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学设计
2024-05-13耿晓燕
文| 耿晓燕
一、教学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部编教材为基础,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为依据,以支架式教学法为指导,运用多媒体展示图片等方式丰富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史料,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整理、辨析、运用史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教学背景
1.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政治状况,孔子、老子及百家争鸣和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已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储备。
2.单元课标要求
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及早期国家的特征;理解战国时期变法的必然性,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认识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3.教材分析
本节课所用教材是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本节课属于第一单元第2 课,承上启下。上承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下启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着衔接和奠基作用。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及变法运动的原因、内容及意义。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通过不同立场、不同见解,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和世界的贡献。
3.通过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条件,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4.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及民族关系的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3.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及其思想主张。
五、教学难点
1.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与政治变革之间的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状况与这一时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导入:复习提问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用歌曲MV导入)。
(设计意图:用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新知。)
(运用多媒体展示时空轴,如图1)
图1
图2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知时间的一维性,体悟“寸金难买寸光阴”。通过时空轴,穿越古代,体悟历史,了解朝代更迭、历史变迁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必然。要珍惜时光,抓住机遇,努力学习,为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春秋战国的剧烈动荡(社会之变)
问题导学:社会之变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学生结合课本以及多媒体展示的资料分组讨论。
(设计意图:体现新教改理念,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1.政治
材料一: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二: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仿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
材料三: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以加深学生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材料的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方面的素养。)
分析:从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周王室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最终,周王室失败,其政治秩序被破坏,各诸侯陆续登场,纷争不断。
春秋时期(前770 年—前476 年),齐、晋、楚、吴、越先后建立了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统称为“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前475 年—前221 年),兼并战争更加频繁。争霸战争的不断进行,除带来混乱外,还打破了各族间固有的界限,进一步密切了华夏族与其他各族的联系。最终,各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戎狄蛮夷逐步融入华夏族。
探究: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列国纷争的资料,学生通过给出的阅读材料进行分析讨论,通过教师点拨知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总结:王室衰微,礼乐崩坏,诸侯争霸。
2.经济
展示图片:
(设计意图:以图解史。通过生产工具、农耕、水利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说明当时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分析:
(1)农业:冶铁技术出现,铁犁牛耕推广使用,生产力提高。
(2)水利工程: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3)工商业:社会分工细密,工商业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城市。
(4)货币流通,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总结:生产方式转变,技术创新,经济发展。
3.思想:百家争鸣
(1)概念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2)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材料:鲁国实行“初税亩”,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两国较早承认土地私有,当时齐鲁大地经济发达,所以文化也很繁荣,鲁国出现了两大著名学派——儒家、墨家,齐国不仅出现了学派,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所官办大学——稷下学宫(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堂,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史料实证,论从史出”的素养。)
分析:铁器、牛耕等生产工具的普遍使用,促进了各国的土地、赋税等改革。鲁国的“初税亩”、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两国的文化发展。
探究:百家争鸣,一来可以传播文化学术,促进文化交流发展;二来也可以巩固各国的统治,表明各自观点。
总结:著书立说,各流派争芳斗艳。
具体分析:
①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促进学术文化发展(根本原因)。
②政治:周王室衰微,分封制崩溃,诸侯争霸。
③文化: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春秋末期,随着周王室王权的衰落,由王室垄断的文化学术流散到各地,甚至是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学术的下移、私学的兴起以及文化的普及。
④阶级:士阶层活跃,受到重用。
如魏国的信陵君为人仁爱,不论士人德才高低,他都会谦逊礼貌地同他们结交,重用他们。为此,许多士人都争相去归附他,其他诸侯国因此不敢“加兵谋魏”。
(3)整理内容
让学生通过列表格,从派别、代表人物、思想主张、治国理念等方面进行整理,然后让学生展示,最后教师指导。
(4)百家争鸣的影响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二)春秋战国的变法潮流
1.春秋时期的改革以税制改革为中心,主要有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
2.战国时期的改革则以经济、政治制度的全面转型为中心,如楚国的吴起改革、魏国的李悝改革、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等,尤其以秦国商鞅变法效果最为突出。
表1 商鞅变法内容
特点: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
3.战国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1)经济:铁犁牛耕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发展。
(2)政治:诸侯纷争,王室衰微,宗法分封制等旧制度趋于瓦解;兼并战争日益剧烈,各国为富国强兵积极变法。
(3)阶级:新兴地主阶级逐渐掌握政权。
(4)思想:百家争鸣(法家)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
(三)教学总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多媒体展示)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融合、大发展、大变革、大解放的时代。
1.大动荡:王室衰微,列国纷争,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2.大融合:战争冲突,频繁往来,民族融合,华夏认同。
3.大发展:铁犁牛耕,地制流变,转公为私,经济发展。
4.大变革:诸雄争霸,适者生存,变法运动,富国强兵。
5.大解放:时局动荡,救国救民,著书立说,百家争鸣。
七、布置作业
识记并理解列国纷争的原因以及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八、教学反思
(一)注重整合教材,删繁就简
在教学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将课本知识重新组织、整合,做到内容通俗易懂,使学生思路清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正确处理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教师要想利用一个简单的道理或者一个知识点引出一个知识串,形成一个知识网,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需要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三)注重重难点突破及时间的把握
利用课文,活化知识。教师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甚至要学生“知其必然”,从而给学生指出探究问题的方法,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