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2024-05-14孙嘉政郝栋
孙嘉政 郝栋
本课对象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
本课时间
3小时(讲课2小时,讨论1小时)。
本课目的
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准确把握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格局,聚焦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各项任务,为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2024年1月1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意见》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是纲领性文件,对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生态奇迹和绿色发展奇迹,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
(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展示了中国特色,更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使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的变化,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二)建设美丽中国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現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对富足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还包括对优良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现代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但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新征程上,我们必须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来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人民对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期待,加大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解决力度,向着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而努力奋进。
(三)建设美丽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建设绿色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面对生态环境挑战,中国积极提出主张并大力承担责任。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六项基本原则,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观视野,揭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对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使我国在全球绿色低碳竞争中形成了新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经验、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新征程上,我国积极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提出新的倡议,《意见》指出,要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因此,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气候治理体系,深化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污染治理、核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二、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新趋势,基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需要回答什么是美丽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美丽中国、怎样建设美丽中国等问题,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具体路径及评估体系。
(一)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境界,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一方面,它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生态观,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思想的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它以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针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赋予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新的时代内涵,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以建成美丽中国为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的出发,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概念的基础上,明确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调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意见》则提出了到2027年和2035年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改革举措,进一步细化了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路径,部署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等重点任务。今后几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目标提出,不仅有利于破解我们面临的生态环境保护难题,也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推动构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必然要求。
(三)以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为抓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构建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他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中强调:“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总结新时代10年的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几个重大关系。”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要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要把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有机统一起来,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要处理好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要处理好“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我们承诺的“双碳”目标是确定不移的,但达到这一目标的路径和方式、节奏和力度则应该而且必须由我们自己作主,决不受他人左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堅决扛起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强化分工协作,加强协调联动,调动各方面共建共享美丽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四)以评估指标体系为推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方案,完善了几十部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日趋完善。在此基础上,为落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方案,完成本世纪中叶“美丽中国全面建成”的美好愿景,党中央结合实际,分阶段提出全国及各地区预期目标,按照体现通用性、阶段性、不同区域特性的要求,聚焦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整洁等方面,发挥评估工作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引导推动作用,构建了高效、严密、具体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这些评估指标体系坚持目标导向,充分考虑我国发展阶段和特征,聚焦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回应人民群众关切,兼顾全国通用性和地区差异性,科学设置评价标准。尽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保持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用扎实的实践积累源源不断的经验,形成更加完善的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从而不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
三、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要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新征程上,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我们要总结新时代以来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蕴含着生态文明内涵的现代化。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
党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领导力量,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制度保障、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中,鲜明提出“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美丽中国建设的全面领导,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持续探索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新途径。具体来说,我们要在落实《意见》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分领域的生态行动工作方案。不同生态领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可以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一方面,要加强生态行动工作方案的组织实施,明确各级主管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另一方面,要把美丽中国建设情况作为对各级党委、政府的监督考核评价内容,以确保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换而言之,各级党组织在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时,既要注重全面统筹,又要做到因地制宜,把美丽中国建设情况作为工作和考核的重点,建立覆盖全面、权责一致、奖惩分明、环环相扣的责任体系,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优美的环境可以吸引投资者、生产者和游客,从而带动生态产业、旅游产业等产业发展,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价值遵循。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生活水平提高时,才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投入环境保护工作中,而且,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撑,从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实现高水平保护更需要高质量发展作为坚强后盾。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途径要统筹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握这一关系的重点。首先,要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强化环境监管,严格控制污染,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确保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其次,要整合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资源力量,包括政府、企业等。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转型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此外,生态环境风险是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要加强生态环境风险的监测与防控,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三)持续抓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逐步构筑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为绿水青山保驾护航,为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新征程上,我们要将“抓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着力把制度体系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坚持做到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一是要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度修订。例如,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等等。二是要用制度促进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在完善的体制机制下,加强数字赋能、科技支撑,在制度的正向发展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研发投入和应用力度,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监测和治理的技术水平,等等。三是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执法监管制度建设。例如,完善相关司法保护和损害赔偿等相关规定,严格划分社会主体间的责任,实现高效治理机制,以解决制度执行中的责任落实不到位问题。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协同,在执法过程中明确环境责任主体,形成全过程无缝配合。此外,执法部门在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时,要注重证据收集和保全,确保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司法机关要加强对证据的审查认定,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
(四)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力量,要最大限度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这是当前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通过培育弘扬生态文化、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建立多元参与行动体系的举措,增强人民群众对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
首先,要构建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文化体系,使生态文明成为人民群众认可的主流文化。一方面,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资源,推出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精品,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类场馆,比如展览馆、科教馆,展示美丽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让人民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其次,要推廣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继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再次,要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只有把自然资源保护好、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才能推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通过开展环保竞赛、组织环保培训,以及不断完善人民群众参与生态环境监督和举报反馈机制,引导人民群众在工作和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用来表彰践行环保理念好的个人,使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
讨论题:
1.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何重大意义?
2.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加快形成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