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逮年鱼

2024-05-14涂玉国

湛江文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堰塘窝子黑鱼

进入腊月,孩子们急切了起来,隔三岔五就往村边的堰塘跑,看看堰塘是不是开了口子放水。一旦堰埂扒开了放水,看着白花花的水向低洼的稻田流去,进入沟渠,远远的汇入小清河,进入汉江,孩子们便雀跃起来,跳着脚四处奔走相告。很快,堰塘边聚集起三五成群的孩子。有时,大人们也会过来看热闹。大家围着堰塘,看着那水一点点地低下去,兴致就一点点儿地高起来。看久了,总觉得水面下得太慢,有时甚至会觉得水面似乎没有动,渐渐失了兴趣,作鸟兽散。

逮年鱼,是过去襄北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襄北地区是旱包子,堰塘却多,主要为了蓄水,每个村子总少不了有三五口,分布在村子四周。只要有低洼积水处,随便挖几下,拢一下埂子,再拴几条老牛,在里面打几个滚,甩几下尾巴,便成了堰。这些堰塘总不大规整,有长的,方的,椭圆的,瘪的,各种形状都有。大的有几亩地,小的不过几分。一个村子,有了几口堰,羊饮牛喝,淘米洗菜搓衣,就有了去处,日子便活泛起来,村庄便滋润起来。

四周总少不了几棵老柳树,半边身子伸进水中,连几条疙疙瘩瘩的根也会伸进水中。一口堰塘是否古老,往往从一棵柳树的容貌上可以看出来。

堰塘中也少不了有莲藕。春天,从水面上露出嫩黄的尖,像才出壳麻雀的嘴,嫩得惹人爱恋。夏天,莲叶大如锅盖,大多高高地挺立着,把堰塘挤得满满当当,也有卧在水面的,总有几只身披黄色条纹的青蛙蹲在上面,咕呱呱地喧闹着,听见人经过,咕咚一声跳进水中,远远地藏起来,露出尖尖的头和鼓鼓的小眼睛偷看着。几朵乳白色或粉红色或胭脂红的荷花,总藏在叶片间,风一吹,才悄悄露出羞红的笑脸来。秋天,那青翠的荷叶变成了黑青色,莲蓬日渐枯瘦,堰塘一天天开阔起来。冬天,荷杆累断了腰,低下头,把帽子放在水面轻轻浣洗,远远地看去,宛如一顶顶斗笠。

鱼儿才是堰塘的主角。过去,堰塘都是集体所有,鲜有放鱼苗的,却总有很多鱼,那些鱼仿佛顺着雨水从天上下来的。爷爷在世时总是说,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魚籽,有水的地方就有鱼,人不如草,更不如鱼呢。春雷响过三通,几场雨过后,堰塘蓄满了水,鱼儿便闹腾起来,在水面上游来窜去,偶尔波地一声跳出水面,砸起几朵水花来。堰塘里的鱼主要有鲫鱼、鲶鱼、鲤鱼、白鲢、草鱼、黑鱼几种大鱼,在水中或水底生活。还有泥鳅、黄鳝,偶尔还可以见到几只老鳖。小鱼小虾更多,有窜马条、红眼棍子、小鲳白、沙丁等,大多浮在水面,闹哄哄地。

等到树叶黄,荷杆枯,鱼儿肥起来,就临近过年了。逮鱼过年,便成了孩子们最大的期盼。那时候,没有抽水机,都是在堰塘埂子上选几个低处,扒开几个口子,水便哗啦啦地流出去了。快的要放上三四天的水,慢的往往要放七八天,水才能放到堰塘底。堰塘中间总有几个挖藕时形成的坑窝子,水还多,那塘里的鱼儿都慢慢地聚到了窝子里,水已经放不出去,只得靠人往外括。括水是一门力气活,更是一种技术活。要选一只结实的木桶,用两根十几丈长的粗麻绳,用绳子中间分别捆绑好桶沿和桶底,绑桶沿的绳和桶底的绳子要分开。括水时,先在堰边挖一个深水坑,将水引至堰边,两人分别站在堰边,一起校劲,一蹲身,一绷绳,借势把桶甩至水坑中,一松绳,桶里舀满水,两只胳膊一使劲,绷紧绳,将木桶甩过堰埂,左手下压绳、桶口向下,右手抬高、桶底升起,水便泼了出去。如此反复,往往需要几组棒劳力,干上两三天,才能把堰塘底的水括完。

水面越来越紧,鱼儿开始跳起来。先是水面上的小杂鱼惊得窜来窜去,窜马条尤其蹦得欢,来来回回的在水面划出一道道水波。接着鲤鱼、鲫鱼壳子也跳起来,往往泼剌剌地一声跳上来落下去,砸在其他鱼身上,吓得一窝子里的鱼都跳起来,水面开始沸腾起来。只有那些鲶鱼、黑鱼最聪明,使劲地把身子钻进泥巴里隐藏起来,有地还躲在枯萎的荷叶下,企图躲过一劫。水窝子开了锅,堰塘边的女人和孩子们也开了锅,不时的有尖叫声响起。水面上的,岸边上的,各种声音掺杂在一起,像开了一家铁匠铺子,叮叮当当地响个不停,惊得村里鸡飞狗叫,整个村庄都闹哄哄地。

