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专业认证视角下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改模式创新研究
2024-05-16付江涛
付江涛
引言
师范生的教育直接影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效。2020 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颁布实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高校教育者以新的思考:如何摆脱“面子工程”,对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创新?
一、背景介绍
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在不断完善,师范专业认证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举措。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促进师范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7 年10 月26 日,教育部以培育大国良师为根本宗旨,出台了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
自此,各地高校教师从未停止过对专业人才培养发展路径的探索。在此过程中,教育改革渡过了基础阶段,向着质的改变飞跃。在基础阶段,大部分教育工作者敢于向传统课堂挑战,通过形式上的不断创新和改变,试图为课堂表现注入活力。不可否认,这种行动对教改有一定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学生的传统学习理念,对其增强课堂的参与感和颠覆传统课堂的认同感起到促进作用。然而,先期课程改革存在的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很多教育工作者反思:这样的课堂改革是否过于追求“表面”?教育改革是否应更深入?
师范生教育同样离不开教育改革,师范生教育改革中的创新更与国家政策高度相结合。从2021年起,教育部每年都在全国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 万名左右的优秀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类似这种利好政策是振兴整个教育的明智决策。高等院校是培养师范生的重要基地,其毕业生是中小学师资的重要来源。针对高校应如何培养师范生、师范生应成为什么样的教师,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文件供参考。2014 年3 月30 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对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进行了说明,拉开了师范生核心素养发展体系的序幕。新时代教师的培养必须在以大爱情怀为基础、以大德风范为中坚、以大智风采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朱永新、郝晓东 2021)。遵循此指南,已经有研究人员提出自己构建的体系结构,杨志成(2017)提出以学生为本、师德为先、教书能力、育人本领的核心素养结构体系;钟祖荣(2018)也指出,新时代教师应具备四大类八种关键能力。
二、现存问题
研读已有研究不难发现,大部分研究人员是高校教师和一线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分析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如何提高专业人才素质和构建教育保障体系,促进专业院校教师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发展作出最主要的贡献。在教育过程现状感知过程中,他们大多可以从现象的层面提出一些问题,如实践不足、课程安排不足、专业技能训练占比小等。但是,在这类问题的研究上容易停留在强调举措、条款的“遵循”上,往往将“遵循”放大,将问题停留在如何遵守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提出“表面建议”,而忽略了本土化和个性化。这样的例子往往会先对相关文件进行分析,再提出宏观建议。而另一种是对教学个案成果的记录反馈,将个性鲜明的实践经验成果进行分析和记录,以供参考。如何从这些鲜活的实例中得到启示,在“去本土化”后加入自己的“本土化”,这又是一个问题。这样看来,在教育改革角度的研究成果上似乎仍存在断层现象。王培喜、张炜(2017)发现,在相关研究中,仅有极少数学者针对师范生培养职前课程体系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将上面两种研究进行消化,运用教育学相关知识和经验,对自身教育领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改革与设计,将教师职业认证理论和教育学理论应用在对师范生的教育过程中,从而跟随教育部门举措,实现科学化、系统化教学,是此次研究课题的重要目标。
三、教改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此次教育部门推出师范专业认证制度,旨在引导各级各类高校对自身师范教育专业教育现状进行精准定位,构建一流的特色教育体系。在本科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方面,袁丹(2019)发现英语专业的学习核心不同。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远远不止学习语言技能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教师的职业技能及知识。教师教育课程的重构应凸显对准教师的人文素养、课堂决策能力与管理能力、教学研究意识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不仅是对知识面广度的平面展开,还是进行立体化知识网络体系的构建,这也意味着每一个网络结构的“点”固然重要,点之间的链接也同样重要,当一个点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触发,就意味着整个知识网络从此处蔓延展开投入运用。
(一)教与学:宏观与个人改革创新
1.个人技能层面:专业技能与学科教学方法的结合
师范英语专业面向基础教育开展培养英语教师的专业课程。如果粗略地划分课程内容,大致分为语言专业技能和学科教学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语言专业技能涵盖范围广阔,知识结构呈现扩散状态,学科教学法、学科专业教学技能培训的课程模块更纯粹和具体,要求传授课程的人对本学科教学特点有充分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并有能力对目前的教学进行实践和反思。结合多个已有案例发现,高校教师往往会和一线教师合作,共同制订课程计划,通过划分教学和学习环节的专题开展实践教学。学科教学法和学科专业知识培训是贯穿师范生教师素养培养整个过程的核心内容,其教学质量往往会对师范生综合职业能力起到关键作用。
2.高校信息层面:高校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信息对接共享
