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穴”理论学术特点与影响
2024-05-13徐涵斌宋南昌
徐涵斌,宋南昌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 南昌 330003)
魏稼教授,江西都昌人,我国著名针灸大师,少从叔父魏荷生学中医,继承家传医技,后跟随国内针灸名家赵尔康、徐少廷学针灸,深得其传。魏稼教授作为江西省针灸学会会长和中国针灸学会文献研究会理事长,在针灸临床、文献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成就斐然,提出手法调气、穴法圆机、刺络刺营、热证可灸、疗法互补等学术观点,创立“各家针灸学说”与“无创痛穴疗学”新兴学科[1]。魏稼教授认为,腧穴、疗法、操作、时间是针灸处方的四大要素,其中腧穴是处方的主要内涵,魏老临床用穴认真思考,反复推敲,正如《百症赋》中的“百症俞穴,再三用心”[2]。2008年,魏稼教授提出“动穴”概念,为腧穴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也为临床治疗选穴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魏稼教授动穴理论的学术特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探究其对经络腧穴理论的学术影响,为动穴理论的临床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借鉴。
1 动穴理论学术特点
1.1 动穴的概念 动穴,即动态型腧穴的简称,乃指遍布体表,无具体名称、数量,无固定部位,且隐现无常或呈游走状态的腧穴,与十四经穴、经外奇穴这类的静态型腧穴(简称“静穴”)是相对的[3]。动穴具有针对性、应变性、原生态性、灵活性和变异性[4]。
1.2 动穴的分类 ①不需要特殊检测的动穴。病位比较局限、覆盖面较小的病证,如鸡眼、带状疱疹、蜇伤等,可于其病所或周围取穴。②需要检测后定位的动穴。主要通过目测、指测、灸测、电测法检测,其中目测法通过视诊判断患者皮肤有无色泽、形态异常的小丘疹、小黑点,或有无“红筋”“青筋”,并以此作为动穴定位标志;指测法是用手指或器物按压体表,以寻找患者异常感觉如痛感或酸疼感等,或观察到异常形态,或感觉到指下有结节、条索状物改变;灸测法是指通过艾灸体表以发现患者局部皮肤有热感异常的方法;电测法是通过皮肤电反应测定仪检测体表电流,一般腧穴处有低阻抗的特点,即所谓良导点。
1.3 动穴的治疗方法 动穴形态各异,检测和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对于目测法所取动穴,采用毫针直刺或挑刺法放血治疗;对于指测法所取动穴,采用手指按压,或针刺,或皮肤针治疗;对于灸测法所取动穴,采用艾条悬灸法治疗;对于电测法所取动穴,采用针刺法治疗。魏稼教授认为,于动穴治疗需要施加一定的刺激量,如用三棱针或艾灸治疗鸡眼,以针刺或艾灸至患者感觉疼痛为止,又如艾灸治疗蜜蜂蜇伤,要求以灼艾痛盖过咬伤痛感为度。
1.4 动穴的作用机制 动穴在形态上的改变表现为皮肤色泽、形态异常,在功能上的表现为对力、热、电等物理刺激敏感。魏稼教授运用动穴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局限性炎性疾病,分析作用机制如下:刺激动穴,使其局部潮红、发热,起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的作用;还可将机体免疫物质聚集至病灶,提高全身免疫作用;还能造成不利于病原体繁殖的生存环境与条件,加速局部水肿消退,祛除毒素[5]。从全身和局部变化分析动穴作用机制:局部变化表现为刺激动穴后,局部气血运行通畅,可以扶助正气,祛除毒邪,消肿;全身变化表现为提高全身免疫力以扶正,同时改变全身环境和条件,使邪气不能扩散而起到抑邪的作用。
2 动穴理论形成的基础
2.1 古今文献记载穴位定位的差异 魏稼教授精通古今针灸文献,对穴位定位反复考查,发现后世医著对穴位定位表述明晰、具体,但与腧穴的原生态特征相违背,如《灵枢·本输》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及现代著作《经穴部位文献考与解剖》记载的十二井穴定位存在异同。魏稼教授认为,《黄帝内经》记载腧穴定位较笼统模糊,有分散、泛化、动态的特征,取穴方法以动为主,动静结合。如《灵枢·经筋》言:“以痛为腧。”《灵枢·九针十二原》言:“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该条文提示腧穴有动态特征。又如《灵枢·背俞》言:“肺俞……挟脊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该条文提示穴位有静态位置,也具有动态不定性。总之,动穴既强调穴位定位动态性、可变性,也强调相对固定性。
