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教学创新初探

2024-05-16

学周刊 2024年14期
关键词:文言文课文语文

冯 娟

(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甘肃酒泉 735000)

文言文是汉字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学好文言文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还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大多是一个模式,即“识词—翻译—讲解—背诵”的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教师掌控整个课堂,唱着“独角戏”。这样营造出来的课堂气氛非常沉闷,学生学习文言文“味同嚼蜡”,将文言文学习当成一种不得不做的无聊任务。那么,如何创新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死角”的现象呢?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详细论述。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中蕴含着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人的道德准则、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还能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内涵和艺术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此外,文言文语言风格优美、含蓄,其词语用法、句子结构、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有很大不同,学习文言文,要求我们掌握词义、句法和语法规则,并在此基础上推敲词句、分析篇章结构,这就有利于提高我们对语言的敏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文言文教学模式固化,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文言文教学与现代文教学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需要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但是,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串讲”的模式,先由教师或者学生朗读课文,然后由教师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地翻译、分析,由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和整体,将本具有独特魅力与特点的课文分解成零零碎碎的古代汉语语言知识,毫无美感可言。而学生成为记笔记、背诵知识的机器,无法形成自己的感受与见解,难以体会学习文言文的乐趣。

(二)文言文教学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但是当前的文言文教学重翻译,轻学生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在课堂上记很多笔记,背诵知识点,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此外,学生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由于文言文知识晦涩难懂,对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确实难以对课文有一个整体、准确的把握,因此,学生习惯了复制教师讲授的知识,丧失了参与课堂、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文言文教学拘泥于课本,拓展不足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必须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原理和规律,学习文言文也是如此。当前的文言文教学注重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虽然能够紧扣教材的内涵,但是忽视了灵活拓展和延伸以及人文精神的挖掘。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浩瀚如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选择一些与课文相关的文言文作为课内教学的拓展阅读材料,比如《世说新语》《朱子家训》中的一些篇目,但是很多教师仅仅拘泥于教材上的二十多篇课文要求学生进行反复记忆和背诵,不敢做拓展,不重视文言文知识规律的总结,这种“炒冷饭”的方式不利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迁移,更不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初中文言文教学优化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创新和优化文言文的教学方法、突破文言文教学固有的模式,已成为当前语文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线教师,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分享如下。

(一)巧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文言文的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如果语文教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地讲,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导入方式,重视对文言文导入方式的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营造出学生想学习、爱学习、喜欢学习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上课积极、愉快地学习。

首先,利用多媒体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导入。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Flash、PPT 等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了教学领域,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多媒体网络将丰富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引入语文课堂,把课文内容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时,我们可以通过视频播放“愚公移山”这首歌曲,让学生在音乐中去学习理解课文内容,寓教于乐;教学《琵琶行》时可由洛桑学艺的录像导入;教学《蜀道难》《将进酒》时也可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展示壮美的画面。教师通过这些素材不仅可以很好地带领学生进入课文,走近古人;还能利用素材形象具体、生动活泼的特点带给学生审美愉悦,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其次,利用故事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导入。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初中教材收录的部分文言文富有情节,故事性很强,比如《桃花源记》《愚公移山》《木兰诗》《邹忌讽齐王纳谏》等篇目,教师就可以利用给学生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最后,利用实物进行文言文教学的导入。这种方法就是利用实际物品、教具等引入教学内容。例如,《活板》是一篇介绍活字印刷术的文章,学生对于“刻字—制版—排版—印刷”流程的介绍很生疏,因此,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黏土、小刀、金属框、松脂、草木灰、蜡等物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动手制作字模,并排版、试印,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现场表演,情景再现

课本剧是文言文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在初中文言文中,有些课文的故事性很强,对这类文言文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认识作者、了解背景、疏通文义的基础上,选择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课本剧的表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大胆地自由发挥,将当时的情景真实地再现出来,这种将死板的文字内容转换成形式活泼、直观可感的表演的形式,丰富了文中人物的形象,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教学《扁鹊见蔡桓公》一课时,我们可以把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上台表演,这样会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很大提升,学生由想学转化为能学,由能学转化为会学,学生很快就感知了课文内容,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又如,教师在教学《狼》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先进行角色分工,然后在全班找三个同学分别扮演屠夫和两只狼,进行表演比赛,并让其他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的表演,再现了屠夫的机智勇敢和狼的贪心不足、狡猾奸诈。通过现场表演,情景再现,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情节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还增强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开展分角色朗读、背诵比赛等语文活动,使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从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在授课时总是教师斟字酌句地分析和翻译,学生一字不落地记,最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梳理和分析。这种方式看上去有条不紊,其结果却是教师讲得精疲力尽、口干舌燥,学生学得“味同嚼蜡”、不知所云,这种机械的记忆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都得不到培养。

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一篇文章不如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会更重要、更有价值。在初中文言文中,大多都是一些短小精悍、浅显易懂的文章,在文中还有许多注释,学生自己完全可以借助工具书(如字典、教辅资料等)和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中的字词,翻译句子,了解大意,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学生自学,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学习的主人。在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整理和筛选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解读文本,为下一步的展示、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展示、交流的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学生通过说、读、议、背的方式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不仅能巩固知识,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能进一步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注重课文拓展,丰富文言文积累

拓展是课文教学的延伸。与其他文体的教学一样,文言文教学的拓展和延伸也应该是以课文为中心点,从作者、背景、表现手法、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拓展,包括阅读、辩论、写作等,通过多种方法突破实践和空间的局限,丰富学生的文言文积累,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每教完一篇文章,教师都可以选择与课本文言文知识点或内容相近、相关,又比较具体生动的课外文言文,供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例如学了《曹刿论战》之后可以补充《子鱼论战》,学了《醉翁亭记》之后可以补充欧阳修的《丰乐亭记》,学了《夸父逐日》之后可以补充《精卫填海》,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历史小说,让学生多背诵一些文言文名篇,这样不仅可以帮学生多了解一些历史背景,还有助于学生文言文的积累和对文言文的理解,毕竟文言文大多记录的是历史事件,学生知道故事内容再读文章就容易读懂了。

此外,教师还可以选择课内或者课外文言文中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根据学到的文言文知识进行改写或者续写,这样不仅能使课文教学得到延伸,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作业形式灵活多样

每学完一篇文言文后,教师要及时地布置作业,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以此来调整教学策略。在布置作业时除了精心选择必要的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外,还可以布置多种形式的作业。例如,学习完《伤仲永》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从学生的读后感中,我们往往能读出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深刻领会和学生情感的升华。又如,教学《醉翁亭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多搜集一些成语等。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变换作业形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作业单调、重复,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鼓励学生尝试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作业,都需要着眼于语文教学研究和作业优化两个维度,凸显文言文教学的特点,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体现文言文教学应有的价值,助力学生的语文素养持续提升。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文言文教学的创新策略应该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努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对文言文教学进行科学、人文、有效的教学设计,如此才能转变死角,让文言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

猜你喜欢

文言文课文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