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物象 精描细画

2024-05-15李桂秋

作文周刊·中考读写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香菜稻草人行文

李桂秋

故乡是人永恒的根基,当我们回到了温暖的家,生命就有了温暖的底气;沉浸于精神的故土,心灵就有了长久的归属。

请以“故乡”为话题,叙写自己的故事,表达你对故乡浓浓的思念。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故乡,那被搁浅的回忆

去年暑假,我和父母坐车回老家。那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虽不似大城市般灯红酒绿、万般繁华,却始终让我牵肠挂肚,成为我记忆深处的宝藏。

车穿行在乡间小路上,离老家的院子越来越近,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涌上心头。(交代回乡一事以及故乡在“我”心里的地位,但没有点明写作对象——外公或与外公紧密联系的事物。)

终于到家了,院子里的大榕树依旧繁茂,让我不由得想起小时候我常在院子里和外公一起乘凉。外公养的狗也在旁边陪着我们,外公将我抱在他的腿上,用扇子帮我赶蚊虫、扇风,伴着蝉鸣给我讲他年轻时的故事。外公是一名军人,他的好多故事都是我从来没听过的,外公能从中午讲到傍晚,我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本段交代了“我”和外公榕树下乘凉的往事,但结合后文来看,与作文主旨的关联不大,建议删掉。)

门前五米处是外公的菜地。春天,绿油油的蔬菜间总有三两只蝴蝶飞来飞去,此时,外公总会捧着一碗米粉,伴着晨间清风,欣赏着自己的劳动成果。

“早上好,起这么早啊。”外公笑得很慈祥。“外公早上好!”我笑着跟他打招呼。(“菜园”是小作者记憶中一个较为深刻的场景,建议将其作为写作重点,展开描写。)

为了驱赶前来啄食的鸟儿,外公会扎稻草人来赶鸟。我记得有一个做工粗糙的稻草人,是外公在制作时被我缠住,我执意要帮忙的结果。我不会扎稻草,只能胡乱地团成一簇,用绳子扎好,所以那个稻草人的左手很重,导致整个身子向左倾斜。七八年过去了,外公几次重修稻草人,却从不换下我做的那只手臂。一想到这些,我的泪水便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我”缠住外公一起做稻草人的故事可以很好地塑造外公的形象,凸显作文主题,故应重点展开描写。)

如今,我对外公的这片菜地记忆犹新,忘不了我和外公相处的点点滴滴,更忘不了外公对我的宠爱。

傍晚,我们驱车离开,包里比来时多了很多吃的,那是外婆给我们准备的。虽然现在外公不在了,但外婆还是把菜园打理得很好。

关于故乡的记忆将随着榕树的成长越来越多,而我的思念又何尝不是呢?(结尾虽抒发了“我”对故乡的思念,但主题如果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还是不够深刻;同时也没有再次点明整篇作文的写作对象——外公,与前文脱节。)

升格指导

习作选取“外公”为写作对象,行文脉络基本清晰,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没有结合作文主题进行剪裁,结构安排详略不当。

二是选材杂乱,重点不明。行文中选取了“我”在榕树下听外公讲故事、清晨“我”和外公在菜园的对话,“我”缠住外公一起做稻草人等细节展开叙写,重点不明,无法很好地凸显作文主题。重新梳理小作者的行文思路,我们可以抓住“如今,我对外公的这一片菜地记忆犹新,忘不了我和外公相处的点点滴滴”这句话展开行文,聚焦到“外公的菜园”这一物象上,写与外公一起扎稻草人的过程,以小见大,突出中心。