2.2 刺灸部位古今不同 《黄帝内经》中刺灸所取部位主要分为4 类,即取经络、部位、病所(或痛处)、腧穴。静态穴偏重于取腧穴之“点”,对取经络、部位、病所的“线、片(面)”有所忽视,而动穴偏重于取经络、腧穴、部位、病所[6]。
2.3 动穴疗效独特 魏稼教授通过查阅古代文献和临床实践发现,采用针灸、按压穴位方式治疗,可收获明显疗效。如《素问·缪刺论》指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的足太阳经病证,可“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即按压脊椎旁,于应手而痛处刺之,同一位置连续针刺多次,可缓解病情;《素问·举痛论》指出“寒气客于背俞之脉”,当“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备急千金要方》指出“取阿是穴治病……灸刺皆验”。魏稼教授认为,穴位的作用并非僵固不变,其疗效往往在一定时期表现突出,超过一定时限,原作用即减弱甚至消失,或转移到另一些穴位上去,所以临床用穴要灵活掌握,不可一成不变。魏稼教授采用十四经穴、奇穴等静穴疗效不佳,而改用动穴治疗收效显著的案例较多,笔者归纳如下,见表1。
表1 魏稼教授采用动穴治疗疾病一览表
2.4 对阿是穴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魏稼教授临床中经常采用阿是穴治疗疾病,对阿是穴的探查、治疗有较深的体会。魏稼教授对阿是穴的敏感现象进行总结,认为少数患者有疼痛或酸胀等主观感觉,不需按压,多数患者需在体表按压探查发现敏感点,如有痛感、酸疼感等,对敏感点施以按压,常发现知觉敏感,还可以表现为皮肤组织结构异常,如皮肤缺乏弹力,并有疙瘩状、纺锤状硬结等。阿是穴多出现于病灶局部或附近,也可见于经脉线上或经穴、奇穴上,以及非经非穴之处。阿是穴部位呈动态性,同一疾病不同部位的压痛点往往不同,且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同一腧穴的敏感反应可逐渐转移甚至消失,不同疾患有时在同一点有压痛反应[7]。阿是穴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治疗上,还体现在诊断上。观察经穴的敏感现象,可测知内脏的病理变化,也可以通过治疗阿是穴后的反应判断病情“立已”“痛止”等[8]。魏稼教授认为,动穴与阿是穴均属于动态型腧穴,不同之处在于动穴是通过目测法、指测法、电测法、灸测法等检测后定位,阿是穴则指主动显现的病所或被动按压的敏感点定位,故动穴可包括阿是穴,而阿是穴则难涵盖动穴。
3 动穴理论学术影响
3.1 腧穴动态性研究 腧穴是针灸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腧穴的本质目前仍无定论,争论较多。赵京生[9]认为,腧穴的本质是针灸实践中历验的体表固定部位,这是腧穴规定性的基础,腧穴部位的取得是经验性的,因而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差异性。《灵枢·九针十二原》言:“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沈峰[10]认为,《黄帝内经》对腧穴的定义进行了描述,即“神气”反映腧穴的本质特征,“游行”反映腧穴的功能特性,“出入”反映腧穴的临床特色,“非皮肉筋骨”反映腧穴的结构特点。
目前普遍认为,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与人体气血、体表部位相关。传统观点认为,气血输注于体表是恒定不变的,且输注部位也是固定的,如十四经穴有固定位置,属于静态型腧穴。魏稼教授认为,人体气血运行是动态的,特别是在病理状态下,气血会因疾病的不同而改变,气血输注部位是易变的,呈隐现无常或呈游走状态,属于动态型腧穴。
充分理解腧穴的动态性特征,不仅有利于认识腧穴的本质,更有利于诊断、防治疾病,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朱兵[11]认为,穴位是动态的,会因内脏功能状态的变化而改变。高骏等[12]认为,腧穴动态性现象的实质是人体脏腑气血变化,同一腧穴在不同时间具有不同的气血变化,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同一腧穴具有不同气血变化,不同证型下的同一腧穴亦存在不同气血变化。曾芳等[13]认为,腧穴的动态性与气血运行的恒动性、生命活动的节律性、功能状态的反应性密切相关。腧穴的动态性特征体现了腧穴位置与病邪变化相关性,通过“取穴求真”的方法把握腧穴的规律性,有助于推动传统腧穴学的发展[14]。