高校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信息的畅通具体表现在高校教师对师范生培训时须考虑高校专业课程和基础教育之间的衔接应用,这意味着要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进行综合性研究,基础教育改革要与高校师范生教育要求充分衔接。高校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完全衔接需要调整和更新原有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突出师范院校特色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关课程。高校英语教师专业课程应针对性地提供一系列中小学课程内容的研究和融合延伸,构建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的一体化教学,强调高校培养师范生时,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还要注意与基础教育的连通性。
(二)内与外:素养模块构建与创新
教师素养是师范生实践课程支持层面的一个重要模块,包含诸多关于教师素养和能力的模块,在支撑教师生活和工作上起重要作用。针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培养特性,职业素养层面的培养目标主要着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和必要的相关专业知识、宽阔的国际前沿视野,并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英语教学理论基础,掌握丰富、灵活的英语教学方法,具备有效教学综合能力及教育教学研究意识和能力,毕业后能够在各省市、县、区级中学及其他教育教学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工作,预计在5 年左右成长为所在单位骨干优秀中学英语教师。
1.心理咨询教育
心理咨询是师范生入学教育后必修的模块之一。心理学和咨询讲座的实践课程模块不同于传统的讲授。本模块的教育人员包括大学辅导员、班主任和高级学生导师。此外,这门课程主要不是讲授知识和理论,而是类似课堂活动的感知与实践。教育人员应在班会和课间进行不同的主题教育,如生活教育、恋爱教育、心理调适教育、职业发展教育、适应性教育等。
2.教师个人素养训练
教师个人素养培训平台在礼仪、沟通、道德和教师基本素质(如写作、普通话、口语等)方面开展微课程类型的专业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其进行测试和强化。结合当前形势,信息技术和信息课程模块在课堂素养培养中极为重要,信息技术在师范生培养中的价值日益凸显。信息技术实践课程大概包括PPT 制作、课件制作、初步教育统计、初步SPSS 软件和信息课程初步设计(MOOC 和SPOC 等),围绕一线教师在信息教学中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主要应用内容进行设计和开展。通过培训,使师范生成为具备较高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良好的英语基本技能、过硬的听说读写译能力,精通中学英语学科的核心知识,能把握中学英语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的形成过程,具备优秀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积极践行最新课程理念,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熟悉先进教学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独立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等综合教学能力,全方位拓宽英语教学研究能力,并能够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未来教师。
结语
作为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师范生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对其培养体系改革的构建和创新是现代高校未来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师范专业毕业生对未来的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在生存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下,教育体系在不断的创新中更新迭代。目前,师范生面临更大的挑战,这些挑战自然也存在于未来的就业问题中。师范专业认证是提高现阶段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高校英语教师教育专业需要根据当前社会教育发展趋势发展和完善。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知行合一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培养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社会责任感和中国情怀,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具有依法执教意识,具备坚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感,热爱学生、热爱英语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英语教师,是师范专业教育创新的根本目标。同时,要坚持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因材施教。新的教育模块设置要求未来英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能够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效开展德育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促进他们在“崇德、益智、健体、尚美、乐劳”等方面的综合发展。熟悉班级组织管理的策略和方法,班级管理有方,班级建设有条不紊并取得一定成效。能够对学生进行多元综合评价,引导他们进行人生规划。以中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具备结合教学开展研学旅行等各项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能力,具有指导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加各级各类竞赛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机会。在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引领下,坚定从事英语教育的意愿,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在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等方面做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此次研究局限在对英语师范专业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上,文章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可以结束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下一步应大力改进,狠抓落实,为英语师范专业学生教育改革贡献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