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2024-05-15
素养夺标
1.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本课必备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 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3)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成为它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 发展方面
(1)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
(2)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3)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 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导致世界局势动荡。
(2)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1)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 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
(1)原因:中国作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方案。
(2)表现
①中国坚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項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②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3.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依据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2)实质
①是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②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措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设立丝路基金、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4)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