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院校提升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探究
2024-05-13王勇
摘要:目的:文章以高职艺术院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提升其音乐审美能力的路径,探索音乐教育改革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借鉴。方法:采取文献分析法、实践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以进一步增强研究的科学性、客观性、真实性。结果:为提升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工作模式和实践路径。结论: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高职艺术院校可从优化管理模式、改进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培养内容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高职艺术院校;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3
0 引言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途径。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各界对审美教育存在错误认知,忽视了审美教育的重要价值。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均存在重知识技能、轻思想文化的问题,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推进审美教育显得格外重要。音乐审美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音乐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进一步落实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标,实现人才全面发展。
1 优化培养内容
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涉及音乐感知力、音乐想象力、音乐创造力等多方面。在教育教学中,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高职院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要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明确审美内涵及其重要作用,进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多方面理解音乐,如聆听音乐作品、学习乐曲技能、弹奏乐曲等,以鉴赏和理解音乐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明确乐曲的主题及传达的思想情感,进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2 加强对学生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要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首先,应当培养学生对音乐基本属性的感知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要素,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等,使学生能够辨别音乐之美。其次,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结构的感知能力。音乐结构包括乐曲的节奏、旋律、速度、和声等,把握这些基本要素,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把握音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结构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如引导学生欣赏合唱、重奏、管弦乐等作品,要求学生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效果。最后,应当培养学生对审美内涵的感知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优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音乐情感和内涵的感知能力。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应当优化知识内容与方法,通过拓展文学、戏曲、舞蹈等其他艺术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音乐课堂中的文化教学,即为学生介绍乐曲相关文化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音乐[1]。
1.3 加强对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音乐艺术。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具体而言,一方面,联系自然展开音乐想象。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如長笛音色清澈,最适合表现小鸟轻快活泼的性格;双簧管音色细柔,极具田园风味。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将乐器的声音与自然界的声音联系起来,以更好地了解乐器的特点。例如,在欣赏斯美塔那的交响乐《沃尔塔瓦河》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多条河流汇聚沃尔塔瓦河的壮观场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情感。另一方面,创设音乐情境,展开音乐想象。例如,《走西口》用西北方言演唱,教师可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特征,发挥音乐想象力感受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4 加强对学生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音乐创造力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而,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一些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如在欣赏《森林狂想曲》等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肢体和乐器发声,模拟大自然电闪雷鸣的声音,并引导学生将这些元素融入乐曲创作中。此外,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独立创造,使学生对事物保持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以此为契机学习和创作音乐[2]。
2 改进教师的教学方式
当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具体可以从创新教学实践方式、吸收优秀教学方法、提升音乐审美能力、完善教学评价、加强专业培训等方面入手。
2.1 创新教学实践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理论性过强很容易导致课堂枯燥乏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教师可借助乐器开展教学实践,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音乐。例如,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民族乐器带入课堂,向学生介绍乐器的由来、构造及使用方法,让学生了解乐器的特点,掌握乐器演奏技巧;又或在鉴赏乐曲《滚核桃》时,教师可选取其中一段,让学生通过打击乐器鼓、小锣的方式演奏,体验乐器的节奏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乐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进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2 吸收优秀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不应固守传统教学方法,而应不断学习和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瑞士音乐学家达尔克罗兹创造的达尔克罗兹教学体系,以发现式教学为原则,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和发展学习,进而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充分借鉴这一教学方式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例如,可引入其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法,运用抛沙袋和托气球等游戏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动作感受韵律,明确动作与空间距离间的关系。这一方法的引入既能营造轻松娱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和掌握音乐知识。
