慢慢变大的。中国的扩张,不是面的扩大,而是线的延长。中国之大,是各种现象互相交互、整体变化形成的,不能从单独的事件、单一的时间看待它,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科技与文明,海纳百川,这才是真正的大气!
传承与发展。《万古江河》中讲到了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人接受了现代教育后再也回不到原本“乡土”的故乡,更倾向于留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已经与自己的家乡格格不入了。费孝通《乡土中国》中也提到,中国在短短一两代人的时间内高速城市化,正是因为变化太快,年轻人新的城市“理性思辨”观念与老一辈传承的乡土“感性经验”式的思想产生碰撞,互不理解,这是历史、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当然,现在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毕业后回到家乡、扎根基层,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传承传统技艺,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唤醒、被喜爱,“国潮热”兴起,这正是历史的进步与调和。
作者许倬云在最后写道:“我们盼望,今日科技文明、工业生产为手段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国族范围的民主政治,能纳入中国文化的以仁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文精神,以补救其失去‘上帝’之后的困窘,能纳入印度文化众生平等的观念,以矫正人类的妄自尊大,能纳入伊斯兰文化对自然的尊重,以匡正人类浪费资源、毁坏环境的错误。这一重要的志业,有待全体人类的自觉与合作。”回看新冠疫情三年,放眼全球各国现状,这段话纵观古今皆适用,也让我更加坚定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共建共享共赢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