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纪录片片头的艺术特点与审美探索
2024-05-16毛梦雨
毛梦雨
(作者单位:海口经济学院)
1 片头与正片的关系
片头是影片前面的一段影像,其通过艺术化的设计激发观众对影片的兴趣,使观众对其有大致的了解,在影片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周塬执导,海南省委宣传部、华风气象传媒联合制作的7集纪录片《海之南》一经播出便获得了广泛好评。摄制组历时3年深入海南腹地,从天堂岛、沉香、花梨、人家、滋味、海口、祖宗海这几个方面表现了海南的独特风貌。在《天堂岛》中,纪录片讲述了海南育种、黑冠长臂猿、恢复珊瑚礁的故事,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分析了海南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和珍贵的动植物,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生态的脆弱性和破坏后修复之难。《沉香》和《花梨》从文化的角度讲述了海南珍贵的香料和木材,它们曾经是人们精神的寄托和文化的象征,从边陲海岛到皇家宫殿,甚至从丝绸之路走向海外,成为属于海岛的香文化和花梨文化。《人家》《滋味》则是介绍了黎族人与疍民的生活、困境以及海南人的饮食文化,并经由不同的人物来讲述故事。《海口》一集又将目光聚焦于城市文明,通过人物展现出海口的变迁与文明的形成。《祖宗海》则是通过对三位木帆船老船长的采访及相关资料重现了当年三沙的闯海生涯和遇到的危险,其中彰显的是面对他国欺压宁死不卖一分国土的精神,也成为我们民族海洋文明的重要一环。整部纪录片采用本土视角、人物故事结构、纪实风格的表达方式,从生态、美食、风物、民族、民俗、城市文明和海洋精神等方面,讲述了一个诗意而神奇的海南[1]。
在《海之南》片头的设计中,摄制组单独制作了一段影像作为总片头,以长镜头的拍摄形式由远到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在远山映衬下的大片槟榔林,在雨中雾气的萦绕中呈现出一种东方的意境美。以屋顶作前景,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还给出了重要的线索。对于了解海南建筑的观众,此时已经能够看出这是黎族传统建筑“船型屋”。随着镜头缓缓下降,我们看到了其中非常具有质感的细节,远山环境消失,也到了屋檐的尽头,随之出现建筑的样貌和形制。此时最吸引人的则是屋檐下低头织锦的阿婆,她在雨中显得格外静谧。阿婆缓缓抬起头,镜头开始推进,穿过屋檐滴水形成的雨帘,慢慢地我们看清了阿婆的服饰、黎族人的文面和文身,以及建筑的材质和墙边的农具,随后通过片名“海之南”来终结这段文化艺术之旅。从自然环境、民族建筑到民俗文化,摄制组运用一镜到底的方式展现出海南的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同时,背景音乐响起,传出轻轻吟唱黎族人曲子的声音,悠扬婉转,具有一种神秘感,与画面共同参与意境的营造和对纪录片整体叙事结构的梳理。可以说,片头就已经带我们立体地认识了大海之南这片土地的传统古建筑和人文地理。该片总策划、撰稿杨晓民认为《海之南》与以往地域文化纪录片最大的不同是,它深入一个地域文明的内部,从自然、历史与人物命运的变迁中,呈现了一个文明生长的内在动力与机制[1]。从片头的表现方式上来看,其更加含蓄且富有意境,并且更具共情性。
同样是表现海南风情的纪录片,《望海南》的主题则是从历史人文的角度来介绍海南的文化,从南方之南、孤悬海外、南天一柱、气冲斗牛、海纳百川、拥抱深蓝这六部分介绍了海南的历史文明、地理渊源、人文精神等。《南方之南》讲述了海瑞、邱濬、邢宥和唐胄的历史故事,通过人物串联起了南方之南的海洋文明;《孤悬海外》通过落笔洞遗址、黎族船型屋等文明遗迹追溯了海南岛的历史渊源,阐明其孤悬海外的原因,并讲述了由于地理位置引发的重重矛盾,以及于公元6世纪在冼夫人的带领下得到妥善解决,获得了长久安定的故事。《南天一柱》和《气冲斗牛》则分别介绍了海南的流放文化和宗教,通过影像还原出苏东坡被贬海南后为当地作出的贡献和道家南宗五祖之一白玉蟾的传奇一生。《海纳百川》和《拥抱深蓝》中历史的车轮停留在近现代,分别讲述了“宋氏家族”和岛上当下的海洋文化。
纪录片《望海南》的片头设计选取了片中的精彩画面,通过音乐与画面构成了宣传片式的视听美学。在第一个镜头中,观众可从宇宙俯瞰地球,镜头慢慢拉近,孤悬海外的海南岛越来越近,镜头切换,观众瞬间置身于海岛之中并能领略其自然风光。之后便是冼夫人、苏东坡等历史人物镜头,最后以海南岛的自然风光和三面观音结尾。再回到宇宙画面,同时出现片名终结片头。《望海南》的片头通过古人的天地宇宙观突出了“望”所表现的回望、寄望、展望与重新审视之意,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气息。
