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六环节”有效模式
2024-05-16刘志选
刘志选,张 宁
(西京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12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也是学校实现高质量教学和高水平发展的必要保障。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也有助于增强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高等教育应以全面推进“四新”建设为工作主线,抓教师、促教学,全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革命”,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并全面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1]近年来,针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出现了基于教师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如基于大赛的三维模块化TRCOT闭环模式、工作坊教学模式。但这些模式过于宏观和抽象,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广大一线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需求问题,如培训活动众多、教育效果不佳、形式主义严重等。鉴于此,本研究拟从微观层面探究并分析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现状,提出以“政策引领—自我发展—团队指导—管理打造—机制保障—成果展现”为核心的“六环节”有效模式,以期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所裨益。
一、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现存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掌握培训效果的一手资料,本研究于2023年10月至12月间开展了问卷调查。研究对象为从事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陕西省12所省属高校中抽取80名教师进行调查。调查结束后,课题组对全部问卷进行了集中整理和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80份,实际回收问卷76份,回收率为95.00%。有效问卷为73份,有效回收率为91.25%。根据问卷结果,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策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因素
高校教师应以教育部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和政策精神为引领,根据自身专业背景和发展愿景,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并通过努力使自身能力得以展现,从而有效实现个人愿景目标。统计数据显示,有2名高校教师选择了“对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政策与文件精神比较了解”,占有效问卷的2.74%;而剩余97.26%的教师未选择该选项。这表明高校教师对管理部门制定或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不足,缺乏对相关政策的明确认识,尤其是在个人教学能力提升过程中缺乏政策的引领与激励。
(二)自我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因素
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自身的内部因素是根本动力。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良好自我效能感的支配下,高校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逐步实现自我目标愿景。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有72名高校教师选择了“迫切希望自己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提升自己在教学群体中的地位与影响力”,占总人数的98.63%;只有1名高校教师未选择该选项。这从根本上表明高校教师非常关注自身教学能力的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的意愿十分迫切。然而,在“对教学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是否常态化”方面,有8名高校教师选择了“是”,有65名高校教师选择了“否”。由此看来,89.04%的高校教师并不清楚自己的发展现状,也不了解自己在团队或群体中的位置,缺乏自我调节的方法与技巧。
(三)团队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在高等学校中,专业团队和课程团队对每个高校教师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团队的教学氛围、学术氛围及团队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能从根本上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调查显示,有23名高校教师期盼团队能帮助他们提升教学能力,占总人数的31.51%;有50名高校教师缺乏团队协作,占总人数的68.49%,他们仅凭个人努力开展教学活动,缺乏反馈、评价和指导。正因如此,许多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成效不显著。
(四)管理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得到管理部门的全力支持与服务,包括师德建设、技能训练、专业拓展等方面。然而,目前许多高校重视科研和职称评定,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缺乏全面规划,尚未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系统培训模式,也缺乏长效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有些高校教师发展存在形式主义问题,仅关注职前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未能为高校教师提供急需的专业培训和校际交流的机会,也未能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调查显示,有63名高校教师对管理不满意,普遍认为管理部门缺乏提升管理质量的意识,管理岗位缺乏经验丰富的管理人才。有86.30%的高校教师认为,管理岗位工作方式单一,聘请校外专家进校进行专题讲座似乎成为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但往往由于针对性不强而收效甚微。由此可见,各级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起着关键性作用。
(五)成果问题是影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根本因素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在自身工作岗位上取得标志性的成果,而这些成果的取得必须在一定的平台中完成。因此,成果展示平台的基本要求、基本标准等尤为重要。调查结果显示,有66名高校教师不清楚教学能力提升可以带来一系列标志性的教学成果,涵盖课程、高校教师、课题、教材等方面,例如教学成果奖、教学能力大赛奖、精品课程、示范课程、教书育人楷模、教学名师、教改项目、科研课题、多媒体课件、优秀教材等。有9.59%的高校教师关注各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教学成果认定或评定的相关信息,90.41%的高校教师没有关注相关信息,导致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成果较少。问题根源在于高校教师成果意识不强,缺乏充分准备,只是按照行政部门的要求匆忙执行文件,形成一种任务完成即可的心态,没有意识到教学成果的取得与专家团队的密切关系。
二、“六环节”有效模式的基本内涵
针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引领—自我发展—团队指导—管理打造—机制保障—成果展现”的“六环节”有效模式。
(一)政策引领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起始环节
高校教师应学习党和国家关于高校教师方面的政策法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有效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认真研读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深刻领会高校教师发展的路径与平台,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提升。高校教师应确保自己的教学成果有平台展示和应用推广的机会,在政策的引领下做到每项活动自始至终心中有数,按照预设有条不紊地逐步推进活动。
(二)自我发展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环节
事物的发展总是向前推进的,但其发展的快慢程度取决于个体素质所释放的能量和所获得的机遇。素质修养良好的高校教师能够抓住机遇,实现个人职业愿景。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因所带来的强大力量是提升个人素质的根本动力。因此,只有积极发展的高校教师才能真正受益于“六环节”有效模式中的自我发展环节。他们会积极主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查和分析,在自我监控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
(三)团队指导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成长环节
每名高校教师都是专业或课程教学中的一员,构成一个专业群体或课程群体。在群体中,高校教师拥有不同的优势与特长,高校教师个体的专业或课程教学能力的提升与整个团队形成的合力密不可分。因此,高校教师需要积极参与团队活动,进行交流与学习,倾听团队成员的意见,通过团队的智慧不断改善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在被调查的73名高校教师中,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标志性成果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0.96%。但所有获奖高校教师都认为成果的获得与专业团队及课程团队成员的反复打造分不开。团队的合作和支持使得他们的教学能力在反馈与完善中得到有效提升,尤其是在教育教学与改革研究方面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这方面,他们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如荣誉称号、教改项目、专项成果、优秀教材、教学比赛、课程建设等。
(四)管理打造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键环节