动穴核心内容是在病理状态下腧穴呈现“活”的状态,研究腧穴动态性机制,探讨人体在生理与病理状态下腧穴的形态结构变化,有助于解释疾病的病理机制。赖红等[15]从神经学角度对动态腧穴进行阐释,将传统的腧穴概念提炼为现代科学的概念,进一步促进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发展。研究表明,腧穴结构是针灸发挥生物学效应的载体,观察与腧穴相关的细胞及其化学成分,有助于从静态到动态变化的角度增进对腧穴本质的认识[16]。应用动穴治疗疾病,可取得满意疗效。如潘江等[17]从穴位动态性理论出发,采用运动针法和带针康复方法进行治疗,更易刺激到内脏疾病状态下的反应点,提高疗效。
3.2 腧穴敏化性研究 动穴除有动态性特征外,还有敏化性特点。穴位从“沉寂”到“唤醒”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即为穴位敏化,是穴位位置、大小、理化环境变化的动态体现,也是穴位反映疾病的基础[11]。动穴在形态和功能上发生变化。穴位局部皮肤色泽或形态及皮下组织形态改变,需要医者按压、循摄等才能感知,为形态敏化[18];指测腧穴,有酸痛感,为力敏化;灸测腧穴,出现耐热、传热等现象,为热敏化[19];在病理状态下,穴位皮肤的电位或导电量出现低电阻性,为电敏化[20]。总之,敏化穴的特点是穴位对力、热、电等刺激呈现反应性升高。穴位敏化的研究是原创性重大科学命题,对揭示针灸作用的科学原理具有重要意义,是针灸理论传承发展的示范[11]。
(1)腧穴热敏化研究 陈日新教授团队对腧穴热敏化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形成了完善的热敏灸理论和技术。热敏灸理论认为,腧穴有静息态和敏化态,有些敏化穴对艾热极为敏感,会产生喜热、透热和传热等特殊反应,故称为热敏穴[21]。陈日新教授团队发现,对热敏穴行艾条悬灸,会产生“小刺激、大反应”的现象[22],并提出“灸之要,气至而有效”新理念[23],创立探敏定位、消敏定量热敏灸新技术[24];腧穴热敏现象具有普遍性,腧穴热敏状态具有动态性,艾灸热敏穴会激发经气感传[25];同一患者同一腧穴在不同病程阶段的热敏灸感会有动态变化,随着病情的好转,其敏化态会朝着静息态转化,证实了腧穴热敏状态具有动态性[26]。
(2)腧穴力敏化研究 腧穴力敏现象是腧穴敏化性研究的另一个方向。在理论方面,付勇等[27-28]发现对动穴进行针刺、推拿等机械力刺激能发生力敏现象,并提出力敏腧穴是指对机械力刺激产生特异性效应的一类疾病反应点,其表现为按之“快然”的力敏化特性,不仅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而且有“快然”“痛解”的治疗效应。齐诗仪等[29]认为,通过力敏定位可以把握机体疼痛状态,而探寻“痛”的分布特征是研究力敏定位的切入点,其还从穴位敏化的角度梳理力敏值与痛阈之间的差异,并提出穴位效应和力敏值之间关系的内涵。在临床方面,牟秋杰等[30]运用力敏针刺理论治疗痉挛性斜颈,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为痉挛性斜颈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曹乾安等[31]研究支气管哮喘患者力敏腧穴分布特征及其规律,发现力敏腧穴在肺俞、心俞、尺泽、厥阴俞穴区出现率较高,认为力敏腧穴与机体状态密切相关,支气管哮喘患者力敏腧穴分布多在C4、C6及T1~6,与神经节段分布及相关经脉密切相关。
(3)腧穴敏化机制研究 针对敏化穴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根据腧穴敏化现象,采用热敏灸、力敏穴针刺、推拿等治疗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及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报道较多,且多从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方面探讨敏化穴的作用机制。如章海凤等[32]观察热敏灸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的水平影响,可能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降低血清CRH、ACTH、CORT 含量,改善胃肠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目的。付勇等[33]认为,热敏灸可能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O)、血小板反应及蛋白解整合素金属肽酶4(ADAMTS4)表达,减少膝骨关节炎的炎性反应,保护关节软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欧阳八四等[34]发现,热敏灸作用于哮喘的关键机制为减轻或抑制气道重塑,解除支气管痉挛和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或消除呼吸道炎性反应,降低患者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功能。