《遇见海南人》的片头与《望海南》有相似之处,开头都是从空中俯瞰海南岛的形式,但是前者并没有太多关于“望”的表达,主要是形式感带来视觉冲击,通过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海南岛的人文历史景观和自然环境,主持人骑车带领观众与不同人相遇并一览海岛风情,正好与纪录片的参与式拍摄相呼应,快节奏也是正片的一种风格,具有一种当代艺术的审美样式。
海南纪录片的艺术水准决定了其片头的审美价值,通过分析艺术性较强的海南纪录片片头的审美样式,可为更好地创作海南纪录片提供部分理论参考。希望有更多具有文化性和艺术性的纪录片问世,从而更好地传播海南文化,让世界认识海南,了解中国。
2 形式美和意境美
形式美是平面设计中经常强调的概念,是艺术美感中的基本法则。形式与美学有着密切联系,人们对美的感受都是直接由美的形式引起的。形式美是人们在生活中对美好形式的概括,是一个具有特殊规律性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2]。意境美是东方的一种美学形式,最初来自国画、书法等艺术领域。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3]。技术的发展,也为影像的创作和研究提供了养分。“形神兼备”始终是人们对艺术的一种追求。形式美是观众所感受到的关于纪录片视听的第一印象,影响着纪录片最初的受欢迎程度,而意境美则是决定着其高度,两者间的纵横关系成为一部纪录片片头的审美范式。
形式美法则主要包括对称均衡、单纯齐一、调和对比、比例、节奏韵律和变化统一,前四个概念在片头中的每一帧静态画面的造型中都有很精彩的设计。《望海南》片头的从宇宙俯瞰地球及海岛部分、《遇见海南人》中主持人迎面骑车和结尾标题字幕等场景,都是在对称构图中寻求一种均衡感,并且在美术造型设计中具有色彩、大小之间的对比与调和,控制了其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随着时间呈现出不同的样式。片头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在动态画面中更能体现节奏感,而节奏韵律很大程度上来源于音乐。《望海南》片头开始便是一段笛子演奏的悠扬之声,用笛声将观众的目光从宇宙引向小岛,之后通过历史人物搬演重现了海岛的历史,结尾处再回到宇宙,整体上形成了“疏—密—疏”的节奏感。
《望海南》片头中镜头的景别和运动也会产生这种节奏关系。对于海南岛来说,开始部分是一个由大远景到大特写的镜头,画面分量由轻到重,不过这里并不仅仅是出现了景别的变化,当海岛的镜头拉到近景,出现了字幕来调和画面关系并衔接下一个镜头。如字幕“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不仅在内容上进行了主题升华,也具有视觉节奏的调和感。之后便是该诗词引入的海岛风光,有两个大远景的推镜头和移镜头,分量较轻,具有很强的空间感。之后一个转场回到了海岛的历史画面,由历史人物结束了对历史的回顾,转场到云雾环绕中山的远景风光、南海三面观音特写以及由中景拉到远景,最终通过拉镜头又回到了宇宙,以片名“望海南”结束了这段视听之旅。除此之外,在镜头之间通过苏东坡的诗词“平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天其以我为箕子,要使此意留要荒。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的穿插进行了整合,镜头之间的比重关系很和谐,整个片头节奏感非常强。
《遇见海南人》片头的节奏感则相对较弱,虽然开头都是俯瞰海南岛,但其镜头节奏较快,是俯冲的感觉,中间部分的画面也比较满,分量很重,给人一种始终紧张的感觉,但同时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趣味感,这正好与片子主持人带领人们环游海南岛的氛围相符,是更具当代性的审美体现。
《海之南》则使用的是长镜头一镜到底的形式,在黎族人神秘的歌声中从槟榔林远景缓缓下降到船型屋屋顶茅草特写,再至屋檐下阿婆全景,随后推至中景,整个镜头的运动都在相同的节奏中,非常舒缓。不过,画面和歌声中有一层疏密关系,运用美术造型和镜头设计,一个镜头下有远景、特写、全景、中景,歌声也是断断续续,余音缭绕,具有非常强的空间感,形成一种象征意义的语境,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从形式美到意境美,三部纪录片的片头都具有独特的美学样式,仅在视听上便能为观众提供艺术的享受。
不同的纪录片在片头设计中都遵循着一定的审美性,从每一帧的静态影像到镜头调度甚至是整体画面的前后节奏关系都非常考究,有迹可循,由此才形成了一段和谐的视听画面。在未来的创作中也要考虑从影片的艺术形式出发,来思考片头的设计,做到形神兼备,既能够总领整个片子,又能带给观众一定的视听享受。