这时,就会有几个身手敏捷的小伙子,挽起裤腿跳下去,拎着一只木桶,在浅水里逮起鱼来。每逮一只,往身边的桶里一丢,那桶里的鱼就扑通通乱跳起来。有时,逮到一条大的,那男人一手扣住鱼鳃,一手掐住鱼尾,高高举起来,向堰塘边的女人和孩子们炫耀,不曾想,一不留神,鱼尾一摆,泥水溅进眼睛里,刚腾出一只手想去揉眼睛,那鱼乘机一挣,吧嗒一声掉下来,溅起的泥浆,糊了男人一脸,惹得孩子和女人们一阵哄笑声。

此时,天气已经很凉了,甚至水边已经结冰,男人们却没事儿一样,撒着欢在水里四处逮鱼,兴奋的跟孩子似的。鱼头上有火,老人们说。因为有了火,因为一个丰收的年即将到来,一个有滋有味的年即将到来,寒冷被抛至脑后。

等到大人们来来回回地在堰塘里摸上几回,鱼基本上逮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孩子们的事儿了。天气太冷,淤泥也厚,一旦陷下去,连拔出腿的气力也没有,孩子们万万是不敢下水的。只好找来一根竹竿,在梢上绑上一个网丝兜,在堰边到处踅摸,看见有小水坑,便探进去舀几下,网进一两只小鱼小虾,慌忙取出来放进罐头瓶子里,便开心的觉得满世界都是自己的了。

有一回,一个孩子早上起来,意外发现堰泥里有一只黑鱼张着嘴,被冰冻住了,轻轻松松地抓到了一只斤把重的大黑鱼。他的这个发现,在村子里传开后,顿时引来很多孩子在结冰的堰塘里找起来。果然,又有人找到了几只被冻住的张着嘴的鲫鱼,甚至还有人找到了一只老鳖,引起了一阵轰动。

鱼逮回来,分给每家每户后,村庄里立即响起了乒乒乓乓地掉盆跌桶的声音,大家都忙着拾掇着这些鱼呢!小杂鱼最简单,不用去鳞,也不用剖,捏住头,把肚子里东西,从头往尾一挤,洗上几回,腌一会儿,用细铁丝串起来,吊在太阳底下晒几回,便干了。等到年根儿,把油烧沸腾时,把小鱼取下来,在面糊里滚上几回,往油里一丢,哗地一下翻起来,再翻滚几回,变成金黄金黄的,吃起来焦酥酥地,连骨头带肉都能吃下去。放凉后,装进塑料袋里扎好,可以管一个年下。大点的鱼像鲤鱼、鲢鱼、草鱼,则刮去鳞,扒掉肚子里的东西,扣掉鳃,洗干净,沥干水分,撒上盐腌半天,再用小木棍撑开肚子,吊在屋檐下慢慢风干,腊月的气息一点点地跟着阳光浸入进去,变成了一道独特风味的美食。吃的时候,在清水里泡上个把小时,沥去水分,等油烧热,刺啦一声炸响,迅速翻几回身,丢入花椒、姜片划拉几下,加水,勾几滴陈醋,煮十分钟,香气便慢慢弥散开来,把一个村庄都洇染得香喷喷地。出锅时,再放上些葱花,一条鲜香的腊鱼便成为主人家最拿手的好菜,不用吃,光闻到香味,就醉了。

过年走亲访友时,每家每户上的最后一道菜,一定是一条冒着浓浓腊味的年鱼。因为鱼与“余”同音,图个年年有余的希望。席间,如果有几个孩子吵闹着要鱼,主人家会更高兴,因为童言无忌,最有神性,预示着主人来年有余、年年有余。把鱼端上桌子时,鱼头对着上席,鱼尾对着陪客,讲究头三尾四,即对着头的客人要喝三杯酒,对着尾巴的要喝四杯酒,表达对客人的尊敬。

因为有了逮年鱼,村庄里平添了很多欢乐,更多了浓浓的年味,一度让平淡的过往生动了许多。一条鱼,增添了多少人间烟火;一条鱼,滋养了多少微不足道地期冀。

随着生活的好转,堰塘承包给个人,还有一些堰塘没有人清淤,慢慢地淤平了,逮年鱼的活动慢慢消失了,偶尔在记忆深处泛起些浪花来。

近年来,一些地方兴起了稻田捉鱼的游戏,成为旅游的一个热点项目,吸引了众多城市里的游客下乡寻找乡愁。最有名的,要数查干湖每年的开渔节,全国各地的游客蜂拥而至,大概是童年记忆的一次集体返青吧。

作者简介

涂玉国,中国作协会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文汇报》《诗歌报》《黄河》《长江丛刊》《散文选刊》《芳草》《诗选刊》《天津文学》《北京文学》等50多家报纸杂志发表散文、诗歌150多篇,30多篇收入各类文集,作品曾获北京市杂文奖、湖北新闻一二三等奖。

猜你喜欢

堰塘窝子黑鱼
冬天的故事(组诗)
遥远的堰塘
阳山堰塘
打窝切忌打过量
多看一眼都不行
守望
多看一眼都不行
基于儿童行为观察下绘本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绘本剧《小黑鱼》的开发推进为例
多看一眼都不行
“姜窝子”里的土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