在高校教师发展过程中,仅凭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校内外名师大家的支持与先进教育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合。因此,管理部门的职能与活动组织尤为重要。管理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能力表现的最终结果。如果管理部门能够从多方面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打造与锤炼,那么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不断提升。以教学能力比赛为例,获奖选手在管理部门的反复打造与彩排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包括文字材料、电子教案、音频视频、板书设计等方面。因此,管理部门的打造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关键所在。
(五)机制保障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增力环节
机制保障可以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保驾护航。学校的运行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情况,其中包括工作量核算、教学能力展现平台、考核考评积分、奖励政策、成果应用等方面。高校应根据不同类型高校教师的特点,以年龄层次、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差异化为划分依据,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活动,职前培训项目、系列讲座、教学研讨会等都能帮助高校教师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提升解决教学实践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经费支持、校内外交流等方面,机制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六)成果展现是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最终环节
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成果来看,掌握性目标已经明显滞后于表现性目标。尤其对青年高校教师而言,实现表现性目标与取得成就对解决自身成长中的许多问题起着关键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应关注各层级的教育教学成果,具备教育教学一线的竞赛与竞争意识,努力瞄准目标,聚焦成果,创新设计,精心打造,不断取得一系列高质量的、具有标志性的教学成果,充分展现自身的教学能力。获得高层级的教学成果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最大愿景。这种教学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会为获得者带来极强的“马太效应”,有助于实现由新手教师、高级入门教师、胜任教师、熟练教师到专家教师的跨越发展。[2]
总体而言,“六环节”有效模式所包含的政策引领、自我发展、团队指导、管理打造、机制保障、成果展现这六个要素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对立统一关系。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只有当这六个要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时,才能真正对一线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起到指导作用。这样,一线高校教师才能在较短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并进一步深入与细化教学创新活动,从而全面提升教学能力。
三、“六环节”有效模式的完善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有效模式的完善策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探索与创新过程。“政策引领—自我发展—团队指导—管理打造—机制保障—成果展现”的“六环节”有效教学模式,虽然已初显成效,但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教师面临的挑战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而有必要不断完善“六环节”有效教学模式,实现教学能力提升的最大化及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一)聚焦政策,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政策架构
对国家和省级层面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出台的政策进行充分挖掘与分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各级各类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相关政策。例如,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并指出高等学校应建设适合本校特色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估、咨询服务等各项工作,提高本校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3]这一指导意见为推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各高校以此为契机,根据自身优势整合现有的高校教师管理和培训资源,积极推动建立实质性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促进高校间、高校与行业间的优质信息交流和资源分享,有利于各教学职能部门更好地为一线教学工作提供高效与优质的支持服务,从而促进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立足自我,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自我发展体系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创新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使得高校教师的自我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要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自我发展体系。首先,正确客观地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处,取长补短,逐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其次,狠抓教材,潜心研究教材内容,合理设计课程内容和课程进度,确保教学内容充实而不冗杂,活泼而不失严肃,同时,抓住课后反思环节,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正确评价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此外,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在学习中成长,积极参与各类研讨会议及教学培训活动,不断接受新的理念与知识,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最后,积极参加各种教学职业技能比赛,借助评委提出的宝贵意见提升教学能力,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这些手段,高校教师可以使自己尽快成长,实现自身价值。
(三)瞄准团队,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指导团队
根据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目标愿景,以责任制的形式组建指导团队,涵盖高级职称教师、教育技术教师、教学研究教师和校外实践性教师。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与挖掘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实现优势作用的最佳组合,逐一实现教学能力发展的阶段目标与总目标。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例,每门课程的建设都需要不低于5名教师的专业团队成员,包括课程教学设计方面的教师、教育技术方面的教师、语言表达流畅且讲解能力强的教师、在学习过程提供指导与辅导的教师,以及具有较强影响力、能够统筹规划的高级职称教师。近年来,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充分地说明了团队指导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完善机制,构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保障机制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赖于多种机制的合力作用,如条件保障、经费保障、组织保障等方面的支持。基于新时代高校教师发展趋势,学校层面的保障机制极为重要。一是要从培训制度常态化入手,建立校、院培训责任共担机制,保障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基本途径。特别是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联系,为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供有效快捷的平台。二是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如工资的绩效、教师聘任制的实施、教师职称评级等,确保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三是发挥新老之间“传、帮、带”机制的优势作用,必要时可实行“一对一”的提升模式,使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四是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薪酬增长机制,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六环节”有效模式对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帮助广大高校教师准确定位自己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自我发展计划,始终保持对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全力投入立德树人工作中;二是增强广大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岗位上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瞄准方向和目标,不遗余力地辛勤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三是使广大高校教师看到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趋势与愿景,制订适合自身专业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五是积极探索“六环节”有效模式,促进更多科学有效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贡献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