3 古建筑的辅助性表现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构建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一直是对外传播的核心议题。古建筑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在历史的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创新,悠久的历史、璀璨的建筑文化也因此成为我们民族的特色之一。建筑艺术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它是某一文化环境中的群体心态的映射,更多被赋予整体性、必然性和永恒性的品质[4],海南古建筑也就成为这一地域的文化符号。本文介绍的三部纪录片都对海南文化进行了介绍和传播,体现在片头中主要是通过古建筑来进行辅助性表现。
由于片头部分较短,很多画面都是对民族文化和生活的一种更艺术化、概念化的表达,其中对古建筑的运用尤其明显,将其作为文化符号来诠释海南的艺术形象。
在《海之南》中其实只有一个空间,也就是黎族人阿婆在船型屋下织黎锦,一个长镜头便展现了黎族人船型屋的形制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表达方式上结合后期技术来渲染合成了这样一个似真似幻的景观。其中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画面中较难处理的地方,但也是能够支撑起片头艺术审美的部分。不过,在《海之南》的片头中,建筑、环境与人物形成了非常和谐的关系。船型屋是海南最古老的民居建筑,主要集中于海南岛中南部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这就使得其能够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天然的和谐关系。在片头的影像中,摄制组也独具匠心地展现了海南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表现了黎族人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建筑是地域的一种符号,《遇见海南人》也运用了当地的建筑来表现地域特点。第一个俯冲镜头便是通过海口钟楼等地标建筑来象征海南岛的不同地区;紧随其后的拉镜头中主体是骑自行车的主持人,但其背景还是以钟楼、古塔、牌坊等建筑为主,在椰子树的映衬中显得海岛氛围很浓厚。在第六个移镜头中又展现了更多的建筑,最后还是运用这些建筑作了片头结尾的整合,在整个片头中地标性建筑始终贯穿其中,成为一种视觉符号参与了表现。相比《海之南》中船型屋的空间性和情感性表达,《遇见海南人》片头的建筑更加碎片化和视觉化,这与纪录片的趣味性风格有直接关系,但两者都符合各自的审美风格。
对于《望海南》来说,其本身就是历史纪录片,内容上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历史再现和表现,讲述了苏轼、白玉蟾、海瑞等历史人物与海南的故事,通过服装、化妆、道具等造型手段,以及摄影、后期制作等技术还原出人们对历史的想象。《望海南》的片头对古建筑的直接表现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人物,建筑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功能在于把人物代入历史。
宗白华在谈论中国古建筑时指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之表现。”[5]古建筑在表现人文情怀和地域特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创作中可以由其来参与影片叙事、情感表达、氛围渲染,或是将其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来参与作品视觉化的呈现,也可通过建筑的形制和体量感对节奏进行把控。不管是哪一种表现方式,创作者都在用更符合当下审美的方式进行呈现,对建筑进行了“活化”。
与其他叙事艺术相比,片头实为影视艺术所特有的段落,也是创作者展示才情的天地[6]。优秀的片头可以为纪录片定下整体的艺术审美基调,精心设计的片头是一件艺术作品,具有很强的审美性,对观众具有引导作用。在进行纪录片创作时,片头也应该有精心的策划,其中古建筑、民族文化、地域环境等是非常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创作中既要与纪录片的内容形成互文关系,对其有精准的诠释,也要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和创新性,能够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