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2024-05-14何云凤翁飚育马艳馨喻枢玮王学贵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甲维茚虫虫量

何云凤,翁飚育,马艳馨,喻枢玮,徐 翔,王学贵*

(1.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2.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3.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物保护站,四川 成都 61004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昆虫,又名刮青虫,苞叶虫,是水稻三大螟虫中最具破坏性的一种害虫[1]。稻纵卷叶螟寄主范围较广,不仅取食为害各个生育期水稻,还危害玉米(Zea maysL.)、小麦(Triticum aestivumL.)、高粱(Sorghum bicolorL.)、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L.)、茭白(Zizania latifoliaL.)等作物,以及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牛筋草(Eleusine indica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等禾本科杂草[2]。稻纵卷叶螟危害症状极为明显,初孵幼虫常群集于心叶,叶鞘内啃食叶肉,三龄左右逐渐下移到叶片中部做成纵卷的圆筒状单叶苞,也有少数做成3~5叶多叶苞,在苞内啃食叶肉,仅留表皮,呈现白色条斑,严重时虫苞累累,白叶满田。近年来为害情况渐趋严重,仅在2015~2020 年期间稻纵卷叶螟年发生面积达1 900万hm2,造成产量损失700余万t,相当于水稻总面积的3.6%[3]。

当前,国内外针对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农业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为害特点,主要采取的防治技术措施有理化诱杀、生物防治、化学农药防治等[4],但随着化学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我国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已对部分杀虫剂产生了抗药性。2019~2022年期间,我国在田间群体中观察到稻纵卷叶螟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显著上升,其中尤其是对于双酰胺类杀虫剂,2019~2021测试的田间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及环溴虫酰胺表现出敏感或中度抗性水平(RR=1.3–22.1),而2022年氯虫苯甲酰胺及环溴虫酰胺的抗性水平高达64.9~113.7 倍[5-6];Sun 等[6]监测了国内9个省份27个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结果表明,大多数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RR=2.4-22.2)、甲维盐(RR=1.9-40.3)和乙基多杀菌素(RR=4.2-24.8)产生了中低水平的抗性;刘兆鸿等[7]研究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在施药后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均偏低,说明稻纵卷叶螟对使用期超过10年的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较高的抗性,不推荐用来防治稻纵卷叶螟。李谋国等[8]研究表明,19.4%甲维·氯虫苯甲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OD)是当前比较理想的稻纵卷叶防治化学农药,优先推荐使用。

四川省再生稻种植面积约38 万hm2,占全国总面积30%,稻纵卷叶螟发生较为严重。因此,为筛选出对四川再生稻区稻纵卷叶螟防控效果较好的杀虫剂指导再生稻生产,特选用目前常用的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茚虫威、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开展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 试验在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袁家坝水稻田(103°93′99″E,29°26′64″N)进行,土壤类型为潮土,土质肥沃、土粒均匀一致、肥力中等,灌溉排水设施齐全,四周都种植水稻。水稻生育期为再生稻期,试验前1 个月并未施用任何杀虫剂和除草剂,稻纵卷叶螟主要为低龄幼虫。

1.2 试验药剂及处理 试验共设计了7 个药剂进行处理,1个空白对照,(表1)。每处理重复4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共32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为20 m2。

表1 试验药剂及处理

1.3 小区排列 按照随机区组进行小区排列,小区田间排列如下,每个小区间隔约0.6 m。

CK1 G2CK2 F3 E4 A1 G3 F4 B1 A2 CK3 G4 C1 B2 A3 CK4 D1 C2 B3 A4 E1 D2 C3 B4 F1 E2 D3 C4 G1 F2 E3 D4

1.4 施药方法 将药剂与清水配成药液,2 次稀释法,均匀喷雾,力求各小区施药一致。整个试验施药1 次,用水量40 L/667 m2,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药剂,尽量避免过早或过晚施药,避免重喷、漏喷。

1.5 调查方法及时间

1.5.1 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GB/T 17980.2-2002》[9],采用5 点取样法,每个小区取5点,每点调查5蔸,每株禾苗调查倒数3张叶片,施药前调查记录各处理区25蔸水稻的总叶片数,药后3、7、14 d 调查卷叶叶片数,统计卷叶率,计算防治效果,其中卷叶数只统计带有稻纵卷叶螟鲜新粪便及刚束尖的卷叶,叶片呈白叶、扭曲,逐渐失水、干枯可不统计。同时,统计25蔸全部虫苞(卷叶),剥查苞内活虫数,分别记载每样点内活虫数目,计算虫量和虫量防效。

观察各处理小区药剂对水稻植株是否产生药害及出现药害的症状和类型,卷叶率及防治效果计算公式为[10]:

1.5.2 调查时间和次数 稻纵卷叶螟共调查4次,分别为施药当天(9月20日)调查1次虫口基数,施药后3 d(9 月23 日)、施药后7 d(9 月27 日)、施药后14 d(10 月4 日)共调查4 次,调查数据采用Excel 2016E进行处理统计,通过SPSS 26软件做用Duncan 法进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分析。

1.6 对作物的安全性和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药后1、3、7、14 d 处理区、对照区的水稻进行对比观察,药后调查是否存在药害现象,水稻田间是否有蜘蛛、瓢虫、蜜蜂等生物活动,判断供试药剂对水稻是否安全,是否可在稻纵卷叶螟发生区域推广使用。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药后3 d,48%毒死蜱乳油防效最好,卷叶率6.61%,防效52.51%;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防效次之,卷叶率分别为7.76%、7.30%,防效分别为44.23%,47.50%;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防效不理想,卷叶率分别为11.74%、11.48%,防效仅为15.62%、17.47%。

表2 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

药后7 d,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防效较好,卷叶率分别为2.57%、2.98%、2.41%,防效分别为77.02%、73.34%、78.42%;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卷叶率分别为3.65%、3.57%、4.20%,防效分别为67.29%、68.01%、62.39%;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卷叶率为4.66%,防效仅为58.30%。

药后14 d,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48%毒死蜱乳油防效较好,卷叶率分别为3.55%、3.88%、2.81%,防效分别为78.14%、76.10%、82.70%;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效次之,卷叶率分别为4.99%、4.61%,防效分别为69.25%、71.59%;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防效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卷叶率为6.24%、5.74%,防效仅有61.56%、64.63%。

表3结果表明,施药后7 d,各处理药剂虫量防效都达到了>30%,其中,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虫量防效均优于其他处理,虫量防效分别为80.26%,72.95%、69.45%;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效果则不理想,虫量防效分别为37.42%、33.88%,显著低于其他处理;药后14 d,48%毒死蜱乳油防效仍然最好,其虫量防效为83.4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虫量防效次之,虫量防效为76.14%;1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防效均在40%以上,分 别 为69.09%、 50.00%、 64.32%、 47.73%;11.6%甲维·氯虫苯悬浮剂的虫量防效最差,仅为39.09%。

表3 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百兜虫量防效

3 讨论

本试验采用目前常见7 种化学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开展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8%毒死蜱乳油、6%阿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防治效果都十分理想,3 d 后整体防效均>30%,表现出较好速效性;7 d后防效急速上升,整体防效均>70%,虫量防效>60%;14 d 后防治效果仍然保持在>75%,虫量防效均在>60%,表现出足够的持效期,因此,该3 种杀虫剂可用于防控再生稻稻纵卷叶螟。

目前,稻纵卷叶螟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多数地区长期以来还主要采用茚虫威、多杀霉素、甲维盐、毒死蜱、杀螟丹等杀虫剂防治稻纵卷叶螟[11]。胡忠亮等[12]在宁波发现茚虫威悬浮剂300 g/hm2不仅表现出优异的速效性,也表现出了较长的持效期,与本文结果相似。但刘兆鸿等[13]已经在广西平乐县发现稻纵卷叶螟对氯虫苯甲酰胺已产生抗性,与试验结果存在差异,同时马学文等[14]在江苏省洪泽县发现1.8%阿维菌素乳油在防治适期施药后7、15 d 的防治效果都在>90%,具有一定的持效性和速杀性、性价高,而本试验结果显示,1.8%阿维菌素乳油防效较差,在施药7、14 d 后均<70%防效。不同地区的田间抗性发展快慢存在明显差异,考虑到稻纵卷叶螟是一种具有远距离迁飞能力的昆虫[15],这种敏感性差异可能是在不同稻区杀虫剂品种的使用格局与频率不同所致,亦或是由于种群间的遗传异质性,不同地点农业生态环境的差异以及这些因子的联合作用所致。

当前,在农业生产中如何科学防控稻纵卷叶螟是水稻生产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在抗药性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水稻病虫害防控的化学农药减量控害,确保粮食安全更是首要问题。本文通过几种新型杀虫剂防控稻纵卷叶螟田间小区试验,可为当地再生稻在防控稻纵卷叶螟科学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应大力开展生物防控研究与示范,大力推进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延缓抗药性发展,更好的防控稻纵卷叶螟的发生[16]。

猜你喜欢

甲维茚虫虫量
甲氨基阿维菌素复配剂防治草地贪夜蛾效果分析
一般稻田如何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
安徽北部小麦田草地贪夜蛾发生情况及田间防治试验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棉盲蝽的效果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利用虫情测报灯探索害虫发生规律
茚虫威及其复配剂对家蚕的毒性和安全性评价
40%甲氧·茚虫威SC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15%茚虫威等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简报
新药剂甲维·茚虫威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效果及其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