三是缺乏生动的描写。行文中多以记叙为主,描写的部分过少,应抓住外公做稻草人这一细节展开描写,从而凸显外公的形象。

故乡,那被搁浅的回忆

◎苏楷哲

按下车窗,窗外是零零散散的菜地,一股清新的泥土气息扑面而来。汽车行进在乡间小路上,看着远处熟悉的老院子越来越近,说不清的情感涌上我的心头。

进了院子,顺着蜿蜒小路向前走去,外婆正在菜园忙碌着。这片菜园是我以前常来的地方,如今,它仍然是那样郁郁葱葱:西红柿红着小脸蛋,黄瓜青翠欲滴,一大片香菜在微风的吹拂下掀起一阵又一阵绿浪;远处,稻草人依旧挺立,守护着这片菜园。

故地重游,我不禁想起了往日……

菜园里种着很多我喜欢的果蔬,外公把它们照顾得很好,所以总会吸引鸟儿前来“参观”。眼看我的西红柿、香菜、胡萝卜都被鸟儿偷吃了,我就去找外公诉苦,于是,外公决定为这片菜畦添置一个稻草人。外公挑了两根木棍架成十字架,用稻草围一圈,然后扎紧作为稻草人的躯干,再搭配不穿的旧衣服,配上一顶草帽,一个稻草人就做好了。我在一旁也闹着要帮忙,外公无奈应允。我将稻草围住木棍,可由于手掌太小,抓不过来,稻草扎得薄厚不一、参差不齐,可外公却宠溺地说我扎的稻草人是最好看的。

微风吹过,稻草人的影子在外公身后的香菜群上摇曳,那是外公特意为我种的。外公挑选了两块最合适的地,用铁锹将土扒开分成两股,天还没亮就在菜园里忙碌。两天后,香菜种好了,外公抹抹头上的汗,叉着腰对我说:“丫头,过几天就有好多香菜了呢。”

果然不过十天,香菜苗就在菜地里摇头晃脑了,可到了长蚜虫的时候,高大的稻草人也无能为力。外公就用特制的药水喷洒在香菜上,有的时候还会拿牙刷去检查,看到虫子就刷掉。只见他左手拿着小刷子,右手轻轻拨弄着香菜的叶子,好像舍不得它受一点伤害似的。香菜收割了,外公就亲自下厨,变着法做美食,只要我在,就顿顿有香菜。哪怕我回到城市,隔段时间也能看到外公种的香菜摆在餐桌上。

回到现实,我抬头向远处望去,外婆还在菜园里忙碌。外公因病于年初离开了我们,他的菜地就由外婆接手了,一切好像都变了但又好像都没变——外公离开了,但他的菜地还在,对我的爱也还在。外婆将他的爱延续并蔓延,就像我离开家乡,但我的思念和回忆还在。哪怕身处远方,它也依旧牵动着我的心。

故乡,永远是我心里那片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

【广西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四班】

升格点评

1.升格文聚焦“菜园”这一物象,表达了小作者对外公的思念,点出“爱的传承”这一主题。

2.升格文内容详略得当,第三至五段详细描绘了“我”和外公制作稻草人的场景,以此来表现那段回忆的美好与温暖。看到香菜,便详细描写小时候外公为“我”种香菜的事情,以此表现外公对“我”的无限宠溺。这两件典型事件紧紧围绕“菜园”这个情感的载体,由对外公的思念转到了对家乡的思念与热爱上。

3.精彩的描写为升格文增添亮色。行文过程中,升格文用到的技法有三种:一是分解动作,用词准确。“外公做稻草人”这一情节重点刻画了外公的动作,表现了外公对“我”的爱。二是关注神态,塑造形象。小作者描写外公捉蚜虫时重点描摹了其神态,塑造了一个辛勤劳作、做事细致、宠爱“我”的外公形象。三是关注环境,描摹色彩。第二段在描写菜园环境时,运用了大量描写色彩的词语,画面感强烈,为后文外公的出场作铺垫。

猜你喜欢

香菜稻草人行文
挑战香菜
你知道香菜用英文怎么说吗?
不担当比“稻草人”还要差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稻草人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太气人!国外居然有人成立“反香菜联盟”,“爱香菜联盟”在哪里?
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稻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