张伟等[35]观察热敏灸“大椎”穴对哮喘大鼠行为学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认为热敏灸通过调节哮喘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E 含量,改善哮喘细胞免疫学机制,减轻炎性反应。总之,穴位敏化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敏化穴是治疗的靶点[36]。通过针刺、热灸和推拿等疗法刺激敏化穴,可以增强交感-感觉偶联的反应性,触发及促进机体自愈过程,从而取得满意疗效[11]。总之,穴位敏化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敏化穴是治疗的靶点[36]。
目前,腧穴敏化机制和敏化穴治疗的机制均不清楚。朱兵[37]认为神经源性牵涉性感觉异变是穴位敏化的动因,刺激神经末梢释放诸如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P物质(SP)等炎性物质,引起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浆白蛋白外渗,使SP进一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诸如组织胺(HA)、5-羟色胺(5-HT)等致痛物质,引起穴位出现敏化现象,并指出穴位敏化是穴位功能增强的外在表象,是小刺激引起大效应的作用载体,是撬动机体自稳态调控的杠杆,是机体稳态调控和级联反应的触发点。喻晓春等[38]认为,腧穴是一个“活”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轴突反射理论是痛觉过敏的重要机制之一,而在内脏病变时按压穴位表现的痛觉过敏或痛觉异常现象是脊髓和/或脊髓上中枢不同水平功能易化或敏感化的结果,符合反映内脏功能变化的牵涉痛的汇聚敏化/易化机制。何伟等[39]观察穴位局部组织细胞化学的动态变化,发现敏化穴与非敏化穴的HA、5-HT 含量不同,认为这可能是穴位处组织细胞化学动态改变的基础。许文杰等[40]认为痛觉敏化及功能可塑性是敏化穴位的重要表现,C 类伤害感受器参与穴位敏化的神经机制,这种C 类感受器中存在一类发病时被“唤醒”并获得机械响应性的亚型——C 类沉默型伤害感受器,与穴位的动态敏化特性十分相近。邢贝贝等[41]发现心肌缺血可导致家兔“神门”和“内关”处力敏降低,认为穴位处炎症细胞释放的介质如缓激肽、组胺、前列腺素、5-HT 等,通过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级联机制促进伤害性感受器的受体/离子通道磷酸化等,这些局部信号物质的改变可能是穴位敏化发生的物质基础。
4 小结
魏稼教授提出的动穴理论,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得到学术界广泛认同。腧穴具有动态性和敏化性特点,动穴是对经络腧穴学理论的创新,对于推动腧穴本质的研究具有导向性,有可能是打开腧穴、经络之谜的新钥匙。敏化穴可能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不能只取敏化穴位治疗疾病,临床不能过度强调敏化穴的治疗[36]。魏稼教授提出动穴理论,并不是否定静穴理论和作用,而是强调在临床中不能偏重于静穴,而应加大动穴的使用与研究,对于提高临床疗效乃至发展与重构腧穴理论,都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意义。
虽然动穴理论在临床和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许多理论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探索。如在现代康复治疗中,声、光、电等物理治疗应用广泛,若结合电敏化腧穴,是否可以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观察和研究,这也是魏稼教授“无创痛穴疗”的内容;形态敏化穴的分布特点、形成及治疗机制有待于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采用针刺和推拿治疗力敏穴的区别值得深入研究;腧穴具有动态性和敏化性,经络是否具有动态性和敏化性,也是动穴理论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