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教学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奥尔夫乐器便是其一大特色,即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动手制作乐器,以提升学生对声音的听辨能力。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这一教学方式,如在杯中加入不同量的水,让学生敲击杯子发出不同声音,让学生开动脑筋创设音乐表现形式,开发“乐器”。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能力。
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推动学生综合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引入这些教学模式及理念,并结合当下教学实际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3 提升音乐审美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唯有不断学习,提升知识水平,才能给学生传授优质的知识内容。面对时代发展和音乐教育变革,高职艺术院校的教师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知识内容。具体来说,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基础,包括钢琴、古筝等乐器操作技能,以便开展优质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应当积极学习历史、文学、美术等其他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使音乐与各学科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进而不断拓宽音乐视野,提高自身专业能力[4]。
2.4 完善教学评价
评价系统是引导和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系统。首先,音乐教学评价系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同时,要从学生的专业知识、音乐技能、音乐审美能力等多方面出发进行评价,避免单一的技能评价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除了对学生进行评价外,还应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引导作用,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2.5 加强专业培训
教师是教育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实效。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就必须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这就需要学校积极发挥作用。具体来说,学校应当加强教师专业培训,一方面,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或组织优秀教师进修,以不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以便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到校园开展知识讲座和交流会等,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3 优化学校管理模式
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学存在课程单一、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当从增加音乐鉴赏课程、建立音乐类社团、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积极利用网络资源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
3.1 增加音乐鉴赏课程
音乐鉴赏课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但当前一些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时相对较短,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学习需求。因此,高校应积极开设音乐鉴赏等相关课程,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3.2 建立音乐类社团
多数高校配备了较为齐全的音乐资源和设备,建有钢琴室、舞蹈室等教学场所,并配备了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同时每间教室还配有多媒体和音响设备,音乐教学资源较为充足。然而,部分院校为了减少维修经费,往往限制学生使用,导致其音乐教学资源的使用率低。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应当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建立音乐社团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可成立舞蹈社团,并定期组织学生进入舞蹈室练习、排练成品舞蹈;成立器乐社团,并组织學生进行合奏排练,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训练机会;等等。以社团的方式充分利用音乐教学资源,调节学生枯燥繁忙的学习生活,提升学生音乐审美等方面的能力。
3.3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音乐教育教学中,除知识的教授和技能的训练外,教师还应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音乐技能,提升临场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高校应当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合唱比赛、舞蹈比赛等多种文艺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其在活动中提升音乐技能。其次,推进音乐教学与其他公共课程的融合。音乐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活动,音乐教学是情感的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因此,教师可以将音乐教学融入公共选修、必修课程中,或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借助音乐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素养,在课程学习、实践活动中拓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5]。
3.4 积极利用网络资源
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音乐、了解音乐资源的方式和渠道更加多元,既能通过手机、电脑聆听音乐,又能借助互联网学习音乐课程,大幅提高音乐学习效率。然而,科技的发展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互联网上的信息纷繁复杂,很容易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培养学生的信息辨别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以便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学习活动。例如,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音乐剧《悲惨世界》《西贡小姐》,以及歌剧《卡门》《茶花女》等,让学生不断接触优秀的音乐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6]。
4 结语
音乐是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一门艺术,既能给个体带来精神上的享受,又能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音乐审美能力是个体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体音乐综合能力的发展。对高职艺术院校来说,要想进一步提高音乐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重视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育。高校应当创新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模式,从优化管理模式、革新教师教学方式、优化培养内容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琳婧.发现音乐背后的灵魂:高职音乐教学中开展传统艺术文化实践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J].戏剧之家,2024(3):94-96.
[2] 黄河.论高师音乐专业学生歌唱积极性与审美能力的提升[J].当代音乐,2022(11):66-68.
[3] 管丽萍.基于音乐核心素养的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3):84-86.
[4] 田成成.初中音乐教育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现状剖析及对策[J].中国民族博览,2022(4):96-98.
[5] 沈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之大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J].戏剧之家,2021(33):178-179.
[6] 王屹航.高校现代音乐教育改革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法分析:评《音乐教育之实践与审美思考》[J].热带作物学报,2021,42(9):2793.
作者简介:王勇(1983—),男,河南信阳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音乐学。